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884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谷实类原料Word文件下载.docx

2.物理性状(玉米粉)

颜色:

黄玉米颜色为淡黄至金黄色,通常凹玉米比硬玉米色泽较浅。

味道:

略具玉米特有的甜昧,初粉碎有生谷味道。

3.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①玉米与其他谷物一样,品质随储存期、储存条件而逐渐变劣,储存中品质的降低大抵可分三种,即玉米本身成分的变化,霉菌、虫、鼠污染产生的霉素及动物利用性的降低。

②来源、季节与品质: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广,完全采用机械收割、机械运输与机械干燥,加的凹玉米易碎,故王米粒不易保持完整,粉碎较高,霉菌污染机会亦大。

泰国玉米受地理环境影响,高温多湿,加上储存设备不良,故褐变多,黄曲霉毒素高。

南美、南非玉米一般而言,外观纯净,籽粒完整;

我国东北产玉米目前亦开始外销,水分低于美国玉米,品质尚可,但常混杂有大量麻袋碎片等杂物,同一产地不同季节下亦有不同品质,以美国玉米为例,1~2月上市者水分较高,7~9月则较低,粗蛋白质含量亦随之相对变化,冬低秋高。

③受霉菌污染或酸败的玉米均会降低禽畜食欲及营养价值,若已产生毒素,则有中毒之虑。

故进口或购买玉米均应制订黄曲霉毒素限量,有异味的玉米应避免使用。

④判断玉米耐贮与否的几个因素:

a.水分含量:

温差会造成水分的移动,高水分的玉米即成发霉的源。

b.已变质程度:

发霉的第一个征兆就是着轴变黑,然后胚变色,最后整粒玉米成烧焦状。

变质程度高者应速决定即用或抛弃,莫再储存。

c.破碎性:

玉米一经破碎即失去天然保护作用。

d.其他:

虫蛀、发芽、掺杂的程度。

4.特性与利用

A.成分特性:

玉米适口性好,外观好,加上没有使用限制,是适用性最广的原料,其成分特性可归纳如下:

①蛋白质:

由于缺乏赖氨酸及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故知玉米并非优良的蛋白质源,此乃因谷粒中的50%蛋白质属可溶酒精的玉米胶蛋白(Zein),比谷蛋白(Glutelin)所含必需氨基酸少很多。

早期试验发现,高蛋白玉米的饲养效果不见得比低蛋白玉米好,此乃因蛋白质品质并未改进之故,因此提高玉米所含赖氨酸量乃为当务之急。

②脂肪:

大约有85%的脂肪存于胚芽,属三甘油脂类,

其脂肪酸组成大抵如下,亚油酸占59%,油酸占27%,硬脂酸占2%,亚麻酸占0.8%,花生油酸占0.2%,均属不饱和的必需脂肪酸。

③碳水化合物:

玉米的热能比其他谷物高很多,因其所含脂肪高,纤维低及淀粉消化率高所致,淀粉以胚乳中居多,蔗糖则存于胚芽中,至于葡萄糖、果糖、棉籽糟(Raffinose)在谷粒各部位均有少量存在。

④能量:

玉米总能量的平均值为每千克干燥物质有4420kcal,其中83%可被家禽利用,故玉米的能量为各种谷物之冠。

由于能量并非来自某一特定成分,不同批、不同来源玉米当有不同的成分,因此玉米的热能不会固定成常数,但我们可借完全的分析值来修正热能含量。

玉米收获时的成熟度会影响代谢能值,将各种试验数据经回归分析发现,不够成熟的玉米,收获时水分每增加1%,每公斤热能使减少12kcal。

⑤维生素:

黄玉米含有高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亦多。

以胚芽为主,每公斤约有20毫克的α生育酚(Tocopherol)。

至于维生素D、K几乎没有。

水溶性维生素中,以B1居多,B2及烟碱酸较少。

⑥矿物质:

约80%的矿物质在胚部,钙仅含0.02%。

以玉米饲养白老鼠,最缺乏的矿物质便是钙。

磷的含量约0.25%,难以吸收的植酸态磷占63%,磷利用率低,约18%左右(猪)。

⑦色素:

玉米胚乳部所含色素以β-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玉米黄质(Zeaxanthin)为主,β-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的先成物,可为牛体脂及乳脂色素来源,叶黄素及玉米黄质则影响蛋黄颜色及鸡的脚色、肤色。

