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3136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docx

门式墩张拉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交底内容: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贵广32#、33#及36#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技术交底

详细内容见附件

交底人

接受交底

参加交底人员签名

接受

交底

人员签名

 

交底日期: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交底内容:

一、编制目的

使施工人员能够熟悉与张拉施工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和要求等;能够熟练操作规程,确保张拉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二、适用条件:

本交底适用于贵广铁路GGTJ-13标段32#、33#及36#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工序施工。

三、编制依据

1、《北江特大桥西引桥GGTJ-13标段》(贵广贺广施(桥)197-I第四册2010年7月);

2、《北江特大桥西引桥门式墩工程施工方案》;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7、《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四、预应力材料

4.1预应力筋

1)本工程所用纵向预应力筋采用公称直径Φ15.20mm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标准强度fbk=1860MPa,E=1.95×105MPa,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2)进场时,厂家必须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实际值。

钢绞线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伤痕和油渍,不允许有锈蚀和目视可见的麻坑;不应有折断、横断和相互交叉的钢丝。

钢绞线存放在仓库,高出地面20cm,避免潮湿锈蚀。

3)每批钢绞线应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罐号、同一规格、同牌号、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钢绞线组成,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进行检验。

4)钢绞线应逐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捻距的外观检查;每批钢绞线任选1盘,在端部正常部位截取3根长度不小于1m的试样,进行拉力(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试验。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5)当试验结果有1项不合格时,除该盘应判为不合格外,应从未试验过的钢绞线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

当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绞线应判为不合格。

钢绞线的松弛试验每季度检验一次。

4.2锚具、夹具

4.2.1规格类型

纵向预应力筋采用M15-15夹片式群锚体系,包括:

锚垫板、螺旋筋、工作锚板和夹片、工具锚、限位板。

施工选用的锚具、夹具其质量及技术条件均符合GB/T14370-2007的要求。

4.2.2锚具在使用前进行静载性能锚固试验;工作锚每批抽10%(不少于3件),夹片每批抽5%(不少于10件),测硬度。

夹具进场验收,只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连接器验收应与锚具相同。

五、张拉设备及校验

5.1张拉设备选用

纵向预应力选用4套350吨轻型液压千斤顶,选用与之配套的张拉油泵和张拉支架。

5.1.1张拉千斤顶

选用YDC3500A轻型轻型液压千斤顶,其技术规格见下表5-1。

表5-1张拉千斤顶主要技术参数

编号

项目

单位

YDC3500A

1

公称油压

MPa

53

2

张拉活塞面积

mm²

76302

3

张拉力

kN

3500

4

回程活塞面积

mm²

44510

5

张拉行程

mm

200

6

穿心孔径

mm

ø158

7

质量

kg

310

8

外型尺寸

D

mm

Φ440

L

mm

410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5.1.2张拉油泵

高压油泵选用ZB4-500型油泵,其技术性能见下表5-2。

表5-2ZB4-500型张拉油泵主要技术参数

直径

mm

10

电动机

型号

Y100L2-4

行程

mm

6.8

功率

kW

3

个数

2

2×3

转数

r/min

1430

油泵转数

r/min

1420

出油嘴数

2

2

理论排量

ml/r

3.2

用油种类

46号液压油

额定油压

MPa

50

油箱容量

L

42

额定排量

L/min

2*2

质量

120

外形(长×宽×高)

745×494×1052

5.1.3张拉支架

利用Φ48小钢管制作专用张拉支架,支架为分离式,能满足单台千斤顶操作施工,张拉支架上要安装防护板以确保安全需要。

5.2预应力设备校验

为保证张拉力的准确性,应定期对千斤顶、油表、进行“油压值及输出力”的标定。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

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作为张拉时的依据;千斤顶、油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否则不得使用。

5.2.1千斤顶的校验

(1)千斤顶在下列情况时应预以校验

♦出厂后初次使用:

♦千斤顶漏油严重;

♦千斤顶调换油压表;

♦油压表受到碰撞或出现失灵现象,油表指针不能退回零点;

♦千斤顶每次检修后;

♦千斤顶使用超过1个月及超过200次。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2)千斤顶检验项目

♦测定千斤顶内摩擦系数,确定千斤顶是否符合张拉要求。

♦测定千斤顶的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张拉的关系,找出主被动曲线,供张拉时使用。

5.2.2工作油压表的校验

压力表校验送至当地具有量值传递权的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校验,压力表校正后须进行铅封。

张拉油表选用0.4级精密压力表,表盘直径150mm,最大表盘读数60MPa;要求其标定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每周校准一次。

(1)压力表的校验期限及条件

♦使用的新油压表。

♦更换油压表时。

♦油压表受到剧烈振动冲击时。

♦油压表指针不回零时,修理后重新校验。

0.4级油压表校验后

(2)管道及锚口摩阻的测定

张拉时,锚口及管道受力复杂,须通过现场测定来得出预应力损失值。

锚口摩阻通过现场预制试验块测试,管道摩阻是对盖梁管道实测得出。

六、张拉工艺与要求

6.1张拉前准备工作

(1)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以及龄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在雨季钢绞线易生锈,为了避免滑丝,在穿好钢绞线后,应在钢绞线的锚固及外露部分穿塑料套进行密封。

