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964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docx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2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摘要:

正确认识口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效的口算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教师认为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主要是培养笔算能力,教学过程中重笔算轻口算的现象比较突出。

其实,口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口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笔算能力,且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关键词:

小学生口算提高

一、口算的定义

口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口算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

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

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

口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

 

 

二、口算教学的认识误区

不少教师对口算与笔算的认识存有几点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为“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

口算一般步骤少,运算过程简单,以至于不必在纸上列竖式就能在头脑中很快得出结果,于是将口算看成是简单的笔算。

认为口算与笔算无严格的区别,而仅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或是运算时间长短、运算步骤简繁的区别。

那么,口算与笔算究竟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

首先,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不同。

以下是一个二年级学生口算40+16时的过程描述:

40+10=50,50+6=56。

如果采用笔算,则有这样的计算过程:

其运算法则为: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

如果采用口算,其解题策略为:

十就是十,百就是百,即口算保持相对应的数字和数位本身的意义。

例如,16中的数字“1”表示10,而在笔算中,不考虑数字所在数位的意义,只是将数字作为最小单位进行计算。

如16中的数字“1”在竖式计算中只是作为1来计算,而不考虑它所代表的是1还是10。

同样的,表达进位的“1”也是相同的,而不管它进在十位上,还是百位上。

因此,口算被称为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运算,而笔算则被称为以规则为基础的运算。

 

其次,二者运算的心理机制不同。

口算往往在心里进行计算,每一步计算结果都储存在大脑中,因此口算依赖于记忆,而记忆的容量有限,特别是短时记忆,其容量小,保持时间短,这给心理运作造成很大困难和限制。

所以口算常用于较小数或相对较整的大数计算,而在处理复杂较大数运算时就有一定困难。

笔算则是一种程序化的运算,即只要掌握了竖式计算方法,无论数有多大都可以迎刃而解,大大减少了大脑的记忆负荷。

再次,口算过程中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

如对于42-5这道题,如果放手让学生解决,他们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

有的学生从42开始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学生把42分成30和12,12-5=7,30+7=37;有的学生把5分成2和3,42-2=40,40-3=37;有的学生想到5+37=42,所以42-5=37……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第一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笨拙”,但却表明了学生对逐一计数和减法意义的理解。

而如果采用笔算,则是统一的竖式计算解题模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实际上,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能熟练地口算,特别是基本口算,对笔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以上比较表明,口算与笔算有很大不同,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运算方式:

口算不仅是作为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思维价值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独立的部分。

口算是“用你的脑子去算”,而不是“在你的脑子里算”。

因此,口算能力强未必笔算能力就强,笔算能力强口算能力也未必就高。

 

(2)认为“培养计算能力就是培养笔算能力”。

正因为将口算看成是简单的笔算,而且口算题用笔算也能轻易完成。

因此教学中也就存在重笔算轻口算的现象。

相应地,许多教师认为培养计算能力主要是培养笔算能力。

特别是,卷面上并不能清楚反映出重视口算能力的事实更强化了这一认识。

实际上,计算能力不仅仅是指口算与笔算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计算包含了更多的形式,比如估算、用计算器计算等,数学教学对于计算的关注面应该更广些。

(3)认为“口算能力就是机械背诵能力”。

口算既然被看作是简单的笔算,因此,口算能力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很快给出答案,甚至脱口而出。

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快速口算能力常以学生熟练背诵或重复训练为前提。

例如,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反复读口算题,并背诵结果等。

在他们的眼中口算只是一种枯燥无味、机械重复的计算。

小学生口算能力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机械背诵的能力,背诵得好、记忆得牢,口算就能既对又快。

二、口算能力的制约因素

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多、注意分散、信息中断、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等方面。

 

(1)算理不熟练导致口算能力差。

我们知道,明确与熟练算理是计算的前提与基础。

针对算理不熟练导致计算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解决。

一是注重新课的有效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表内乘、除法》等内容时都主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使之较熟练地掌握算理,加深其起始印象。

但只明理,不实践是仍无法使学生融会贯通的;第二,我们要安排一定的训练量。

怎样安排合理呢?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精讲,让学生以练为主,主要是完成课本和《天天练》里的作业。

