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海拉尔三中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文档格式.docx
《内蒙古海拉尔三中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海拉尔三中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章引入
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阅读思考
引入新课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
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
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
在外界环境中;
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
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
多细胞生物呢?
思考回答
阅读思考回答
创造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思考与讨论1〕
〔板书〕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同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异
存在的部位
血管内
组织细胞之间
淋巴管中
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
各种血细胞
体内各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等
所含的化学成分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蛋白质很少
3.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细胞外液的成分
〔资料分析〕
老师提示。
1.提示:
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
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
5.提示:
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
境中。
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分析回答
〔板书〕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旁栏思考题〕
〖提示〗: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
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板书〕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思考与讨论〕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2.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
CO2+H2O
H2CO3
H++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
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
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4.提示: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
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
思考讨论回答
〔小结〕略。
八、板书设计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
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二、内环境
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组成:
血浆、组织液、淋巴、脑脊液、精液等。
⏹呼吸道、肺泡壁、尿道、消化道、生殖道属于外环境。
⏹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细胞中的各种成分不属于内环境,如血红蛋白。
3、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1)血细胞:
(2)组织细胞:
(3)淋巴细胞:
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4、成分
(1)相同:
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不同:
血浆中含较多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5、三者的联系: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特点: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透压越高。
⏹关键因素: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于钠离子与氯离子。
3、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0千帕,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稳定:
与缓冲物质有关,如H2CO3/NaHCO3、NaH2PO4/NaHPO4等。
3、温度:
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的生理意义:
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构建模型
九、布置作业
基础题
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B.K+C.Na+D.Ca2+
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
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
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
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排出体外
6.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
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拓展题
9.右图是人的体温变化简图,请据图回答:
(1)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来
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当肌肉运动时,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______℃,此时,机体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使散热量大增,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3)由于体温过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了大量的乳酸。
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从电离的角度看,此代谢的反应物、生成物各属于什么物质?
(2)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H2CO3/NaHCO3这对缓冲物质中的NaHCO3发生
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这一反应会使乳酸原有的电离平衡发生什么变化?
(3)这些变化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你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1.C 2.C 3.A 4.A 5.D 6.A 7.B 8.C9.1)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2)40;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的分泌增多3)体温过高,酶活性丧失,新陈代谢停止,造成机体死亡10.(1)葡萄糖作为反应物属于非电解质,生成物乳酸为电解质(2)使乳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3)上述变化使得血液中pH改变较小,从而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由于生成大量的乳酸钠
和碳酸使氢离子浓度减小;
由于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中的酸碱度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