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1651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Word格式.docx

汉语的正确、纯洁以及其蕴涵的极其深厚的中华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

讲语言,必然与文化血肉相连。

语言本身是—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

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个“形体”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它本身就是文化。

汉语是象形表意的文字,常诉诸于视觉形象,能给人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与西方拼音文字迥然有别,西方文字着力于听觉与抽象概念。

只要稍加比较,就清楚明白。

自古至今,文化随着文字的记载、文字的运用而传承,而发展,文化是语言文字的命脉。

有人说:

“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

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是万方辐辏的智慧融合。

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全息地体现着民族流动不息、丰富多彩的生活。

”确实如此,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

余光中先生说得好:

“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

就拿字来说,传说仓颉造字,弄得鬼神不安,竟至于“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的魔力可谓大矣!

其实,教学生识字,辨别字形、字音、字义时,就是在传承先民造字的文化。

字的造形是了不起的文化,有了文字,人类社会的文明就大大跨前了一步,它传达思想、情感、意志,传久行远。

如:

“山”,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正像山峦起伏的样子。

“”,像隆起的三座山峰;

到小篆,“山”成了形,是地面卜隆起的地貌,有一定的高度。

“嶽”(现写“岳”),形从“山”,声从“狱”,形声字,表示高大的山脉。

“嵩”,由“山”“高”二字组合而成,表示山大而高,是会意字。

岔”,由“分”“山”二字组合而成,表示山被分开歧出,为“山岔”。

“岔”是会意字。

“岔”字由山的分歧引申指河流、道路的分歧。

“峡”,由“山”“夹”二字组合而成,表示两山夹着水,河道在两山之间,也用来表示两山之间狭深的地方。

仅举一例就可看出,无沦是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都反映了先民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文化。

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来看,一个个字就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可以从那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启发。

要求学生掌握字形,理解字义,读准字音,就不会求助于无数次的机械操练,而是辨别、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有时一首诗看来通俗易懂,稀淡平常,但诗中涉及到的表时间表地点表某个人物的背后会有令人深思乃至令人震撼的人文故事。

杜牧的《清明》诗,儿童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行路人路上遇雨,盼望能找个酒店,避雨,歇脚。

“清明节”,都说是祭扫祖先的日子,怎么来的呢?

有文化内涵。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国外避祸,流亡时饿极,其随从介子推不得不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

他即位后,介子推带着母亲去绵山隐居,拒受封赏。

介子推孝顺母亲,晋文公认为放火烧山,会把介子推逼出山来,哪料介子推母子均被大火烧死。

后人更传说介子推死前写下遗诗一首: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此后,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烧死那天定为“寒食节”,严禁烟火,只吃冷食,并规定祭奠介子推;

有说以“清明节”来纪念介子推。

至于以后如何演变到人人祭拜各家祖先,就无可查考了。

然而,根据史料记载,或根据传说的流传,就可领悟到人的思想、道德、愿望、追求,人的行为、语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主从关系、母子关系、君臣关系等,这些都在人文范畴之内,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首小诗中提到一个民俗,就可知晓其中的感人故事,其他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无不如此,中华文化深厚,渊源流长。

从这个层面上认识我们的语言文字,理解要带领学生学习的诗词文章,不仅能准确地把握文字的“形体”,而且能洞悉“形体”内蕴藏的“神韵”,形神俱备,形神俱全,教学就闪光,照耀学生心灵。

我们常带领学生诵读、背诵山水诗。

凡有名胜之处,几乎都有古迹,中华文化平铺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如杜甫的《登岳阳楼》,诗的意境十分宽阔宏伟。

杜甫晚年游洞庭湖名胜,登上岳阳楼古建筑,亲眼看到这一片湖光山色的美景。

诗的首联是: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究竟是怎样的美景呢?

