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3424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读书文档格式.docx

毕飞宇写完《玉米》之后像和爱人离别一样的泪流;

记下了张洁始终如一的自己煎牛排享受生活;

张抗抗皱纹旁边随风飞扬的黄色丝巾;

记下了铁凝一丝不苟的守时;

梁晓声一心一意的念旧……这些言行,记录了中国文化界在新时期的思考,展示了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着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人都知道,阅读一本幽默的书话,就好象是读书间隙中的一次脑力体操,令人精神轻松愉悦。

美国作家安妮·

法迪曼的《书趣:

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上海人民出版社),就给人带来了阅读的愉悦。

书中讲述了她对书的痴迷,道出了家庭生活中的读书乐趣。

她爱读的书成了她一生中的重要章节。

她以优美的文笔重新复活了随笔的传统,从柯勒律治、奥威尔等人的小故事谈起,轻松地转移到谈论她爱文如命的家庭。

她幼年就拿父亲的22册《特罗洛普文集》当积木;

婚后几年,只有将自己和丈夫的书合并之后,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结婚了”。

她细腻而又丰富地谈起赠书时扉页题词的艺术,情不自禁替别人校改错字的怪癖之乐,以及朗读的愉悦等。

  艾柯和卡里埃尔的对话集《别想摆脱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两位书虫对书的未来命运展开有趣的讨论。

艾柯是意大利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卡里埃尔是法国电影泰斗级人物,两人以机警而不失幽默的语言,探讨了书籍在古时和当下的命运:

书籍能否应对网络等现代文化载体的冲击?

如何理解书籍的存在对人类的意义?

他们的结论正如书名所写:

书永远不死、我们“别想摆脱书”,书作为记忆载体的地位无可取代。

他们还指出了书籍相对于现代记忆载体的优越性——它更自然也更持久,无需受技术性因素的主导而被迫重建其自身。

  唐诺是一个在阅读方面近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深思的人。

他在《阅读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写到了阅读的方方面面,关于阅读的意义,阅读的困惑,阅读的时间,甚至还谈到了阅读的姿态问题。

这些关于阅读的方方面面看似琐碎无味,零零散散,有些人会觉得无趣,但是对那些书痴书虫的体验而言又大不相同。

我们每个人读的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体验却颇多相通之处。

而且看唐诺在书中不断提及的那些人,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本雅明、艾柯、纳博科夫、昆德拉、曼古埃……这个可以无限续写的名单就是他的阅读谱系,他提及的那些书就是他心目中的原型之书。

  方法心得类:

  领略大师成功经验

  谈读书论学问,是读书人永远感兴趣的话题。

怎样读书做学问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定的模式,但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方式与方法,尤其是大师们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季羡林读书》(中国社会出版社)按照季老从年轻至年老的思想轨迹,选出季老最有代表性的六十余篇读书随笔、序、跋及关于治学经历的个人参悟,林林总总、深入浅出,以大学者的读书角度品鉴其细致、严谨的习惯,更可以体悟到其对学术的真诚与认真,读者亦可以循着季老读书的痕迹,穿越书香世界,感受学问幽深的大家风范。

  《读书指南》(中华书局)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的合集。

梁先生分门别类列出书单,并进一步标明了精读、粗读、浏览之分及其心得体会。

细细品来,此书单真为一剂舒心缓胃的良药。

梁先生指出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浏览的;

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

梁先生切身的读书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读书人》(作家出版社),是一本读书讲义。

书中写到,走过70岁这道“坎”后,大江健三郎觉得,他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将一半时间用来读书的人。

一家书店辟出一角为“大江健三郎书店”,其中的书,都由大江健三郎选定,在他的一生中占据重要意义。

在这些“生命之书”的环绕中,“告别会”举行了,大江健三郎向公众作了一系列演讲,充满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这里有柏拉图、但丁、威廉·

布莱克、萨义德……没有作为读者的大江健三郎,便不可能有作为作者的大江健三郎。

  英国小说家毛姆在《毛姆读书心得》(文汇出版社)中,以一个直言不讳的读书家面目出现。

他最爱读的是小说,而且是他那个年代的通俗小说。

当然,这些小说的作者在我们现在看来都是大家了:

狄更斯,简奥斯汀,福楼拜,巴尔扎克等。

他喜欢一本书,就会想去研究一下作者的生平,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人可以写出这样的东西。

