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与学必读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作文教与学必读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与学必读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写东西多有感而发,少推敲,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若你有什么作文应试教学上的困惑,也可以在论坛跟帖提出来,我会尽量助你一臂之力,与你一起探讨解惑之法。
目录:
1.眼到心到才开窍
──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2.信手拈来都是宝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生活
3.有的放矢效率高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考试标准
4.排兵布阵第一炮
──如何指导学生审题构思
5.千军万马循栈道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选材立意
6.妙计制胜觅绝招
──如何指导学生创新突破
7.细微之处情思到
──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细节意识
8.花红柳绿春意闹
──如何指导学生展现文采
9.临阵磨枪也有效
──如何指导学生考前准备
第一招 眼到心到才开窍
──如何指导学生积累材料
写出好作文的前提是有材料可写,特别是在考场上,短时间内要迅速做到审题构思书写,如果平时没有大量材料积累,考试时就发晕,自然也就免不了胡编乱造,于是或套路,或模式,陷入机械应试的悲剧。
这是语文考试的巨大悲哀,好成绩就免谈了,而且还会因此而毁了语文学习的根基,悲剧甚至可能蔓延到人的整个成长过程。
材料怎么积累呢?
都知道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生活人人都有,可为什么有的人提笔就有材料,有的人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习作素材呢?
难道是有的人记忆力超强,将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和经历的所有事情都记住了?
恐怕谁也不敢吹这样的牛,生活的纷繁复杂,怕是没有人能说得全面,说得清楚。
只是,有的人特别善于积累素材,聚沙成塔,从而达到了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境界。
1.习作素材积累不同于知识积累
习作素材的积累与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区别。
知识积累是习作积累的基础,知识积累依靠记忆和经验,习作素材的积累依靠思考和感悟。
没有知识,想写好习作是空想,有了知识,没有思考和感悟的习惯,想写好习作还是空想。
因为习作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自己的情感表达、思想抒发,只有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认识生活、感悟世界的能力的人,才能真正积累习作素材,写出好的习作来。
2.看见了与体会了的区别
生活中各种事情,各种现象,在身边发生的时候,一定会引起我们注意。
比如走在路上,阳光投下的树荫,迎面吹来的凉风,有一个人在大声喊叫,一只白色塑料袋在风中翻滚,等等,是我们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但是事过之后,基本上就被忘记了。
有些突发事件,让人吓了一大跳,或让人笑得肚子疼,总之是那些特别刺激的,就会给人留下一些印象,比如一个人走路摔了一跤,一条虫子突然掉在脖子上,等等。
留下印象的事情,往往过一段时间还会想起来,但时间久了,也会忘记的。
还有一些事情,别人好像没怎么留意,可是自己印象深刻,事情过后,还要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起。
这样的事情,往往印象更加深刻一些,保存在记忆里的时间更久一些,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自己留意了,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且思考过的缘故。
平时养成思考的好习惯,探求一些事情和现象的起因和发展方向,让各种事物和现象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就可以说是在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了。
当然,如果勤于动笔,将自己思考的内容都记下来,就实现了更有效的积累。
不论知识的积累,还是习作素材的积累,都是一个逐渐聚积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积累不起来的。
并且,人的脑袋瓜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和感悟,才会越来越聪明,懒得思考的人,就会慢慢地变成笨蛋。
3.从神奇的名词开始
名词是一个事物的名称。
每个名词后面都有一个神奇的世界,在直感中,这个世界是静态的,特别利于培养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直观感觉中的静态世界,是构成生活环境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孩子观察条理性与逻辑性的最佳内容。
不论看图写话,还是现实场景,传统作文教学中讲究观察的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顺序,都是对培养观察基本条理的积极探索,可惜只停留在顺序本身,生硬的观察方法让孩子们感觉索然无味,自然就无心观察,导致了只有培养形式,没有培养效果。
需要扬长避短,融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将对世界的认识变成了一种紧密结合生活的快乐。
身边的静态世界,是一个无声的神奇世界,城市有城市的心事,乡村有乡村的想法,山有山的理想,湖有湖的愿望。
身边的每一幢楼房,每一条街道,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它们静静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相望,共同感受着大地传递的信息。
因为它们不会到处乱跑,以一种相对稳定的顺序构成我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影响了人们很多生活习惯,到学校读书,到电影院看电影,到家里吃饭,到床上睡觉,等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
可见,这个静态世界其实与生活融为了一体,聆听心跳,感受呼吸,偷听梦呓,陪伴成长,对我们的喜怒哀乐了然于心。
这样的世界,怎么可以忽略?
