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858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联达钢筋图形软件使用中问题解决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问题描述】柱类型中边柱-B边和边柱-H边是什么意思,对算量有什么影响9

13【问题描述】柱子和梁是相交的,但是计算柱子纵筋时发现没有扣掉节点高,直接用层高扣掉下层漏出长度计算?

9

14【问题描述】楼梯的弯折长度设计与图集要求不一致如何处理?

15【问题描述】柱子的净高度/柱大边长>

=4时全高加密,软件会自动判断吗?

16【问题描述】:

首层层高是3米,柱的纵筋计算描述也对,可为什么公式里层高是2.5米?

10

17【问题描述】:

用户在节点区箍筋里面输入了C12@100,但是软件没有计算节点区的箍筋10

18【问题描述】:

同一位置的两个框架柱的底标高调到基础底和基础顶,汇总计算后搭接个数为什么是不同的?

11

19【问题描述】:

基础层的构造柱在计算设置里面已经设置了箍筋信息,但汇总计算之后,没有算箍筋根数?

13

20【问题描述】客户的剪力墙被暗柱整个都包住了计算出来的剪力墙却还有水平钢筋的量14

21【问题描述】柱子在节点区为什么没有计算箍筋呢?

14

22【问题描述】:

工程打开后,在绘图界面软件就关闭,剪力墙里面有坏图元,但是无法选中,15

梁板部分15

单板布置好钢筋后再合并成一大块斜板,跟先合并成斜板再单独布置钢筋量一样吗15

2【问题描述】:

在GGJ2009软件中,绘图界面跟报表里梁的量不一致,单构件输入里面没有16

3【问题描述】:

柱子上面有柱帽,柱帽顶标高是柱高减去梁高,梁加腋从柱帽边开始加腋怎么处理?

17

4【问题描述】GGJ2009-输入梁的原位标注的时候,为什么有的时候跨号是0,有的时候跨号是1?

18

5【问题描述】圆锥形板的钢筋计算18

6【问题描述】框架梁节点设置的最后一项,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设置了两侧贴焊锚固,说是锚固长度统计到报表里,怎么在报表里面看不见量?

20

7【问题描述】板的负筋是一级钢筋的时候怎么没有计算弯钩的值?

8【问题描述】过梁在什么时候扣减,什么时候不扣减?

21

9【问题描述】用户的工程两边是对称的,所以绘制完右边的板受力筋然后镜像到左边位置的板上,两边是相同的底筋和面筋,用查看布筋情况查看两边应该是显示一样的,白色网格显示,结果用查看布筋情况两边不一样,自己布置的那边显示蓝色网格状,为什么?

10【问题描述】悬挑梁是变截面的,悬梁出来的这一跨比跨内尺寸大,悬挑梁下部钢筋为什么锚入柱子里12*d?

来源于图集那一页?

22

11【问题描述】用平齐板顶功能让梁随着板的标高来走,结果这个梁的两边是对称的,一边可以,另外一边有一段梁就悬在板上面,为什么?

23

12【问题描述】:

1.布置板受力筋时,【XY向】不能用了,其他【水平筋】、【垂直筋】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新建工程没有这个问题24

13【问题描述】:

GGJ2009-框架梁的支座负筋图纸已经给出具体的长度,怎么在软件中实现,必须编辑钢筋修改吗?

25

14【问题描述】:

在计算设置中修改分布钢筋配置选(择同一板厚分布钢筋相同),负筋属性中没有变化?

15【问题描述】板的受力筋在布置的时候布置的是一种型号的钢筋,但是在编辑钢筋里面显示的是两种或以上的钢筋,并且长度都不一样26

16【问题描述】板分割时报错提示:

27

17【问题描述】板用点画画不上去,提示不封闭27

18【问题描述】剪力墙在基础层垂直钢筋没有伸到筏板里面,水平筋有断开?

19【问题描述】主次梁相交处自动生成吊筋无法生成?