(3)锚具支承板上的灰渣应预先清除,以防管道压浆时跑浆。

(4)如果管道口歪斜,在张拉时必须配偏垫,以免刻断钢绞线。

(5)检查各项设备是否正常,并测定有关数据。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6.2钢绞线下料和安装

6.2.1钢绞线下料

1)钢绞线在现场进行下料前,需做好材料的上盖下垫等防护措施,防止钢绞线受日晒雨淋,出现锈斑容易腐蚀而影响质量;

2)先将钢绞线盘立放在钢绞线施放支架内,抽出内圈的钢绞线的端头从前端的施放孔中牵引出来,然后利用人工牵引至规定的长度,用砂轮机切断。

下料时应按编束顺序进行,每束钢绞线与设计或计算长度误差不大于±10mm,束中各根钢绞线长度差5mm。

3)钢绞线下料长度与张拉工艺和使用的机具有关,一般下料公式如下:

下料长度L=l+2(a+b+c+d)

式中:

l—构件孔道净长度(mm);

a—工作锚、限位板、加长套长度(mm);

b—千斤顶长度(mm);

c—工具锚长度(mm);

d—预留量(钢绞线露出夹片外的长度),取100mm。

本门式墩盖梁张拉端工作长度采用800mm,纵向预应力束特征参数表见附表一。

6.2.2编束

1)钢绞线切断后即进行编束,钢束每隔1米左右用22#铁丝绑扎一道,绑扎好的钢束应持牌标明编号及长度,钢绞线成束时应保证顺直、不扭转,钢束的两端应注意齐平。

2)成品钢绞线用帆布覆盖,搬运时,支距不得大于3米,两端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米。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6.2.3穿束

穿束前应清除管道内的水分及其它污物。

钢绞线束按编号顺序进行整孔穿束。

穿束在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后进行。

穿束前理顺钢绞线,使之顺直不扭结,并用胶布将束头缠裹严实。

6.3张拉顺序及工艺

6.3.1张拉顺序

预应力张拉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顺序进行张拉,预应力钢束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时两端应保持对称张拉,最大不平衡束不应超过1束,张拉顺序为S2、S4、S1、S3,从外到内左右对称进行。

6.3.2张拉工艺

门式墩盖梁采用一次张拉完成,张拉应在梁体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且必须保证梁体混凝土龄期不小于10天。

张拉流程如下:

0→0.2σk(作伸长量标记)→控制应力σk(持荷5min)(测伸长量)→锚固→画钢绞线滑丝观察标记。

注:

σk—指终张拉锚外控制应力

纵向预应力按照张拉顺序,两端两侧同时对称张拉(即四台张拉千斤顶同时工作),当张拉应力达到0.2σk时,测量出各千斤顶活塞伸出长度与工具夹片外露量,然后四台千斤顶继续同步工作张拉到规定应力后,四台千斤顶同时全部停止工作,持荷5min,测量出各千斤顶活塞伸出长度与工具夹片外露量。

(1)首先检查锚垫板(预埋在梁体上的)与孔道轴线是否垂直,若有偏差应加楔形垫圈校正。

在张拉过程中,锚具位置不得偏离锚垫板止口范围,确保管道与锚具同心。

张拉前先将工作锚、夹片上好,打齐,之后安装限位板,再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千斤顶使用专门吊架提升。

(2)开动油泵,令大缸活塞打出一定伸长量(大约2cm左右)后停泵。

安装工具锚及工具夹片,工具夹片外壁涂蜡,以利退锚。

将钢绞线按顺序分别穿入工具锚的锚孔内,不得交错。

人工推动千斤顶使千斤顶、限位板、工作锚连接在一起,并确保位置正确、同心不偏斜,之后将工具锚上的工具夹片用专用工具打齐、打紧。

(3)初调:

梁体两端同时张拉,千斤顶充油到达初调应力(0.2σk)时,测量千斤顶油缸伸长值,作为测钢绞线伸长量的起点。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工程名称

北江特大桥西引桥

分项工程名称

门式墩盖梁预应力张拉

(4)张拉:

在初始拉力的基础上,两端分别以5MPa为一级,对称张拉,在张拉过程中,两端随时保持联系,保持油压上升速度相等,同达到控制张拉吨位,持荷5min。

当确认张拉力(以油压表为准)、伸长量符合要求且达到持荷时间后,千斤顶回油锚固。

为了减少钢绞线回缩造成的预应力损失,要求采取一端先回锚,另一端补足吨位后再回油锚固。

然后油缸回油,退出工具锚,移至下一孔道。

6.4预加应力的质量要求

(1)张拉钢绞线之前,对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模及外观质量应做全面检查,并将锚垫板及锚下管道扩大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

(2)两端钢绞线应同步张拉,夹片外露量应匀均一致。

每一个盖梁的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