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165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三: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东、中、西部差异;

二是南方与北方差异;

三是西部大开发。

四:

学法分析:

在教材处理上,第一部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应要求学生能落实在地图上,通过读图让学生熟练掌握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位置及所包括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二部分"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先组织学生讨论,从而归纳出三个地带比较直观的差异有哪些?

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生活习俗、工农业等方面展开讨论。

活动部分内容可采取开放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分组并采集、整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南北方的差异,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部分内容,重点让学生了解区域差异,发现各自的区域优劣势,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西部大开发"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通过主动学习湘西本地区的优劣发展让学生亲生体验,感悟国家的政策优势。

五:

教学重难点分析:

①教学重点:

1:

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

南北方各自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方向;

3: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②教学难点:

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根据区域优势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六:

教学准备:

中国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图片、中国行政区空白图。

七:

教学课时:

3课时.

八: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和高一必修1、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中国地理区域的基础,掌握了一些区域分析的方法,学会了一定的地理规律,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只要加以引导,能力将会获得巨大的提高。

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展示冬季一月份:

昆明世博会各国花卉展区的图片和哈尔滨周围的景观图片。

(学生思考):

 为什么冬季一月份我国昆明和哈尔滨的景观有很大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新课推进):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有东、中、西部的差异和南、北方的差异.那么同学们知道东、中、西部地区是怎样划分的吗?

板书:

 一:

  东 中 西部的差异

1:

划分依据:

(活动探究):

教师展示课本第13页的1-12图及第14页的活动问题,并发给学生中国行政区空白图,代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学生分成三组,要求学生在空白图中填出该组所在经济地带中的各省区名称,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另外两大经济地带。

小组讨论各区域发展的差异,强调要通过读图1-13、1-14、1-17、1-18,分析差异.教师点拨活动中1、2、3的问题。

(略)

2:

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多媒体展示1-13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比较图)并指导学生的

读图方法:

强调图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横、纵坐标的含义、图例。

(教师引导):

   该图显示了近几年三个经济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较

快,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快;

中部

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

   ①:

总体差异及形成原因:

(探究活动):

第15页活动1:

(教师展示,学生读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图"并思考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从三个经济地带来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

但也存在差异:

从第二产业看,东部>中部>西部;

从第三产业看,东部>西部>中部。

②:

产业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

形成各种差异的原因有许多.可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

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再思考探究):

课本第15页活动2。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

该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

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快,重工业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有助于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等。

(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第20页的图表,填写完成后教师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东部地带

中、西部地带

自然

因素

地形

气候

自然资源

社会

城市化水平

科技教育和文化

对外开放程度

经济

发展基础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状况

其他

条件

地理区位

通信条件

市场经济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从产业结

构角度分析了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

对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的划分要落实到地图上,能够在图上找出三大经济地带所包含的主要

省区。

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主要能通

过读图,分析数据等方法总结出结论。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提问):

 学生回顾上一节我们学过的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在产

业结构上差异的主要表现。

(多媒体展示):

主要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上:

第一产业:

东部<中部<西部;

 第二产业:

东部>中部>西部;

 第三产业:

东部>西部>中部;

(学生阅读并思考):

课本第17页城市化水平:

(思考):

从产业结构上推测:

东、中、西部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即城市化水平上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这节课就从工业化、城市化角度分析东、中、西部的

发展差异.

 

③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东、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的材料和教材图1

-17及课本第17表"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分布".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点拨):

  东部地带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

带.东部地带城市化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带的同类城

市。

东部地带的城市分布密度高于中部地带。

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

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教师指导):

 除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差异外,它们

之间还存在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

还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上。

  (学生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第18页"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部分的第一段及文字材料。

  (思考探究):

阅读"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历史",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开放差异,并思考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多媒体资料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展示)

(学生探究):

对外开放的差异与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有无必然联

系?

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有那些影响?

课本第19页(学生回顾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内容)

课堂小结:

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东、中、西部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经济因素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

      

      第三课时

(多媒体材料展示引入):

           南北方的分界线及意义.

我国的地域差异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上,还表现在南

北方上。

南方与北方: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它们均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

的.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的,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

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北方均有较大的差距。

(学生回忆初中地理已学过的南北方的差异,教师点拨并用多媒体展示):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地  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  候

温带季风气候

植  被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  壤

红壤、砖红壤

社会 经济 条  件

农业生产

以旱作业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

学生完成课本第21页活动1的表格,并选出两个合适的区域(其中一个是本地区)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南北方的差异。

从所学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存在巨大的区域差异,缩小区域

差异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就是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西部大开发

(教师展示湘西州保靖县实施西部大开发前后的图片资料及教材

图1-19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

(学生阅读):

课本第23页第一段描述我国西部地区的有关数字,

了解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人口和经济现实状况,体会西部大开发的目

的。

并在空白图中转绘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和包含的省、市、区。

(多媒体展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水能资源分布图,土地资源

分布图):

(思考答题):

西部地区的优势和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优势: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限制因素:

①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②人才技术,资金缺乏;

③生态环境恶化;

④产业结构不合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略)。

(发散思维):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言之有理正确)

本课探讨了南北方的差异,同时又讨论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问

题,让学生结合了比较分析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板书设计:

东、中、西部差异

 ①:

南方与北方

教学反思:

  

通过该节内容的学习,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地

理图表和图象。

把相关的地理事项落实到图上。

注意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和判读,掌握读图方法,了解该图反映的区域特征,综合性辨证的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