不过静态世界虽然相对稳定,却是非常复杂的,不单构成的事物繁多,而且各有各的形状,各有各的颜色,谁也不会屈从于谁,所以乍眼一看,实在是乱得很。
怎样从这看似乱糟糟的世界中整理出一些条理和逻辑来,是习作素材积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逻辑是一种思维上的规律,是合理的基本保障。
静态世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
能否顺利建立完整的概念,决定了对静态世界的顺序与逻辑的把握程度。
完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每个年龄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不一样,是从身边生活和自身体验开始,最终达到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的胸怀。
所以,完整不仅是习作素材积累的方法、习作表达的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培养和追求。
这种完整的意识,就是从一个一个简单的名词开始的。
4.围绕习惯去想象
生活习惯是在生活中长期养成的行为,有的是由生活规律决定的,有的是追求个人爱好形成的,有的是由生活环境影响的。
吃饭、睡觉、上学、写作业、走路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习惯是自己最熟悉的行为,什么时候,到哪里,做什么事情,怎样做,会有哪些不同的结果,往往都因为熟悉而胸有成竹。
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去认识身边的静态世界,就找到了一个最基本的条理。
在这些习惯性的行为中,会有很多情感体验,产生很多想法,这就有了一点最基本的逻辑。
这些条理和逻辑是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已经有了深刻的感受,在理解的时候就变得很容易了。
比如写作业,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习惯:
到自己的小房间写作业,要看一会儿无关紧要的书,再来写。
写的时候,总是喜欢另一只手里攥个东西,橡皮、尺子或者废纸团什么的。
每写完一题,喜欢起身去喝口水,找点东西吃吃,或者在书上、草稿纸上画点什么,或者看着窗外发一阵子呆。
所有作业写完之后,把笔一扔,走人,总不爱收拾。
当然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我们写作业不能这样。
这个习惯行为是在小房间里发生的,涉及的静态素材很多,也很乱。
习作的时候,只把写作业的过程写下来,写得再细致,也不见得能吸引人。
或者只把小房间作为写作业的地点介绍,也没有多少意思。
但如果按这个习惯行为过程,将涉及到的静态素材做一些观察,用前面学习过的拟人化思考等方法思考一下,那么,小房间、无关紧要的书、笔、作业本、橡皮、尺子、废纸团、杯子、水、吃的东西、草稿纸、窗外等等乱七八糟的事物或现象,都会成为表现这个习惯行为的元素,并可以帮助表现出对这个习惯的认识和态度。
这不仅丰富了习作的内容,还将自己的直观感受直接融入到了习惯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中,使习作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实施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自己生活习惯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围绕这种认识和理解去观察、表现生活中的静态世界。
就是说,以一种习惯作为线索,可以把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却总是被我们忽略的事物串接起来,这样的观察既有利于积累材料的丰富,又有利于培养逻辑的秩序。
举个例子——
一个同学上课总是很认真,认真是他的一种习惯了。
用上面的方法来积累材料后来再表现这个习惯:
只要上课预备铃一响,你看谭立的桌子,书本和文具盒就像准备出征的士兵一样,肯定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了。
上课的时候,谭立坐得端端正正的,两手交叉着搭在桌子上,背挺得直直的,好像照在他背上那一片阳光是一块平展展的板子,把他固定住了。
老师一讲课,他的目光就跟着老师走,不管教室里飞进一只苍蝇,正停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挑逗他,还是外面的梧桐树间突然传来两声鸟鸣,都不会吸引他一点点目光。
老师一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好像老师不是在提问题,而是在发布举手的指令。
抄笔记的时候,他总是如饥似渴的样子,似乎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了春天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他这只蜜蜂正在快活地采蜜呢。
看,写他认真的习惯,却写了很多他身边的事物:
书本文具盒,阳光,苍蝇,黑板上的字。
因为有了这么多“神奇的名词”,他的认真才被表现得这么生动。
6.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孩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没错,但前提是这十年功还得使对地方。
稍有心思花点时间去学习的老师,都知道观察是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也都知道观察有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无意观察、有意观察之类名堂,应该还知道作文观察中流传广泛的看、听、闻、尝、摸的观察手段,所谓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立体观察,但仍然不免满怀困惑:
再怎么教孩子去观察,孩子依然没法突破作文时常见的瓶颈:
1.没材料写。
2.写得干巴巴,一看就像费劲地凑出来。
3.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
这说明还是观察方法出了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眼到了,心没到。
心没到,孩子再怎么耐心去观察,也无非是完成了一个观察任务,写出来的文字,也就是完成了一篇作文任务。
孩子每天经历着的这个世界,是跟我们一样的丰富世界,但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一定与我们不同,每一个孩子的眼光也彼此不同。
只有发现这种不同,引导这种不同,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观察者,让他用自己的真心去与身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沟通交流起来了,材料积累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这样的习惯,才是“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基础。
有这样的习惯后,培养感悟生活的能力也就有基础了。
第二招 信手拈来都是宝
生活中的材料,是以人、事物或现象的形式存在着,如果能够去研究、探索它们,从中看到或找到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这就发现了生活材料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可能会成为一篇习作耐人寻味的基础。
这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见解和感悟,是一篇习作从平庸变成神奇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发现,不是无意中的偶然发觉,而是有目标地思考感悟的过程,有意识地将身边的人、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从情感、思想等各个角度挖掘,去发现平淡生活的不平凡之处。
有一句话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
能被称作风景的地方总是美的,难道熟悉的地方就不美吗?
