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5773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A类 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散聚的班集体

C.离散的班集体 

D.发展的班集体

10.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是

A.格式塔效应 

B.艾宾浩斯效应

C.马斯洛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11.教师常有一种错觉,以为学生必定按他们讲的意义去理解。

这属于课堂交往障碍中 

]

A.课堂语言障碍 

B.心理障碍

C.角色地位障碍 

D.课堂效果障碍

12.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观点 

A.珍妮特·

沃斯 

B.布鲁纳 

C.泰勒 

D.布鲁姆

13.在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中,把认知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统合、评审六项的是

A.布鲁姆 

B.柯拉斯沃 

C.齐卜勒 

D.泰勒

14.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是 

A.教师的教学行为 

B.是否理解学生

C.与学生的有效交际 

D.理解自己

15.当今学习(行为)目标之父是 

A.珍妮特·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0分)

16. 

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17.一般将教学目标分为 

、 

和 

三类。

18.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包括 

 

19.一般而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 

20.教师可能间断或同时地扮演很多角色,其中,教师的中心角色是 

1.、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观察法

22.自然实验法

23.个体社会化 

24.学习目标

25.讲台效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27.举例说明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8.简述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29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30.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32.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教育心理学A第一单元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D 

6.B 

7.C 

8.B 

9.B 

10.D 

11.B 

12.A 

13.A 

14.A 

15.C

16.1903

17.认知的,情感的,心因动作的

18.启动动能,导向展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

19.课堂教学能力

20.教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P11)观察法:

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

应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并不根据研究的目的去控制或改变教育过程中的有关条件,因此一般也称其为自然观察法。

1.(P14)自然实验法:

是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23.(P20)个体社会化:

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24.学习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25.(P43)讲台效应:

学校课堂上,台上教师和台下学生虽然处于同样的客观情境中,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

这种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

它可以起一种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

2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P8-9)

答:

从1903年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

这一阶段主要是桑代克的理论占统治地位,强调教育测量和统计分析以及学科心理的研究。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庞杂,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出现真正的突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最为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27.举例说明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P25—30)

正式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等。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他们往往因为父母工作单位、性别、个性等组合而成,大多由2~7人组成,如班级中的“团伙”等。

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正面型非正式群体;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28.简述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P44—45)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29.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P56—51)

课堂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和学双方,或者说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交往。

这个过程中发动者、引导者和主导者是教师,因而教师的胜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

他们应具备以下条件:

(1)对所教课题胜任。

(2)应被学生视为可靠的、一致的、有预见力和乐于助人的人。

(3)在讲授的可懂度、说服力和生动性方面可以接受。

(4)讲授热情、目的明确、态度友好而坦率。

(5)有接受反馈的愿望,乐于接受意见。

(6)讲话的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

(7)要有提问的技巧,不能只提知识性的简单问题,还能采用启发式提问。

30.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P75-76)

教学目标选择的一般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条:

(1)价值性标准;

(2)可能性标准;

(3)低耗性标准;

(4)丰富性标准;

(5)就高性标准。

1.、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P5)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32.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P64)

(1)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第一级近似值的可用性,并且认识他们试验各种假设的激活作用,即使在那些假设乍看起来可能似乎是错误的时候;

(2)应该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3)教育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

(4)学校应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5)教育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第二单元(4-5章)自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斯金纳通过实验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

A.刺激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 

C.反应性行为 

D.认知性行为

2.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是一项关键性因素的是 

A.强化 

B.刺激 

C.反应 

D.评价

3.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是 

A.疲劳 

B.力衰 

C.发展 

D.成熟

4.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 

)的过程。

A.分化与整合 

B.同化与平衡 

C.分化与对抗 

D.对立与统一

1.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

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稳定性 

C.永恒性 

D.不可知性

1.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柯尔柏格 

D.希尔加德

7.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 

A.新生论原理 

B.认知论原理 

C.道德论原理 

D.学习论原理

8.柯尔柏格认为道德发展依赖个人的( 

)的发展。

A.认知能力 

B.学习能力 

C.自控能力 

D.交往能力

9.“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 

A.希尔加德 

B.加涅 

C.潘菽 

D.邵瑞珍

10.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1.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 

A强调模仿 

B强调行动 

C强调思维 

D强调观察式学习和符号强化

12.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13.下列属于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是 

A.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B.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C.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D.有意义接受学习

14.下列属于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是

A.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

B.重视学习过程

C.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D.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15.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斯金纳 

B.布鲁姆 

C.加涅 

D.罗杰斯

二、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5分)

1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本规律是 

17、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程是 

18.皮亚杰认为人从他过去的生物方面继承了两种行为倾向,分别是 

19.学生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的“笔”的概念来学习“钢笔”的概念,这种同化模式属于________。

20.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 

21.学习(广义)

22. 

强化

23.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24.有意义学习

25.上位学习 

26.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7.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28.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9.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30.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

31.怎样理解学习

32.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教育心理学A第二单元

1.B 

2.B 

3.C 

4.A 

5.B 

7.A 

8.A 

10.A 

11.D 

12.C 

14.D 

15.D 

1.、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7.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18.组织,适应

19.相关类属学习

20.信号学习

21.(P118)学习(广义):

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来解释的。

22.(P143)强化:

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23.(P96)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从每个年龄阶段中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心理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但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24.(P168)有意义学习:

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25.(P178)上位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26.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P170)

①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③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它类似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这类东西。

(P112—114)

柯尔柏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每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

六个时期依序发展,层次不得紊乱或倒置。

(1)水平A:

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

(2)水平B:

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3)水平C:

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P124—126)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

(2)组织计划性;

(3)有效性;

(4)年龄差异性;

(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29.简述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P194)

①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②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③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

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P204-205)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

31.如何理解学习

①人们都认为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

②人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导致的变化不是由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所致;

学习导致的变化要与成长或成熟导致的变化分开。

④学习导致的变化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意义,学习不等于进步。

⑤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

32.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P164-167)

发现学习有以下优点:

(1)发挥智力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一般而言,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以下条件: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第三单元(6-8章)自测试卷

1.“迁移”一词最初来源于 

A.罗杰斯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2.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 

A.原发性 

B.习得性 

C.后继性 

D.指向性

3.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A.内部言语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4.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 

A.官能心理学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5.遗忘的规律是 

A.先慢后快   B.逐渐变慢   C.先快后慢   D.逐渐变快

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1.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的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8.阅读、心算技能属于( 

)能力。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阅读技能 

D思维技能

9.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10.与创造思维最密切的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动作思维

11.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学习方法 

D.学习过程

12.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出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是 

A.肌肉疲劳 

B.神经系统疲劳

C.心理疲劳 

D.感知疲劳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A认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 

)会使学生经常处于比较过度的紧张状态,如考试中的怯场现象。

正常焦虑 

B.低度焦虑 

C.中度焦虑 

D.高度焦虑

15.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A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较低水平 

D不一定

16.迁移按性质可以分为 

17.学习是否发生变化的标志是 

18.人获取知识可以通过 

两种方式。

19.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最高阶段是 

20.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21.迁移

22.学习动机

23.高原现象

24.比较性组织者

25.认知结构

26.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27.简述促进理解的方法。

28.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29.简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0.简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1.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3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