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346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化学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实验能力,实验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环境污染,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受重视,但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存在如下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教学是最富有活力的教学手段,它有利于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促进化学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它不仅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还是激发学生兴趣,理性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农村中学的条件所限制和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目前存在普遍性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实验教学都是围绕学生的考试内容安排,对于可做可不做、与考试无关的实验不做,另外难做、危险的、缺乏实验物品的不做,能口头叙述的实验不做。

化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实验只是在课堂上讲解,说实验的占主导,即使做实验老师的指导也不够。

2、缺乏探究精神

探究性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

在化学教学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究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特殊功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未能摆脱各级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使得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轻过程、重结论的问题。

故验证性实验居多,费时费力的探究性实验少,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也较少得到锻炼和培养。

学生做实验时,还是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实验,对于学生在实验中自己的想法一棍打死,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异常的现象一概否定,更不会去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能不能换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过程缺乏探究精神。

在实验教学时选择面过于狭窄,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

虽然做了实验,但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过分要求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而忽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实验的预期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3、实验过程缺乏严谨态度

科学实验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

但有些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在做实验时,不按正确的方法做,还有些教师在实验时担心自己做的跟书本上的说法不一致,于是把实验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大或减小,把过程人为化。

例如,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时,教师把燃烧的红磷放入容器后,没有按照程序来做,不是立即塞紧橡胶塞,而是故意暂停一会,让受热膨胀的空气排出一部分,然后才塞紧橡胶塞,以实现最后进入足量的水的要求,这样做的实验结果是与预定的不符。

在“测定溶液导电性”实验时,各溶液的浓度不按教材上的规定配制,更有甚者用其他溶液代替。

由于一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致使在实验教学时误导学生,对学生也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实验硬件建设落后

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验手段的改进,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

目前农村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

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尤其是在目前班级数及人数剧增的情况下,更是捉襟见肘。

由于经费紧张,部分学校的化学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普实”的验收标准上,少数实验依然是原先的Ⅱ类标准(4人一组),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

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甚至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更谈不上学生的自主探究了。

5、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在目前新教材、新的教学理念及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农村中学专业化学老师数量不多,个人教学任务偏重,就我们而言,全校只有三个化学教师,又是寄宿制学校,每个老师每周工作量达十八节,每天除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进行其它教研活动,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实验创新;

学校一直没有专职实验员,一节实验课的课前的准备、组织实验活动和实验后实验器材的收集整理全靠化学老师一人完成,组织一次化学实验课老师工作量巨大;

专职化学老师年龄偏大,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力不从心,化学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慢,缺乏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更多依赖于教师的培训。

虽然部分老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如市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是由于受工作任务繁重,由于是毕业班,上课不能耽误,培训上课要二不误,还有自身素质、学校条件和培训点人数等因素限制,农村中学的教师培养和集体培训普遍成了走过场,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

6、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

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差、起点低;

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很不够科学;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刚开始都抱着好奇心,都有一定的兴趣和激情,但是,随着实验的继续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和激情,并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不注意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不愿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总结出结论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验过后,更失去了热情,甚至把实验忘得一干二净。

另外,学生对实验预习、实验提纲的编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也很不注重。

致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进而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化学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果在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将会激发农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促进探究精神培养,对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1、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身体和增长知识的高峰期,对新鲜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会产生很多新鲜的实验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很大的学习热情。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条件,做到有效进行实验教学,就能强有力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这对学生终身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2、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是属于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

教学的重点是“双基”的教学,而化学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难点,既枯燥又抽象。

这对于刚处于启蒙阶段初中学生来说就更难于理解和把握。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地利用实验这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帮助完成教学,就是把抽象的化学概念内涵,通过实验转变为直观形象的实验现象,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有效观察学习、加深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概念的本质特征;

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行一步领会理解概念的丰富内涵。

 

3、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探究品质。

因此,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因此不管条件如何我们也充分利用、改善和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学习、实践和锻炼,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帮助的。

4、有利于促进农村化学教学的发展

农村的教学条件不足,学生实验素质教学缺乏,本身具备的科学素养也很低,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农村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中进行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的研究,既能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形成认真严谨、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研气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双主体理论: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非常复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但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实现还必须靠教师的观念、行为来落实,也就是说,没有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教师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教师自己就必须发挥主体作用,投入真挚的情感,细致地了解学生,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调节自己的教学状态与情绪。

2、和谐发展理论:

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发展的相对活跃期,实验现象的刺激对学生理解和巩固概念与原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能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能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3、现代课程理论: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材所呈现的素材仅仅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体而不是全部,教师完全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与创新。