课外,我就自己动手编制了一份配套的口算练习卷,为的是让学生通过书面计时形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口算速度。

这是我们一、二年级所涉及到的口算教学内容,出题的标准为一年级每张练习卷50题,二年级每张练习卷60题,要求将每个知识点全面在练习卷中出现。

如二上内容《用乘法口诀求商》,我们出了这样的四张,前两张是以前学的1-4的乘法口诀所涉及到的相关乘法算式,如四九36这句口诀,我们分别出现了4乘9,9乘4这两种不同的形式,这是为后两张用乘法口诀求商作铺垫。

同样,后两张的除法里都出现了36 除9和36除4的算式。

另外,我们还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增加训练量。

如一下的1-4的乘法、二下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等,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题量就增加了。

这些练习卷都只出现一种运算符号,属单项练习,我们将它安排在学完相关知识后进行,使基础更扎实。

在学生单项训练后,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训练,因为一种运算符号与多种运算符号同时随机的出现相比,后者难度更大些。

为此,我们还出了综合练习卷,如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后,我们就安排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综合练习卷,又如学完了表内乘除法内容后,就安排学生进行乘除法的综合练习卷。

在学完所有的口算内容后,就开始进行这些加减乘除的综合练习卷。

(2)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多。

针对易错题干扰导致口算出错的问题,我们是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灵活计算。

如计算8+7,我们可以用拆大数凑十或拆小数凑十计算;也可以将8和7都拆成5,5加5再加多出来的5计算;又可以将8看成10,10加7再减2或将7看成10,10加8减3计算;还可以从7+7=14或8+8=16推算出答案。

计算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适合自己的都是好方法。

(2)帮助学生梳理易错题。

对于学生来说,同一类型的口算题中也是有难易之分的。

如涉及到7+8、6+7、5+7、8+5这四类加减法算式与涉及到7×8、6×8、7×9、6×7这四句乘法口诀的相关乘除法算式,学生容易卡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出了两份易错题,这是乘除法冲刺卷,其中七八56的口诀出现了8次,而六七42、七九63、六八48分别出现了6、6、4次,其他口诀至少出现1次。

加减法冲刺卷也如此。

这样同一张练习卷中增加出现的频率,来突破难点,效果理想。

(3)注意分散。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不稳定是产生口算差

错的重要心理因素。

小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

在口算过程中,需要经常注意或把注意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广,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例如,单独口算6×8和48+7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种题型合起来时,如6×8+7,学生往往得45,忘记进位而造成差错(正确答案为55)。

(4)信息中断。

记忆的目的不仅是信息的贮存,更重要的是能准确地提取。

学生贮存信息的过程中,由于生理、时间、复习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贮存的信息消失或暂时中断,从而丢头忘尾,造成“遗忘性差错”。

特别是连加、连减、进位加、退位减、连乘、连除等口算题,瞬时记忆量较大,如口算28×3时,要求学生能暂时记住每一步口算的结果,即20×3=60,8×3=24,并在脑中口算出60+24=84。

而这类口算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中间得数的贮存与提取不完整或遗忘所致。

 

(5)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

口算练习本身便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学生往往会提不起兴趣,所以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计算习惯:

如定性不好,即使短短5分钟也集中不了精神,容易分心,还有些学生喜欢东张西望、抓耳挠腮等,这些都直接导致计算慢。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个别谈话,适当地加以指导与教育。

3、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

例如:

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想、算、检要个环节。

看:

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

因此,做题前,先要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看错题目,这是正确口算的前提。

想:

确定运算步骤。

算:

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检:

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

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检查”,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3)要向学生讲清算理,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

如计算352—98,可向学生讲清算理:

因为减数98与100接近,所以应该用252加上2得254,这样减整加补,缩小了口算思路的曲折性。

又如计算20×5×25×3×4,可向学生讲清算理: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25和4结合起来相乘凑整得100,再把20和5结合起来相乘凑整得100,然后再把100乘以100得10000,再把10000乘以3得30000。

这样,每个题都讲清思路,说明算理,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要抓好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授新课前,可坚持用3分钟时间搞口算基本训练。

这种课堂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这种训练要有的放矢,有计划、有安排。

比如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