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0106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皇帝制

4、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意思是:

过去之所以苦于战争连绵不止,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是又要制造战争因素,会导致纷争。

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

秦朝统一之初,对于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进行了朝议,丞相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而廷尉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故选B。

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政策的体现,排除;

CD是要实现军事上的大一统的措施,排除。

故选B。

郡县制

5、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

此事说明:

A、兵部隶属门下省B、君权受相权制约

C、唐太宗大权旁落D、门下省独掌大权

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兵部隶属于尚书省,排除A;

有材料“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说明君权受相权制约,故选B;

结合所学,唐太宗是是受三省六部制制约,并不是大权旁落,排除C;

三省分工协作,互相牵制,故排除D。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而演变·

三省六部制

6、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

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为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统治者都采取措施加强君权,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故排除B,选A。

CD只是现象,没有揭示实质,排除。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

7、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没有实权,故排除A,选D。

B是丞相的职责,排除;

C是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职权,排除。

故选D。

8、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官制就是世代垄断官位和爵位的制度,流行于先秦,排除A;

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故选B;

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

科举制是隋唐起的选官制度,排除D。

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9、“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D、有力地防止了权威被颠覆

由材料“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和“特有的制度”,这是突出科举制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故选C;

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选举人才方面,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方面,排除B;

材料没有否认权威被颠覆,排除D。

故选C。

10、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南书房的建立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制度的废除D、内阁制度的确立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立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B;

A是用来抗衡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排除A;

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确立使得皇权得到加强,排除CD。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军机处的设立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C。

AD是表象,排除;

B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

12、清末一位小商贩说:

“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将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由列强把守,内不得居住中国人,故排除ABC,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繁华的上海在旧中国有一段被殖民侵略的辛酸历史。

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与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系: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划定为通商口岸,故排除BCD,选A。

14、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采用了宗教、建设天国”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A项和B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在太平天国的斗争中,与中外反动势力始终没有妥协,并对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故D项错误。

选C。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B、担负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具有旧式农民运动的新特点”,即太平天国运动除了同旧式农民战争一样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之外,还担负起反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革命任务,故选B;

A不能反映其时代特征,排除;

C只是表象,排除;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和空想性,排除D。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6.《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款是:

A.赔款2亿两白银B.开发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割让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巨大威胁,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

A加重人民负担,排除;

B是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排除;

C刺激了列强侵华野心,排除。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17、《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新要求的是指:

A、中国成为市场和原料供给地B、将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C、资本输出,分割世界D、瓜分中国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中国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AB便利于列强商品输出,排除;

八国联军反映了列强要求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D。

18、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

“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B.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D.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从题目中看出“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反应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变制度,排除A;

“新学”是一个中性词,体现不出崇拜西方,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除D信息,排除D。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潮流·

顺乎世界的潮流·

中体西用

1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

民主共和制度在辛亥革命后没有真正确立,排除B。

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利不符合史实,排除C。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才使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结束,排除D。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资政新篇》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选D;

《资政新篇》是我国第一部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排除A;

《钦定宪法大纲》是我国第一部宪法,但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排除B;

《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于1918年,时间不是最早,排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和科学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D、勇于解放精神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爱国运动精神的准确认识与理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故选A。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2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和约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ABC体现的是反帝国主义的要求,D体现的是反帝反封建的要求,故选D。

五四运动·

·

2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④平均地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故选①②③组合,选C。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ABD。

中国共产党成立

24、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从1931年开始,日本通过一系列局部事变不断蚕食中国领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终于全面爆发。

故排除A,选C。

B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标志,排除;

D是淞沪会战的开端,排除D。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

25、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就是蒋介石先生。

毛泽东的这一评价是基于蒋介石:

A、指挥北伐战争赢得胜利B、主动谋求国共第二次合作

C、放弃了国民党一党专政D、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日战争

根据题干情境看之所以称蒋介石为国民党领袖应该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时间是1938年9月-11月,北伐时间为1924年至1927年,A、B项所处时期国民党领袖是孙中山,C项不符合史实。

全民族抗战

26、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

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

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

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D、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可见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故选D。

A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敌后战场的信息,排除C。

27、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

“……哎!

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

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C、遵义会议的召开D、长征胜利完成

该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处理能力。

注意两点,一依据时间1927年,应排除1935年的C,1936年的D。

二依据内容“摔在地上”指的是反革命政变;

“孵出小鸡”指当年10月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A时间相符,但内容不符合。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土地革命

28、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它表明中共: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扰

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开始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表明中共走向成熟,其他的选项都不能证明走向成熟,“独立自主”就是走向成熟的核心标志。

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另外,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是指进军井冈山而非遵义会议,所以不选个D。

只有“开始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表明中共走向成熟。

长征

29、与甲午战争相比,抗日战争中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分析与理解问题的能力。

ABC是不同点,但甲午战争仅仅依靠军队抗战,而清政府不支持;

抗日战争既有政府、军队,也有人民参与,形成了民族合力的抗战,故选D。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0、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开展武装斗争

C、走社会主义道路D、建立统一战线

A党的领导、D统一战线和B武装斗争合称为民主革命取胜的“三大法宝”,而三大法宝最核心的应该是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下做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建立统一战线和开展武装斗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做出的正确选择。

C不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故选A。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0分)

31.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

据此回答:

(14分)

(1)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4分)

(2)秦朝负责中央监察的官员是什么?

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世祖忽必烈对地方管理的贡献是什么?

(2分)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呈现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答案】

(1)郡县制。

(2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御史大夫;

刺史制度。

(3)行省制度(2分)

(4)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中央权利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4分)

(1)本题考查秦朝地方管理的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记忆的能力。

本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秦朝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该制度建立的最大意义是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记忆的能力。

本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难度小。

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期中负责中央监察的官员御史大夫。

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实行了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

中国古代的的政治制度·

行省制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它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名称是什么?

其核心是什么?

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过的原因。

(6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提出了哪些革命目标?

其明显的不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现象是何理论的体现?

结合其实践效果,谈谈你的认识。

(1)名称: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原因:

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分配土地、生产和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或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2)革命目标:

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不足:

关于革命任务,不能够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

(3)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分)

(3)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小。

1927年,毛泽东总结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