诗的颔联这样表达: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洞庭湖水广阔无边,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飘浮在湖水中一般。

仅仅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的巨大形象、豪迈气势给描绘了出来。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无定居之所,故接着一联写: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

尽管政治生活坎坷,壮志难酬,但杜甫毕竟是杜甫,忧国忧民,尾联仍然是广阔胸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兵荒马乱,诗人倚凭阑干,北望长安,禁不住涕泗滂沱,声泪俱下。

游览与抒怀、喜悦与伤悲交织,自然界的宏奇伟丽与社会上百姓的颠沛流离相映,诗人的多难遭遇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的强烈反差,构成了诗的意境,诗的灵性,诗的精神。

看来写山水,借景抒怀,实质有深厚的文字底蕴。

吴、楚历史是铺垫,一个“东南坼”,活画出洞庭湖水的气势。

前人写诗,日月在湖中在海中的物象,信手拈来,就炼成“乾坤日夜浮”的佳句。

有名胜,就有古迹。

洞庭湖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之势,均为登上古迹岳阳楼所见,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是后事。

“戎马关山”是现实,写山川,含历史,讲现实,文化含量重,也就成了历久不衰的名篇。

历代许多名家写山川古迹历落有致,意味隽永,是语言文字的宝库,也是思想文化的宝库。

随文渗透无缝焊接

改革开放的深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

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

尽管我们的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充满热情与期待,但多元经济、多元文化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

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

在行为表现上,诚信、社会责任感、勤俭自强精神、和谐相处能力等也有相当薄弱之处。

面对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要研究教育的针对性,寻觅和创造行之有效的对策,真正做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身心均获得健康的发展。

学科教学是培育学生成长、成人的主渠道,学生在学校大量时间在课堂里度过,接受怎样的教育,直接影响知识、能力的增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语文学科从事的是母语教育,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天然优势,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民族精神教育,尤其在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应有所作为。

首先,要十分重视民族语言教育,要切实落实课程标准中“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的要求。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

学生在学习、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时,要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这种教育可进行专题讲座,可开展课外活动,但大量的应在课堂内进行,随文渗透,相机而行。

比如带领学生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学生往往被这篇短篇小说的悲剧美所感动。

从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身上,清晰地看到了,亡国,使法兰西人民的宁静、自由的生活遭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占领者施加的无比沉重的痛苦。

更使学生感动的是文中有关语言的阐述。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紧扣这两段话,可从两个方面渗透民族语言教育。

一是移情,移到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用学生中的问题激起波澜。

有学生读到前一句话时突然发问:

“韩麦尔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这样吗?

那我们中国的语言呢?

”教室里沸腾起来,大家七嘴八舌,教师相机行事,肯定学生的认识,举一两个典型例子,让学生沉浸在民族自豪的感情之中,盛赞祖国语言的优美。

带领学生推敲第二段话寓含的深意时,可辅之一些名言助学生深入思考。

如梁启超说过:

“欲新一国之国民,必新国民之精神,欲新国民之精神,必新国民之语言。

”法国总统戴高乐说: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曾说,“根据每个人对待本国语言的态度,不仅可以非常准确地断定他的文化程度,而且还可以断定他的公民价值”“没有对本国语言的爱,对自己国家的真正的爱就是不可思议的”。

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标志;

如果某种语言消失,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彻底灭亡,因而,韩麦尔的那段话十分深刻,说到了语言的本质,说到了民族语言和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密不可分。

至于教本国的诗歌、文章,语言美可说是无处不在。

比如写字,汉字具有诱人的形态美。

同样是方块字,写起来却可千姿百态。

一个字犹如一幅画,有粗,有细,有直,有曲;

结构的方式多种多样,上下的,左右的,内外的,各部分之间讲究比例,讲究间架,讲究匀称,讲究整体美。

那种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一个字都没有,只会打电脑,只用多媒体,汉字教学无形中被弱化,就语文教学而言,是不可取的。

又如词语的辨别,让学生体会到汉语同义词的丰富,近义词之间极其细微的差别,无与论比。

就拿“看”这个最普通的字眼来说吧,与它意义相近的词可列出近百个。

有常用的口语“瞅”“瞟”“瞧”,有书面用语“睥睨”“谛视”“骋目”“凝眸”,有看的角度不同——“觑”“俯视”“仰望”,有看的程度差异——“瞪”“瞥”“扫”“盯”,有看的范围大小——“顾盼”“环视”“纵观”等等,不一而足。

在怎样的语言环境里选用怎样的词语,须深入理解,辨微析毫;

只要认真咀嚼推敲,不仅能选准表意中的“那一个”名词、动词、形容词,而且进入词汇宝库觅宝,其乐无穷。

随文辨析词语,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例子中体悟祖国语言文字反映了数千年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增强对母语热爱的感情。

其次,要随文进行民族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文传统教育。

以中华民族在文明创造过程中展现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陶冶学生情操,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包含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引导他们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例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章,选自《孟子&

bull;

告子上》,孟子的性善学说重要表现在此篇。

文章重点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人生有各种机遇,也存在各种抉择,何舍何取要合乎做人的准则。