另外,根据需要,教师还可以改变教材内容的实施方式,如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动手实验,把某些验证型实验改成探究型实验。

4、情感教学心理学。

本课题利用了心理学中情感教学的乐学原理,通过设计改进创新微型化、生活化、探究性的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

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将情感教学心理学运用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达到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5、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

多媒体技术交互性被动学习的过程变为根据自己学习的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主动学习过程。

多媒体教学的超文本性,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建构与拓展、创新。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融合于化学教学中,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实验与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反复论证和实践,本课题主要就农村中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梳理教材中现象不明显的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改进方式如可否通过变换药品或改变药品添加顺序或自制仪器等对传统实验进行适当改进,使之更趋合理。

第二,增补实验。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于理解的知识,如概念的教学,能否也能设计补充实验,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结论的得出而真正有效地建构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或增加一些趣味实验,既能教育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针对教材上部分污染较大的实验,通过对更换药品、反应原理,或改变现象展现形式,或进行微型化设计,达到绿色化教学。

第四,根据学习的需要和农村的自然条件、学生生活经历,设计探究性实验,所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解决来自课堂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实用课件,探索化学教学的绿色化、信息化,既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减轻教师负担。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引导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研究型的化学教师团队,增强化学学科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2、通过课题研究,使化学教师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3、通过“实验专题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撰写课题研究心得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论文,归纳成集,自制一批教学用具和课件。

5、通过化学学科专题研究的实践为物理、生物等其它学科的专题研究寻求可行的方法,提炼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

6、通过对化学教材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对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在素材选取和实施方法上的改进意见,形成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探究法、案例研究法、实践法。

根据《农村中学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教学的研究》的相关内容及要求,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内容的要求出发,选取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本研究将采取分实验突破、阶段性总结交流方式来推进。

鉴于该课题研究的内容多、跨度大、时间长和实践性强,采取专家引领、广泛发动、系统安排、分工协作、个体研究、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实践展评、反思提炼的方式进行研究,其基本运作模式如下:

课题实践方法主要采用试验设计和实践运用、评价,再提炼。

此方法是设计者先根据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然后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再进行试讲,组织小组成员听课评价,收集小组成员和学生反馈意见,集体评价完善,再修正,再实践,最后反思提炼出可靠成熟的实验方案。

这种设计过程比较深刻地概括了教学实践经验,使设计依据的可靠性增强,设计质量有所保证,加快了经验的累积过程,也对理性认识起到了检验、修正、完善、发展作用,促进了教学方案的提高和成熟。

例如,我们组织的许多实验改进方案就是用这种方法设计的。

本课题研究成果《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和增加方案》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完成的。

本课题化学实验改进和增加方案的基本环节为:

收集信息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初实践实验方案收集反馈意见集体评价修正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再应用实验方案反思提炼定稿。

研究过程主要采用综合方法,具体主要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实验方案的设计既要研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学生心理特点的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面的了解、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利用、有效教学模式与策略、学生对实验过程评价与中考选拨性终端评价要求等宏观问题,又要研究各章节、甚至每课时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既要有课程和教学的理论视野,又要有教学细节的具体优化策略。

因此,本课题注意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统筹整合,以此拓展教学设计研究思路和理论视野,加强实验设计方案或教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

文献研究是指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书籍和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开展研究,从中得到启迪,激发灵感,进一步把握研究的方向。

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实验教学实践中已有成功教学案例的收集再分析与提炼,了解已有的化学实验改进的设计方案的基本策略。

在该课题中,研究者把两者结合,既注重文献研究,及时把握信息,又开展案例研究,对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分析。

3、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结合

在该课题中,研究者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对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进行再设计,并以研究课公开展示和集体研讨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运用教学理论对实验案例进行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提炼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

4、专家引领与行动研究结合

在该课题中,教研员(课题负责人)统筹安排课题分工、研究方案,对每个子课题、每次专题讲座、每个实验方案提出研究的重点问题、基本模式和设计理念等指导性意见;

与此同时,研究者发动化学教师用科学的方法理解认识自己的设计思路,切实把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把研究置于现实的化学教育情境之中,在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从中寻找研究的起点,跟踪研究的轨迹,归因研究的结果,推广研究的成果,改善研究的行为,优化化学教育教学行为。

5、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结合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改进,新课程实施过程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两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方面,课题研究的成果通过全市教研活动得到实践检验和及时推广,另一方面教研活动内容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其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升。

课题研究人员又是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整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6、教学设计与问题研究结合

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全校化学教师和全体学生共进行了5次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课程教材实验方案的理解、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与中考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教研等方面。

