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9249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轮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可知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故A、D两项符合材料信息。

“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可看出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B项符合材料信息。

材料无法体现外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抑制,故C项符合题意。

5.(2013·

如东县调研)“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材料表明()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某一派别的主张,可将题干设问转换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主张。

据“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A项正确。

B、C、D与材料信息不符。

6.(2013·

广东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数

广州

上海

1844

1849

1855

1863

306

331

867

44

133

437

3400

142099

142357

300500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解析】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是清朝对外贸易的中心。

据材料信息可知,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都在增加,但上海增加速度远远快于广州。

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故选A。

其它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7.(2013·

广州调研)“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解析】根据材料中“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迁移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内容可推断,选选A。

8.(2013·

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探究西方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中,甲同学根据1866年创办的民营机器厂——发昌机器厂,依靠向外商船厂承接装配船用零件而发展起来,得出外国在华企业对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

乙同学根据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于1899年为英商耶松船厂所吞并,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

下列评价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同学结论相互矛盾B.甲结论不全面,乙结论成立

C.两位同学认识都不全面D.甲结论成立,乙结论错误

【解析】甲同学认为“中国民族工业起着辐射作用的结论”说法错误,论据中没有数据变化和发昌机器厂产生的影响,所以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该厂因竞争不过英商船厂”只是一个例子,不猛以偏概全得出“外国在华资本阻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结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注意企业的发展的因素存在,但是也有带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9.(2013·

盐城调研)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

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19696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解答采用排除法。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是在一战期间,可排除④;

①②可以从图表数据中获得,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在改变。

10.(2013·

洛阳模拟)下面是“1872-1894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

准确的解读是

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C.中国的进出品结构趋向合理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能力。

图片反映1872-1894年中国进口不断增加,逐渐大于出口,说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1.(2013·

湖南五市十校联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根本因素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B.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注意“根本因素”“中国历史发展方向”。

经济决定政治。

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

安徽示范高中联考)结合《1894年在华外资工业数据统计表》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厂商类别数据资本(中国元)

造船厂和修船厂124,943,000

茶叶加工74,000,000

机器缫丝73,972,222

进出口加工业(茶叶加工和机器缫丝业除外)191,493,000

其他轻工业制造业393,793,000

电力厂和自来水厂41,523,000

合计8819,724,000

A.外商企业的出现始于鸦片战争B.在华外资工业都是轻工业

C.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是合法的D.当时中国是外企一统天下

【解析】观察图表,B项不符合题干表中“造船厂和修船厂”一栏;

外商在华开设工厂合法是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作出的规定,C项说法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中国是还是自然经济所占比重较大,故选A。

12.(2013·

咸宁模拟)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

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①l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

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

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

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从图中可知,1894年以前,中国消费的棉纱是土纱,而之后机制纱比例总趋势是增加的,①②③能够体现,而④项并不能体现,虽有机制纱,但并不一定是外国进口棉纱。

13.(2013·

湖北名校联考)据记载:

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

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答案】A

【解析】注意题目中时间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和一战之前,因此“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政治革命”都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因此选A项,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下,更多人投资实业。

14.(2013·

北京东城联考)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并未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故排除②,因此选B。

15.(2013·

临沂期中模拟)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

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

该材料表明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西方国家经济的附庸,日益边缘化,故C项正确;

A、B项不符合事实;

D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实现。

16.(2013·

咸宁模拟)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

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

以上现象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解析】据关键信息:

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

从题干反映了洋纱与洋布20年的进口值增长快,说明洋纱与洋布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传统手工业仍抵制能力,B项正确;

A项“完全”说法错误;

C项未涉及;

D项“彻底”说法错误。

17.(2013·

江西红色六校联考)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家数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领导新文化运动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解析】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排除A;

近代企业中,华资企业并没有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C项表述不确切。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都在壮大,为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奠定了基础。

故D项符合题意。

18.(2013·

皖南八校联考)下面是1880年至1930年中日经济增长比较表。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人口(千人)

人均收入(元)

