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038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docx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

 

盐城市新都路串场河大桥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

 

射阳县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都路串场河大桥项目部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4)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5)盐城市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规定;

(6)设计图纸;

(7)其他相关的内部安全生产文件。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串场河位于江苏省东部滨海平原人工河道。

系东部滨海平原农产品南运航道。

位于里下河低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之间,北起阜宁县范公堤南下,经盐城市、东台县到海安县与通扬运河相会,长130公里。

盐城界内串场河将规划为具有排涝、旅游通航、景观走廊等功能的城市景观河道。

2、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1)地形地貌:

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上,苏北平原是下扬子台坳的一部分,燕山运动对苏北平原产生了许多北东向的断裂和褶皱。

在断裂作用下,地面分划形成了许多坳陷与隆起,本工程所在区域即位于盐城坳陷。

进入第四纪以后,区域性块断运动趋于衰弱,转为大面积的缓慢沉降,形成了本场区的冲积—海积相地层。

从区域地质构造体系上看,本区及附近主要发育三组断裂构造:

东西向断裂带、走向30°~35°的新华夏系断裂带和北东向断裂带。

2)气象:

盐城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一般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渠南属北亚热带气候,渠北属南暖温带气候,具有过渡性特征。

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与同纬度的江苏省西部地区相比,春季气温低且回升迟;秋季气温下降缓慢且高于春温;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显偏多。

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受欧亚大陆冷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且多寒冷天气;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且多炎热天气,空气温暖而湿润,雨水丰沛。

3)水文:

串场河位于江苏省东部滨海平原人工河道,桥位处河底高程为-3米,常水位:

0.8米;洪水位:

1.7米。

1991年7月10~11日,最大流速为0.4m/s。

2010年6月25日测得水道断面面积为123.1m2,流量为零,最大水深3.90m,平均水深2.28m。

三、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结合场地施工条件,考虑基线东侧房屋未拆迁,东西侧两端承台基坑开挖采用围堰施工,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

西侧承台基坑土方开挖;

第二期:

东侧承台基坑土方开挖。

2、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分块开挖→修整槽边→清底→支挡工程施工→边坡防护工程施工

2.2操作工艺

2.2.1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使开挖空间尺寸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墙体的变形和坑周土体的位移与沉降。

开挖顺序上满足对称开挖、均衡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受力均衡。

2.2.2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四、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目标

1.1实现“五杜绝、二控制、三消灭、一创建”

五杜绝:

杜绝死亡事故,杜绝多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二控制:

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12‰以下。

三消灭:

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一创建:

创建盐城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1.2安全组织机构及领导小组

组长:

杨义东

副组长:

王祚林

组员:

仲剑锋邓军杨蓉蓉

2、安全保证措施

2.1总体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环境情况及工期要求,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场监控量测信息指导施工,严格施工程序,不得任意省略。

2.1.1基坑开挖前应有完善的施工方案,并经业主及监理批准,否则不得开工。

2.1.2尽量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使开挖空间尺寸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墙体的变形和坑周土体的位移与沉降。

开挖顺序上满足对称开挖、均衡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受力均衡。

2.1.3深基坑施工期间,认真做好地面排水,及时施作坡顶及坡脚排水沟或截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从而缩短深基础施工工期。

2.1.4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可对边坡挂网喷射混凝土处理,基础施工完毕,及时组织回填土,减少风化、雨水等气候的影响;对于粉、细砂土,坡项一定范围内禁止设置振动大的施工机械,严格控制过往车辆次数。

2.1.5为了防止超挖,除加强测量工作外,采用挖掘机挖土时,坑底应保留200~300mm厚地基土用人工挖除整平,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2.1.6基坑四周设防护栏及安全警示牌,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工地。

2.1.7根据基坑的具体施工方法进行监控量测,包括基坑内外的观察、边坡土体顶部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桩顶位移、桩内钢筋应力应变、锚杆应力。

每周将所量测资料上报项目公司及监理单位,作为量测依据及时指导现场施工,保证基坑施工安全进行。

2.2其他安全措施

2.2.1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掩埋等事故。

2.2.2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应相距5m以上,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2.2.3在有支撑的基坑中挖土时,必须防止碰坏支撑,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危险地段应加强支撑。

要经常特别是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和支撑稳定情况,不得将土及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

2.2.4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挖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地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2.2.5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2.2.6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2.5m与4~6m(110-220kV时)。

