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791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年粮食有望实现“八连增”;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趋于平衡;

城镇就业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通过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正在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凸显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保持清醒头脑,冷静观察、科学判断,及时、果断做出正确的政策选择。

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温家宝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全局和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一要认真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

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小企业贷款进行专项考核,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

二要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

要督促各类银行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改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强化银行特别是大中型银行的社会责任。

按照新的企业划型标准,明确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和增速要求,并加强统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清理银行不合理收费和保证金存款要求,查处违规行为,切实降低企业信贷资金成本。

 

三要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研究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

四要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遵循市场原则,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大力整顿金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妥善处理企业之间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蔓延,防范区域性风险。

对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要妥善处置,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来源:

新华社)

窗体顶端

首 

页| 

理论学习 

 

师德建设 

精神文明 

法治之窗 

德育创新 

他山之石 

校史专栏 

请您留言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来源:

党委宣传部编《形势政策教育》参考材料第130期

更新时间:

2011/3/2

阅读:

1327次

汪同三张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经历了最为困难的2009年和极其复杂的2010年,2011年我国经济将是怎样的一年?

从国际情况看,世界经济目前在缓慢、艰难地复苏,甚至还可能出现反复,中国经济已经和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都会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带来很大影响。

从国内情况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巩固企稳回升的阶段,逐渐回归到正常增长的运行轨道上。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2011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在科学发展上迈出扎实的步伐,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

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任务非常艰巨,但同时也是任务非常明确的一年,就是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而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问题是不清楚的,不确定性因素最不容易判断,所以说是最复杂的一年。

在2010年初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想到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上半年是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担心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接着就是房地产价格非常不正常的快速上涨,再就是夏末秋初开始的通货膨胀,物价明显上涨,最后是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是复杂的一年,但没有预料到会如此复杂。

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了,在希腊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做出努力,维持欧元区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二次探底没有出现。

在房地产的问题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基本达到了当初设定的目标,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是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也是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推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201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原因,但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持续性政策刺激的结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

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地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是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

做好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1.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中国的上一轮经济周期,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0轮经济周期,是从2000年—2009年,走出了一个“8+2”的良好轨迹,即8年的上升期,2年的回落期。

从上升期看,2000年—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8年处于8%一14%的上升通道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经济周期波动中从来没有过的最长的上升轨道。

在过去的前9轮经济周期中,上升期往往只有短短的一两年。

从回落期看,2008年,在国内经济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叠加作用下,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4.2%下降到9.6%,一年回落了4.6个百分点,回落势头较猛。

2009年,GDP增长率下降到9.1%,仅比上年回落了0.5个百分点。

2010年,GDP增长率回升到10.3%,从而进入新一轮即第11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第二,“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绩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赢得了主动。

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700美元,2010年已超过4000美元。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我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2008年以来的扩张性政策使我国投资依赖的增长特征更加显著。

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投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内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民间投资渐趋活跃。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国内投资占比逐季增加,2009年末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份额攀升92.9%。

但受金融危机影响力,部分民间资金选择了“蛰伏观望”,扩大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民间投资份额有所降低。

2010年形势转好,很多民间投资又重回实体经济领域,活跃度增强。

2010年第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高9.3个百分点,自2009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第一次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

中央投资对地方和社会投资的拉动效应显现,2010年上半年地方项目投资的增速达到26.7%,比中央项目投资高出近14个百分点。

第四,从外需看,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回升,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长,外需有可能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正拉动。

第五,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

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

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挑战更加严峻。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虽然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恢复的过程必将缓慢、动荡而曲折。

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

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负担沉重,流动性泛滥,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缓解美国本身的问题,但必然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

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复苏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通货膨胀问题。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在经济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

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

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2010年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约束性目标动用了许多行政性非常手段,节能减排的体制性保障尚未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改革亟待破题和推进。

进一步扫除体制性约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节能减排的核心环节。

不然,一旦行政性高压措施减弱,能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极易反弹。

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

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消费率偏低。

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

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

近些年,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

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热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

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物价上涨压力增大以及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给宏观调控设置了障碍。

例如,房价调控面临的“两难”。

一方面,必须对过快上涨的房价进行有力调控,以稳民心;

另一方面,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过度调整房地产市场可能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速。

再如,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两难”。

一方面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证广大劳动群众进一步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另一方面又要在企业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增强企业竞争力。

同样,物价调控也面临“两难”。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有必要对原来较低的资源和能源价格进行改革。

但是,提高能源资源价格对于物价上涨形成了压力,在当前形势下,更是增大了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此外还有人民币汇率面临的“两难”、外贸出口面临的“两难”、宏观调控政策松紧度面临的“两难”、地方债务化解中进与退的“两难”等等。

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既有结构性的,也有体制性的;

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使得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只有着眼于长期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通过解决短期问题来化解长期矛盾,才能为“十二五”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世界经济正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等,既对我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

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努力培育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总体判断,2011年,虽然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的总体经济环境在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只要牢牢把握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有效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不出现重大特殊事件,估计2011年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

二、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一年。

“承前”,我们仍处于继续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一些不利因素还要进一步克服;

“启后”,今后五年任务目标很宏伟、很艰巨,经济发展不仅要考量增长的速度,还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

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高度关注,大家非常关心我国经济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准确而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作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实行两年多了,为什么今年要转为“稳健”呢?

