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396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docx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外掺料)检测实施细则

一、检测项目

无机结合料含水量、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石灰化学分析、粉煤灰细度、粉煤灰需水量比、粉煤灰含水量、粉煤灰安定性、粉煤灰烧失量、粉煤灰比表面积、石灰粉煤灰密度。

二、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30-200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三、检测方法

1.无机结合料含水量(T0801-2009烘干法)

1.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法是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在105C〜110C的条件下烘干到恒

重的稳定土称为干稳定土的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稳定土的含水量。

1.2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编号TG-05);

电子天平(编号TG-03);

电子天平(编号SH-06)。

1.3试验步骤

1.3.1在开始试验前后应记录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使用台帐。

1.3.2细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01g(m1),试样约5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

0.01g(m2)。

中粒土,称铝盒质量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5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

至0.1g(m2)。

粗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20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

量并精确至0.1g(m2)。

1.3.3将其称好的试样与铝盒一起放到已达110C的烘箱内进行烘干,需要的烘干时间随土

类和试样数量而变。

当冷却试样连续两次称量的差(每次间隔4h)不超过原试样质量的0.1%

时,即认为已经烘干。

1.3.4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铝盒,放置冷却。

1.3.5将铝盒和烘干的试样称其质量并精确至细粒土0.01g、中粒土0.1g、粗粒土0.1g(m)。

1.4计算

用下式计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

W=(m2-m3)x100/(m3-m1)

式中:

m—铝盒的质量(g);

m;—铝盒和湿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

m—铝盒和干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

1.5结果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两次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2.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

2.1目的和适用范围

2.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

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一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

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1.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内。

2.1.3试验方法类别。

本试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如表1。

类别

锤的

质量

(cm)

锤击面直径

(cm)

落咼

(cm)

试筒尺寸

锤击

层数

每层锤击次数

平均单位击实功

3

(kJ/m)

容许最大粒径

(mm)

内径

(cm)

(cm)

容积

(cm3)

4.5

5.0

45

10

12.7

997

5

27

2.687

25

4.5

5.0

45

15.2

12.0

2177

5

59

2.687

25

4.5

5.0

45

15.2

12.0

2177

5

98

2.687

40

2.2仪器设备

电动多功能击实仪(编号TG-07);

电子天平(编号SH-06);

电子天平(编号TG-03);

电热鼓风干燥箱(编号TG-05);

电动液压脱模器(编号TG-08)。

2.3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C烘箱内烘干)也可用木锤或木碾捣

碎。

细粒土可将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4.75mm的筛孔备用(用甲法、乙法做试验)。

中粒土

试样中有大于4.75mm筛的颗粒,则先将试样过19mm筛,如存留在19mm筛的颗粒含量不超

过10%则过26.5mm筛,留做备用(用甲法、乙法做试验)。

粗粒土试样中粒径大于19mm

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5mm筛,如果存留在37.5mm筛上颗粒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6.5mm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2.4试验步骤

2.4.1在试验的过程前后应记录试验设备仪器使用台帐。

2.4.2将已筛分的试样用四分法逐次分至试验所需的试样。

2.4.3把试样按以下公式计算混合料的组成:

(1)干料质量=湿料质量/(1+含水量)

(2)求干混合料质量=所需试样的质量/(1+最佳含水量)

(3)干土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石灰(或水泥)剂量)

(4)干石灰(或水泥)剂量=干混合料质量-干料质量

(5)湿土质量=干土质量X(1+土的风干含水量)

(6)湿石灰剂量=干石灰X(1+石灰的风干含水量)

(7)石灰土中应加入的水=所需试样的质量-湿土质量-湿石灰质量

2.4.4以每种剂量掺配不同的含水量,依次相差0.5%〜1.5%,且其中至少有两个大于和两个

小于最佳含水量的试样。

2.4.5按试验类别的粒径选择试筒内的试样数量,将称好的试样,取一份平铺于金属盘内(如

中粒土和粗粒土可放于锅中),将事先计算得到的该份试料中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用小铲将试料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如为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可将石

灰或水泥和试料一起拌匀),然后装入塑料口袋内浸润备用(如拌和的剂量是水泥,就必须在拌和完后1h内进行击实试验,要是超过1h试样就要作废)。

2.4.6试筒套环与击实底板应紧密联结。

将击实筒放在多功能击实仪上(如用大击实筒应在筒的底板上放入垫块),取制备好的试样再拌和两下,(仍用四分法)按试验方法类别中要求的试样数量取样,把试样倒人筒内,整平其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所需击数进行第一层试