白色玉米除色素量非常少外,其他成分与黄玉米相近。

B.鸡:

鸡的饲料原料中以玉米最重要,此乃因玉米热能高,最适合肉鸡肥育用,且黄色玉米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的着色甚具效果,蛋鸡饲料中亦广为使用。

就鸡而言,比较各种谷物蛋白的价值,除了Opaque-2(高赖氨酸玉米),Floury-2(高赖氨酸,蛋氨酸玉米)及Piroline(新种大麦)外,效果最好便是凹形玉米(Dentcorn)。

玉米细度会影响鸡采食量,以稍粗较适合,但也有报告认为,蛋鸡饲以2.8mm以上粒度或1.4mm以下粒度均不影响饲养成绩。

选用蛋鸡饲料的谷物多取决于价格的比较,如果少用玉米时,必须寻求亚油酸来源以供所需,以免影响蛋重。

C.猪:

玉米对猪的效果也很好,但要避免过量使用,防热能太高影响背脂厚度。

因玉米粒太硬,太干燥,20kg以内的小猪仍以细碎为宜,但太粉则有诱发胃溃疡可能,至于大猪仍以粗点较佳。

由于玉米缺乏赖氨酸,故任何阶段猪饲料均应酌量添加合成赖氨酸。

最近对加工玉米有不少研究,压片玉米喂肥育猪时不影响氮的滞留量,但可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及淀粉利用率。

以玉米喂猪,比较干饲及湿饲,肥育成绩及背脂厚度并无差异,但采食量以湿饲较高。

D.反刍动物:

玉米因适口性好,热能高,亦大量用于牛饲料中,但应与其他松积性原料并用,否则有招致鼓胀的可能。

高赖氨酸玉米对牛并无明显效果。

牛对β-胡萝卜素转换成维生素A的能力比其他家畜差。

小牛或泌乳期乳牛,饲以碎玉米,因营养平衡,摄取容易,比全粒玉米消化较好,利用效率较佳,但330kg左右的肉牛,粉碎与否差异不大。

压片玉米饲喂肥育牛效果亦佳,此乃因淀粉α化所致。

1960年以来,各种加工谷物对牛影响的研究相当多)显示压片玉米饲喂肉牛,在饲料效率及成长方面均优于制粒、细碎或粗碎的玉米。

玉米亦为马、羊的优良热能来源,应配合其他松积性原料,如燕麦、麸皮、粗料等并用之。

E.水产:

玉米用在肉食性鱼类,效果不良,其理易明,但即使用在杂食性及草食性鱼类,利用率似乎也比麦类谷物差很多,甚至会因玉米的角质淀粉部位,颗粒太硬,食后无法消化,造成胃胀,肠或肛门阻塞而导致死亡。

因此除非熟化,避免使用生玉米于水产饲料中,即使熟化后玉米,对水产动物的价值仍是未知数,尚待学者专家们研究。

F.玉米品种与利用:

饲料用玉米以硬玉米及凹玉米为主。

硬玉米叶黄素含量较高,着色能力较优,而且硬度高,锤碎机粉碎后细度均匀,鸡较嗜食,故硬玉米宜用家禽。

凹玉米含粉质淀粉较多,味较甜,故宜用猪饲料。

凹玉米淀粉质较软,易于糊化,故熟化处理亦宜选用凹玉米。

小麦(Wheat)

1.一般成分

硬小麦

期待值(%)

软小麦

水分

11.0

10.0

粗灰分

1.8

1.7

粗蛋白质

13.0

0.05

粗脂肪

2.0

0.40

0.35

粗纤维

3.0

2.物理性质

白小麦:

淡黄色;

红小麦:

茶褐色:

染色者依所染颜色而不同。

新鲜带甜之麦味。

3.品质判断与注意事项

①小麦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大,配方计算上应注意。

②小麦皮部灰分含量高,故小麦粉灰分量多的话,显示皮部较多,据此可做小麦粉品质判定项目之一。

③小麦亦有污染麦角毒的可能,籽实生长异常者,应检验。

4.特性与利用

①成分特性:

与玉米比较,蛋白质及维生素(A除外)较高,但热能较低,维生素以B群及E较多,A,D,K极少,色素有黄色的胡萝卜素及呈黄褐色的香黄素(Flavone),前者在胚芽,后者胚芽、皮部均有的;

