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519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44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分课时教案 1文档格式.docx

怎样取近似值?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

包装17个礼盒,即1.51725.5(m),丝带不够。

师引导并小结:

那只能取商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尾数应去掉。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板书:

去尾法)引导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去尾法?

并比较一下这两个例题,有什么不同?

(取近似值一个用的是“进一法”,一个用的是“去尾法”。

)引导学生发现去尾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少1,进一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多1。

让学生思考:

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

引导学生小结:

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

如果买东西或做成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的物品,用“去尾法”。

如果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根据实际情况)三、巩固拓展1出示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1题。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学生发言,找出已知条件。

(3)小组合作交流,整理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汇报:

2台1小时23=0.4(公顷)1台1小时0.42=0.2(公顷)1台3小时22=0.6(公顷)1台1小时0.63=0.2(公顷)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一说是怎么取得的结果。

教师强调:

做东西时,只能舍去小数部分,用“去尾法”。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8题。

学生先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装东西时,即使余下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4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9题。

引导读题,并让学生分析题意,说一说如何解答,再列式计算。

思路:

要算能买几支同样的笔,先算出买完相册后还剩多少钱,再用这些钱除以笔的单价。

四、课堂小结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引导总结: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

因此,在取近似值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作业:

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2、5题。

教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

进一法去尾法板教学后记分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除法练习九第

(1)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经历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法、“去尾”法取商。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课后小结出示题目1小强是用50元买了12个蛋糕,平均每个蛋糕多少钱?

2蛋糕店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

350个奶油蛋糕,要全部装在盒子里,每8个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学生独立完成后。

师:

请同学们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

第1题用5012=4.1666(元)1.17(元)生2:

第2题用40.32=12(个)0.16(kg),剩下的面粉不能做成一个蛋糕,最多只能做12个蛋糕。

生3:

第3题用508=6(个)2(个)。

因为剩下来的蛋糕还需要装在一个盒子里,所以至少要用61=7(个)盒子。

生:

4:

这三道题目告诉我们:

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

如果买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整个的物品;

如果用油桶装油,因为多出的油也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桶。

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使用“四舍五入”法。

全部用“四舍五入”法解决今天的三个问题很不合理,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有时需要去掉小数部分(无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有时需要进一(无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这里所用的方法分别叫“去尾”法、“进一”法。

二、探究新知通过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很自然地引入。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既鼓励学生动脑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又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感悟算理,提高能力。

为学生选准了独立探索的切入点,使他们在不同的竖式比较中形成冲突,激发思考。

为了使学生对自己探索出来的计算方法确信无疑,再让他们自己验算,从而感受到学习成功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出示:

(1)班的同学准备装饰教室,他们准备了长为5M的红纸,长为8M的黄纸。

每长为0.12M的红纸可以做一朵红花,每长为0.37M的黄纸可以做一朵黄花。

(1)可以做多少朵红花?

(2)可以做多少朵黄花?

(3)3朵红花和3朵黄花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引导分析

(1)要求长为5M的红纸可以做多少朵红花,用除法计算。

(2)要求长为8M的黄纸可以做多少朵黄花,用除法计算。

(3)根据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分别求出各有几个3朵,比较后确定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

规范解答

(1)50.12=41(朵)0.08(M)0.080.12,不够做1朵。

答:

可以做41朵红花。

(2)80.37=21(朵)0.23(M)0.230.37,不够做1朵。

可以做21朵红花。

(3)413=13(束)2(朵)213=7(束)答:

一共可以扎成7束花。

教师小结: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如本题中的花是一朵一朵的,所以应该用“去尾”法取近似数。

因为黄花只能扎成7束,所以最后确定扎成多少束时,必须以较少的为标准。

2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出示教材第40页练习第3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所求问题:

一台喷雾器每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所需条件:

3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300棵。

问:

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

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呢?

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一:

3003=100(棵)方法二:

3004=75(棵)1004=25(棵)753=25(棵)综合算式:

3003430043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观察对比: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11题。

教师:

450g橙子粉能冲多少杯?

冲这么多杯需要多少克方糖?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处理的结果方法。

(为什么这样处理?

)小结:

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2教材第40页练习九第4题。

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订正。

3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13*题。

小组内分析题意,讨论算法,然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教师提示:

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一位,说明商错了,正确的商就是2.46,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下面就可以按除法各部分这间的关系得到结果。

被除数商=除数四、课后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材第4041页第6、10、12题。

教板书设计练习九方法一:

3003430043板教学后记分课时教案:

课题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第

(1)课时教学目标1、整理和复习小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整理回顾二、巩固练习三、课堂小结一、谈话引入,整理回顾师: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的练习,一起来整理和复习一下有关小数除法的知识。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4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

0.677.59.120.88.360.251.890.547.10.250.512.23.141020.1257.4180(3.2+0.56)0.8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然后教师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再集体订正。

0.677.5=5.0259.120.8=7.2968.36O.25=2.091.890.54=3.57.10.25=28.40.512.2=0.23183.14102=320.280.1257.4180=74.1(3.2+0.56)0.8=4.7师:

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

这些都是小数乘除法的有关计算,你们知道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联系吗?