孟子在文中阐明:

为了“义”,生命也可放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人的“本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文章先以比喻说理,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当二者不可兼得时,人们会舍生而取义;

申述了人皆有的本性,不能迷失。

然后再用事实证明观点,正反论证,再次证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的中心论点。

什么是“义”,如何对待“义”,古圣先贤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作了众多的精辟论述,许多志士仁人为国为民身体力行,实践着舍生取义的壮举,留给后世不尽的思考和永恒的怀念。

孟子站在人性的高度,用层层对比的方法生动形象地阐明“义”比生命更重要,批判、抨击见利忘义的种种行为。

数千年来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探讨、寻求,形成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中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带领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在疏通文句、重点把握几个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同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一、借语言的形象、生动,推理的精密无懈,例证的褒贬气势,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文章的精魂,让“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二、紧扣有关语句,化概念为具体,增添感性认识,帮助理性思考。

如“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让学生放开来说,哪些“欲”“甚于生”,哪些“恶”“甚于死”,就会出现褒扬高尚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斥责卑鄙、枉法、贪赃等等黑暗心理、卑劣行径的场景,让学生在熏陶感染中提升辨别能力,追求美好。

三、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评价文中观点的意义。

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究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哪些人仍然把“义”作为自己的主心骨,甚至舍生取义,能举一些感人的事例来说明吗?

不管从哪个角度切人,都是要尊重课文本身,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赏析、判断的能力,绝不是穿靴戴帽,外加什么东西。

深入阐发内涵,不泛化,不面面俱到,突出重点就行。

至于是感情的激荡,理性的思辨,还是二者结合,须视教材特点、学生对象而定,没有固定程式。

语文教材中许多诗文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

在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的社会,人情必然薄如纸,一碰就破,乃至不碰就碎。

传统美德中人与人之间十分重情义。

父母情,兄弟情,亲朋情,师生情,故乡情,山水情等,举不胜举;

有时一篇短文写家常琐事.因为浸透真情,故而非常感人。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文字平淡,但其中蕴含着极为真挚的人情。

今昔盛衰的悲凉且不去说,而物在人亡,睹物思人之惆怅、悲凉之情渗透纸背,三代女性,老祖母的垂问、关爱,“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阉门”细节,祖孙情跃然纸上;

母亲时刻关心儿女饮食起居,一听到哭声就叩门扉,“儿寒乎?

欲食乎?

”慈母情刻骨铭心;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伤情,夫妻恩情尽在不言中。

长辈和妻子对自己情深意切,因而,忆往事如在昨日,“泣”“长号不自禁”,悲从中来,泪如阑干;

对妻子的感情更是深沉含蓄,以至“室坏不修”。

把文中语言、动作、情态蕴含的人间真情挖掘出来,以情激情,滋润学生的心田,就会逐步滋长出对祖辈对父辈的感恩之情,对同辈对他人的深厚情谊。

一个人如果对父辈对家里人都缺情少意,怎可能有心怀天下的胸怀,爱祖国爱事业呢?

在熙熙攘攘追求个人利禄的时尚风气下?

把爱撒播到学生心中,犹如甘霖洒到禾苗上,助他们茁壮成长。

随文渗透,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力求无缝焊接,不露痕迹。

实际上这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得到准确的阐发,文章的思想就闪出光芒;

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得到准确的阐发,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就充分显现。

问题在我们有时把二而一、一而二的东西人为地割裂开来,其结果不是这儿缺失,就是那儿缺失,价值与功能都被弱化。

比如有些教材教育功能十分显露,只要方法得当,无须深入推敲,学生就能受到熏陶。

革命传统教育教材《清贫》即如此。

方志敏身居“高官”,经手的款项有数百万元之巨,而自己却一贫如洗,“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

这种舍己为公的共产党员的美德是通过“一桩趣事”来揭示的,因而事情的来龙去脉,具体场景,人物对话、表情、动作等,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有身历其境的感受,特别是方志敏的语言,要读出浩然正气,读出从容、坦然。

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思考这些语言的分量,思考为什么要用诙谐的口气说明自家的“传世宝”。

一个人的言行是思想道德的反映,受思想道德的支配,为什么方志敏能一向过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今日他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能懂得什么是共产党员美德,什么是优良传统,懂得丢弃优良传统是背叛的开始,心灵就受到洗礼,“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就会印在脑子里。

课教得清楚明白已十分不易,要教到学生心灵深处就更难了,靠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人心头。

变无意为有意

只要是佳文美作,其中包蕴的文化含量、人文精神必然可圈可点,因为这是文章的客观存在,并非什么人任意外加。

然而,为什么有些充满激情、充满睿智、充满隽永、充满深刻内涵的佳作,教起来并不振奋、味淡趣寡呢?

