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61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复习教案3Word文件下载.docx

2思想认识:

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以及交通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两宋时期,我国商业居于当时世界上的繁荣之列。

东京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北宋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

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能力培养比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讲述法、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繁华的城镇由于商业的发展,许多贸易集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定居者,逐渐发展成为城镇。

看宋、辽、金城镇的分布1东京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

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变了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

北宋东京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北宋都城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

北宋东京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其中尤以汴河水路了为重要。

看P102北宋的东京城布局P102清明上河图,增强直观。

2临安临安的许多特点与北宋都城东京相同。

南宋临安在商业发展上,具有比北宋都城更有利的地理条件。

临安襟江带湖,同有运河通航,外接海洋商舶,交通极为便利。

又接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农业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因此使它的商业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生活气息更为浓厚。

二、最早的纸币交子看“北宋纸币”“南宋纸币”为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海外贸易的兴盛宋、辽、金时期,东到朝鲜、日本,南到南海各国,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海船的踪迹。

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鼓励政策,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宋朝重要的对外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等,两宋政府在这些港口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海外贸易收入,在两宋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朝海外贸易中,中国以输出瓷器和丝织品为主,进口货物多为香料、象牙等。

P107一、二题。

第16课元朝的统治教学目的:

蒙古族的兴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的统一;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民族分化政策。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天祥坚持抗元,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

元朝的统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

三、能力培养在教师的帮助下,正确认识对元朝统一的意义与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对元朝统一意义的认识与对文天祥抗元斗争的评价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蒙古的兴起1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从事游牧和狩猎。

212世纪各部与邻近各民族,逐渐加强经济联系,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和武器。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各部之间进行了残酷的战争。

P109资料2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

三、元朝统一全国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西夏、金、降服畏兀儿和吐蕃,攻占大理,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指图讲解,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2忽必烈继位后,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让学生找到大都)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统一全国。

(让学生区别清这三个时间)3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让学生看P111文天祥像,要求识记。

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老师讲解,学生记住。

思考:

文天祥为什么值得敬佩?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同时增补:

张弘范的故事,加以对比。

四、行省制度的民族融合1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2澎湖巡检司的设立(补充讲台湾问题)3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讲对今天的意义)4民族融合情况汉族人民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唐朝以来,就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

元朝时候,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总结: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元朝对历史的贡献。

五、民族分化政策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旨在制造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分化瓦解人民的力量。

四个等级是依归附元朝的时间先后划分的,先归附的其政治地位较高,后归附的其政治、法律地位较低。

让学生看P113“元朝划分的四等人”表记住: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这种民族分化政策并不能掩盖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阶级压迫的本质。

小结本课内容。

P114一、二、三题。

第17课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教学目的:

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棉纺织业的发展和黄道婆的贡献。

制瓷业的新成就青花瓷。

大都的繁荣兴盛景象。

运河的开凿与漕运的发展,空前规模的海运。

发达的海外贸易与频繁的中外交往。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棉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

元朝手工业、交通运输和海外贸易的成就以及中外交往都是和全国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分不开的。

元朝的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上的空前壮举。

元代的棉纺织业,元大都,漕运和海运。

利用课前提示导入新课。

一、元世祖重视农业1耶律楚材劝说蒙古统治者让汉人从事农业,向他们征收赋税,以稳定统治。

2元世祖为恢复发展农业采取的措施(让学生看元世祖的诏令,总结其采取的措施)禁止圈占农田用牧场。

设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情况,把户口增加和田地开垦的多少,作为考核地官政绩的标准。

修治黄河。

这些措施起到了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纺织业和制瓷业的新发展1纺织业元时,植棉技术传到北方。

元政府重视棉花生产。

到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广泛种植。

元朝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

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的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课堂练习:

2制瓷业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色彩明快,釉质光泽。

(让学生看P117“元代青花瓷壶”)三、闻名于世的元大都让学生看P117“元大都平面图”,强调大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四、漕运和海运看P119“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1元世祖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

(让学生从图上看这两段运河位置)这样,原有的运河连接了起来,漕运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元朝创办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粮船由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转往大都。

