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728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docx

电大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总复习

先秦

  一.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作品305篇。

先秦时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儒家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在汉代传习的有四家:

齐、鲁、韩、毛,有三家诗已经亡佚,现存的是毛诗。

  3.现存的《诗经》据说是战国时的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又叫《毛诗》。

  4.《氓》追述女主人公与丈夫相爱、结婚到被弃的遭遇,以决绝的态度表示对这个负心男子的怨恨。

  5.《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其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

  6.《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最后附鲁悼公四年事一条,提到晋韩氏魏氏灭智伯的事。

  7.《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8.齐晋鞌之战中,齐方的主帅是齐顷公,他的御者是邴夏,车右是逢丑父;晋国主帅是郤克,御者是解张,车右是郑丘缓。

  9.《邵公谏弭谤》选自《国语》中的《周语》,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

本文借邵公之谏说明厉王压制民言,最终不免被人民流放。

  10.《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中的《齐策》。

本文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市义”和经营“三窟”的故事,反映了齐国贵族为巩固政治地位所采用的权术,塑造了一个具有深谋远虑的策士的形象。

  11.“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1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的《先进》篇,写孔子和他的弟子各言其志。

孔子没有直接谈自己的志向,但他赞成曾皙的志向。

  13.《舜发于畎亩之中章》选自《孟子》的《告子》(下),这篇文章以历史事例和警譬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

  14.《离骚》是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长诗,作者是屈原。

  二.选择题

  (D)1.《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

  (A)2.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收在

  A.国风中B.小雅中C.大雅中D.颂中

  (A)3.《苤苢》选自国风中的

  A.周南B.召南C.秦风D.卫风

  (B)4.《氓》选自《诗经》中的

  A.郑风B.卫风C.齐风D.秦风

  (C)5.《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

  A.《氓》B.《东山》C.《七月》D.《伐檀》

  (C)6.《诗经》中,按时间顺序写周代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的诗篇是

  A.《氓》B.《东山》C.《七月》D.《伐檀》

  (A)7.教材中反映周代女性遇夫不淑的遭遇的诗篇是

  A.《氓》B.《东山》C.《七月》D.《伐檀》

  (B)8.《诗经》中写久戍的战士在还家途中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的一首诗是

  A.《氓》B.《东山》C.《七月》D.《伐檀》

  (D)9.《齐晋鞌之战》中韩厥是

  A.齐国的主帅B.晋国的主帅  C.齐国的大夫D.晋国的大夫

  (C)10.《齐晋鞌之战》中逢丑父是

  A.齐王的车右B.卻克的车右  C.齐王的御者D.卻克的御者

  (B)11.《国语》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  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

  (B)11.《战国策》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  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

  (A)12.《论语》是

  A.儒家的代表作B.道家的代表作  C.法家的代表作D.墨家的代表作

  (A)13.《逍遥游》中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境界最高的是

  A.至人B.神人C.圣人D.鲲鹏

  (D)14.《舜发于畎亩之中章》的中心论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人恒过,然后能改。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15.屈原所写的一个山林女神在阴暗的天气里,徒然盼望所爱的人前来相会的忧愁心情的诗篇是

  A.《国殇》B.《山鬼》C.《河伯》D.《云中君》

  (A)16.屈原的《九歌》基本上是歌唱自然神,唯有一篇追悼楚国阵亡将士的祭歌是

  A.《国殇》D.《山鬼》C.《河伯》D.《云中君》

   四.简答题

  1.简述《氓》的主题,并说说是分哪几层表现这个主题的。

  这首诗追述女主人公与丈夫相爱、结婚到被弃的遭遇,以决绝的态度表示对这个负心男子的怨恨。

  诗歌一、二章叙说相爱和结婚的过程;三、四、五章叙说不幸的遭遇和被弃的过程及其女子的悔恨;第六章表现了女子的怨恨和决绝的态度。

  2.简析《东山》重章复唱的作用。

  诗歌通过每章开头的四句反复呼号,表达了军士对戍卒生活的厌烦,同时也表达了军士急切的怀乡心情,为诗歌感情的表现创造了浓重的氛围。

  3.请从交战双方的表现,谈谈齐晋鞌之战晋方取胜的原因。

  齐方的失败在于他们的骄狂轻敌,并且准备不足。

晋方的胜利则在于他们的同仇敌忾,相互劝勉,团结奋战。

  4.《国殇》是如何表现楚国阵亡将士的忠诚勇敢的?