1880

1930

1930年

1880年

中国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1

0.62

日本

18.08

149.95

14.32

38437

69240

1.18

47.04

216.56

3.10

该表反映的中日经济增长率差异的成因包括

①中国的闭关政策和天朝心态②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③两国近代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④中国长期战乱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解析】注意时间信息,此时间段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日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主要和制度、环境有关,此时的中国已经被迫开放,不再闭关、思想也逐渐理想化,不再是天朝心态了;

而人口基数虽庞大,但并不是原因。

19.(2013·

湖南五市十校联考)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

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

其影响是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

物质条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关键信息:

“1938年”,“国民党”。

①出现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7-1936;

②出现于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排除含①或②的选项。

20.(2013·

黄山联考)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

1936年指数为100)。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81.7

69.8

面粉业

77.5

72.5

机器业

99.6

56.0

各业平均

85.5

74.9

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因民国政府工作重点提高外交地位所致

③面粉业、纺织业发展最快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

1936—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淞沪会战之后日本占据上海故应排除②③。

故选B。

21.(2013·

连云港模拟)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

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据图中数据的年代是从1941至1947年,从1943年后法币发行量较大引起通货膨胀,给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压力。

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6年,D项开始于1944年。

22.(2013·

广州海珠区测试)下图的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

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

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

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

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

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

………

A.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解析】据题干民国二十二年可以为20世纪30年代,以及统制经济政策的内容,说明中国当时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故选A。

B、C、D与题干不符或者不符合史实。

23.(2013·

湖北名校调研)据记载:

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

这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B.社会巨变促进军队形式上的近代化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D.清政府改革军事,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答案】B

【解析】为了应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和镇压革命的需要,清政府学习西方练兵技术,编练新军,军队逐渐改变原有装束,故形式上朝着近代化方向发展,选B。

A、C、D三项材料中未反映。

24.(2013·

黄山联考)下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洋行在中国数量呈正增长

②客观上体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 

③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通商口岸洋行数量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理解。

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洋行的开设正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侵略的要求,清政府面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束手无策故应该排除③。

25.(2013·

黄山联考)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

“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其中蕴含的信息是(  )

①《上海新报》创办与洋务运动同一时期②《上海新报》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③《上海新报》发行主要配合维新变法④《上海新报》当时在屯溪发行量超过上海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故应排除③;

④在题干中未反映。

故选D。

26.(2013·

济南模拟)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

“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B.娱乐大众C.宣传政治主张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强的文化侵略的理解能力。

提取材料信息“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可得创办报纸的目的是互通商业信息。

27.(2013·

咸宁模拟)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

“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

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解析】关键信息:

朝官员深为不满:

”A项与题意相悖;

题干反映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是因清朝官员深为不满,B项正确;

C项题干未反映、涉及;

D项也是题干未能反映与涉及。

28.(2013·

梅州五华县质检)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

“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

”此广

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解析]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选D项;

A项说法绝对化;

B项题干未反映;

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

29.(2013·

盐城调研)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

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

……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解析】材料反映上海出现洋楼、洋轿、洋灯、洋锅,说明①正确;

“莫不以洋为尚”说明②正确。

③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近代社会生活虽然受到西方影响,但仍保留传统东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体现的是土洋并存,故④不正确。

山西模拟)《上海社会现象》记载:

“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

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

”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B.新式交通工具传人中国

C.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D.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自行车的引进成为时髦男女追求时尚的一种反映”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根除,它的范围还很小。

30.(2013·

河北名校联考)1901年1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

伦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各项是一部关于伦琴的电视片中设计的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广播得知他获奖的消息

B.伦琴为节省时间可以订机票前往瑞典领取奖金

C.伦琴可以从报纸上获悉列强驻军北京至山海关

D.伦琴可以用奖金购买垄断公司股份而成为股东

【答案】B

【解析】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作动力,把飞机升上天空,在蓝天中翱翔的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得以实现。

1901年飞机作为交通工具还未出现。

31.(2013·

咸宁模拟)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

表明()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以逆向思维解答,从选项入手,把握特征,③中“民国初年”显然是与题干不一致的,B项正确。

32.(2013·

南京调研)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

图中文云:

男女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