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005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圆柱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圆柱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圆柱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圆柱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柱的认识.docx

《圆柱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认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柱的认识.docx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17——1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理解圆柱侧面与圆柱的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自由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建立圆柱的空间概念

教材学情分析:

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学生动手操作,手眼并用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投影依次出示题目)

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口算)。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

二、导入新课

从平面图形联想到立体图形,体会“面动成体”。

(1)课件出示长方形。

(2)提问:

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由这个图形你能联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3)想象一下如果长方形围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又会得到一个什么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

圆柱的认识

三、学习探索

1、从实物中抽取圆柱体模型。

(1)提问:

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是圆柱体?

(2)出示老师搜集的图片

(3)如果把它们画成立体图形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从图片中抽象出圆柱体图

2、探究圆柱的特征。

(1)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出示有圆柱形物体的图片,欣赏书中图片。

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于是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

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线。

指出:

这样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

(2)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指出: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然后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

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

学生看圆柱形物体

指出:

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

指名学生讲。

然后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柱的两个底面、侧面和高。

指出: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3)提问: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

圆柱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

2、巩固练习

(1)第18页“做一做”的第l题。

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做一做第二题

3、教学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1)、出示一个带完整商标的罐头盒。

这个罐头盒是什么体?

它的侧面是哪个面?

然后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再将商标纸打开,平展在黑板上。

现在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让前排的学生指示给全班同学看。

(2)沿着商标纸的边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再将这张长方形的纸包在圆柱的侧面上。

仔细观察一下,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宽与圆柱底面的高有什么关系?

(3)小结: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4)完成第19页做一做

四、系列训练

完成第20页第1、2、3、4、5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学会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3.初步了解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等多种方法经历探索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5.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学习态度。

6.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重点:

理解掌握圆柱表积积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圆术柱的表面积,并应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圆柱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材学情分析:

 

教具:

 电脑课件一套、实物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请看桌上,老师准备了哪些学具?

生:

两个圆柱。

师:

它们有什么特点?

观察比较这两个用纸板制作的圆柱,想知道什么吗?

生:

我想知道哪个圆柱用的纸板多呢?

生:

我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

用了多大面积的材料?

师:

你们真的想知道?

猜猜看,圆柱筒是怎么做的?

引导说出,是由两个圆片,和一个长方形围起来的。

师:

那么,你们认为圆柱筒用了多少材料要分几个步骤呢?

生:

算出两个圆,算出长方形面积,然后加起来。

师:

说得很好,这几个面围起来就是一个圆柱,把它们几个面加起来算出的材料面积其实就是圆柱的表面的面积。

谁来给这个表面的面积来取个名字?

生;叫表面积吧。

师:

对,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圆柱,揭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师:

刚才我们说的长方形其实就是圆柱的侧面,圆就是圆柱的底面.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说说应该要求出圆住的表面积?

生:

因为圆柱的表面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所以用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2、教学圆柱的侧面积

(1)提出问题

师:

(课件出示上堂课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上堂课,我们研究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通过这个侧面展开图,你们能知道如何计算圆柱侧面面积吗?

下面我们来分组交流.

出示问题:

A、圆柱的侧开后是什么形状?

形状发生了变化,面积有没发生变化?

B、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什么?

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什么?

C、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

指导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别拿出一张纸卷起来看成了什么?

然后又打开看又变成了什么?

再眼睛盯着长方形的长,看卷起后这条线变成了什么?

长方形的宽卷起后变成了什么?

(2)汇报交流:

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板书推导过程:

长方形面积=长×宽

相等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用公式表示:

S=Ch

(3)小巩固

出示21页做一做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做完后,集体订正。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师:

我们已会计算圆柱侧表积了,那么表面积怎么算呢?

引导说出:

分别算出侧面积,和底面积再加起来就行。

出示例题4:

A、读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确定解题方案。

讨论:

需要算出两个底面积吗?

为什么?

C、写出计算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帽子的侧面积:

20×3.14×30=62.8(平方厘米)

帽顶的面积;3.14×(20÷2)²=314(平方厘米)

需要用的面料:

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

小结:

实际使用的面料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4、小结算法,深入理解

师:

谁来说说要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具体什么条件?

组织讨论,引导说出:

(1)知道底面半径和高可以求出表面积。

(2)知道底面直径和高可以求出表面积。

(3)知道底面周长和高可以求出表面积。

师:

这节课我们所研究的例2、例3都是有关圆柱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归纳:

圆柱的表面积,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必须灵活掌握.如油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无盖的水桶的表面积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烟筒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生产中备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就是为了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22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通过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23页第1、2、3

 

板书设计:

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课后反思:

 

圆柱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23页——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加强对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关念。

教学重点:

1.进一步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能准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准确计算不同物体的实际表面积。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能准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准确计算不同物体的实际表面积。

教材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圆柱体表面积在实际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教学新课:

1、出示23页第6题

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集体订正

说一说圆柱的表面积如何求?

侧面积呢?

在完成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求的侧面积?

2、铁皮制成的糖果盒玻璃制成的杯子

师:

要知道上面圆柱形物体用料的面积,分别要求那几个面的总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座一起讨论。

师:

它们的表面积有什么区别?

学生反馈。

一个圆柱形的汽油桶,底面直径是10分米,高是20分米,做这样的一个汽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读题,思考。

提问:

汽油桶的表面是由几个面组成的?

学生回答。

师总结:

汽油是液体,并且易燃,在搬运过程中,为了安全,必须有盖,所以要计算三个面。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一种圆柱形铁皮通风管,横截面的直径是10厘米,长是8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通风管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学生读题,思考计算通风管的面积就是求圆柱哪个面的面积?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集体订正。

2、第7题

读题,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汇报

讨论:

圆柱的表面积要求几个面?

圆环的面积怎么求?

3、独立完成第11、12、13题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4、第14题

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多少呢?

为什么?

3、课堂作业

完成第24页的第8、9、10、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探索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培养学生应用公式解决为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具准备:

用大萝卜切成圆柱,并把它分成若干等份的扇形。

教材学情分析:

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给体积的认识和计算增加了难度。

教材将本课学习安排在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表面积之后。

让学生有序地经历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变换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形象思维,还可以为学习圆锥体积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质疑问难

长方体水槽里放入一个圆柱,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谁能用你的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

 

小结:

圆柱的体积就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二、猜想推理

1、想一想,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

(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