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6697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联文化Word下载.docx

5、你觉得对联对于个人的影响是:

□陶冶情操□有利于学习□浪费时间

6、你能记起几幅有名的对联?

□≤5□≤15□>15

7、与灯谜等其他传统艺术相比你更喜欢:

□对联□灯谜或其他□都喜欢□都不感兴趣

8、你对语文考试增设对联题目的看法是:

□很好□无所谓□厌烦

9、如果有机会让你参加了解对联知识的活动,你会:

□踊跃参加□有时间就参加□不参加

10、你对对联的发展持什么态度?

□乐观□一般□不看好

11、你认为传统的对联有什么地方值得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结果:

(我们对中学生发出100张问卷,收回95张有效问卷)

选项

题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3、进行分析

(1)从第一,二题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中学生对对联的感觉一般,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对联持厌烦情绪,可见对联的魅力还不能为广大中学生所领悟,对这一朵文化奇葩,第一项

(%)

22.1

30.5

8.4

62.1

66.3

17.9

25.3

14.7

40第二项

56.8

71.6

69.5

85.3

24.2

28.4

33.7

46.3

70.5

47.5第三项

21.1

26.4

6.3

13.7

5.3

14.8

12.6第四项

20

121

我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去了解。

(2)从第二,三题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在人们获得对联的渠道单一,自己写过对联的人也是少,这一现象在警告我们,关于对联的一些传统正在逐渐消失,是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发扬了。

(3)许多人都认为对联对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有作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中学生只记得少得可怜的一小部分对联,是接触得少?

还是懒得去记?

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定论。

(4)第七题各项的选择比较平均,我们的期望是那一部分选最后一项的人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改变这中态度,毕竟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大家的事而不只能单靠个人。

(5)从八、九题看,对中考增设对联的无所谓,对参加对联活动可有可无,我们看到的是年轻一代对对联文化的轻视,孰不知自己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6)对联的发展前景是一个被受关注的问题,大多数的乐观和认可让我被受鼓舞,做这一个调查报告,目的就在于了解对联文化,更能唤起人们对其的重视。

最后一题有的同学认为创新就不传统了,有的则认为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才能挽救对联别冷落的局面。

但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的去继承和发扬,保护这珍贵的文化遗产。

六、研究成果

1、对联起源和发展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相似、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一一对称。

它孕育于六朝骈文与唐代律诗,产生于五代,发展于宋元,繁盛于明清。

历史上较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板上写的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较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楹联,为北宋时上海龙华寺僧契盈在碧波亭柱上题写的楹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

宋代,出现了以纸代桃,促进了对联的发展。

苏轼、王安石、朱熹等人,都有楹帖(联)作品与答对对联的故事传世。

明代,由于皇帝朱元璋的倡导赏赐,文人把春联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清代康、乾年间,仅紫禁城里各宫门张贴的对联就有120多幅。

各地官署衙门,名胜古迹,风景区等也出现了艺术性很高的对联,云南滇池大观楼的180字长联,就是那时出现的。

对联的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繁盛的阶段。

对联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春联,挽联,贺赠联,故事联,名胜古迹联和其他联。

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描述联,比喻联,拟人化联,设问联、双关联、潜义联、嵌典联、嵌字联、数字联、拆字联、拼字联、复字联、叠字联、同旁联、连环联、

122

回文联、谐顺联、谐音联、叠韵联、格言联、谜语联、哑联、无字联、集句联、地名联、影片戏名联、绝对等。

对联的词性讲究与格律诗中的对仗相似。

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

对联平仄的规则是: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至少在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

有趣的是,历史上也同时出现了不拘平仄的对联,即不过分强调平仄.对仗.音韵的楹联。

如元代红巾军,写在战旗上的“旗联”就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

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仍是更易二字: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

“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

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

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

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

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比如我们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

再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象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予充分肯定和推荐的。

正如我们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

综上所述,历来对联的写作就有严格的平仄和不拘平仄两大流派。

只是近现代不拘平仄派有壮大的趋势。

我以为,对联的写作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能遵循严格的平仄对仗固然好,但严格的平仄束缚思想气势时,我们不妨也来个不拘平仄,来个百花齐放,写出具有我字特色的嘉对。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严格的平仄派和不拘平仄两大流派必将长期共存下去,并将取得各自的硕果。

