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295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简算习惯和应用意识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相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通过观察、了解原因有以下三点:

(1)对于简单的计算学生不去动脑思考,动手计算,这样自然就降低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学生的简算意识不够强,常常为了简算而简算,只注重了简算的形式而没有理解简算的实质。

如果题目没有要求使用简算,学生不会自主的使用简算来提高计算能力。

(3)学生的简算能力不够强,不能合理、灵活运用运算律、性质、定义、规律等进行简单、快速、准确的计算。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够提高计算能力、速度,更正要的是能使学到的定义、定律、定理、性质、规律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简便运算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开拓学生思路的一类题型,所以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简便运算,注重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技能。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题尽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使用简便计算,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确保计算的正确、迅速与计算方法的合理运用。

所以我们旨在通过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特别是四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运算技能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简算意识,从而提高简算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型,简便运算的教学系统化、专业化,同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科研能力。

二、课题界定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优化计算方法为手段,以提高计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我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着重于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

进行课题研究时,重在课堂实践。

要求实验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计算,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注重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培养学生简算能力。

实践价值:

该课题前瞻性很强,立足于学生实际,着眼于发展,注重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中简算能力教学策略,对后继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探索出适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3、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二)研究意义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所以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四则计算的法则和方法,了解四则计算的定律、性质,学会简便计算;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通过计算教学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比单纯追求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更有价值。

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

教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文本中静态呈现、枯燥无味的计算题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生动地揭示出相应的计算问题,并对计算的事实采取多元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知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

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教学同样担负着数学课程所承担的其他任务。

新教材追求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感。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

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自动化阶段。

认知阶段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方法,也常常是我们课堂上的“重头戏”,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而后三个阶段常常被我们忽视。

一般来说,复杂的计算技能总可以分解为单一的技能,对分解的单一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合性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就可以达到自动化阶段。

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

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在练习中逐步获得简捷的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这已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

如何把这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

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简便运算技能的培养研究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1.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

2.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能够综合运用简算知识的技能;

3.向学生渗透简便计算的思想,使学生体会简便运算无定法的理念;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三号院小学学生。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读书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现代课堂有关简便运算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

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使用简便运算的现状,分析成因,反思总结,找到突破口,帮助课题研究。

3:

案例研究法。

通过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一题多解,同题异构”的创新思维以及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将课题研究形成的经验撰写成有价值的专题论文,使课题能够得以推广。

4.实验法。

结合学生实际,建立简算教学模型,通过实验使得更多的学生养成简算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以上述4种研究方法为主,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的研究方法作为辅助研究。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理论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

主要工作是:

①调查、收集相关课题材料;

②确定研究方案与步骤;

③研究人员学习有关资料(包括:

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查找有关简便预算的相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

方案实施和反思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

主要工作是:

①进行调查,并做好统计归纳工作;

②实施简便运算的培养和方案的不断修正

第三阶段:

方案再次实施和反思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

主要工作是:

①在课题组成员第二阶段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对过去工作进行反思与修正;

②提炼归纳阶段性成果;

③围绕本课题主旨,进行交流与反思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第四阶段:

总结归纳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

主要工作是:

①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归类、总结工作;

②相关研究论文的整合工作;

③完成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效

(一)研究成果

1、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形成了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和本地实际,对新老教材中的计算内容进行挖掘、改组、增删,形成了一定模式。

贴近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爱学、乐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开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研究的教学的设计,形成了系列数学拓展练习设计,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

3、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成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围绕课题研究,徐琳芳老师写有论文《小学简便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宗淑艳老师写有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简便运算的教学》和案例《关于简便计算算法多样化的思考》,这些文章浓缩了课题组成员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小学数学简算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二)整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总结。

1、表内乘除法的教学要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2——9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乘、除法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够熟练的用口诀求积、求商。

表内乘、除法是学习乘、除法运算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必须使学生牢固掌握。

2、多位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多位数四则运算的教学主要是笔算教学。

笔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要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通过练习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3、小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教学这部分内容,主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1)小数加、减法的教学。

由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本道理相同,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只是具体提法上稍有不同,整数加、减法说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说小数点对齐,实质上是一样的。

在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和小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教学是比较容易的。

(2)小数乘法的教学。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而乘数是小数的意义则已扩展为求一个数得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小数乘法的法则是由整数乘法法则迁移过来的。

小学课本是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位规律,使用转化的方法来阐明法则的。

首先,教学一个因数是小数,另一个因数是整数的乘法。

要运用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的规律,让学生掌握部分法则;然后教学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情形,应运用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也变化的规律,掌握完整的法则。

(3)小数除法的教学

小数除法的法则也是由整数除法的法则发展过来的。

课本运用商不变的规律,通过把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来阐明运算法则。

教学中,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在商里点小数点的算理,掌握其方法。

(4)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

教学这一内容,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试题。

4、分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会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法的教学。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相同,其计算法则虽然形式上与整数的不同,但实质上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由于加、减法具有共同的规律,所以可以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先讲同分母的,再讲异分母的。

重点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分数乘、除法的教学。

分数乘、除法可以穿插编排,也可以采取乘、除分编,讲完乘法后再讲除法。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一般先教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再教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归纳出法则。

(3)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

这部分内容包括分数、小数的互化,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这些内容,可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小数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