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23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doc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试题

选择题分为A、X两种题型,试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题干,是试题的主体;二为选项,即备选答案。

考生在固定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最符合题意的答案,不需作解释和论述。

现说明如下: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⒈阴阳的正确含义是:

A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B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C矛盾的双方

D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两双方的概括

E古代的两点论

⒊下列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脉

C三焦

D胆

E骨

⒌肺主通调水道,依赖于肺脏的:

A主呼吸之气

B主一身之气

C朝百脉

D主治节

E主宣发与肃降

⒉五行相克的规律是:

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

C金→木→水→火→土→金

D水→火→土→金→木→水

E木→土→金→水→火→木

⒋津液的功能不包括:

A滋润作用

B濡养作用

C促进生长发育

D生化血液

E运输代谢废料

⒍“肾为气之根”是指:

A人体阴气之根本

B人体阳气之根本

C肾主纳气

D肾主气化

E肾对精气有封藏作用

⒎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依据:

A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B脾主运化水液

C脾主升清

D脾主统血

E脾主升提

⒐胃气一般是指:

A胃的受纳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

C胃的腐熟功能

D脾胃的消化功能

E胃的降浊功能

⒒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是:

A三焦

B脾

C肾

D肺

E命门

⒔与呼气关系密切的脏是:

A心和肺

B肝与肾

C肺与肝

D肾与肺

E心与肾

⒏胆汁是由:

A先天之精化生

B水谷之精化生

C胆气所生

D肝之余气所生

E营气化生

⒑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主要依赖:

A肾的气化和固摄作用

B膀胱的气化和固摄作用

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D气的固摄作用

E气的推动作用

⒓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A心和肺

B肺与肝

C脾与肾

D肾与肝

E肺与肾

⒕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心、肺、脾

B肺、脾、肾

C脾、肝、肾

D心、肝、脾

E心、肾、肝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

B治病求本

C辩证论治

D预防为主

E因时制宜

⒊以脏腑为基础,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

A五脏

B六腑

C女子胞

D型体官窍

E奇恒之腑

⒌脾与胃的关系表现在:

A经脉互相络属

B纳运配合

C燥湿相济

D升降相因

E病理上相互影响

⒎气为血帅主要是指:

⒉心与脾在生理方面的关系有:

A脾生血充养心脉

B脾充血生养心神

C脾统血配合心主血的功能

D心主血脉促进脾的运化

E心主神志影响脾的运化

⒋肝主疏泄主要体现在:

A调畅情志

B贮藏血液

C促进消化吸收

D促进血液运行

E促进津液的代谢

⒍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通过:

A胃

B脾

C肾

D肺

E三焦

⒏血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气能生血

B生化血液

C气能行血

D气能摄血

E血为气母

⒐人体气生成的来源是:

A先天之精气

B水谷之精气

C自然之精气

D肺气

E脾胃之气

⒒人体营气的生理功能:

A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B营养人体

C化生血液

D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E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

⒔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

A阴阳的相互制约

B阴阳的无限可分

C阴阳的相互关联

D阴阳的相互消长

E阴阳的相互转化

A濡养全身

B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C运载气的作用

D血化为气的功能作用

E资生精

⒑小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有:

A受盛

B化物

C泌别清浊

D传导

E升清降浊

⒓气的生理功能有: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⒕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

A排出体内浊气

B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

C宣发胃气,调节腠理开合

D输精于皮毛,润泽皮肤

E保证呼吸道畅通

⒖用火来归结自然界的事物有:

A五味中的辛

B五色中的赤

C五化中的长

D五季中的长夏

E五方中的南

⒗用金来归结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的:

A五脏中的肺

B六腑中的小肠

C五官中的鼻

D五体重的筋

E五志中的悲

中医基础知识问答试题

⒈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⒉何谓阴阳?

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⒋阴阳的互根互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⒌阴阳学说用于治疗疾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⒍怎样用阴阳属性分析药物性能?

其意义如何?

⒎什么是五行?

⒏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⒐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含义及其次序是怎样的?

⒑何谓五液?

与五脏有何联系?

⒒何谓“五官”、“九窍”?

与五脏有何联系?

⒓何谓“五志”?

如何分属于五脏?

⒔“藏象”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⒕何谓“藏象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怎样?

⒖人体的内脏可分为几类?

各有哪些名称?

⒗脏与腑有哪些主要区别?

⒘一脏一腑为表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⒙心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⒚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⒛脾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21.肺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22.肝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23.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24.为什么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25.怎样理解脾“为胃行其津液”?

26.脾主运化水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27.什么是“六腑”?

28.六腑有何共同生理特点?

29.胃有哪些生理特性?

30.三焦有何主要的生理功能?

31.为何称三焦为“孤腑”?

32.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33.什么是膀胱气化?

34.气的概念是怎样的?

35.人体的气是怎样生成的?

36.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哪些生理功能有关?

37.为什么说“脾胃是生气的主要脏腑”?

38.人体的气最主要的有哪几种?

39.怎样理解“脏腑之气”和“经脉之气”?

40.何谓元气?

它在组成、分布和生理功能方面有何特点?

41.血的概念是怎样的?

血液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

42.何谓营气?

它在组成、分布和生理功能方面有何特点?

43.何谓卫气?

它在组成、分布和生理功能方面有何特点?

44.营气和卫气有何相同?

有何区别?

45.“汗为心之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

46.“汗血同源有何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意义”?

47.什么是津液?

津和液有何区别?

48.“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有何关系?

49.中医学“十问”的主要内容?

50.简述“八纲”的内容?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题答案

一、A型题

1.D2.B3.D4.C5.E6.C7.A8.D9.D10.A11.A12.A13.A14.D

二、X型题

1.AC2.ABCDE3.ABE4.ACDE5.ABCDE6.BCDE

7.ACD8.ABCD9.ABC10.ABC11.BC12.ABCDE

13.AD14.ABC15.BCE16.ACE

中医基础知识选择题答案

⒈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概括起来不外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自然相统一这两方面。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在:

人体各个组织部分之间在组织结构上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各个生理活动之间是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平衡的一个整体;局部的病理变化也与整体相关等。

人与自然相相统一主要体现在:

人生活在自然界,一方面是自然界存在着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另一方面人类本身具备着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所以说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个整体。

如果自然环境变化超越了人类本身自我调节的能力,那么,生理性的适应调节就会转变为病理性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甚或终止生命活动。

⒉何谓阴阳?

阴阳,属中国哲学范畴。

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来将阴阳的含义,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事物运动状态的动和静……以剧烈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为阳的属性;以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为阴的属性。

所以,阴阳是说明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相互对立着的事物和现象的相反属性。

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项:

阴阳的相互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⒋阴阳的互根互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阴阳之间互根互用,主要体现在:

相对立物质之间的互根互用,如气和血之间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舍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相对立功能之间的互根互用,如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互根互用,如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产生了功能,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⒌阴阳学说用于治疗疾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由于阴阳学说以阴阳之间的偏盛、偏衰来阐释机体的各种病理现象,因此,阴阳学说用于治疗疾病的基本观点是补偏救弊,调整阴阳,采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促使机体的阴阳恢复至“阴平阳秘”的协调平衡状态。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⒍怎样用阴阳属性分析药物性能?

其意义如何?

中药的性能,主要是依据其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而定。

四气中的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