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323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会计实务《2015》第7章.doc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

B.投资性房地产

C.无形资产

D.准备持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公允价值3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台设备

B.以公允价值2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同时收到40万元的补价

C.以公允价值20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取专利权

D.以公允价值7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30万元的补价

3.新华公司与大海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新华公司于2014年12月以一项非专利技术换入大海公司的一批原材料。

交换日大海公司用于交换的该批原材料成本为2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220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额为37.40万元,新华公司非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交换日新华公司另向大海公司支付补价7.4万元,大海公司为换入非专利技术发生相关费用1万元。

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该非专利技术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新华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20B.200C.250D.290.2

4.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2015年1月1日,以一项固定资产(机器设备)从丙公司处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并在乙公司的董事会中派有代表。

该项固定资产系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购入的,账面原价为5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0万元,当日的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不含增值税)。

交换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

交易过程中,甲公司为换入乙公司股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假定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

A.3510       B.4010       C.4095       D.4105

5.香河公司将其持有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与大兴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进行交换,该项交易不涉及补价。

假设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香河公司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

大兴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6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

香河公司在此项交易中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税费40万元,为换出资产发生支付税费2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

香河公司换入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50       B.340       C.300       D.290

6.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以一台电子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甲公司的电子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0万元,已计提折旧7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万元(不含增值税),甲公司为换出资产支付10万元的清理费用。

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43.5万元的补价。

假定甲公司与乙公司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甲公司换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643.5      B.610       C.600       D.560

7.香河公司以一台A设备换入大兴公司的一台B设备。

A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2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B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万元,已计提折旧7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万元。

假定香河公司和大兴公司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

香河公司换入B设备时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万元。

A.0        B.20        C.50        D.40

8.甲公司将持有的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交换。

资产交换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为1200万元(成本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

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1400万元(其中成本为1000万元,损益调整为4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

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50万元。

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则甲公司换出资产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分别为(  )万元。

A.-150,-100    B.-150,-300    C.50,-300     D.50,-100

9.甲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对价交换乙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和一处厂房。

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乙公司无形资产的原价为1000万元,已计提摊销200万元;厂房的原价是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

用于交换的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可靠取得,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双方换入资产后均不改变使用用途。

则甲公司的下列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公司换入厂房的入账价值为1200万元

B.甲公司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800万元

C.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D.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10.2015年3月1日,甲公司以一栋办公楼与乙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交换。

甲公司该办公楼的原价是10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

乙公司无形资产的原价是600万元,已计提摊销100万元。

甲公司的办公楼和乙公司的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可靠取得,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则甲公司换入乙公司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500       B.600       C.400       D.1000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不会涉及货币性资产

B.企业为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金融资产的成本

C.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对损益的影响

D.企业换出土地使用权缴纳的营业税应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2.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应当满足的条件有(  )。

A.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具有显著不同

B.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C.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均具有公允价值

D.交易双方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形有(  )。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C.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可比市场交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D.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公允价值

4.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当甲公司以厂房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可能涉及到的科目有(  )。

A.固定资产

B.营业外收入

C.累计折旧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2015年3月,甲公司以其持有的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台办公设备,并将换入的办公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甲公司在交换日用于交换的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为22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23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乙公司用于交换的办公设备的账面余额为180万元,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

乙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补价23.4万元,甲公司另支付换入办公设备的运杂费和保险费2万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且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2万元

B.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为230万元

C.甲公司应确认营业外收入23.4万元

D.甲公司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甲公司当期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0万元

6.具有商业实质且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考虑增值税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按库存商品不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B.按库存商品含税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C.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营业外收入

D.按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7.下列关于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B.支付补价方,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收到补价方,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D.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应当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8.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应满足的条件有()。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C.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D.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地计量

9.对于涉及多项资产、收到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在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换入资产的进项税

B.换出资产的销项税

C.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D.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10.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时,影响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因素有(  )。

A.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B.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C.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

D.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三、判断题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  )

2.B公司以账面价值500万元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换入A公司公允价值为490万元的专利技术,并支付补价10万,该项非关联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

3.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企业,应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收到补价方,收到的补价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者是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的比例应低于25%。

(  )

5.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金额、时间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同时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才可以将该交易认定为具有商业实质。

(  )

6.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应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资产公允价值。

(  )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只要具有商业实质的,就会涉及损益确认。

(  )

8.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投资性房地产在持有期间的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需要进行结转。

(  )

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  )

10.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以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四、计算分析题

1.香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5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香河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