任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完全否定对方的做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2、对联的分类

123

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

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

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

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

请看下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香。

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联语中,“芦苇“和“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

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

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如厦门太平岩联:

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做主乐天成。

联中“石”与“山”、“迎宾”与“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

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词类也不相对。

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

槛外远山排闼绕;

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

这就是工对与宽对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

“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

”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

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

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124

(3)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

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联)本句之内前后也相对。

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长的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

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追壮缪;

庙拓明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

联中的“将军报国”不仅对下联的“庙拓阳朔”,而且还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

下联亦然。

此种对句形式音乐感强,使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非舟。

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却不能与“陆居非屋”相对,如结构得体,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的要求,自然可以为用。

(5)借对

借对就是利用汉语的特殊特征,在一词语同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者在联中用的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另一词相对,如:

人近百年犹赤子;

天留二老看玄孙。

联中在用“赤子”(初生婴儿)和“玄孙”(曾孙之子)的甲义相对的同时,又借“赤”(红色)和“玄”(黑色)的乙义相对。

有的这种对仗不借语义而借语音,如:

尧天舜日舒清景;

晋水泉山映紫云。

即在上联中借用与“青”同音的“清”与“紫”相对。

有的还可以借结构相似的词语来相对,如湖南桃花源联:

还有,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还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3、对联的手法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125

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

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对联这一文体,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究其对联的起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

先有了先秦时期的桃符,而后从桃符演变成春联,并与同步发展的文体合二而一,形成了最初的对联形式。

对联与其它文体相比,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偶句形式。

在追本溯源谈句式一篇中,已经讨论了对偶句式是中国文学史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像《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易经》中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都是工整的对偶句。

秦汉瓦当中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对句,对工极巧。

刘麟先生在其《中国骈文史》中说道,《道德经》中裁对之法意境变化多端:

“有连联作对者,有参差作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还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必具。

”赋的出现,使对句艺术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沈约的“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为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对联的作用

对联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类,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对联的艺术探求。

这充分说明楹联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实用性,它有着比诗歌更广泛的实用价值。

就对联的作用而言,主要有八个方面:

装饰环境、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

(1)装饰环境

126

应该说,装饰环境是楹联的自身特征,是先人对对联的最初理解。

这在于对联本身包藏着一种对称之美,正应和了中国人的审美观点。

不管是过去的桃符,还是现在有纸联,虽有不同内容,但它首先通过装饰这一过程达到目的。

贴对联的目的是给人看,所以它必须以美的形象出现于不同场合,就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曾借贾政之口说道:

“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树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此话很有见地。

试想,如果只有幽静的佛殿书院,典雅的画阁芳苑,奇异的仙窟名泉,却无名联妙对相衬,纵是鬼斧神工,也觉美中不足。

如有美字奇联相配,则会使景观大增光彩,令人忘返。

园林名胜对联,恰如诗词一样,贵在情景交融。

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与藏其宅。

”对联,作为一种艺术品类,其作用又是多方面的,它只用廖廖数语,就把此地此时的有关历史、人物、景致、典故传说概括出来,与风景、古迹交相辉映达到珠联璧合之美。

如镇江甘露寺联:

峰巅片石留三国;

槛外长江咽六朝。

上联中的峰巅片石指刘备当年在甘露寺相亲时所遗留下来的那块试剑石。

当时孙权、周瑜想设美人计,索回荆州,却陪了夫人又折兵。

下联化王勃的《滕王阁序》诗句“槛外长江空自流”,借景以怀沧桑之叹。

自宋之后,楹联逐渐出现在园林景观之处,这不但给园林艺术增添了无穷的色彩,也为中国名胜、风景联的兴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明代起,题联之风大盛,墨客游人在游山玩水,访胜寻古之际,触景生情,题诗题联,留于后世。

名胜风景联在中国楹坛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内容丰富。

名胜风景联多集历史、地理、宗教、景观、文字、书法、篆刻于一炉,给人以美的享受。

联语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和文学艺术品类,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既可阅古今,壮观瞻,激诗情,又可生妙趣,添游兴,长知识,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形式,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开阔了艺术视野。

