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637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工业生产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产业 农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门。

链接·

思考

  如何判断某种工业属于哪一种发展类型?

提示:

判断某种工业属于哪一种发展类型主要看其最主要的投入要素,或者看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如甘蔗制糖工业,其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甘蔗这种原料,而这种原料长距离运输成本太高,工业区位应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指向型。

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创造财富,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不利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供求矛盾)

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了环境。

 

4、工业的区位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土地、水源、地形、气候等

社会条件:

信息、政府、国防、工业惯性、就业、厂商个人偏好

经济因素:

原料、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农业经济基础

科技因素:

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和区位的影响

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包括主导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下风向或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居民区布局最小风频的下风向)、河流流向(工业区的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即布局在城区河流下游,而自来水厂和饮料厂应布局水源地或城区河流上游)、距市区远近、地形特点、适当集中综合利用、设置防护带、适当分散、减轻污染、作无害处理等。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的影响减弱,市场影响逐渐加强。

交通运输对工业吸引力增强:

沿海和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等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是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新因素。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3)工厂厂址选择与布局原则

a.工厂选址的原则:

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同时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b.具体而言,工厂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方面考虑,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①在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的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

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②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具有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等优势的地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

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市场前景广阔。

③从环境的角度考虑,应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

④城区工业布局局遵循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区;

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过缘或近郊区;

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5、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

生产的联系:

投入——产出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

共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

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2)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作用: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

传统工业:

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较大的协作工厂,相互靠近集聚在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生产集聚区域

新兴工业:

协作工厂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或利于扩大自身影响,形成新兴工业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传统工业区的分散: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用地、用水紧张,能源不足,环境状况差,及许多社会问题等,使得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的分散:

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如电子元器件供应厂与装配厂;

复杂产品原料零部件由许多工厂供应,每一种零部件销售到许多地区,为减少市场上交易费用,或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企业。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

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最为典型具体表现形式:

工业由老工业区向新工业区分散;

向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分散;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分散(投资建厂);

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分散。

6、 

工业区位分析

(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地理位置;

资源条件;

农业基础;

交通条件;

市场条件;

劳动力条件;

技术条件;

历史条件;

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2).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意大利西北部、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鲁尔区区位分析: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衰落: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整治措施:

(鲁尔区)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新兴工业区典型地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美国“硅谷”等

a.轻工业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工业为主;

生产过程分散;

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

主要条件相似: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经济高度开放;

③资本集中程度低

生产特点相似:

①企业规模小;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④工业多分散在城镇

不同点:

(我国)企业之间相互竞争;

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

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形成规模生产;

树立品牌意识;

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b.高技术工业地区“硅谷”典型地区:

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宜人;

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

便捷的交通;

军事定货(美国硅谷特有)。

科技人才比例高;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

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7)、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

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

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

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8)、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

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

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

接近市场;

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

接近原料地;

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

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

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环境优美,污染少。

7、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

有利:

岛国,多优良港口;

工业基础好;

不利:

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

深刻的历史原因;

重视科技;

发展教育。

8、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1)地理位置:

濒临渤海、黄海;

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

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

煤铁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

农业资源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

不足:

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

水资源不足;

科技发展水平不高;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

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

治理环境污染。

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

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

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

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

科技发达;

市场广阔;

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水源、能源不足;

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

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社会经济因素:

历史悠久;

工业基础雄厚;

科技力量强;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经济腹地宽广;

工业联系好;

政策扶持;

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能源、资源缺乏;

人多地少,土地紧张;

污染严重。

发展:

高、精、尖方向发展;

结构轻型化。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

海陆交通便利;

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

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

市场经济发达。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9、三大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优势条件:

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

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工农业发达;

人口众多;

矿产、水利资源丰富;

水运得天独厚;

经济腹地广阔

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能源丰富、资源丰富;

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图5-1是“英国某镇示意图”,有一家化工厂准备在该镇附近的A处设一个分厂,但当地议员反对这个选点,这是因为它位于绿化带内,议员们要保护绿化带不被建筑所破坏,建议在图中所示的B点填平一块沼泽地兴建工厂。

分析回答:

  

  ⑴你认为他们双方选择的地点,哪一个合理?