关键在文章的精神没教出来,人为地使文章“失魂落魄”,站立不起来。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培育学生阅读、表达的能力,这是天经地义的,丝毫不能放松。

然而,文章的精魂出不来,又怎能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呢?

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使用的准确、精当、深刻、含蓄,鲜活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倒不是执教者故意如此,而是这方面缺少强烈的意识,无意探究底里罢了。

要使所教的文章如其原样站立起来,学生从不少课文的学习中受文化认同之益,教师就要变无意为有意。

钻研教材时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探究,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的咀嚼、体味,循环往复,反复推敲,文章的精、气、神就显露无遗。

我们常说,学生浅阅读对长知识、长见识、长能力、长思想帮助甚微,蜻蜓点水,总难领略水的温存,水的多变,水的活力。

学教材中课文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浏览,粗知大意,或只在文字上作些表层的推敲,就会像浅阅读一般,一篇篇文章如流水般流走,留不下痕迹,更不用说镌刻在心了。

变无意为有意,首先要树立一个高度。

任何一个学科教学,都是为培养人这个大目标服务的,语文学科毫不例外。

把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一篇篇课文看作是育人必不可少的有机部分,眼睛就会明亮起来,就会发现文字背后的宝藏,就会聆听到文字向你诉说的深意。

因此,站在育人的高度钻研教材,就能慧眼识别文章的真谛,向学生输送育人的琼浆。

其次是要弄明白什么是文化认同,它有哪些内容,所教课文蕴含的是哪些,学生在相应的问题上鲜活的思想动态是什么,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以实现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能把握住所教课文的个性特征,确定重点,因势导引,而不会乱联系,乱发挥,乃至无中生有,把语文课弄得四不像。

例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一篇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文化认同的显性教材,要让学生懂得文章记述的这堂对话课绝非一般的师生对话,而是斗语言艺术的课,斗智慧的课,斗民族志气、民族自尊的课。

即使这样显性教育的教材,同样不能空讲大道理。

教材的特色是语言艺术,而这语言艺术又是通过环环紧扣、步步进逼的材料组合来实现的,故而须牢牢抓住这个特点。

“刁难”“我”的教授问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分为几组,由问工作人手,进而问来自哪里,再进而问中国富强的标准;

每一组又有若干小问题,特别是关于台湾问题揪住不放。

这些问题怎么问,又怎么答,如不深思熟虑,成竹在胸,就不可能问得“刁钻古怪”,答得义正词严。

这就不能用一般朗读的方法来处理,而是要创设对话的场景、氛围,用说话的口气来表现。

起始的答问比较平和;

发展进程中犹如“拉锯战”,几度纠缠,气氛开始紧张;

触及国家尊严是问题的实质,紧张气氛加剧;

最后气氛急转,由紧张而缓和而轻松。

一方步步紧逼,一方寸步不让,说话的意图、气势、分寸、分量,生动形象而又准确无误地表现出双方各自的思想、气质,敏锐、深沉,语言锋芒旗鼓相当,而答方的睿智、不屈、自尊自傲更胜一筹。

表面看来,一攻一守,其实,答方守中有攻,节节取胜。

比如,“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表现了欲擒故纵;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这是反击,严肃中有几分调侃,几分奚落;

最起码的一条是:

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更是字字铿锵,再伴以“我”“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的形象,捍卫国家尊严,大义凛然的形象如在眼前。

捍卫国家尊严的人必然受到尊重,这位教授大声宣布“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不是向一个学生,而是中国人,不仅“致敬”,而且“脱帽”以表示真诚。

显然,抓住文章的个性特点,挖掘语言的内涵,文章的精髓就能闪发光辉,给学生以熏陶感染,乃至形成对心灵的冲击力。

讲究文化认同,绝不是排外。

中华民族历来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传统,择优秀者兼收并蓄,在“化”上下功夫。

今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善于借鉴,善于吸收,更是非常必要。

然而,在借鉴、吸收的同时,必须“以我为主”,有中华文化的主心骨。

如果学习外国而丢失了自己,那必然事与愿违,结局可悲。

作为语文教师,确实要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