2.2.7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2.2.8冬期、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2.2.9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2m高防护护栏,并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楼梯。

2.2.10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和技术交底时,同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付诸实施。

2.2.11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特殊工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2.2.12做好安全用电工作。

工地的电力设备、线路由专职电工架设及管理,闸箱、开关等做好防雨措施且安全牢固,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保护”,做到经常维修,保持良好状态。

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设施及电力线路不得使用。

非专业电工严禁随意接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2.13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月检查一次,作业队每星期一次,工班一日一次。

检查时安质部长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填入检查记录表中。

重大问题,要签发安全隐患通知书,采取对策,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

2.3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2.3.1机械操作,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

2.3.2机械和动力机械的机座安装要稳固。

转动的危险部位安设防护装置。

工作前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后方准使用。

2.3.3电气设备和线路要求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进行拉闸加锁。

2.3.4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

2.3.5电气、仪表和设备试运转,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

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2.3.6受压容器设安全阀、压力表,并避免暴晒、碰撞;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设置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2.4行车安全技术措施

2.4.1严格制止司机“三超”、“二无”行驶(超劳、超载、超速和无证、无令),严禁酒后开车、带病开车、开带病车。

强化安全管理,做到马达一响,驾驶员集中思想。

在行车途中,认真观察来往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动态,要注意集中精力,严禁抢道行驶。

2.4.2各类载人汽车、货车,在通过公路交叉路口时,必须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2.4.3用其它车辆牵引陷车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两车间严禁站人。

停车时车辆应停在指定地点,如必须在坡道上停车时,必须在车轮下加楔防止滑溜。

必须不熄火处理时,更应加强摘挡、刹车、止轮措施。

2.4.4机动翻斗车限于施工现场砂石、混凝土和土方等散装物料短途倒运,不能当作长途运输车辆使用。

凡持安全技术操作证而无驾驶证者严禁上公路行驶。

机动翻斗车在施工便道上行驶速度不大于10km/h,出入库房和单位大门行驶速度不应大于5km/h。

2.5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2.5.1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电工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绝缘工具,并定期检验。

2.5.2凡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安全电压的各种手持电动工具额定电流小于60A,人体可能偶尔触及的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每班作业前必须检验一次;手持照明灯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2.5.3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橡胶皮绝缘电缆,横过通道必须穿管埋地敷设。

2.5.4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并配锁,进、出线口必须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箱内严禁存放杂物,每月检查维修一次;熔丝的容量必须按用电负荷量装设,严禁用其他金属代替。

2.5.5严禁将电线拴在铁扒钉、钢筋或其它导电金属物上,电线必须用绝缘子固定,配电导线必须保证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安全间距;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2.6既有管线保护技术措施

2.6.1根据业主、设计部门的交底并咨询有关部门,先对施工区域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地下建筑物进行调查,会同其产权和维护单位共同确认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如供水管、排污管等)及地下电缆(电力、通讯等)的位置,并划定需要施工防护的范围,在地面作好标识。

如施工中不可避免地改移和暴露管线,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吊梁、支撑、套管、改移等防护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

按审批后的方案组织实施,并与其管理部门签订协议。

2.6.2开挖基坑前,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或洒灰线,并向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地下管线两侧各2m范围内不准采用机械开挖。

人工作业时,禁止使用铁镐和齿类尖耙,做到逐层轻插浅挖。

杜绝盲目施工,损坏既有设施。

2.6.3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先会同业主、产权管理单位对施工范围内地下缆线进行改移,或加固防护。

对于不可改移的地下缆线,采用钢管外套防护,在加设钢管前,先用麻布包裹地下缆线,钢管端部与缆线接触部位设塑料套等过渡,同时钢管端部打磨圆顺。

当缆线需悬吊时,采用碗扣支立,施工时严禁碰撞,并设专人看守。

五、深基坑开挖危险源辨识

1、深基坑开挖危险源辨识

 

序号

危险源类别

预防措施

1

车辆伤害

卡车现场倒车派专人指挥,严禁超载,严禁疲劳、酒后驾车,车辆停驶要熄火。

2

触电

施工用电按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并要严格执行;无证电工不得上岗;挖到不明电缆及时上报处理;严禁私拉私接电线;电动工具的绝缘性能要保持良好;动力设备严格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电器线路经要常检查。

3

高处坠物

基坑顶部严禁堆土及材料,并在四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