20【问题描述】用平齐板顶的功能柱墙梁的标高没变28

21【问题描述】汇总提示图形顶点个数不够28

22【问题描述】梁和圈梁可以重叠布置吗?

钢筋怎么计算28

23【问题描述】:

用户发现布置上板的马凳筋之后计算完马凳筋没有出量,问原因?

28

24【问题描述】:

非框架梁两边支座是剪力墙,输入支座钢筋后,汇总计算,编辑钢筋里面支座钢筋怎么按1/5计算了?

25【问题描述】窗台上有一道水平方向的窗台线,是用框架梁绘制的,但是梁预制的只伸入支座80mm.修改节点设置不起作用,是为什么?

26【业务背景】在圈梁里已经输入了L形放射箍筋,但是在编辑钢筋里,没有给计算。

30

27【问题描述】梁一端以柱为支座另一点以梁为支座,以梁为支座的一端需要加密在哪设置?

31

基础部分31

筏板钢筋有外伸和无外伸构造,面筋底筋如何计算?

基础梁有外伸和无外伸结构时,面筋和底筋的锚固关系式什么样子?

32

在基础层布置筏板,用的是“点”,老提示不能再非封闭区域布置,但是就是同一个构件围城的一个封闭区域,用现浇板就可以布置,筏板就不能布置33

桩承台的高度是1000,侧面受力筋信息是B12@100,软件只计算了2根钢筋呀?

34

5【问题描述】筏板底筋没有按计算设置第41项计算35

CAD识别35

1【问题描述】基础梁的吊筋怎么识别?

35

报表问题35

在钢筋2009中,选择了损耗模板,最后在报表中如何体现?

为什么报表中钢筋明细表和构件汇总信息明细表的钢筋量对不上36

其他36

1【问题描述】切换楼层提示36

用户说他现在有两个工程,他想把其中一个工程中的某一层的梁复制到另一个工程中去,如何操作?

36

3【问题描述】软件中的钢筋比重为什么与设计规范中不同?

钢筋比重值结构设计规范中为三位小数,软件中的数值是如何得来的呢?

37

4【问题描述】在楼层设置中调整构件的锚固搭接值,绘图输入界面属性不随之连动变化。

38

客户在单构件里定义构件的时候把构建位置定义错了,比如把板的放射筋定义在柱子里面了,那怎么挪到板里面38

6【问题描述】:

智能布置过梁时,按照门窗洞口宽度输入时0~1000时提示【请输入0-30000的整数】,可是检查了输入数据是没有问题的39

7【问题描述】:

升级了钢筋2013,用户想打开以前2009的工程打不开怎么办39

报错问题40

1【问题描述】钢筋工程导入图形工程中提示INFisnotavalidfloatingpointvalue,其他钢筋工程正常,就这一个钢筋工程提示。

40

2【问题描述】工程打开的时候提示40

3【问题描述】:

汇总计算提示暗撑超界?

41

钢筋软件,新建工程到最后一步时提示:

streamwriteerror?

5【问题描述】客户的工程点击报表会报错41

对量软件42

1【问题描述】使用钢筋对量软件时,对比计算后,定位到GGJ去修改计算,然后刷新为什么没有变化呢?

42

墙柱部分

【解决方法】:

看一下有没有绘制梁。

还有结构类型,只有有了支座,存在了节点区,软件才会去判断到底有没有节点以及它的核心区的箍筋

【解决思路及方法】

(1)通过用户的描述可以得出,这两道加强筋的所在的位置以及作用,是可以通过设置剪力墙的压墙筋变通处理,最终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剪力墙的定义界面,点开其他属性,在压墙筋里直接输入钢筋信息,如下图。

(2)若是用户想要在板的界面增加这样的加强筋,可以用板受力筋,自定义范围绘制出来,也是可以实现的。

【业务背景】

用户在工程中分不清楚这几种墙之间区别,定义的时候区分不清楚

【解决方法】

填充墙:

不为板的支座,可与剪力墙重叠绘制,可用于剪力墙上施工洞的绘制,并且作为连梁智能布置的对象。

框架间填充墙:

不为板的支座,不能与剪力墙重叠绘制,且不作为连梁智能布置的对象。

承重墙:

可作为承重构件绘制,可作为板的支座。

【分析解答】:

看用户的工程时,剪力墙的相关设置项都是一样的,而且端头的暗柱也是一样的,没有存在差异,最后分析编辑钢筋里的计算,发现在插筋计算的时候,两道墙的插筋取的净长不一样,就由此分析,找到基础构件中两个位置的基础梁高度不一样,一个是1200,一个是1300,导致了插筋计算不一样,还有水平钢筋布置的根数也不一样,一个是2根,一个是4根,由此就检查出了原因所在,基础梁的高度不同

【解决方案】把基础梁的高度改成一样的两道墙的钢筋量就对应上了。

检查用户工程发现,墙的属性,以及门窗洞,柱子等的绘制都是一样的,没有相邻构件之间的影响关系。

最后检查发现,用户在前边的比重设置里修改了直径6.5的钢筋比重,一个按照直径6.5计算,一个按照直径6计算,导致两个工程的量不一样,修改过来之后就好了。

【问题分析】:

查看用户的工程发现改的是箍筋的搭接形式,而不是纵筋

把纵筋的搭接形式改成绑扎即可|(如下图)。

在节点设置里面进行设置,如下所示:

但是在节点设置里面只能设置平齐一侧的水平筋弯折600,内侧的钢筋需要自己手动在编辑钢筋中调整

8【问题描述】布置洞口时提示位置非法

【解决方法】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洞口的布置超出了墙的范围,因为墙是洞口的父图元,检查一下看洞口的顶标高是不是超出了墙的顶标高。

修改节点设置中的第10项垂直筋楼层变截面锚固节点,

从板顶锚固,也就相当于弯折,先在垂直筋信息前加*,再修改节点设置即可实现。

10【问题描述】汇总工程,切换到基础层查看构造柱钢筋,构造柱在基础层没有算箍筋,(删除圈梁才会计算)

【解决方法】没有计算基础中的2根箍筋是因为不是砖混结构所以没有计算,把计算设置第8项调整为“是”就可以了。

没有计算圈梁中的箍筋是因为圈梁和基础相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软件不会计算圈梁中的箍筋,实际施工中一般也没有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用户是用来处理别的情况呢。

如果需要算出圈梁中的箍筋可以变通处理一下,把圈梁标高向上调整1mm就可以了。

11【问题描述】柱子的钢筋要伸入到桩里面怎么设置

【解决方法】一般情况下桩要在单构件输入里面处理,但是如果柱子要伸入桩里面的话,就在同位置画桩,然后可以修改节点设置如下图:

12【问题描述】柱类型中边柱-B边和边柱-H边是什么意思,对算量有什么影响

【解决方法】边柱-B和边柱-H分别指柱子的长边和宽边。

楼层中的柱子不用刻意选择柱子的类型,只有顶层柱,必须“判断边角柱”,顶层不同类别,柱的锚固不同。

算量中只有顶层会有影响

查了用户的工程与柱子相交的构建有梁有板,但是梁的标高是没有平齐板顶的,调整标高即可,但是用户发现两个工程梁高都是不平齐的另外一个工程就是正确的,细查时发现用户的工程与柱子相交的板是降板,顶标高没有与柱子顶标高相交。

调整了标高就对了。

【解决方法】 

去计算公式里改,系数k是用(踏步宽度平方+踏步高度平方)/踏步宽度平方

【原因分析】

软件中柱子汇总计算时,若柱子的净高度=2*2.3Lae(搭接区)+max(ln/6,柱大边,500)+节点高则会按照全高加密计算,否则按照输入的箍筋信息计算.

