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035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复习Word下载.docx

——可积极主动可消极被动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

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

式的发展。

(二)道德社会化

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影响源

遗传因素

文化因素

家庭的特殊作用

同辈群体

学校因素

大众传媒

1.遗传因素

·

遗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2.文化因素

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

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

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

3.家庭的特殊作用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

之逐渐社会化。

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

西蒙兹

鲍姆林德

戈登

西蒙兹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

这两种基本要素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于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组成二维坐标系统。

坐标上的O点是最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

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

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

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

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

鲍姆林德(BAUMRIND)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

专断型这些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并要孩子遵守规定很死的行

动准则。

他们要求绝对服从,惩罚严厉。

这种父母不太容易被孩子

接近,孩子常觉不满、畏缩不前和不信任人,智商低、易怒、低自

尊、更多攻击行为

随意型这些父母对孩子无要求,让孩子尽可能自己管理自己。

也认为自己

是孩子可依赖的源泉,但不是标准的传授者和榜样。

做决定与孩子

商量,从不惩罚,不控制,较温暖,但对未成熟的孩子缺乏控制。

子女常见冲动、攻击、缺乏独立性和担负责任的能力。

权威型这些父母试图合理指导孩子的行动,注意启发儿童,有必要时坚决

控制。

但他们会解释这样做的理由,鼓励孩子同他们交换意见,多

鼓励、少惩罚。

这些孩子能自立、自控,很自信,有探索精神并且

对生活心满意足,易于合作。

戈登(1981)

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

控制点指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行为结果的控制程度。

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

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努力的结果。

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

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

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

关于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关系,赖德克从六个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

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

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

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

后者的儿童有

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

吵架。

自由度:

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

惩罚严厉程度:

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

体谅别人,优柔寡断。

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

行为无显著差异。

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

无显著差异。

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

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

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发生作用的原因:

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个人自由选择,成员心理认同感较高。

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等,构成独特的亚文化

群体。

同辈群体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社交、安全、尊严、优

越感的满足中自然实现的。

同辈群体中交往的对象是儿童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

5.学校

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

师、同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务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

化进程。

学校文化

教师威信和教师期望

6.大众媒体

电视

网络

媒体中的偶像崇拜

第三章态度

一、态度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

(一)拉皮埃尔挑战

研究目的:

种族歧视态度与种族歧视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现场研究:

带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游历美国,仅有一家拒绝接待,把其当成

是日本人。

问卷调查:

6个月后,单问题和多问题。

态度可预测行为的挑战

威克尔

研究内容

种族关系、工作满意度、课堂欺骗

结论

态度更可能同外显行为没有关系或关系甚微

推测总结

在个体内部有一个稳定的、潜在的态度,它既影响个体的言语表达,也影

响个体的行为。

(二)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

1.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结果很准确,说明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态度,那么通过态度

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

2.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

总态度语言总的行为;

具体态度语言具体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

1.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

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

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

2.态度本身的因素

维度:

强硬的,有深度卷入的,高外显度,居于个人态度系统和价值系统

核心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

成分:

认知与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可能预测行为

二、态度的测量

瑟斯通量表

李凯特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

投射测验

内隐态度测验

态度的实证测定

瑟斯通(Thurstone,1929)量表是由其本人提出的“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

量表。

它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概念化并且被测量的。

编制步骤:

①收集有关所测问题、事物的各种态度的表述语;

②11点评分;

③求出态度表述语在尺度11点上的累计评断次数;

④用作图法以50%为基准确定每一态度表述语的量表值,再算出每一态度表述

语的Q值;

⑤用量表值和Q值筛选合适的语句;

⑥正式测量;

⑦计算被试得分;

⑧解释。

三、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由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

四、态度防卫与保护

1、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卫策略

(1)笼统拒绝

(2)贬损来源

(3)歪曲信息

(4)论点辩驳

(5)合理化作用及其他防御方式

2、态度接种对青少年抵制同辈影响的作用

五、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二)态度防卫的回避

(三)参照群体引导

(四)过度理由效应

(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

态度改变努力需要尽可能选择高可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

1、立场靠拢

2、分散注意

3、惠待

个人对群体的认同、群体成员必须按照群体规定去做的社会压力、群体的权威性、以及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等,都会促使个人选择与群体一致的态度与行为。

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1、诱导服从

当个体作出了与内心的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的话,个体就只能通过态度改变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扭转人们日常生活中顽固态度与行为的很好方法。

第四章社会认知

一、总体印象的形成模式

(一)加法模式

费希本(Fishbein,1964)

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

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

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

相反,一个人在消

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

为人们接纳。

(二)平均模式

安德森(Anderson,1978)

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

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

体印象。

二、社会知觉偏差

1.·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一)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

(二)近因效应

前提

a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

b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

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没

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2.二、晕轮效应*

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

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根据科学依据),从个人的一种品质推断出其他

品质,是一种普遍倾向。

是建立有关他人印象最迅速、最经济的途径。

3.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

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

实。

罗森塔尔效应试验:

学年初,告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

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

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

定学生的。

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产生的关键步骤:

Darley&

Fazio,1980

知觉者对目标人物抱有一种期望;