毛姆提倡跳跃式读书,对于《堂吉诃德》里面大段无关紧要的小故事,他是深恶痛绝。

为此,他首创了“节选本”这个概念。

把冗长的名著浓缩起来,好让读者在不浪费太多时间的前提下,领略到名著的精华。

  星云大师的《星云大师谈读书》(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指出,现实生活中,自命不凡,动不动就甩几句深奥词语的读书人实在不鲜见。

由此,星云大师提出,读书要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些缘”,读“懂一颗心”。

本书给人的启示是,一本本书,为人生打磨出一个个亮面。

一个人肚子里有了书,这个人就有了华光。

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才能与世界的灿亮接壤。

细细品味,真真能感受到大师的境界之高。

本书尽管语言通俗,但颇耐人寻味,有关读书的感悟常常以一个意外的角度予人启迪。

  综上所述,这些隐藏在书香里的谈读书文字,给人以心灵上的另外一种平静,舒缓,使人得到别样启示和收获。

4月23日,我们将迎来第14个“世界读书日”,今年也是深圳读书月十年。

书籍是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象力的传承媒体,它也给予了人们众多情感的交集。

无论你何时捧起略带油墨味道的书籍阅读的时候,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

因为在阅读面前,世界很大;

在阅读面前,没有国界……

  俄罗斯:

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民族。

读书是这个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今天已变成了他们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人不能不吃饭,也不能不读书,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远远超过吃饭。

  在莫斯科近900万居民中,每5人中就有一人受过高等教育,每3人中就有一人受过中等专业教育或不完全的高等教育。

因此,读书便成了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各类图书中,俄罗斯读者最爱读的是文学作品。

莫斯科是全国的出版发行中心,这里集中了近7000家出版社,使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出版国之一。

广播和电视每天发一次新书广告,介绍当前出版的新书。

  俄罗斯城乡密布着图书馆网,莫斯科国立列宁图书馆是世界5大图书馆之一,设有18个阅览室,2334个座位,每天平均接待读者6500人次。

莫斯科有230多家书店,所有书店都设旧书部,收购、定价和出售都有统一标准,10年以上的算“古书”,10年以下的算旧书,以原价的1/5的价格收购。

  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俄罗斯居民家庭藏书总量高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之多。

莫斯科人均年购书15本。

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图书、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仅在农村就有95%的家庭订阅报纸,由此可知俄罗斯报纸发行量有多大。

  日本:

用手机推广青少年阅读

  日本是公认嗜读书的国家,每年出书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远超过亚洲诸国;

并设有奖励制度,促进新进作家创作。

  日本人爱看书是他们重视教育的结果。

现在日本已达到了100%的初中教育;

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

成人识字率近100%。

  日本人虽爱书惜书,随着科技的发展,出书方法、看书习惯也不得不跟着改变,这可能为书籍市场带来结构性的破坏。

自1997年以来,出版界的销售额年年下降,新进的手机阅读普及率却年年上升,读者的需求由传统的纸书转变为现代的手机读书。

  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新潮出版社,从2003年前开始就推出了手机阅读服务,已有3万用户订阅了他们提供的手机读物。

事实上,在日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阅读出版商为手机用户提供的多达20类的文学作品。

出版商提供的小说内容从言情到侦探十分广泛。

对此,日本的出版商表示,通过手机来读书的方式,首先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起阅读习惯,进而再把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转移到阅读传统图书上来。

  法国:

家庭“图书馆”经久不衰

  法国人爱读书的习惯在欧洲比较有名。

巴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摊、书店,塞纳河边还有一条专门卖旧书的长廊,成为巴黎一处特有的人文景观。

到法国人家里做客,可看到几乎家家有藏书,拥有家庭“图书馆”是巴黎人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

  法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IFOP发布一项统计指出,55%以上接受调查的法国人说他们去年阅读了1到12本书,24%的人阅读了12本书以上,其中许多人达到了20本。

此外,法国人阅读的频率与家庭的社会职业水平有关:

中高级职员和自由职业者平均阅读了17本书,职员平均阅读了8本书,工人平均阅读了7本书。

  调查表明,法国人人均读的书多于人均买的书,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遍布法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及其向读者提供的免费借书服务。

仅在巴黎市区内就有108座图书馆,其中的81家向公众开放,另有27家大学图书馆向部分读者开放。

在巴黎,只要你在任何一家图书馆办理了图书证,就可以在60多家市立图书馆借阅书籍、报刊、磁带等。

据统计,巴黎现在90%的图书是经过电脑查询后借出的。

  巴黎最大的图书馆是法国国家图书馆。

这座1995年建成的图书馆坐落在塞纳河边,是个长方形的广场,四角各有一幢L形棕褐色玻璃大厦相向而立,每幢各20层。

远远看去,如同四本半启的“巨著”,极富象征意义。

新的国家图书馆里拥有3600个座位,是堪称世界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的3倍。

  以色列:

阅读好比吃蜜一样甜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全国的报刊多达890种,其中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邮报》,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全国500万人口中,每5个人就拥有1份。

  以色列有句老话: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

”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

据了解,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种爱读书的风气渐渐从成年人身上传到了下一代。

有的以色列人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德国:

读书像平常喝啤酒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

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

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热情,即使是在电视、因特网等媒体十分发达的当今时代,他们依旧保持着爱读书的传统,而社会提供的服务又使他们读书十分便利。

  在地铁列车里,在公园草坪上,甚至在医院的候诊室内,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都很常见。

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

可见,书已经融入到了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德国老百姓而言,读书简直就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在德国,买书很方便。

无论城市乡村,书店都非常容易找到,一座一万多人的小城镇起码会有一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

在书店内,如果购书者不能在书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书店一定会积极帮助顾客从出版社订购,购买者很快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书了。

  德国人之所以整体素质较高,这与他们喜爱博览群书的优良传统是密切相关的。

歌德就曾注意到书和文化的力量对德国的重要意义。

他说:

“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

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

”(琪娅)

做一名书香教师

 

  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向往,我会不断地去读书学习,汲取流淌的智慧,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读书———汲取流淌的智慧

  书籍就像是一条知识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新知识,而岸边的我们哪怕在河中取上一瓢都能终生受用不尽。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活到老,读到老”,汲取流淌的智慧,充实自己的头脑,始终让自己站在知识的最前沿,向学生传达最新、最经典的知识。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

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读书———亲历灵魂的升腾

  我坚信读书就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样,每渗透一本经典,就完成一次精神蜕变和灵魂升腾。

  因此,不断读书,不断思索,重新擦亮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一盏神灯,重新寻回我们阅读记忆中的密码和感觉,进而完成一种有别于童年时期的自我整合与精神确认,将是所有成年人后半生的任务之一。

只有这样,所谓的时光流转、记忆重现,甚至让一些可怕的终结变为新的开端,才会成为可能。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一次次精神蜕变和一次次灵魂升腾。

  读书———传递无尽的爱意

  书籍是作者用心血所著,许多经典书籍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脉脉温情和无尽的爱意,让读者如沐春风。

而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这些年一直从书籍中汲取绵绵爱意,进而将爱意传达,用心去呵护孩子、关爱孩子、温暖孩子。

  这些年的教育实践也让我深深觉得,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好比是一个池塘,是方的还是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池塘里要有水!

而爱、感情正好像是池塘里的水……但愿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每一颗心中,都是那注满了清水的池塘。

  读书、求索、再读书、再求索……

  汲取流淌的智慧,亲历灵魂的升腾,传递无尽的爱意。

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书香教师

书香教师 

五河三小:

张玉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可以使人明辨是非,可以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

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

”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

大学刚毕业,我就成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和他们说话,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与他们交流,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向他们传授知识。

这时,我想起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是的,何不从书中寻求答案呢?

于是,从普通的教案到特级教师的教案,每一本我都研读的那么仔细,那么认真。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上课的方法与技巧,是书教给了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书教给了我如何导入新课,是书教给了我如何传授新知,是书教给了我如何巩固知识,是书教给了我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总结,是书教给了我如何带着学生复习……是书使我在教师这个职业上慢慢成长,是书成就了我教书育人的追求。

但是,教师这个行业所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你把他想浇铸成什么样都可以,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不是你叫他干什么他就一定干什么的机器人,总有那么一些孩子经常迟到,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愿认真听课,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愿写作业,又总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在你的课堂上淘气。

面对着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的学生我又该如何是好?