有时一副好联,竟使游人流连忘返,增添游兴,难以忘怀。

(2)启迪世人

中国古代文化是凝合文学和哲学为一体的一门学问,它融入了中国古老的辩证理论,具有一定的说理性和教育性。

对联也是如此,一篇好的对联往往使人顿开茅塞,令人从中领略人生的哲理和真谛。

许多名人志士都以联警世,教诲和鞭策同仁、同辈和亲朋好友,给人以鼓舞和勉励,传为美谈。

请看下面这副对联: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这副妇孺皆知的名联,其实是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孙中山逝世以后,这句话被后127

人以对联的形式在重要场合广泛张贴、宣传,旨在号召人们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起到了教育鼓舞人的作用。

著名画家张大千写过一副联:

人到万难须放胆;

事当两可要平心。

联句寥寥十几字,却浓缩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人们什么时候要当机立断,放开胆略,什么时候要从容不迫,平心静气。

作者将人生处事之诀,点化的十分具体,俨然是一副优美、精致的人生格言。

(3)传递感情

对联不但具有诸多社会作用,它还是人们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最好媒介。

综观楹坛,许多高手、名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题赠佳品,或互相勉励,或寄托情思,或抒发心志,或言明事理,或表示对对方的景仰、思慕之情。

请看鲁迅为瞿秋白赠的一副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是相当深厚的,瞿曾为鲁迅的杂文写过序,鲁迅在瞿牺牲后为瞿编了《乱弹》、《海上述林》以示纪念。

从瞿为鲁迅写的杂文序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称瞿为“一知己”,确实倾注了不少真情实感。

(4)祈祥祝福

祈祝吉祥,是对联以及桃符这一文体的内核。

《后汉书·

礼仪志》就有过古人以桃符驱逐鬼邪的记载。

从王安石的《春日》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爆竹声声的喜庆中,千家万户把旧符换成新桃,那种祈兆幸福,扫除雅气的感觉即刻跃然纸上。

自宋代后,人们在桃符上写对子,那时候叫“春贴子”。

《墨庄漫录》书载,苏东坡在黄州时,曾为王文甫题一桃符:

“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欢。

”在宋代,逐步有了写寿联的习俗。

孙奕在《示儿篇》提到,黄耕庚夫人3月14日生日,吴叔经为其作一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一方面表达对老人高寿的喜悦,另一方面还有祝福的意思。

(5)陶冶情操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乃古今文人修身之法门。

历代文人,多借用诗歌散文等一些手段,或直抒胸襟,或隐寓文心,或借古喻今,或托物抒怀,以发天地人之感慨,真善美之心声。

自从楹联出世,中国的文人们庆幸找到了一种简捷精练的文学形式,写出了大量修身、养性、咏物、言志、治学的佳作诗对。

这方面的对联内容较广,在楹坛中占据较大的位置,综观楹

128

联古籍,以联抒怀者不胜枚举,可谓多矣。

(6)鞭挞邪恶

以联语鞭挞邪恶,痛击时弊,古今皆有之。

此类联语多采用诙谐、嘲讽、戏谑的手法,或直来直去,或以物喻人,或以典喻今,或一语双关,或嵌字拆字,或谐音隐语,或嘲讽当朝。

大则嘲讽时政,小则劝友去疵,不一而足。

明月有情常照我;

清风无事乱翻书。

联句采用嵌字和双关手段,以物喻事。

此联乍看只在写景,实则暗有所指。

“清风”暗指清朝,“明月”隐喻明朝,作者无疑是一位明朝遗老,旧国不在,但钟情不死。

对联饱含强烈的政治倾向,虽用意工妙,不免锋芒外露。

当今时代,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腐化、没落的东西也随之滋生,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随处可见,在许多报刊、书籍、文章、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讽刺腐败现象的联语,如黎时忠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世有叶公龙反假;

今无伯乐马偏多。

联句上联借“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反其道而行之,以道破“假做真时真亦假”的社会时弊;

下联借伯乐识马的故事,对那些买官卖官、任人唯亲的现象给予了无情讽刺,联句用典得当,对仗工整,一语双关,绵里藏针,堪称讽刺联之佳品。

此外,对联还有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等作用。

〖指导老师评语〗

该课题组的成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做得相当认真。

对联,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文化之一,面广根深,这里面需要有搜集、筛选、比较、辨析的细工夫,该组成员做得不错。

本结题报告,能比较全面的介绍对联的历史、类型、手法、作用等等,也提供了一些名联及对名联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的赏析。

这种做法值得提倡。

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