为什么?

  ⑵新建化工厂能给该镇带来什么好处?

  解析:

本题旨在通过实例来考查对工业区位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答案:

公司提出的A地点合理。

因为它位于该镇常年风向的下风和河流的下游,不会给居民区的空气、水源带来污染;

并且距铁路较近,运输方便,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议员提出的B地点正相反。

可以解决部分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有助于社会稳定;

可增加税收,筹措资金完成铁路和公路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该镇经济的发展

读图五,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⑴副业、渔业、林果业分别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述其理由。

  甲地应发展________业,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地应发展________业,理由是:

  丙地应发展________业,理由是:

  ⑵计划在①~⑥处分别建化肥厂、制碱厂、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化肥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输出港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疗养院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罐头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碱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甲:

林果业;

位于丘陵区,种植果树,利于水土保持,可为城市提供水果;

乙:

副业;

位于城郊,可为城市提供蔬菜、肉、乳、禽蛋产品;

丙:

渔业;

是湖泊,可发展水产养殖,渔业

  ⑵化肥厂③接近原料地,城郊,利于保护城镇环境;

石油输出港②接近石油产地,临海且港口优良;

自来水厂④位于居民区河流上游,无污染,水质好;

疗养院⑥郊外缓坡,面向湖泊,空气清新;

罐头厂①靠近水果产区,接近市场;

制碱厂⑤接近海盐产地,就近加工,也靠近消费市场。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相同的区位(布局)条件是

A.交通便利,市场巨大B.原料、燃料自给,水运方便

C.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D.农业基础好,盛产稻米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

回答2~4题。

2.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D.高级时装厂

3.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4.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

图一是其生产联系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I—①B.Ⅱ—②C.Ⅲ—③D.Ⅳ—④

6.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C.鲁尔区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图二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据此回答7~8题。

7.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

8.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①B.②C.③D.④

9.图三是人口密度与棉花产量关系组合示意图,图中合理的棉纺织工业

布局应位于

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图四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10~11题。

10.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1、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单位重量

的Ml、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

11.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A.NB.PC.QD.R

12.钢铁企业在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区位指向变化,按时间先后顺序是

A.港口区位—煤炭区位—铁矿区位B.煤炭区位—港口区位—铁矿区位

C.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D.煤炭区位—市场区位—港口区位

13.在一些高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包带、制伞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间

A.存在着投入、产出间的联系B.基本上无联系

C.存在着地理空间的联系D.存在着信息上的联系

14.有关新兴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部形成于乡村地区②以大中型企业为主③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④包括德国南部地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5.高技术工业的共同特点为)

①知识密集人才集中②需投入较多的自然资源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④接近市场、利于销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关于“硅谷”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B.美国国防的军事订货额较高时可达“硅谷”总产值的40}6

C.“硅谷”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上,而不是自然条件方面

D.“硅谷”附近有美国著名的“五大湖工业区”

17.以下技术部门属高技术工业部门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B.半导体工业、飞机制造业

C.遗传工程、激光工业D.航天工业、汽车工业

图五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五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

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A.b、aB.a、bC.b、cD.c、a

19.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

发展阶段是

20.图六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镇工业布局示意图”,

从保护环境方面考虑,图中四个工厂布局合理的是

A.印染厂B.火电厂

C.钢铁厂D.炼油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

31.20世纪前半叶,图七地区制造业曾兴旺发达,一度成为美国经济的产业中心。

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

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锈带”。

试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请分析本地区一度成为美国产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2)20世纪中后期,为什么本地区逐步陷入萧条状态?

32.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

(19分)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