氨基酸组成中缺乏赖氨酸及苏氨酸,矿物质中钙少磷多,但有70%磷属利用率差的植酸磷。

②鸡:

小麦全量取代玉米用于鸡饲料中,效果不如玉米,仅及玉米90%左右,故取代以1/3~1/2为宜。

小麦粉碎太细会引起粘嘴现象,造成适口性降低,制成粒状便可解决。

③猪:

小麦对猪的适口性甚佳,可全量取代玉米用于肉猪饲料,由于热能低于玉米,饲料效率略差,但可节省部分蛋白质来源,且改善屠体品质。

小麦用于肉猪饲料以粗碎为宜,太细了影响适口性。

但乳猪饲料,一般均用粉末状的面粉或高品质粉头(次粉),取其鲜度好,杂物少,且色白具商品价值。

④反刍动物:

小麦也是反刍动物很好的热能来源,但整粒小麦有引起消化不良的可能,太粉了又在口内成糊状,导致拒食,故一般均粗碎或压片后供饲。

压片、爆裂等熟化处理可改善利用率,日粮中用量以不超过50%为宜,否则有导致过酸症的可能。

⑤水产:

麦类所含淀粉较软,宜于鱼类,尤以小麦及其副产品更适用于鱼类。

迄今为止,小麦是所有谷物中最适用于杂食鱼及草食鱼的淀粉质原料,而且对粒状饲料有改善硬度的功能。

高粱(Sorghum,Milo)

营养成分

范围(%)

12.0

10.0~15.0

0.03

0.03~0.05

蛋白质

9.0

7.0~12.0

0.30

0.25~0.40

脂肪

2.5~3.8

0.01~0.02

纤维

1.7~3.0

0.35~0.52

灰分

1.2~1.8

0.18

0.13~0.23

依品种而有褐、黄、白的外皮,但内部淀粉质则呈白色,故粉碎后颜色趋淡。

粉碎后略带甜味,但不可有发酸、发霉现象。

褐高粱粉浅,食之会有苦涩感。

①单宁酸问题:

高粱的颜色由白至黑褐均有,其中褐色呈色物质即单宁酸,带收敛性,具苦味,其量愈高适口性愈差。

含单宁酸高的褐高粱,鸟类拒食,故称抗鸟种(Bird-proofseed)。

单宁酸除引起适口性问题外、其主要为害在降低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引起雏鸡脚弱症,降低饲料报酬、产蛋率及种鸡的受精率。

②高单宁酸高粱简易辨识法:

由于单宁存在种皮层及其内部,以漂白试验除去高粱外皮及鞘膜,即可看到种皮层颜色,而分辨出是否具有呈色的单宁。

试验程序如下:

取一茶匙高粱粒置于广口瓶内,加苛性钾(KOH)5克及次氯酸钠(NaOCl,一种家庭用漂白剂)四分之一杯,稍加热7分钟,干燥之即漂白完成。

漂白后的褐高粱呈现一层很厚的棕黑色种皮,而低单宁酸的黄高粱则呈白色。

这是美国决定及分类美国高粱的官方正式试验方法,至于详细定量方法请参照AOAC分析法。

③储存性:

高粱的水分,破碎性,被害粒,发芽率及酸价等特性均优于玉米,因此耐贮性高于玉米,但因储存不良而导致品质降低的情形仍应注意。

高单宁酸褐高粱外皮所含的酚酸(Phenolicacid)较高,故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侵入,天生即有防霉的作用。

④外来物及高粱外壳含量的多寡对成分影响甚大,由于采收作业的粗放,有些高粱外壳含量特高,除影响成分外,且引起适口性、制粒品质及商用饲料等外观等问题。

⑤产地与品质:

目前以澳洲高粱最受欢迎,无论在品种(纯黄高粱)、外观、杂物量及成分上均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产品。

美国高粱则好坏参差,粉尘及杂物较高,通常产自美国高粱带者多属黄高粱,但产自阿拉巴马州、乔治亚州及南部数州者则属褐高粱。

其他国家,如阿根廷、乌拉圭所产者则多为高单宁酸的褐高粱,价值较低。

A.成分特性:

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二者均缺赖氨酸,组氨酸及色氨酸,而高粱的蛋氨酸比玉米更低。