我拜读了一些名家的教育理论,他们告诉我很多关于教书育人的道理。

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告诉我: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从此,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一个好老师,我现在就从好的心态开始,我努力做到要让孩子们喜欢我,把我当做知心朋友。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告诉我:

“对学生要倾洒拳拳爱心”,“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

课余时间我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聊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我让学生感觉到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他们有话愿意向我倾诉。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告诉我:

“教书育人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值得用一生心血经营的大事。

”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奉献与教育事业,我为此努力着,也为此骄傲着。

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告诉我:

“对孩子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爱孩子才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

”我要用我所有的爱倾洒在我所教育的孩子们身上,我要用爱使我的每一个学生都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要用爱使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我不在为带哪个年级教什么课而苦恼,因为每一次的调整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我要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中超越自己。

我不再为学生迟到而恼火,我会告诉他迟到会影响学习;

我不再为学生不认真听课而烦恼,我会想方设法使我的课令他们喜欢;

我不再为学生不写作业而发火,也许他有不会的地方,我会耐心的指导他;

我不再为学生的淘气而生气,我会耐心的说服教育他。

我要让我的孩子们感觉到我无时无刻的不在爱他们。

做为教师的我们更要用爱心、诚心和耐心来换取学生的理解和爱戴,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汲取流淌的智慧,亲历灵魂的升腾,传递无尽的爱意。

与书为友吧,这个朋友对我们永远是忠实的,它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雪中送炭,它会在我们成功时锦上添花;

与书为伴吧,这个伴侣对我们终生照顾有佳,一生都不离不弃。

一路有书相伴,你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

一路有书相伴,你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亲爱的老师们,漫漫教坛路,让书香伴我们一路成长,使我们成为一名书香教师!

为成为一名书香教师而努力

安海镇培基小学陈梓苓

记得以前在网络浏览新闻的瞬间,我曾看过一个”2009年“世界读书日”时,针对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的调查,其中最后一个题目问的是:

“请你对教师阅读现状发表意见和建议。

”很多教师异口同声答到:

“非常想读书,可是没有时间。

”其实我个人认为关键是想不想读。

中国的“读书人口”太少了!

看到这篇报道让我非常震惊!

不是么?

人类的进步,离开了书籍便不可想象。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于读书的名言数不胜数,高尔基就说:

“我读的书越多,我对世界越加感到亲切,生活对我越加变得有意义。

”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它更是人生的一种情趣,是人生的一种优雅,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从我小时候刚接触书的那一刹那,我就对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喜爱。

我认为书是神圣的,能赐予人类知识与精神。

它指引着我们成长。

“如果去一座荒岛。

只能带一样东西的话,我选择带书。

”在我的心目中,书是可以连通世界与智慧的人心灵的沟通,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读书是现代人生存之必须。

教师则更要读书,既要有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大众阅读,又要有作为教师的专业阅读,还要有向纵深发展的知识储备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果不读书,还能去“教书”么?

教师应该读书。

教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提升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成就学生、完善学生。

其实,教师应该切实感受到读书是自己的学习行为。

如果说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责决定了教师要通过不间断的读书来获取知识的更新与积累的话,教师的人生价值、精神追求同样也需要读书来拨云见日,排除杂念。

书卷气弥漫着的精神生活中必定少了抱怨和诸多内心的浮躁与不平衡;

学生面前的老师必定是精神饱满、充满激情的精神引路人。

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说过:

"

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

可见,教师对一所学校的作用勿容质疑。

因此,学校应做深度的思考:

如何在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大背景下,在提高教师物质待遇的同时,更注重精神工资的发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把增强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作为给予教师的最大福利。

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老师,尤其是我们这些刚踏入社会没多久的新老师。

更应该将读书视为自己的生活习惯,自己的存在状态。

因为我想拥有博学多识的学生,所以我要让自己成为博学多识的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书香教师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一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二是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为相对于老教师,我们的经验与能力相对不足。

只有努力,才能使自己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

为此,我特制定了个人的读书计划:

一、读书目标:

1、知识提高:

让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教师

2、思想提高:

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二、读书内容: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及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撰写的专业书籍、文章。

2、唐诗宋词等优美诗文。

3、国内外名人传记。

4、当今心理学专著。

5、有关时事新闻的报刊杂志。

6、除了自我的补给,除了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当前的所思所想,我也读孩子们喜欢的书,村上春树、明晓溪、韩寒……读这些书,拉近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让我更好得认识了学生,因为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对于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煞费苦心,给他们讲解读书的好处,以此激励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

三、读书方法及措施

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

并且笔记要有分类,有实用。

2、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3、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登陆安海教育信息网,福建教育平台等多种网站,充分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4、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

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5、坚持在网上发表文章,让更多的人通过渠道认识自己。

我曾有幸被不同级别的杂志收录自己的作品,例如《星光》、《晋江青年文学2009卷》。

当自己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书本上,那种欣喜与感动便会让我觉得生活更加地丰富多彩。

是啊,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

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