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度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军事: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
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
制定秦律。
(4)风俗:
塞私门之请;
推行分异令。
3.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积极:
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细节排查] 商鞅变法措施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
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优势;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意愿。
三、孝文帝改革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
经济落后;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推行均田制;
(2)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
(3)整顿吏治;
(4)迁都洛阳;
(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深化排查] 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特别是均田制的推行、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等,都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
因此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四、王安石变法
(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1)理财措施:
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
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
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
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
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新法的变质:
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细节排查] 王安石变法主要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到根本解决。
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很快被废除。
五、欧洲宗教改革
(1)经济方面: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教会的专制形成尖锐矛盾,成为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2)政治方面: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
(3)思想方面:
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过程:
1517年,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随后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在英国也进行了改革。
3.主要内容
(1)马丁·
路德:
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2)加尔文: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3)亨利八世:
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4.实质:
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是继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历史作用
(1)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细节排查]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并非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天主教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宗教改革以一种广为人们接受的传统形态进行着种种改革,为人们接受和利用。
六、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1.改革背景
(1)国内:
马木路克首领们争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阶级矛盾尖锐。
(2)国外:
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1)土地制度
①取消免税地和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②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③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经济
①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②工业:
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初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3)政治体制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在地方设立各级行政机构。
(4)文化教育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讲学,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以及翻译欧美国家著作等。
(5)军事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实行征兵制:
按西欧国家的模式组织和训练军队;
建立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
改善装备等。
3.改革影响
(1)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2)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3)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1)“二一九法令”: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
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
(1)进步性: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2)局限性:
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微观排查]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并不是从其主观目的来说的,而是从其发生的原因,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为依据的。
改革是由沙皇主持进行的,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说明俄国仍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八、日本的明治维新
(1)国内危机:
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
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
武装倒幕的成功;
成立明治新政府。
(1)政治:
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文化:
推行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社会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
建立近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1)积极性:
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
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微观排查] 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而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九、戊戌变法
(1)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
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维新派的准备:
创办学堂,聚徒讲学;
著书立说,力倡维新;
公车上书,恳请变法;
创办报刊,传播维新;
成立团体,组织力量;
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军事:
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
(4)文化教育:
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结果: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上: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微观排查]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层面发展的表现,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
但其失败的结果则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考向聚焦
考向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与商鞅变法
[典例] (20xx·
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
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
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贵族逐渐衰落,平民阶层崛起,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战国时期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军事领域:
春秋时期的战事由贵族支配,对他们来说,威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
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将领所支配,这些人一般是由平民组成的,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
(2)政治领域:
春秋时期,贵族主导的政治体系开始崩溃。
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官僚体系开始代替贵族体系,拥有治国之才和军事才能的平民成为官僚体系的成员,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改革运动。
(3)经济领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崛起,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最深厚的推动力。
这些新兴地主大部分没有贵族头衔,属于平民阶层。
(4)文化领域:
西周到春秋时期,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
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考向二 社会改革中显现的时代特征
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全面理解历史上重大改革
1.改革的类型
(1)从改革的程度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
①在不触动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统治政策的调整、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等。
(2)从改革的内容看,多数改革都涉及到政治、经济内容,甚至还包含了军事、文化、生活习俗等内容。
学习中要多做横向归纳和比较,如涉及到土地问题的改革有梭伦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还可以就这些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措施、影响进行分析和比较。
(3)从改革的性质看,改革可划分为
①奴隶制的改革:
梭伦改革。
②封建制的改革:
商鞅变法、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
2.改革成败的影响因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
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个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
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实行。
考向三 从文明碰撞的视角审视日本明治维新
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
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
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
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工业文明冲击下向近代化转型时期中外改革的特点
(1)经济上:
市场化、工业化
①俄国改革:
颁布废奴法令,农民赎买份地,使近代工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较大的国内市场;
颁布政策扶植工业发展。
②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从西方引进技术和人才,重点发展军工企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通过国营示范、扶持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积极推动私人企业发展,初步实现工业化,崛起为东方强国。
③戊戌变法: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主化、法制化
a.颁布“二一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b.统一司法程序,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建立起近代司法制度;
c.选举产生(农村)地方自治局、城市杜马等地方自治机构。
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承认了人民的一些权益,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维新派变法前曾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要求实行君主立宪,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扩展到制度领域。
(3)思想文化上:
科学化、民主化
①明治维新:
倡导文明开化,积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实行教育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②戊戌变法:
维新期间,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活跃,各种社团和报刊层出不穷,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出版事业进步、近代传媒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猛烈地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启蒙,开启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4)军事上:
现代化、西方化
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装备,培养指挥人才,实施武士道教育,只对天皇负责。
裁汰绿营,西法练兵,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5)社会生活上:
文明化、西方化
努力改造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
维新派摒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生活方式,废缠足、兴女学等运动引领时代新风。
考向四 结合特定历史环境评价不同的社会改革现象
新课标全国卷Ⅰ)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
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
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
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评价改革的原则
①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②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仅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有两个主要标志: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④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个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⑤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演练提升
1.(20xx·
九江联考)公元前7~前3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都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涌现出梭伦和商鞅等大批的改革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危机,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对各自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
“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
氏族(贵族)制度遭到了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1)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恩格斯的评价?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东西方文明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命陛下(宋神宗)为神明主,殴天下士民使守封疆,卫社稷,士民以死徇陛下不敢辞者,何也?
以陛下能为之主,以政令均有无,使富不能侵贫,强不得凌弱故也。
今富者兼并百姓,乃至过于王公,贫者或不免转死沟壑。
陛下无乃于人主职事有所阙,何以报天下士民为陛下致死?
——《续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
材料二 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恤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入)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存在的社会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他在变法中是如何实现“御轻重敛散”的?
有何作用?
3.(20xx·
贵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
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
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
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李冲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材料一、三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
(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4.(20xx·
大庆联考)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美]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