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1189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铁路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B.CuSO4溶于中加入Ba(OH)2溶液:

+Ba2+=BaSO4↓

C.Na2SO3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Cl2+

+H2O=

+2Cl-+2H+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2CO2+2H2O=H2SiO3↓+2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说法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性质

用途

NH3显碱性

NH3作制冷剂

HF能与SiO2反应

氢氟酸刻蚀玻璃

Al与浓硫酸不反应

用铝槽盛放浓硫酸

碳单质的还原性强于硅单质

碳单质与石英反应冶炼粗硅

7.物质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目的,下列检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由此说明该气体为SO2

B.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瓶口,试纸变蓝,由此说明集气瓶中装有NH3

C.向Cu与浓H2SO4反应后的试管(已冷却)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蓝,由此说明反应有Cu2+生成

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8.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相连时,B上电压高;

C、D相连时,C溶解;

A、C相连时,溶液中H+移向C;

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

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

C>

D>

BB.A>

B>

DC.C>

A>

DD.B>

9.铅蓄电池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源,具有工作电压平稳、单体电池容量大、使用温度广等优点,已知其工作时的方程式为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下列有关铅蓄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使用完后可以随意丢弃B.铅蓄电池工作时,负极质量会减少

C.每生成2molH2O,有1molPbO2被氧化D.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c(H+)减小

10.金属燃料电池是一类重要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向空气电极移动

B.向上述装置中注入海水就可使LED灯发光

C.若有0.1molO2反应,流经电解质的电子为0.4NA

D.消耗相同质量的Zn、Al、Mg时,通过导线转移的电子数最多的是Al

11.已知反应X(s)+3Y(g)⇌Z(g)+2W(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为

A.v(X)=1.0mol/(L·

s)B.v(Y)=0.6mol/(L·

s)

C.v(Z)=5.0mol/(L·

min)D.v(W)=0.5mol/(L·

12.工业制硝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NH3的催化氧化:

4NH3(g)+5O2(g)

4NO(g)+6H2O(g),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

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molN2与5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为20NA

B.使用铂-钯-铑合金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通过调控反应条件,不能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D.增加装置中O2的含量,可实现NH3的完全转化

13.经过化学家长期研究发现高炉中:

Fe2O3(s)+3CO(g)⇌2Fe(s)+3CO2(g)是可逆反应。

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恒定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情况能说明达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B.容器内压强不变

C.容器中n(CO)=n(CO2)D.v(CO)=v(CO2)

14.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0%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896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

A.原硝酸的浓度为14.0mol/L

B.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06NA

C.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D.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600mL

二、原理综合题

15.

(1)下列过程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

①灼热的木炭中通入CO2②碘升华③石灰石受热分解④水蒸气液化⑤2H2O2

2H2O+O2↑

⑥C2H8N2+2N2O4

2CO2+3N2+4H2O⑦HCl+NaHCO3=NaCl+H2O+CO2↑

⑧Na2CO3·

10H2O与NH4NO3反应制作冷敷袋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生成NOX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N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___,能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

若反应生成2molNO气体____(选“吸收”或“放出”)____kJ热量。

(3)如果将燃料燃烧设计成燃料电极就可避免NOX的生成,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使用时,空气从_______口通入(填“A"

或“B"

);

溶液中OH-移向_______(填“a"

或“b"

)电极;

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氢气(H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6.控制和治理二氧化硫,是解决酸雨问题的有效途径。

(1)SO2是酸性氧化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含SO2的尾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工业上控制在40℃~50℃时,将含有SO2的烟气和NaClO碱性溶液按图示方式通入反应釜。

①实验室控制40℃~50℃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

②反应釜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SO2表现出_______(填写具体化学性质);

③反应釜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法的优点是_______。

(3)碘、水吸收二氧化硫,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2易升华;

硫酸是高沸点含氧酸,HI易挥发。

①在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不超过100℃的目的是_______。

②在分离器中,分离H2SO4和HI的方法为_______(填字母)。

a.过滤b.蒸馏c.结晶

③I2、H2O吸收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④该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

17.已知锌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某学生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

所用稀盐酸浓度有1.00mol·

L-1、2.00mol·

L-1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25.00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6.50g。

实验温度为298K、308K。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空白项),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T/K

锌规格

盐酸浓度/mol·

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I)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II)实验①和_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III)实验①和_______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1.00

308

细颗粒

(2)实验①记录如下(换算成标况):

时间(s)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氢气体(mL)