(从图上看元海运路线)五、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交往的频繁1泉州是元朝的最大港口。

(让学生看P120“泉州的清净寺”“泉州的六胜塔”)2元朝同亚、非、欧各国的交往频繁。

来中国的外国人里,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记小结:

领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P122一、二题课后记:

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一)教学目的:

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十二气历”及著梦溪笔谈。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及主持通惠河的开凿。

北宋建筑师李诫著营造法式。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沈括、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李诫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及传播。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十二气历”和授时历的内容。

回顾隋唐文化,看课前提示:

一、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北宋时候,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比欧洲早400年。

看毕昇像。

讲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2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了磁石指地的特性,制成“司南”。

这是最早的指南仪器。

(看“司南模型”)制成指南针。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罗盘针。

(看罗盘针示意图)南宋时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火箭、突火枪、火炮。

(看P125“突火枪”“元代铜火铳”)13、14世纪,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二、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1沈括(看P126沈括肖像和说明)北宋科学家,成就:

“十二气历”梦溪笔谈2郭守敬(看郭守敬肖像)元代天文学家(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和水利专家(主持开凿通惠河)。

三、成熟的古代建筑李诫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看P128131众多插图,进行简明介绍)小结本课内容。

P132一、二题。

第19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二)教学目的: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欧阳修推进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诗人陆游。

元曲。

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史学和文学就是其中取得突出进步的两个方面。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司马光的严谨治学态度,陆游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司马光、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关汉卿、宋词、元曲。

头绪多,要求条理清楚,繁简适度。

文学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编年体通史叙述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将近300卷。

(对比史记的体裁,让学生区分两种体裁的特点)让学生阅读P133资料,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散文和话本1欧阳修继续推进古文运动。

代表作醉翁亭记2“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让学生讲P134欧阳修幼年“以荻划字”的故事,接受思想教育。

三、优秀的宋词和诗人陆游宋朝的主要成就是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时已出现,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演唱。

有各种词牌,往里面填写内容,所以称为填词。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代词的大家。

相见欢林花落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姗,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苏轼是北宋大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谊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是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是宋代词坛上婉约派的代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未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的一位豪放派词人。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风格:

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陆游:

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

介绍示儿一诗,让学生诵读,体会陆游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

讲陆游的故事。

(钗头凤的故事)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眩然。

四、元曲和关汉卿元曲:

元杂剧、散曲。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让学生阅读P138139内容了解元杂剧。

P140一、二、三题。

第20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三)教学目的:

五代宋元时期绘画和书法的艺术成就和特色,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苏、黄、米、蔡“宋四家”。

宋元歌舞和体育的发展情况。

五代宋元时期各种宗教的发展和流行概况:

宋朝、辽朝印刷佛经,宋徽宗崇信道教,元朝的宗教政策和喇嘛教的盛行。

通过对五代宋元绘画、书法、歌舞、体育的了解,提高民族自尊心,并增强对艺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五代宋元时期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绘画;

富有新意的宋元书法艺术。

宋元时期多种宗教的流行表现在哪些方面,各种宗教有什么新发展。

艺术欣赏法教学过程:

一、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有关它的故事。

2赵孟頫画称“神品”,书法劲秀雄健。

P142秋郊饮马图3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让学生欣赏P143几位书法家的作品。

讲米芾的故事。

六、多种宗教的流行1宋朝统治者提倡佛教,宋太祖下令雕版印刷大藏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

2道教在宋徽宗统治期间,势力大大膨胀。

3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在元朝流行。

其中,最盛行的是佛教。

喇嘛教势力相当大。

P149一、二、三题。

第21课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教学目的:

元末红巾军起义;

明朝的建立。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设置。

八股取士。

“靖难之役”,迁都北京。

在元末农民战争中,以刘福通和徐寿辉领导的两支红巾军对元朝的打击最大,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的统治提供了条件。

明代君权的加强,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表现。

3能力培养由教师指导:

回答“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权力?