从分类上来看,高粱蛋白质与玉米蛋,白质类似,但高粱的蛋白质比较不容易消化,此乃因蛋白质和淀粉粒中间有非常强的结合键,酶不易侵入分解。

这些键的强度随高粱品种而不同,因此育种学家们不断选育出结合键强度低的品种,以改善高粱利用率。

高粱所含脂肪低于玉米,故所能提供的必需脂肪酸量亦不如玉米,高粱约含1.5%必需脂肪酸,而玉米则有2.5%左右。

③高粱的淀粉含量与玉米相近,淀粉粒的形状与大小亦相似,但高粱淀粉粒受蛋白质覆盖程度较高,可能因的降低消化率,致高粱的热能含量不如玉米。

④高粱的色素含量低,故无着色功能。

其他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与玉米类似,所含磷亦多属植酸态,约占70%。

B.鸡、猪:

高粱与玉米的成分很类似,因此使用上完全考虑对玉米的取代量,但高粱的价值受品种影响很大,一般估计为玉米的95%左右,故与玉米的价差在5%以上时可尽量使用。

用量的多寡则取决于单宁酸含量,一般禽畜日粮中单宁酸含量若在0.2%以下可保无忧,故高单宁酸的褐高粱用量应在10~20%以下,幼畜避免使用,低单宁酸的黄高粱则可用至40~50%,甚至全量取代玉米亦不影响饲养效果,但幼畜考虑消化率问题,用量仍应加以限制。

另有试验显示,使用高单宁酸高粱时,可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及胆碱等以缓和单宁酸的不良影响。

高丹宁酸高粱提高了肉鸡腿病发生率高单宁酸高粱若用量不如限制,则会造成生长抑制、饲料报酬不良,鸡猪均有同样现象。

鸡饲料中高粱用量高时,应注意维生素A的补足及氨基酸、热能的平衡,并考虑色素来源及必需脂肪酸是否足够。

高粱较硬,用在猪料须粉碎,细度以中等为宜,太粉的话也会造成适口性问题。

C.反刍动物:

高粱成分与玉米类似,故用法同玉米,但高单宁酸高粱用量亦应加以限制。

高粱的价值约为玉米的95%。

很多加工处理,如压片、浸水、蒸煮、蒸压及α化等均可改善高粱对反刍动物的利用率,改善约10~15%,此等处理对鸡无意义,对肉猪略提高消化率,但只在限饲时有效,任饲则无效果。

高粱亦可用于羊、马等饲料中。

稻米(PaddyRice)、糙米(BrownRice)

1.糙米的一般成分如下:

水分:

13.5+0.6%无氮浸出物:

74.1+1%

粗蛋白质:

7.6±

0.7%粗纤维:

1.04±

0.1%

粗脂肪:

2.4±

0.3%粗灰分:

1.28±

0.3%

2.物理性质(糙米):

白色直至淡灰黄色,发霉酸败时则转灰色。

新鲜米味,不可有酸败,发霉味道。

①糙米在贮存期中的成分变化:

米在贮存期间会因呼吸,氧化及酶作用而产生化学变化;

变化的多少与快慢则受环境条件影响,米中含有脂肪分解酶(Lipase)会分解脂肪使游离脂肪酸增加,又因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生成醛等物,再加上霉菌生长,遂产生旧米特有的气味。

除了脂肪分解外,维生素亦会减少,还原糖增加,惟蛋白质变化较慢,无机物亦少变化。

糙米中含有的酶,B1及发芽力在贮存中逐渐减少,同时风味亦变劣。

谷物呼吸的形成乃因谷粒,微生物、害虫的代谢等复杂作用,水分与温度是促成呼吸程度大小的主因,寄主的微生物影响米质最大的是霉菌。

倘谷温15℃以下,相对湿度15%以下,当可长期贮存糙米而不变质。

但精白米易变质,不耐久贮。

②饲料用米多属久贮的陈米,为判断其鲜度变化程度,可做如下的测定:

a.水溶性酸度,b.脂肪酸酸度,c.发芽率。

③饲料用糙米为避免流入食用,省粮食局规定需经捣碎后再供应饲料厂,但粉碎后的糙米变质甚速,发酸、生虫、结茧、结块等接踵而来,严重者甚至有造成中毒之虑,故应迅速用毕,不可久贮。

A.成分特性

①米的蛋白质:

约7~9%,系肉谷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及醇溶蛋白组成,氨基酸组成与玉米相较并不逊色。

②米的脂质:

油脂在糙米中约占2%,大部分含于米糠及胚芽中,因此白米仅含脂肪0.8%,构成米油的脂肪酸以油酸(45%)及亚油酸(33%)为主。

米油酸败甚速,故其酸价增加很快,完整的糙米不易酸败,但组织破坏的生米糠及白米则易氧化。

③米的糖类:

以淀粉为主,占白米的75%,另有糊精1%,糖0.5%,多戊糖1%,米淀粉为多角形的微粒子,甚易糊化(60℃)。

④米的矿物质:

米中矿物质不多。

糙米约1.3%,主要在种皮及胚芽中,白米灰分仅0.5%,以磷酸为主,钙甚低,磷利用率约16%,植物态磷占69%。

⑤米的维生素:

糙米中甚多,随精制程度而减少,米的维生素与一般谷物类似,但β-胡萝卜素极低为其特色,故取代玉米时应补充维生素A。

⑥稻壳(粗糠):

稻米与糙米的唯一不同便在壳的有无。

稻谷是所有谷物外皮中营养最低者,成分多为木质素及硅酸。

因稻谷的营养几近于零,当然稻米的消化率逊于糙米。

总结诸项养分,稻米的营养值可估计为玉米或糙米的80%,但稻米的比重较轻,容积约为糙米的1.7~2倍,故有增量剂的作用,依理亦有助通变之效。

B.糙米的利用

①猪:

糙米用于猪饲料可完全取代玉米,糙米即使用至40%亦不影响增重,饲料效率反优,肉猪食后其脂肪比采食玉米者硬,尤其对脂肪层中三酸甘油脂的第一、二键影响最大,但变质米则对肉质不利,且影响适口性及增重。

糙米使用仍以细碎为宜,通常糙米的适口性优于其他谷类,精白米的效果又比糙米好。

肉鸡给饲糙米(20%及40%)的饲养成绩,迄八周龄止与玉米比较毫不逊色。

新米与旧米之间或糯米与梗米之间亦无差别。

糙米供饲蛋鸡对产蛋率,饲料效率无不良影响,唯蛋黄颜色较浅。

③其他:

糙米或碎米用于反刍动物可完全取代玉米使用,但仍以粉碎后使用为宜。

至于水产饲料虽未见研究报告,但依米的淀粉特性推测,若能加以细碎或α化,其效果应优于玉米。

C.稻米的利用

①利用方法:

连壳的整粒稻米对猪而言是不能利用,粗碎或压扁也嫌太粗,而浸水或蒸煮似不可行,唯一只有粉碎一途了。

根据诸项研究调查可得如下结论:

Ⅰ.稻米可利用一般饲料厂所用的粉碎机粉碎,粉碎能力与玉米相似;

Ⅱ.使用3毫米以下筛网即可得商品性不差的碎米;

2.粉碎后不须筛分即可利用。

②猪:

稻米当肉猪肥育用的谷物来源时,其价值约为玉米的85%,无论增重与饲料报酬均无不良影响,屠宰率、采食量、背脂厚、熔点等差异不大。

因此稻米用在肉猪饲料,只要配方正确、营养平衡、效果不比糙米或玉米差。

在使用量方面,除考虑营养外,尚要斟酌胃容积及其他营养生理。

通常育成猪30%、肉猪50%,怀孕猪70%,泌乳猪40%应无问题。

③鸡:

稻米因粗纤维较高,用于肉鸡饲料须限制其量。

小鸡(0~4周)使用15~60%稻米,中鸡(6~8周)使用30~60%稻米,经试验发现不影响生长。

热处理后的稻米经雏鸡生长试验,对生长无改善效果。

稻米须粉碎后使用,以肉牛肥育而言,其价值约为玉米的80%,可完全取代热能来源使用。

大麦

1.一般成分

期待值

范围

水分(%)

9.0~13.0

粗蛋白质(%)

9.0~12.5

粗脂肪(%)

1.5~3.0 

粗纤维(%)

6.0

5.5~8.0  

粗灰分(%)

2.5~4.0 

钙(%)

0.03~0.08

磷(%)

0.30~0.55

2.物理性质(大麦粉)

淡灰色直至淡褐色。

新鲜带甜的大麦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