【解决方法】基础上层的柱计算纵筋时层高指的不是这层的层高,而是柱的高度减去基础层的基础梁的高度。

用户在节点区箍筋里面输入了C12@100,但是软件没有计算节点区的箍筋

看了下用户的柱子,发现没有画梁,节点区的箍筋主要是柱子与梁或板相交的区域内的箍筋,画上梁就好了。

【业务背景】:

客户在-1层绘制相同的框架柱,只将两个框架柱的底标高设置的不同,一个是基础底标高-4m,另一个是基础顶标高-3.5m

【解决方案】:

第一步,检查两个工程的搭接设置,都是一样的

第二步,发现其中有一个工程在柱子绘制的位置有柱墩,最后检查发现是柱墩影响的,柱墩是基础构件,柱子把-1层识别了基础层了,所以按柱子插筋来算了,就不考虑搭接个数了,将柱墩复制到基础层,就可以计算搭接个数了

首先检查上一层构造柱箍筋根数里面是否包括基础层的箍筋根数,没有包括。

第二步,查看一下工程结构类型,是砖混结构。

切换到计算设置里面将是否属于砖混结构改为:

“是”,即可

20【问题描述】客户的剪力墙被暗柱整个都包住了计算出来的剪力墙却还有水平钢筋的量

【原因分析】因为旁边是个连梁且没有输入侧面钢筋剪力墙的水平钢筋默认通过

【业务背景】

基础梁用框架梁绘制的,在柱子的节点区为什么没有计算箍筋,(筏板基础与框架梁的底标高相同,但是框架梁顶面超出筏板基础1000多),软件在计算时,梁高1000处没有计算柱子箍筋.

因在基础层和基础构件相连,且充当的是基础梁,因此软件将框架梁超出的区域按照基础构件处理了,(梁的箍筋不扣减但是扣减了柱子的箍筋).通常框架梁和柱子计算时都是扣减梁的箍筋,柱子的箍筋按照节点区计算.

【处理方法】

将框架梁删除汇总计算后锁定柱子,再绘制框架梁.

工程打开后,在绘图界面软件就关闭,剪力墙里面有坏图元,但是无法选中,

【解决办法】:

打开软件在轴网界面直接点批量选择勾选剪力墙,右键删除,就可以来。

一般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有坏图元导致的,使用二分法或者批量选择一种构建删除,这样检查就可以了

 

梁板部分

单板布置好钢筋后再合并成一大块斜板,跟先合并成斜板再单独布置钢筋量一样吗

【解决问题】:

这个是先单板布置钢筋后合并定义成的斜板

这个是先合并定义成斜板,然后分割单板布置的钢筋

在GGJ2009软件中,绘图界面跟报表里梁的量不一致,单构件输入里面没有

用户看绘图界面的量是用查看钢筋量然后框选梁,比楼层构件类型级别直径汇总表的量少。

咨询用户的汇总方式是按中轴线计算的,但也应该比绘图界面的量少。

看工程后发现用户其他分层里有梁,其他分层的梁没有被选中所以量少了。

用批量选择梁后在查看钢筋量就可以了

先把梁拉通布置,把柱的截面尺寸修改成柱帽的截面尺寸,锁定梁后把柱的截面尺寸改回来即可

修改前的:

修改后的:

悬挑端在终点所以跨号是1和2

悬挑端在起点所以是0跨,是根据悬挑端的位置决定跨号的

5【问题描述】圆锥形板的钢筋计算

客户在绘制的环形板上的时候用按圆心布置放射筋,输入的半径有什么影响半径应该是从那儿到那儿?