16.8

39.2

67.2

224

420

492.8

520.8

543.2

554.4

560

①计算在30s~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ν(HCl)=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如0s~10s)为_______,可能原因是_______。

(3)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在不影响产生H2气体总量的情况下,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_______(填相应字母);

A.NaNO3溶液B.NaCl溶液C.CuSO4溶液D.Na2CO3

(4)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甲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②定量分析:

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

四、填空题

18.I.将2molSO2、1molO2和1molSO3投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2SO2(g)+O2(g)⇌2SO3(g)反应,下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气体密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⑤消耗的SO2与消耗SO3的速率相等;

⑥2v(SO2)消耗=v(O2)生成;

达到平衡时,n(SO3)的取值范围_______。

II.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X的转化率_______,生成的Z的体积百分含量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min时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开始时的_______倍。

(3)4min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填“>

”“<

”或“=”)。

(4)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

n(X)=n(Y)=2n(Z),则原混合气体中a:

b=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用煤粉代替煤块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

B.向门窗合页里注油起到润滑作用,与反应速率无关,B正确;

C.将聚餐打包的食物放入冰箱中降低温度,降低反应速率,C错误;

D.实验室制氢气时,用粗锌代替纯锌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D错误;

答案选B。

2.D

A.人类目前运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其释放的能量由化学反应产生,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B正确;

C.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虽然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有一定运用,但最主要的能源仍是煤炭,C正确;

D.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油脂、蛋白质等,它们通过发生燃烧反应产生能量,D错误;

故选D。

3.A

【分析】

A.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B.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可知瓶内空气受热温度升高;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D.根据气体热胀冷缩原理分析作答。

A.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可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则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项错误;

B.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可知瓶内空气受热温度升高,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项正确;

C.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项正确;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后,由于反应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气球会胀大,则间接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选A。

4.A

A.SO2有毒,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能用作食品添加剂,A错误;

B.硅胶具有吸水性,在食品袋中做干燥剂,防止食物受潮,B正确;

C.高纯度的硅单质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C正确;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纯碱水解显碱性,能使油脂水解,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D正确;

5.D

A.Fe(OH)2溶于足量稀HNO3中二价铁离子不会水解:

Fe(OH)2+2H+=Fe2++2H2O,A错误;

B.CuSO4溶于中加入Ba(OH)2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沉淀:

Cu2++

+Ba2++2OH-=BaSO4↓+Cu(OH)2,B错误;

Cl2+3

+2Cl-+2H

,C错误;

,D正确;

答案选D。

6.B

A.NH3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A不符合题意;

B.HF能与SiO2反应,氢氟酸刻蚀玻璃,B符合题意;

C.常温下,浓硫酸和Al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反应,该现象为钝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

D.C、Si属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但要注意工业制粗硅的反应,是比较特殊的,还原性弱的碳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还原性强的硅和一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7.B

A.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不能由此说明该气体为SO2,也可能为氯气等,A错误;

B.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瓶口,试纸变蓝,说明是碱性气体,因此可说明集气瓶中装有NH3,B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应该把冷却后的液体倒入水中,C错误;

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银,不能由此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D错误;

8.A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B 

相连时,B上电压高,B为正极,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

B;

C、D相连时C溶解,说明C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C>

D;

A、C相连时,溶液中H+移向C,正极带负电,C为正极,则金属活动性A>

C;

B、D相连时,电子由D经导线流向B,则金属活动性D>

B,从而得出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C>

综上所述故选A。

9.D

A.铅蓄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铅,会污染环境,所以铅蓄电池使用完后不能随意丢弃,故A错误;

B.铅蓄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b-2e-+SO42-=PbSO4,负极质量会增大,故B错误;

C.电池工作时,PbO2中的Pb元素由+4价变为+2价,则每生成2molH2O,有1molPbO2被还原,故C错误;

D.根据铅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H2SO4减少,则c(H+)减小,故D正确;

10.C

A.电池工作时,空气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Mn+向空气电极移动,故A正确;

B.海水中含有电解质,海水导电,向上述装置中注入海水就可使LED灯发光,故B正确;

C.电子不能电解质传递,而是通过导线传递,故C错误;

D.1g金属对应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Zn:

2/65,Al:

3/27,Mg:

2/24,消耗相同质量的Zn、Al、Mg时,所通过导线转移的电子数最多的是Al,故D正确;

故选C。

11.D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

A.X为固体,不能用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

B.0.6÷

3=0.2;

min)≈0.083mol/(L·

s),0.083÷

1=0.083;