显然不是,这只是说人们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生活景象熟悉到了忽略的程度,算是视觉疲劳引起的忽略,是一种常态。
又有一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是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和景象,可是我们没有发现的能力,这是从主观能动性上来说的,人自身的审美能力没有达到这个发现的程度,即使“美”就在眼前,也发现不了。
把两句话综合起来看,不论熟悉还是陌生的地方,风景终归是有的,但没有审美的能力,对风景的美就感觉迟钝,城市的高楼和山野的绿树,似乎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眼里就没有风景了。
从习作的角度来说,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其实都可以写成“美”的习作,但如果没有发现这种“美”的能力,就会对生活熟视无睹,习作难免要靠编造做作才可以完成了。
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发现”能力呢?
校园抒情诗人王宜振的一首诗或许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一根羽毛
也许上帝安排得十分精妙
生活里掉进一根羽毛
我无法分辨它来自一只鹰还是一只燕
可这天堂的来客却使我吃惊不小
大自然不会忘记它的功劳
它曾托着苍鹰或鸿燕在天空盘绕
这根羽毛也不会忘记它的过去
它曾在蓝天上写下自豪写下骄傲
云层里撞碎的那一片天光
似乎还在这根羽毛上闪耀
可这根羽毛再也不能闯进云海了
它感到有点儿困惑,有点儿苦恼
可生活里这根羽毛并不多余
它会把每个日子挠得咯咯直笑
可生活里这根羽毛并不累赘
沉重的生活有它的托载会变得十分轻巧
小小的羽毛在大千世界里并不值得关注
它像一粒微尘,细小得微不足道
可它敢把自己的理想写在高远的蓝天
这精神足够我钦佩,并引发我的一串思考
其实,这一根羽毛一直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我们都非常熟悉,却通常看不见。
如果哪一天猛然看见了,就会给我们一种感觉:
意外。
意外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不过它在我们内心深处沉睡着,如果不激活它,它就会一直睡下去,睡到地老天荒,睡到入土为安。
就从这首诗开始我们感悟生活之旅吧。
1.把握直觉的灵感
不管在生活、自然中看见什么,直觉感受往往是心动的直接结果。
这一份心动像花香一样无声弥漫,像闪电一样疾速易逝,抓住它,就抓住一份作文的灵感。
直觉感受与文化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喜与忧的感受,美与丑的判断,均取决于内心积累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做人的根本,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为人处世的航标,是习作集中表达的秘密武器。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学习习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与提升价值观念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场景或景物的审美。
比如景物的表达,就不在于景物的多少,而在于直觉的把握。
平常生活中所见的景物大多是又繁多,又杂乱,要理出一个头绪来并不容易。
传统作文教学中,通常理想化地要求在习作中有一定的条理,比如按远近、上下、左右等顺序进行表达,以为这样就可以把景物写清楚,结果景物表达成了毫无生气的景物陈列,越写越死,到后期只得用大量“引用好词好句”的方式来解决描写问题,习作陷入了真与美自相矛盾的尴尬。
景物表达当然需要条理,但并不意味着要依赖景物的排列顺序来实现。