客户在绘制的环形板上的时候用按圆心布置放射筋时候输入的这个半径是从圆心到圆环形板的最外侧的距离,输入的距离不同时量就不同,是由于输入的半径决定了钢筋的根数软件会根据输入的这个半径算出这个半径的圆周长然后在去除以间距得来的根数

客户在绘制的时候用过按照圆心布置和弧线变布置量不一致,是由于弧线边布置的时候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外边的弧线是有多半的圆和一段弧线组成所以就少算了一段

【解决方法】要先把框架梁的节点设置的第一项改成机械锚固形式,然后最后一个节点里的贴焊锚固长度才会汇总计算到机械锚固汇总表里面。

【解决方法】:

当板的负筋有弯折的值时,是不计算弯钩的,把弯折值删掉,负筋一级钢就会有弯钩的值。

过梁遇到混凝土构件的时候会自动扣减,遇到超出砌体墙长度或者重叠的时候不会自动扣减的。

用户的板是镜像过去的,将板上钢筋删除重新布置即可,用户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原因,其实是两个板之间有一毫米的重叠,删除重新绘制板然后再镜像操作就可以

悬挑梁下部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是一级钢筋锚入15*d,二至四级钢筋锚入12*d,在计算设置里框架梁第39项

来源于图集03G101-1第66页

通过将梁隐藏,发现这个地方有块碎板,将这块碎板删除,平齐板顶就没问题了

122【问题描述】:

1.布置板受力筋时,【XY向】不能用了,其他【水平筋】、【垂直筋】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新建工程没有这个问题

【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CAD导图识别的轴线、柱、梁等构件,但是轴线没有识别为轴网,而成辅助轴线了。

所以在执行【XY向】布置板受力筋时,参照轴网中,默认为空导致,需要多操作一步才能将受力筋布置成功。

还有一种就是用户没有绘制正交的轴网绘制的是斜交的轴网。

【问题解决】:

一般梁支座负筋是按照平法图集规定计算的,取净跨1/3计算。

那么现在规定的支座钢筋的长度。

在软件中可以在原位标注中输入2b12-1500,1500指的就是指定的长度。

用户的负筋是cad识别过来的,在识别时,属性框中默认有了信息,在计算设置中修改不起作用,快速的方法就是选中所有负筋,把属性的中A6@250清除了按回车就变成计算设置中设置的了

15【问题描述】板的受力筋在布置的时候布置的是一种型号的钢筋,但是在编辑钢筋里面显示的是两种或以上的钢筋,并且长度都不一样

【解决方法】这是由于用户在绘制剪力墙的时候绘制到暗柱的边上,板是认的梁或者是墙为支座,所以在没有封闭的区域内会自动计算一个钢筋的

【分析原因】:

是因为存在碎板

【处理方法】:

将板删除掉重新布置,就可以分割。

或者将板分成几块画,因为板太大的原因

17【问题描述】板用点画画不上去,提示不封闭

【解决方法】是因为墙是填充墙,在软件里面填充墙和框架填充墙都不支持点画板的,只有承重墙才可以。

因为剪力墙画的有问题,删掉重新画。

水平筋断开是因为在这个地方有独基,剪力墙水平筋遇到独基断开了

次梁宽度未被识别,重提梁跨以后,自动生成吊筋必须选中相交的两根梁;

或者下部的柱子和墙被识别为支座,此时吊筋是无法生成的。

20【问题描述】用平齐板顶的功能柱墙梁的标高没变

【解决方法】经检查发现板的标高低于本层的层底标高了,这种情况下平齐板顶的功能是不起作用的

21【问题描述】汇总提示图形顶点个数不够

【解决方法】自动布置板产生碎板;

删除碎板就可以

钢筋怎么计算

【解决方法】同一位置同一标高可以重叠布置,钢筋是各算各的,不会相互扣减的

首先在绘图区选中板点开属性看属性中板的马凳筋的配筋信息是否输入完整,检查发现没有马凳筋的信息,用户是后来直接在定义界面的属性中添加的马凳筋的信息,必须选中板再去修改马凳筋的信息才可以

【业务场景】:

因为框架梁的支座钢筋第一排一般按照1/3计算的,有时候不注意就认为算错了

【原因分析】:

因为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非框架梁第11条:

直形非框架梁上部端支座负筋伸入跨内长度为L/5,所以会这么计

如图所示

经过检查发现梁的端部柱子是端柱,另一侧砌体墙,梁就认成悬臂梁,按悬臂梁节点来做了,所以不起作用了。

选择节点四,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