当初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国际背景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所谓金融危机在当时具体的表现就是货币供给紧张,有很多大的金融机构、大公司要破产。

如果要救这些金融机构和公司的话,就要给他们提供额外的货币,让他们有一个喘气的机会。

全世界当时是那样的形势,中国也不例外。

所以,为了有效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解决国内一些企业因受到金融危机而产生的困难,我们也需要适当地扩大货币供给,增加流动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施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这样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加上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就稳住了。

可以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采用的特殊政策。

当前,受输入性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农产品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中性的货币政策,既不是过度的宽松,也不是过度的紧缩。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使货币供给增加逐步与宏观经济增长状况相匹配,避免物价全面上涨;

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对我国金融领域造成冲击,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留出应对空间。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已经基本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逐步地转向正常的增长轨道上,所以把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是理所当然的。

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对百姓的影响从眼前来讲,最直接的是有利于价格的稳定。

CPI在上升,房价也基本上处于一种居高不下的状况,要有效地抑制CPI快上涨的压力,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可适当地控制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产生积极的效果。

从长远来看,我们的收入依赖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依赖于宏观环境的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宏观政策的调整,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的环境。

我们经济得到较好的增长,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有提高的可能。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是持续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注入动力。

目前,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

必要性在于:

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

其次,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持,这也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三,财政政策主要是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

只有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可行性在于:

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均在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之下,我国财政、金融状况良好以及宏观经济有力的增长势头,都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

在2010年12月27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说,201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着重把握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要进一步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

完善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政策,积极引导消费需求。

二是合理把握财政赤字和政府公共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政府公共投资要与扩大消费、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等有机结合,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

同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和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三是调整完善税收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和引导居民消费。

要结合改革和完善税制,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重点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和社会事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五是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落实相关财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其内涵在于:

第一,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化解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

第二,国内各部门、各地区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需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第三,目前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增大,需要根据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调控政策的节奏和力度,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2.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管理好通胀预期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较明显的物价上涨压力,月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一度超过5%。

导致近期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国际方面流动性泛滥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因素,大概占物价上涨因素的30%。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迅速回升,特别是石油这样我国需要大量进口的商品价格上涨势头猛烈,给我国国内商品价格带来明显影响。

近来美国为了缓解其国内就业压力推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利于美国国内问题的解决,但是必然会对其他国家带来通胀冲击。

其次,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的一段时期内,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形成目前货币存量规模较大,流动性过大对价格水平产生的上涨影响逐步显现。

这个因素的比重约占40%。

第三,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薄弱,价格上涨压力往往首先在农副产品价格上形成突破,各种因素叠加造成某些农副产品价格的波动,是21世纪以来我国几次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

我们的农业生产薄弱约占20%。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的存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物价水平。

当前特别需要警惕和防止一些地方借“十二五”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导致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从而形成对物价上涨的更大压力。

这两方面因素各占5个百分点。

针对物价水平上涨的多方面原因,抑制价格上涨的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保障供给,争取实现供需平衡。

其次,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及时性,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管理流动性进一步减弱较大规模货币存量对价格水平稳定的影响。

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有效监管,打击各种扰乱物价稳定的违法行为。

第三,当前预防通货膨胀的关键依然是管理好通胀预期,通过实施相关政策和媒体宣传,稳定公众心理,避免因心理恐慌

而推高物价。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显示了党和政府对事关民生的物价水平稳定问题的高度重视。

会议提出,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有利条件,而且目前并不存在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因素,只要调控措施得力,就能够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控制在4%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面对农业资源约束加剧、自然灾害加重、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的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强农惠农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再次表明了中央对“三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不仅就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工作要求,而且强调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防止和纠正违反农民意愿、借各种名义侵占农民利益、乱占农业用地现象。

近来价格上涨压力比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农业太脆弱了,现在出现价格上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在农产品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11月份物价指数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1.7%,而非食品价格仅仅上涨了1.9%,说明当前这个价格主要上涨的内容是在食品上,也就是说在农业上。

21世纪以来我们出现过3次价格上涨的问题,第一次是2003年,第二次2007年,加上2010年这一次。

2003年主要表现是粮食价格上涨,因为我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播种面积在下降,粮食产量在下降,一直累积到2003年的结果就是粮食供给缺口变得非常的明显,造成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次年我们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