事实上这样的排列在习作中也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它违背了习作最基本的原则:
自我思想感情的抒发与表达。
换句话说,写景的习作并不是罗列景物说明书,不论按什么顺序来排列,都没有实现习作最基本的意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说,直觉才是实现顺序观念的前提,是实现习作集中表达的主要手段。
围绕直觉进行观察,是一个寻找事实证明直觉的过程。
这种寻找有一定的目的,因此对景物就有了直观的选择,繁多的、杂乱的景物大多在这种选择中被剔除,只留下能够表达自己直觉的那一些,对于有限的景物内容,直观排序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这就像孩子之间起了冲突,受了委屈,老师来了,每个孩子都想在老师面前尽力将自己的委屈表达清楚,以求得老师的帮助。
这种表达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更容易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得集中一些。
表达直觉不是平心静气的叙述。
平心静气是思考的好习惯,但对于孩子的作文而言,表达的成功首先不是平心静气的思考,而是真情实感的冲动。
表达直觉正需要这样一种冲动,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来观察和表达眼里的景,从而实现对景物的集中表达。
另一方面,越是充分调动了主观感情,越是能够细腻地捕捉到景物的细微之处,将习作写得更加具体生动。
当一个人想充分抒情的时候,生活、自然中各种熟悉的景象纷至沓来;
当一个人茫然应对习作任务的时候,眼里、心里都是空空如也。
当然,思考的时候是感情充沛的,动笔写的时候要安静下来,这是写作习惯问题,身体的安静与思想的热闹并不矛盾。
来看一个从直觉中发现灵感的具体例子——
早晨的菜市场特别热闹,热闹就是一种直觉,构成这种热闹的是嘈杂声,这也是通过直接可以捕获到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表达:
菜市场
(一):
“鸡蛋特价!
欢迎选购!
鸡蛋特价!
”这是一个小扩音喇叭在喊,一个浑厚的男低音,像在念经一样,音调不高,却特别响亮。
“过来看一看!
新鲜的黄瓜!
刚摘下来的!
”这是一个女高音,声音又尖又细,像一把锥子一样,直直地扎入人们的耳朵,引得人们纷纷朝那边张望。
“叫你切半斤怎么切了七两呢!
”“唉哟大姐,少算你五毛钱吧,包不少秤。
”这是卖肉的那边正在步步为营,力争改变顾客的半斤计划,将七两肉买回家。
“人家都卖九毛,你怎么卖一块?
九毛,我称两斤。
”“我这多新鲜啊,你跟别人比一比。
”这是卖菠菜的这边正在讨价还价,想要改变菜贩子的一块钱定价,节省下两毛钱。
“咕咕咕。
”这是鸡们对挤在铁笼子里的环境很不满意,正在不停地嘀咕。
“嘎嘎嘎。
”这是鸭子对隔壁的鸡们大声训斥,说它们一点修养都没有。
“咚!
咚!
”这是卖卤菜那边,那个俊俏的女老板正在麻利地手起刀落。
“啪哒!
”这是卖鲤鱼这边,离开水的鲤鱼正从秤台上蹦达下来,试图逃走。
……
我走出菜市场,耳朵里仍然嗡嗡一片,不知道装了多少声音在里面了。
在这段直觉表达中,对嘈杂声音有了具体的感受,嘈杂声具体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声音,这样的表达,看上去就比较生动了。
但这并不是很好的表达,还停留在“记录直感”的基础上。
如果能够抓住直觉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就会有更奇妙的表达出现了。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菜市场
(二):
生活在城市的我,每一次走进菜市场,都感觉到与土地又亲近了一次。
那又大又圆的西红柿排列得整整齐齐,脸庞红红,又饱满,又润泽,是不是土地乖巧的小女儿啊?
进了城里,见了这么多人,害羞了呢。
那浑身带刺的黄瓜码成了一个小山坡,身子绿绿,这个躬着身子,那个扭着脖子,是不是土地调皮的小儿子啊?