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和归纳,根据其普遍性和重要性,确定研究专题,组织研究课和研讨活动,进行专题研究。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进行提炼,以此为基础组织化学教师编写《大金中学初中化学(上、下册)实验改进和增加方案集》和《大金中学化学实验论文集》两本书,将教学设计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使其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及主要成果

第一阶段:

准备启动阶段(2010年6月——2010年8月)

1、关注课改动态和教育发展的形势,加强与外地同行的协作与交流,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做好课题的选题、论证、申报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明确分工,讨论制订学习与研究的具体方案和课题实施的阶段性计划、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小组构成与分工、阶段性计划见附录1)

3、每周周四下午第二节定期召开课题组活动,学校征订和购买了多种化学教学教研杂志和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以多种形式学习《现代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指南》、《现代教育理论》、《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及时在网上下载相关课改文章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研究实验能力。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主要阶段,针对老师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实际情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分三个层次推进课题研究:

第一层次先对人教版化学教材上已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实验效果不理想的或污染较大的实验进行改进,使之现象更明显,教学效果突出,学生更易接受。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P128中,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的实验虽然实验现象明显,但白磷燃烧污染较大,可以向更绿色更环保方向改进;

经过我们课题老师群策群力,对该进行改进,达到现象明显,对环境无污染,操作简单安全。

该方案是由张晓老师设计,在2012年省进行课题阶段总结中获湖北省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

可以说第一层次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些阶段我们改进成功一大批成熟实用的实验方案,并在全市化学研讨会上多次作过推广。

在第一部分完成后,在各小组成员熟悉了研究步骤的基础上,又对新课程标准的充分地解读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对于一些重点和难于理解的知识,如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结论的得出而真正有效地建构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

例如我们针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碱的化学性质中,因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教材上没有设计相关实验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时缺乏直观感性认识,较难理解和掌握。

为此,在教学时增补了氢氧化钠性质实验,形象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通过问卷调查,受到学生高度评价,在武穴市实验方案设计评比中获到市一等奖。

第三阶段在各小组成员具有成熟课题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集体探讨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和现象为背景增加一些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设置一些简单的探究实验,运用和巩固化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后,学生对指示剂很感兴趣,但又把指示剂看得很神秘,不知道指示剂是来自他们身边的事物——常见的植物。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发现问题,深入探究,也许就能有所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课题老师提出让学生动手收集紫心萝卜动手制指示剂,并用自制的指示剂进行酸碱鉴别实验,给这个实验方案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能吃能喝的指示剂。

这个实验方案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现象明显,原料、产品绿色环保,操作过程趣味性强,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成功方案。

这是学生反响最好的实验方案之一。

该方案在2013年获得武穴市化学实验创新方案比赛一等奖。

为了使每一个步骤能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制订了阶段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向课题组提交一至二个实验改进方案,每年至少提交三个成功的实验方案,否则年终绩效定为不合格。

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二节为课题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为理论学习或解说个人实验方案,对提交的方案进行评价,每次活动均有活动记载,原则上理论学习由课题负责人记载,评价实验方案的由实验方案提交人记载,活动不得缺勤,缺勤一节视作空堂一节课,按学校考勤方案处理,考勤由课题负责人记载。

每学期第4周、第12周活动时间为方案提交时间,由方案提交人确定试讲时间,小组成员集体听课评课。

第三阶段:

巩固提高阶段(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检验提高阶段。

在此阶段,不仅是上一阶段工作的简单重复,而是研究层面上的一次“升华”。

1、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战场,在本阶段每学期课题组教师每人必须开四节课题研究实验课,保证在二个学期内将自己前一阶段提交的方案再讲一次,由课题组提前做好讲课安排,并邀请本组成员和其它学科教科研骨干听课并作具体指导,收集学生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

2、课题组成员及试验班级经常进行情况反馈和经验交流,及时“刷新”实施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研究实际,积极撰写论文。

在课题组例会上交流,并参加各级论文评选,或向报刊、杂志投稿,把课题研究成果推向校外兄弟学校。

3、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于2013年10月9日开展了一次汇报工作,邀请了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库宝弟老师检查与指导,在这次汇报中我们由张晓精心准备了一节化学实验课,选取一个比较成功改进方案(探究燃烧条件)进行汇报,并展示了我们过去近三年来工作成果——化学实验改进方案集,库老师对我们的工作作了充分地肯定,也提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在资料中都有详细记载。

第四阶段:

应用总结结题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5月)

1、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把研究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包括体会、教案、教具)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做好课题资料的归档工作。

2、编辑,刊印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指导意义的论文及各级获奖论文。

3、通过各种途径对前届实践毕业生进行追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