样的击实。

击实时,击锤应自由铅直落下,落高应为45cm,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试样面。

第一层击实完后,检查该层高度是否合适,以便调整以后几层的试样用量。

用刮土刀或改锥

将已击实层的表面“拉毛”,然后重复上述做法,进行其余几层试样的击实。

最后一层试样击实后,试样超出试筒顶的高度不得大于6mm超出高度过大的试件应该作废。

2.4.7用刮土刀沿套环内壁削挖(使试样与套环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环。

齐筒顶细心刮

平试样,并拆除底板。

如试样底面略突出筒外或有孔洞,则应细心刮平或修补。

最后刮平尺

齐筒顶和筒底将试样刮平。

擦净试筒的外壁,称其质量并准确至1g。

248用脱模器推出筒内试祥。

从试样内部从上到下取两个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中,称量,测定其含水量,计算至0.1%。

两个试样的含水量的差值不得大于1%。

249烘箱的温度应事先调整到110C左右,以使放入的试样能立即在105C〜110C的温度

下烘干。

2.5计算及制图

2.5.1按下式计算每次击实后稳定土的湿密度:

Pw=(Qi-Q2)/V

式中:

Pw稳定土的湿密度(g/cm3);

Q试筒与湿试样的合质量(g);

Q2试筒的质量(g);

V----试筒的容积(cm3)。

2.5.2按下式计算每次击实后稳定土的干密度:

Pd=Pw/(1+0.01w)

3

式中:

Pd试样的干密度(g/cm);

w---试样的含水量(%)。

2.5.3绘图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在普通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驼峰形曲线顶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用两位小数表示。

如最佳含水量的值在12%以上,则用整数表示(即精确到1%);如最佳

含水量的值在6%〜12%,则用一位小数“0”或“5”表示(即精确到0.5%):

如最佳含水量的值小于6%,则取一位小数,并用偶数表示(即精确到0.2%)。

如试验点不足以连成完整的驼峰形曲线,则应该进行补充试验。

2.6精密度或允许误差

应做两次平行试验,两次试验最大干密度的差不应超过0.05g/cm3(稳定细粒土)和0.08g/cm3(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最佳含水量的差不应超过0.5%(最佳含水量小于10%)和1.0%(最佳含水量大于10%)。

混合料密度计算应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字,含水量应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05-1994)

3.1目的和适用范围

3.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包括稳定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于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及现场检测,本试验方法包括:

按照预定干密

度用静力压实法制备试件以及用锤击法制备试件,试件都是高:

直径=1:

1的圆柱体。

应该尽

可能用静力压实法制备等干密度的试件。

3.1.2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和现场检测两者在试料准备上是不同的,前者根据设计配合比称

取试料并拌和,按要求制备试件;后者则在工地现场取拌和的混合料作试料,并按要求制备

试件。

3.2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LX-01);

标准养护箱(编号WJL-05);

电动液压脱模器(编号TG-08);

数显路面强度测定仪(编号WJL-02);

液晶显示万能试验机(编号LX-03);

手动石灰土无侧限压力仪(编号WJL-03);

电子天平(编号SH-06);

电子天平(编号HF-08);

游标卡尺(编号LX-07);

水槽;

试模;适用于下列不同土的试模尺寸为:

细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

试模的直径乂高=50mnX50mm中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

试模的直径乂高=100mm<100mm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试模的直径乂高=150mm<150mm。

3.3试件制备

3.3.1在开始试验前后应记录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使用台帐。

332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C烘箱内烘干)用木锤和木碾捣碎,

但应避免破碎粒料的原粒径。

将土过筛并进行分类,如试料为粗粒土,则除去大于53mm的

颗粒备用,如试料为中粒土,则除去大于26.5mm的颗粒备用;如试料为细粒土,则除去大

于4.75mm的颗粒备用。

在预定做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粒径小于25mm的中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粒径小于40mm的粗粒土,试样的质量应不少于2000g。

3.3.3按本细则中第2条来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3.4配制混合料

3.3.4.1对于同一无机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需要制备相同状态的试件数量(即平行试验的数量)与土类及操作的仔细程度有关。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至少应该制6个试件;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分别应该制9个和13个试件。

3.3.4.2称取一定数量的风干土并计算干土的质量,其数量随试件大小而变。

对于50mmx50mm

的试件,1个试件约需干土180〜210g;对于100mmx1O0m^试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