  《国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战场酷烈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敌众我寡的战争中,楚国将士的勇敢献身的行为;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楚国将士的视死如归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

  五.论述题

  1.结合作品谈谈《氓》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的。

  1、《氓》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用“比”的手法,表达了女子的醒悟和愧悔心情。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其中“沃若”一词,令人想到少妇的丰姿、风韵、美丽润泽;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将女人年华已过,饱经风霜,形容憔悴的形态展示无余。

如果再将两者联系对照阅读,社会人生感慨便会油然而生。

  2.简析《东山》的结构特点。

  

(1)《东山》每章开头的四句呼号,采用了重章迭句的方式,形成了明显的结构特征。

  

(2)内在结构表述方面,诗人从戍地,到行旅之途,到家园,到妻子,到新婚之时,每一次描述对象的转换,都更能打动军士的感情,引发他更为急切的思乡怀人的心情。

  3.试述《齐晋鞌之战》叙事的特点。

  

(1)《齐晋鞌之战》叙事是首先描述激烈的战场情景,最精彩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上。

  

(2)文章又通过一系列的次要事件和次要人物的描述,使得整个叙述变得更加丰富具体,生动灵活。

  (3)在手法上,文章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然后再顺叙阶段中进行插叙和补叙,将事件叙说得非常清楚。

  4.试述《齐晋鞌之战》人物语言的特点。

  

(1)齐顷公,骄横狂妄。

  

(2)解张,诚恳热切。

  (3)韩厥,迂腐文雅。

  5.《舜发于畎亩之中章》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文章是如何论述这个道理的?

  

(1)文章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文章首先运用了例证的方法,以六个人的事例来证明有作为的人都是历经挫折磨难(忧患)的;然后又指出挫折和磨难对一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作用。

  (3)在进行了正面的论证之后,文章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既然挫折磨难(忧患)对个人成长、成功的帮助很大,那么,它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同样如此;反过来看,另一个当然的结论就是,如果国家没有忧患意识,那么通常会遭遇到灭亡的下场(死于安乐)。

 

两汉魏晋南北朝

  一.填空题

  1.《鵩鸟赋》是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期的作品,体裁是骚体赋。

  2.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作品是枚乘所作的《七发》。

  3.《项羽本纪》选择项羽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第一件大事是钜鹿之战,第二件大事是鸿门宴,第三件大事是垓下之围,教材节选部分是第三件大事。

  4.《李将军列传》所写的“李将军”是李广。

  5.乐府是汉代管理音乐的官署的名称,它的设置不会晚于汉惠帝二年,但从汉武帝时,乐府才开始采集民间歌谣和俗曲。

  6.《战城南》是西汉《铙歌十八首》第六首,《上邪》是《铙歌十八首》第十六首,《陌上桑》是汉代《相和歌》古辞,诗中的主人公名叫罗敷。

  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女主人公名叫刘兰芝。

  8.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

  9.“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以它为题的诗很多,写思妇见秋风起而生空闺之愁,在深夜怀念客居他乡的丈夫的一首,作者是曹丕。

  10.“三曹”的诗风同中有异,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是曹植的诗风。

  11.《洛神赋》的作者是曹植,赋中所写的“洛神”是指伏羲氏之女宓妃。

  12.在“建安七子”中以擅长诗赋见称,被后人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王粲。

  13.蔡琰字文姬,是汉代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署名为蔡琰的作品中,只有五言《悲愤诗》是较为可信的。

  14.曹魏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政治上都是反对司马氏的,其中阮籍不问政事,终日饮酒,虽保全了自己,但最终也死于酒,只活了52岁;嵇康则性情刚烈,明摆着不与司马氏集团合作,终被杀害。

  15.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16.嵇康写的《赠秀才入军》诗,“秀才”指的是他的哥哥嵇喜。

  17.《陆士衡集》的作者是陆机,他著有我国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章《文赋》。

  18.开创我国田园诗的人是陶渊明,他的诗文集为《靖节先生集》。

  19.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北朝乐府民歌粗犷豪放,题材广泛;南朝乐府民歌缠绵悱恻,多是爱情题材。

  20.《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汉魏时的《水经》作注的著作。

  1.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轶事小说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二.选择题

  (B)1.汉代文坛上拥有作家最多的文体是

  A.乐府诗B.赋C.五言诗D.传记文学

  (B)2.《史记》中记写诸侯事迹的是

  A.本纪B.世家C.列传D.书

  (D)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春秋》B.《左传》C.《史记》D.《汉书》

  (C)4.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

  A.《离骚》B.《七月》  C.《孔雀东南飞》D.《陌上桑》

  (B)5.《鵩鸟赋》是一篇

  A.散体大赋B.骚体赋C.抒情小赋D.文赋

  (C)6.《史记》是一部

  A.编年史B.国别史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

  (C)7.“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

  A.对《诗经》的评价B.对《楚辞》的评价  C.对《汉乐府》的评价D.对唐诗的评价

  (C)8.下列作品出自《相和歌》的是

  A.《战城南》B.《上邪》C.《陌上桑》D.《平陵东》

  (B)9.下列作品中,曹操所作的是

  A.《燕歌行》B.《蒿里行》C.《白马篇》D.《野田黄雀行》

  (B)10.曹操反映建安群雄并起讨伐董卓、以及军阀混战的史实,哀悼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首诗是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

  (B)1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A.高适的《燕歌行》B.曹丕的《燕歌行》

  C.卢思道的《从军行》D.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C)12.下列诗中,属于曹丕作品的是

  A.《送应氏》B.《白马篇》C.《燕歌行》D.《龟虽寿》

  (A)13.下列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陈琳B.阮籍C.刘桢D.嵇康

  (B)1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作品中,陆机所作的是

  A.《典论·论文》B.《文赋》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