小数乘法可以先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最后加上小数点。

上课开始,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分组计算后的提问,重温小数除以整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求商的近似值等计算要点。

通过题组呈现,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联系实际运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近似值的必要性。

通过回顾,再次提纲式梳理所学主要内容,并留置质疑空间,体验学习收获,加强自我认知,促进学生形生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计算。

对!

那么整数的运算顺序是否适用于小数运算呢?

整数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

下面我们继续看教材第4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该题。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们能利用题中的信息解决这些问题吗?

图中提供了2012年8月28日的中国银行外汇牌价,1美元可以兑换6.34元人民币,1港元可以兑换0.82元人民币,1日元可以兑换0.08元人民币,1欧元可以兑换7.96元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呢?

保留两位小数。

1006.3415.77(美元),所以100元可以兑换15.77美元。

同一块手表在香港标价500港元,在日本标价5500日元。

它在哪儿的标价低呢?

500港元兑换成人民币是5000.82=410(元),5500日元兑换成人民币是5500O.08=440(元),440410,所以这块手表在香港的标价低。

一个玩具2.8美元,用100美元可以买几个这样的玩具呢?

2.86.34=17.752(元),10017.7525.63(个),所以用100元可以买5个这样的玩具。

我们在用小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结合实际选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

取合适的结果。

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合作,根据题中的信息,看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1题。

教师分别找两组学生板演,每组三个学生,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0.3224=1.681110.3=3706.920.84=5.81282.86.25=17.52.070.023=901.230.03=41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2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自己的结果,再集体订正。

1.30.0343.336.5090.2724.110.680.950.72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4题。

9.71.56.5(分钟千米),所以李大伯跑lkm平均需要6.5分钟。

5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题中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给予解决。

三、课堂小结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学生发言,教师给予点评。

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的第5、6题。

教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40.3224=1.681110.3=3706.920.84=5.81282.86.25=17.52.070.023=901.230.03=41板教学后记第四单元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可能性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维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3、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拟用课时数3课时1可能性2课时2掷一掷1课时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课题可能性第

(1)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具准备师:

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棋子。

教学流程个性化设计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二、互动新授一、情境引入1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让学生通过猜一猜,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让学生在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表演节目中体验、理解、感悟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三、巩固拓展四、课堂小结2师揭题:

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可能性)3出示谜语: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

铅笔。

师追问:

确定吗?

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

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

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

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

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分析、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及数学家实验数据验证,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感受到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公平、公正的游戏中进行巩固、应用、拓展性练习,体验游戏的公平性,再次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让学生深刻感悟到:

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等可能性的。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

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

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

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

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

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以学生抽到的是朗诵为例)4引导:

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

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

5师小结:

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可能不可能一定)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出示:

两个盒子,一号盒子放的全部是红棋子,二号盒子放的有红棋子和绿棋子。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

哪个盒子里可能会摸出绿棋子?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等问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组织摸一摸活动,并验证,再集体汇报。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连一连,教师发彩色球让学生验证摸一摸,再说一说为什么这么连。

4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

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

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教材练习第47页第3、4题。

教板书设计可能性

(1)可能(不能确定)可能性不可能(完全确定)一定板教学后记分课时教案:

课题可能性

(2)第

(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进一步学习比较多种结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

先得出结果总数,再看哪种结果在总数占的比例多教学重点会比较两种结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较事件数量的多少。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盒子、彩色棋子。

教学流程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设计一、复习引入二、互动新授三、巩固拓展四、拓展小结一、复习引入1出示:

(1)用合适的语言描述下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太阳()从东边落下。

明天()考试。

冬天()会下雪。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个红棋子和1个黄棋子,任意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红棋子也可能是黄棋子。

因为盒子里面既有红色棋子也有黄色棋子。

质疑:

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

引导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可能会说,红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为盒子里红棋子比黄棋子多。

2导出课题:

看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的大小)二、互动新授1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页例2情境图。

(1)引导:

在盒子里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

(2)(继续出示情境图做实验部分)有一个小组做了一次实验,他们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然从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连贯的概括出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同学们观察他们摸完20次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摸出红色的多,蓝色的少。

)(3)追问:

这说明了什么?

(摸到红棋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蓝棋子的可能性小。

)(4)质疑:

假如再摸一次的话,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

(红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红色呢?

(不一定,因为蓝色摸到的可能性虽小也有可能会摸到。

)2动手操作。

(1)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都装有红色和蓝色两种棋子,请小组仿照教材的实验,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组长记录结果。

小组操作结束后,汇报记录结果,并根据结果说一说你盒子里哪种颜色的棋子多。

并追问:

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

指名小组汇报,对不同结果的小组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在总数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板书)(3)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如抽奖、买彩票等。

并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页例3。

(1)先让学生观察出示的记录结果,再指名回答例题中的问题。

(从试验记录可以看出,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5次,摸出红球15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红球的次数。

另一组摸了20次,摸出黄球4次,摸出红球16次,摸出黄球的次数少于摸出红球的次数。

八个小组一共摸到红球123次,摸到黄球37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比摸到黄球的次数多。

也就是说,从盒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在,黄球的可能性小。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

盒子里红球多,黄球少)

(2)引导小结方法:

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再汇报。

并说出为什么这么想。

引导学生总结:

在总数中占的颜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颜色少的可能性小。

可以进一步渗透“公平”的思想与画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