”的问题,以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

明朝勃兴与废除丞相加强君权。

对“明代君权的加强,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表现”这一问题的理解。

历史结构式教学法。

一、红巾军起义和明朝勃兴让学生阅读P150民谣和资料,了解元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

刘福通、徐寿辉2朱元璋建立明朝(看P151“明太祖”肖像)重视人才(李善长、刘基、朱升)正确的策略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明朝。

同年北伐,推翻元朝。

明朝又用20年时间完成统一。

让学生看明朝疆域图,明朝是一个疆域广大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2在中央,撤销中书省,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4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设立。

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5八股取士。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的见解。

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使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让学生读P154打油诗,认识八股文的危害。

)6“靖难之役”明初太祖分封建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削藩朱棣起兵“靖难”,夺得帝位明成祖继续削藩,1421年,迁都北京。

讨论小结:

归纳一下,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

P155一、二题。

第22课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明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

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棉花种植的发展。

纺织、制瓷和采矿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思想认识明初统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我国江南一些地方,开始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休养生息政策。

提出:

一个新王朝为了恢复正常的封建统治秩序,必须采取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让百姓能够生存下去。

明初的统治者也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政策。

一、明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明太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尤其重视农业发展。

(让学生看P156明太祖的话)具体措施:

政府奖励垦荒,实行屯田兴修水利。

效果:

到明太祖后期,田地大量开垦,军队粮食基本自给,政府税收大大增加。

(让学生看明太祖注重节俭的故事)二、农作物引进新品种明朝时候,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

注重种植高产作物。

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海南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

16世纪,福建、广东等地从国外引进了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很快推广开来。

(让学生看P157小字材料和“明朝时候引进我国和农作物的推广”示意图)明朝人的衣料,逐渐以棉布为主。

明政府对棉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实行鼓励的政策。

棉花的种植遍布南北各地。

河北、河南、山东成为新的植棉中心。

原产美洲的烟草,在16世纪晚期传入我国福建、广东,吸烟的人从南到北逐渐增多。

三、技艺先进的纺织、制瓷和采矿业松江仍是棉纺织业的中心。

(让学生看P158“明朝松江府的印花布”)山西的潞绸、四川的蜀锦,名闻天下。

制瓷业在明朝继续发展,进入以青花瓷为主的时期。

景德镇居全国制瓷业首位。

(让学生看P159“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子”)采矿业发达,采掘矿石用火药爆破;

冶炼金属用焦炭作燃料,提高了炉温。

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广东佛山等。

四、空前活跃的商品经济学生阅读P160162内容。

指出:

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条件。

五、“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有许多以纺织为业的“机户”。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进行生产。

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

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讲醒世恒言中施复夫妇的故事。

)明朝中后期的这种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带稀疏出现。

在全国范围内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同步训练课后记:

第23课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郑和下西洋。

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

2思想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

通过讲这一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戚继光和他训练的军队,在其他抗倭军队的配合下,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

对传教士来华作用的评价。

一、郑和下西洋(郑和13711435年)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富强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时间:

14051433年,先后7次。

过程:

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让学生看P165“郑和下西洋的盛况”表和“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丰富感性认识。

)意义:

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永乐时期,西洋和南洋的许多国王、使臣和商队,络绎不绝的来到中国。

二、华侨和南洋的开发早在唐朝时候,我国就有人远涉重洋,到南洋一带去谋生。

郑和下西洋以后,我国人民去南洋的更多了。

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积极投入南洋的开发和建设。

明朝后期,南洋的华侨,以在吕宋、爪哇聚居的较多。

华侨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南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让学生看P167“明代南洋华侨的分布”示意图和资料。

三、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到明朝中期,海防松驰,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抢劫,共同分赃。

我国沿海人民深受其害。

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抗倭。

“戚家军”让学生看P168戚继光肖像和戚继光抗倭形势图1651年,台州大捷。

后又到福建、广东一带和俞大猷共同抗倭。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15281587年)四、西方传教士的东来1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2欧洲的传教士也随殖民者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还把西方的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来,又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去,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利玛窦(意大利)作业:

同步训练1、2、4题。

第24课蒙古雄踞漠北和满洲的兴起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土木之变,于谦和北京保卫战。

俺答汗和明朝和好。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