平时特别会爬藤攀架,这个时候也安分不下了。
或碧绿或火红的辣椒,那是土地的信使吧,它们曾经打着灯笼走了很久,就为了告诉我们,沉默的土地,内心也有火辣辣的热情。
白玉杆子翠绿叶子的小青菜,都是土地最优秀的学生,它们从不张扬自己的美丽,也未曾炫耀自己的内涵,选择一只灰不溜秋的扁扁的大竹筐,就可以在菜市场安顿下来了。
还有淡绿的细长的豆角,摆一个优雅的Poss,传递着土地的美丽愿望;
灰褐的浑圆的土豆,抱一怀细腻的心思,散发着土地的无限热量。
每一种蔬菜都在表达着土地的语言,只看你能不能听得到啊。
每一次走进喧闹的菜市场,我的心很静,很静。
看,都是在记录生活中真实的所见所闻,同样一个场景,却写出了这么大的差别,窍门就在于:
1.从直觉入手,抓住不放。
2.以直觉为基础,捕获灵感。
2.随手记下真实的感动
感动是习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基于正义、善良、真诚、友爱的基础上才可能激发出来的心灵颤动。
接受文明洗礼的人类拥有一颗可以感动的心灵,观人间真情,为之仰慕;
看伟大真爱,为之震憾。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生活压力加大,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正在被伤害,波及到孩子的教育,只顾埋头学习,不管抬头做人,造就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怪胎,感动成为纸上谈兵的情感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却显得苍白可笑,让人心痛。
感动迷失在知识死板堆积和人性教育缺失的成长过程中,难以想象这样的人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力量后,会营造出一种怎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会引领一个民族的精神战车驶向何方!
当然,这样沉重的责任并不是单单靠一门语文可以承担,那样太夸张了,但是,作为最基础的国文教育,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哲学等综合能力体现的作文艺术教育,如果缺失这样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价值的引导,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感动是感悟的基础,并不是要求孩子从小就去忧国忧民,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是贯穿在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好比盖一幢人生的大厦,从基础开始就要踏踏实实地运用正确的方法手段,所谓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点滴的教育中都融合了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内容,才会真正实现教育的理想结果:
作文与做人共同成长。
感动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内容,不是说些漂亮的大话就可是感受得到的。
只有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最熟悉的人和现象,都能够抱着一种善意的眼光,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爱心,体味感动,才可能在习作中创造感动、表现感动。
有些老师误导孩子,以为感动的事情,就是战火纷飞,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是鞠躬尽粹,为国捐躯,殊不知这样的题材虽然是容易感动读者的,但离开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离开了现实的情感提炼,结果导致习作中逻辑混乱,漏洞百出,情感苍白,词不达意,小人说大话,习作变得不伦不类,成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
从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开始,从最本真的情感体验入手,在最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真假判别的基础上,努力出体会自己的小小感动。
每个人似乎都不自觉地生活在自我的圈子里,只有触动了自己的身体或心灵的人、事、物、景,才会引起关注,引发思考,这样的感动,才能引发真正的感悟。
一个伟大的母亲,一定会让孩子幸福;
一个伟大的老师,一定会让学生幸福。
每一个行业中都有伟大的人,他们可能默默无闻,可能平平淡淡,但是,只有身边的人才知道,有他们的日子,生病了不用忍气吞声,夜里出门不用担惊受怕,交往中不用心存芥蒂,幸福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伴随左右。
去发现这样的伟大,就发现了最令人感动的材料。
这种发现,也是成长过程中走出自我的标志,是独立人格、成熟人性发展的萌芽。
感悟生活的美,就从这样的感动开始。
下面这个片段写的就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表现了让人感动的伟大心灵。
你觉得这份伟大是什么?
文中通过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表现的?
同时也可以感受一下语言与内容、情感之间的关系,看看作者在刻画的时候运用了怎样的语言表现手段——
我看见那个送蜂窝煤的高高大大的汉子,急急忙忙地扯起雨布,盖在装满煤球的板车上,又取出几段绳子,将雨布的边角系在了辕子上,这样风就掀不起来了。
他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从容不迫,身上一点儿也没有淋湿,他的头顶撑着一把大伞呢。
举伞的一定是他的妻子,妻子又矮又瘦,还不到他的肩膀高,可是她努力地高举着那把大伞。
真的是很大的一把伞,带钩的圆木柄粗粗壮壮的,黑布伞面展开来,罩住了一大片天空。
瘦小妻子一手在下面紧握伞钩,另一手奋力向上伸直,抓住伞的直柄,尽量向丈夫的头顶靠近,以至于她的身体斜撑着,仿佛被风吹歪了一样。
那伞也举得不是很稳当,摇摇晃晃的,看那瘦小女子的双手都在微微发颤,但总能罩住汉子头顶那一方天空,在细密的秋雨中撑出一块无雨的安全。
直到汉子取出雨衣穿上后,妻子才把伞降下来,好像是已经耗去了力气,无力再撑起这样一把大伞,只将它扛在肩上了。
他们缓缓地从我身边走过,汉子在前面弓腰拉车,妻子在后面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