D.0.5÷

2=0.25;

显然D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12.D

A.由于4NH3(g)+5O2(g)

4NO(g)+6H2O(g)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4molNH3与5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小于20NA,A错误;

B.使用铂-钯-铑合金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生产效率,B错误;

C.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能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降低温度或者增大压强,C错误;

D.增加装置中O2的含量,可实现NH3的完全转化,D正确;

13.A

A.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气体的总质量÷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随着正反应的发生,气体的质量变大,但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一个变量,当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A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故在一定的温度下容器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容器中n(CO)=n(CO2)不能说明两种气体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C不符合题意;

D.v(CO)=v(CO2)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14.B

A.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Mg(OH)2和Cu(OH)2沉淀,固体质量增加的是OH-的质量,且有n(OH-)=n(e-),设合金中镁、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有24g/mol×

x+64g/mol×

y=1.52g;

2x+2y==(2.54g—1.52g)/17g/mol,解之得

,该硝酸的浓度c=

=14.0mol·

L-1,A正确;

B.NO2和N2O4都来自硝酸,设混合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x+(0.05mol-x)×

2=0.06mol,x=0.04mol,B错误;

C.该合金中铜、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

D.得到2.54g沉淀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NO3,故n(NaOH)=0.7mol-0.04mol-0.02mol=0.64mol,则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mL,D正确;

15.①③⑤⑧⑥⑦N2O2吸收180BaH2-2e-+2OH-=2H2OO2+H2O+4e-=4OH-

(1)下列过程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③⑤⑧,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⑥⑦。

①灼热的木炭中通入CO2为吸热反应;

②碘升华为吸热过程;

③石灰石受热分解为吸热反应;

④水蒸气液化为放热过程;

⑤2H2O2

2H2O+O2↑为吸热反应;

2CO2+3N2+4H2O为放热反应;

⑦HCl+NaHCO3=NaCl+H2O+CO2↑为放热反应;

10H2O与NH4NO3反应制作冷敷袋为吸热反应;

(2)键能越小化学键越易断裂,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则图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N2,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能量最高的物质是O2。

N2(g)+O2(g)=2NO(g)△H=946kJ·

mol-1+498kJ·

mol-1-2×

632kJ·

mol-1=+180kJ·

mol-1若反应生成2molNO气体吸收180kJ热量。

(3)①由电子转移方向可知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应通入燃料,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应通入空气,负极带正电,溶液中OH-移向负极移动即向a极移动。

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H2,a为负极则负极发生H2-2e-+2OH-=2H2O;

b为正极则正极发生O2+H2O+4e-=4OH-。

16.2NaOH+SO2=Na2SO3+H2O水浴加热ClO-+SO2+2OH-=Cl-+SO

+H2O还原性让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提高SO2的吸收效率防止温度过高时水气化且增大碘的流失bI2+2H2O+SO2=H2SO4+2HII2

(1)SO2是酸性氧化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含SO2的尾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2)①实验室控制40℃~50℃,由于不超过100℃,因此采取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②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次氯酸根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为氯离子,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依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为ClO-+SO2+2OH-=Cl-+SO

+H2O,反应中硫元素由+4价上升为+6价,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③反应釜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法有利于反应物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

(3)①由题意,I2易升华,而且温度超过100℃水变成水蒸气,控制温度不超过100℃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时水气化且增大碘的流失;

②由题意,硫酸是高沸点含氧酸难挥发,HI易挥发,二者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可以蒸馏分离,故答案为:

b;

③I2、H2O吸收SO2,生成硫酸和碘化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I2+2H2O+SO2=H2SO4+2HI;

④碘单质经过各个流程后最终变回碘单质,故可以循环使用。

17.③④0.056mol/(L·

s)40~50s反应放热,温度高,反应速率快B生成气泡的快慢阴离子也可能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所以将FeCl3改为Fe2(SO4)3可以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干扰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1)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固体的表面积以及盐酸的浓度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实验①和③作为对照;

探究锌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实验温度以及盐酸的浓度是相等的,所以实验①和④作为对照;

(2)①在30-40s范围内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007mol,则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14mol,其浓度是0.014mol÷

0.025L=0.56mol/L,所以在30-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v(HCl)=0.56mol/L÷

10s=0.056mol/(L·

s);

②根据相同时间段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越大,可以确定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40~50s,可能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高,反应速率快;

(3)A在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