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346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docx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rdquo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

金鸽

所在单位:

郑州市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

2014年9月获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主持人:

金鸽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教师

主要成员:

朱珍霞郑东新区畅和街小学教师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何探索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会找出正确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关键词】课程标准、解决问题、教学模式、学习策略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老师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对“解决问题”提出: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长期以来,教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

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但是不会解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兴趣,不能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实验教材,如何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进行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找出正确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领悟解决问题学习策略的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经常经常遇到的实际数学问题。

一、问卷调查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现状

根据平常的一、二、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身份了解和分析,了解学生找出正确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题意的习惯、做题的过程等。

做好记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次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90份,调查内容适当,现就调查结果做初步的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喜欢做计算题,不用思考的题目,不喜欢做解决问题,而在一张数学试卷中,解决问题占的分量很重,分值也很多,它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看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每次写作业只要遇到不会的题也不思考,不会反复的去读题,分析题意,在家就直接问家长或者哥哥姐姐,而部分家长也不会给孩子讲解,直接把答案给孩子说出来,起不到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作用。

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题意也不知道和同伴交流,没有形成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问老师,主要原因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做得不够,学生畏惧老师,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太丰富,影响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简单、一目了然的信息更容易接受,对纯文字信息不太感兴趣,不喜欢做枯燥机械类型的解决问题。

但在现实教学中,表格类型的解决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比文字叙述更加不容易理解,低年级学生分析表格信息的经验不足,所以获取数学信息的困难就很大。

在低年级阶段就要向学生渗透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今后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问卷调查为以后低年级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教学指引出了正确的方向,为将来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试题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本年级共有六个班402人,参加考试的有394人,缺考8人,现在对全年级各班各题出错人数进行统计,如下:

表一三年级各班每道题出错人数统计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总计

出错率

第一题

0

2

13

6

8

4

33

8.4%

第二题

29

26

45

47

32

24

257

65%

第三题

19

22

31

27

28

12

139

35%

第四题

46

44

63

61

49

46

309

78.4%

第五题

(1)

16

11

38

32

25

19

141

36%

第五题

(2)

17

17

54

33

24

18

163

41%

第六题

(1)

23

26

50

39

36

30

204

52%

第六题

(2)

41

34

56

46

44

35

256

65%

通过上面这个统计表发现,一张试卷中解决问题比较重要,占的分值比较大,但学生却做的非常差,每道题都有学生出现错误,并且还有部分类型题出错率竟达到78.4%,可以说明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是重点,所以我们就要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

现就对本次“解决问题”试题中六道大题学生出错原因进行分析。

表二每道题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试题

各题出错原因

1、一本书一共有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剩下的要再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学生对题意不理解;

(2)学生列成综合算式时忘带小括号,例如:

正确的算式时(170-90)÷4,而学生做的却是170-90÷4;(3)还有部分学生根本完全不理解题意。

2、请你填出每筒乒乓球多少元。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足球

75元

2个

213元

乒乓球

3筒

(1)读题不认真,找错数学信息或者数量关系,例如:

问题是让学生算出“每筒乒乓球多少元?

”,而学生觉得算出3筒乒乓球的价格就已经把问题解决完了,没有做63÷3=21(元)这一步;

(2)没有看清看懂问题,例如:

学生应先算出75×2=150(元),2个足球的价格后,用总价格213-150,可是学生却直接就用213-75;(3)计算出现错误。

3、一条796米长的路,修了3天,还剩430米没有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学生不会读题,不会分析题意,不理解题意。

4、45名学生去游园,每人要喝一瓶矿泉水,商店买4瓶送1瓶,那么他们只需要付钱的有多少瓶?

本题出错率78.4%,题型偏难,学生不会分析、胆怯,教师讲解方法太单一,学生思维不够开扩。

5、李叔叔4天卖了8箱冰棍,每箱30根,每根2元钱。

(1)李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棍?

(2)李叔叔4天共卖了多少钱?

本题一共有两个问题,当学生做第1小题时,出现的问题是单位名称带错很多,不用数学信息,例如:

问题是“平均每天卖多少根冰棍?

”,可是学生把8箱冰棍的数量算出以后,就不再除以4,算出一天卖多少根冰棍;还有的学生不看问题,在做第1小题时就把第二个问题做出来了。

当学生做第2小题时,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有一定的联系,只要运用到第1个问题的信息就可以很快的做出第2个问题,但学生没有有效的运用第1个问题已经求出的信息。

6、

 

学生出现的错误比较多,有的学生第1个问题还会做出来,可当做第2个问题时却不会做的,两个问题的做的方法是一样的。

学生还是不会很好的去分析题。

(三)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试卷调查分析每一题学生的答题情况,总结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问题如下:

1、学生没有掌握好解决问题的过程,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来解答,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理解问题太片面:

遇到比较灵活的题时就不好好的去读题,不深入的去理解题意。

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3、学生缺乏一定的审题能力,在遇到不清楚、不详细的的问题情境时,不能准确地找出其中符合题意的数学信息,面对问题时便会出现急燥、害怕、粗心胆怯等情绪,影响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4、学生没有养成正确、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做题时不认真读题,还没有读题完就急着做题,不深入分析,由于马虎算式列对结果却算错,不会准确带单位或者忘记等问题。

5、学生不会把数学问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做题,只一味的去做题,不加以思考就去做题,导致出错。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情况,开展现场观课,结合观察量表记录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分别进行解决问题类型课堂的教学,课堂观察结束后,及时开展教学反馈活动。

大家在交流讨论中探讨出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下面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回收废电池”一课教学为例说明该教学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找出数学信息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来创设贴近生活、难度适中,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本节课开始,让学生观看电池的图片,引出在家里用完没有电的废电池是怎么处理的,了解废电池的危害,教育学生回收废电池处理,大大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当个环保小卫士。

接下来出示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统计表如下:

班级

数量/节

一班 

112

二班

87

三班

129

引导学生观察:

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由于比较贴近学生自己,所以学生都能很好的找出数学信息,这一环节情境创设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活动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探索、分析问题

我们在一节课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这样遇到各种类型的解决问题都会进行解答,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让学生根据二年级各班回收废电池的情况统计表来自己提出问题,充分给学生空间和时间,提出很多问题,并让其他的学生来解决,这样充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最后总结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一班和二班共回收多少节电池?

2、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接下来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当学生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内或者同伴交流算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适当的加以引导,反思交流学生各自的思路和方法,汇报总结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馈评价解决问题

学生有了自己的算法后,在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并全班汇报总结,展示多种算法,再集体交流,选出合理的算法。

学生理清思路后,独立选择喜欢的算法去解决问题。

(五)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学生在掌握所学的算法后,在练习中巩固、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可以先设计一些基础题,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也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收废电池》一课中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56+307=271+436=169+602=  85+324=

2、变式练习“小小医生”,这两道题做得吗?

 

112              112

+  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