知觉者按与期望一致的方式行动;

目标人物解释知觉者的这一行动;

目标人物用行动对知觉者做出反应;

知觉者解释目标人物的行动与自己最初的期望相一致。

4.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

认知启发(cognitiveheuristics):

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

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

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

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

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一)表征性启发

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二)可用性启发

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的现象。

(三)调整性启发

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

5.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

(一)知觉者的情绪状况

知觉者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

(二)投射作用(相似假定)

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

作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具有。

(三)内隐的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

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其中某

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Kelly,1955)。

(四)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

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而使人

们的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

三、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

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

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印象形成:

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

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自我表现的原则

1.角色获得

2.相互支持

3.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

第五章刻板印象

1刻板印象的概念

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2偏见和歧视的概念

1)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

2)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3偏见和歧视的成因

社会化历程

认知因素

动机因素

社会分层

4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对抗刻板印象

平等接触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5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

往往将行为归因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王登峰、侯玉波,2004)。

6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

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

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

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

7自我服务偏差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回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

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第六章自我概念

1、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普金斯

实际自我·

理想自我·

应该自我

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差异:

抑郁

实际—应该自我差异:

焦虑

2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

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

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

3向下的社会比较

1)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

向上比较,挫伤自尊心

向下比较,避免自信降低、妒忌上升

2)当无法向下比较时。

贬低他人的能力或品性

4自我设障

个体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以达到保护自尊

的目的。

第八章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它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二、沟通的背景

物理背景

心理背景

1)一般心境状态

心境状态好,信息与符号的转换过程流畅;

在心境状态消极,信息与符号的转换过程受到干扰。

2)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

沟通双方的悦纳程度会影响到沟通的过程和效果。

社会背景

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沟通情境中不直接参与的其他人对沟通

产生的隐性影响。

文化背景

沟通者出生以来的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

三、人际距离与沟通

亲密距离:

近范围身体的充分或直接接触。

亲密距离的远范围为0.15~0.45

米。

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高度密切联系的人之间使用。

个人距离:

朋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0.45~0.76米。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0.76~1.22米。

社交距离:

用于正式社交场合。

社交距离(socialdistance)的近范围为

1.22~2.13米。

社交远距离范围为2.3~3.65米。

公共距离:

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近距离范围为3.65~7.62

米,远距离范围为7.62米以上。

四、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

(一)评价自己的沟通情况

开列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

通过问卷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

评价问题

对哪些情境中的沟通感到愉快?

对哪些情境中的沟通感到心理压力?

最愿意保持的沟通对象?

最不喜欢与哪些人沟通?

能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

是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没有说清楚?

是否常误解别人,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

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联系?

是否经常懒得给别人写信或打电话?

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沟通主动性

沟通注意水平

沟通信息的充分性(适度重复)

第九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人际关系与心理发展·

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

人际关系与生活幸福·

人际关系与事业成功

三、自我的分层

鲁宾等人(Rubin&

Shenker,1978)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

自我最表层——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

自我第二层次——人们真实的态度

自我第三层次——私密性更高些的个人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

真实评价。

自我最深层次——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深层心理学:

连个人自身都不接受

的,与个人的自我价值相对立的经验、冲动和行为经历。

——选择性遗忘)

四、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真诚原则

二)、交互原则

三)、功利原则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五)、情境控制原则

五、人际吸引规则

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相似规则

互补规则

互惠规则

得失规则

联结规则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1.熟悉与人际吸引

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图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

结果发现,一个人的照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Perlman选择三种类型的人(正面、中性和反面人物)的照片作为研究素材。

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2.居住环境邻近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原因:

熟悉性·

相似性·

社会交换·

认知失调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1.才能

才能与人际吸引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

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犯错误效应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

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1961年,“猪湾惨败”非但没有使肯尼迪总统个人声誉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

阿伦森的实验

研究者给大学生被试呈现4种人的讲话录音,①能力出众的人;

②能力出众但是犯了错误的人;

③能力平庸的人;

④能力平庸而又犯了错误的人。

结果:

能力出众但犯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的,最让人喜欢。

才能平庸而同样犯错误的人被认为是最缺乏吸引力;

才能出众而没有出错的完美者吸引力在第二位;

平庸但没有犯错误的人吸引力居第三位。

2.美貌与外在吸引力

“漂亮的就是好的”刻板印象(P256)

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effect),使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但是,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3.个性品质

4.致命吸引力

(三)相似规则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西尔弗曼

伯恩的实验:

相似的数量和程度

(四)互补规则

指双方在交往时所产生的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

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小结:

互补因素:

主要发生在交往较深的朋友、恋人、夫妻之间。

短期恋爱关系

熟悉、相似以及价值观念的相似,是形成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长期恋爱关系

互补是发展密切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五)互惠规则

当一个人对对方表示友好、热情等积极的交往方式时,如对方也给予相应的积极回馈,那么他们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认为双方都有吸引力。

阿伦森和兰迪的验证实验。

(六)得失规则

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

我们最厌恶的是对我们喜欢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解释:

阿伦森:

焦虑和自我怀疑

弗里德曼:

归因判断

金盛华、章志光: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七)联结规则

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

一起的人。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