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答题技巧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题技巧指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两者的区别是()(2007年)
A.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前者不具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D.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3、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两者不同之处在于()(2005年)
A.它们都是违法行为B.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它们都要承担法律责任D.它们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四)整理、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这里的信息包括知识观点、名言警句、漫画图表、时政情境等等。
答题时要注意题中的联项,主要有:
一是:
“是指”“意味着”“从某某角度看是”“可以看出”“认识”等;
二是:
“说明了”“表明了”“体现了”“反映了”“启示我们”等;
三是:
“有利于”“意义在于”等;
四是:
“主要是因为”“原因是”等;
五是:
“正确理解”“不正确的”等。
我们把这种带有提示性的关键词称为“题眼”,它引导着选择题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反映本题的立意。
1、“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面对挫折和逆境时应()(2007年)
A.屈服挫折,放弃目标B.拼搏一阵,无需坚持
C.勇敢面对,永不言弃D.回避挫折,选择坦途
2、初中生小红总是为自己个子不高感到难过,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红()(2007年)
A.不能全面认识、评价自己B.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D.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3、右图直接反映出宪法()(2006年)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是公民权利的保障
C.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制定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它的确立是由我国()
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B.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C.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D.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决定的
5、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不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的有
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积极推进两岸直接“三通”D.台湾当局拒绝接受赠台大熊猫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一、题型特点
主观题是除选择题之外的考查学生的一种重要题型,它的类型多样,可以是辨析题、言行评析题、图表题、关系类题、活动探究题等,它的信息容量大、分值大,答案的组织综合性强,一般来说,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绎能力等。
二、一般的解题步骤
1、审题、破题:
找出问的关键词,明确指向。
2、看材料:
结合问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
3、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强调打草稿)(多角度/辩证分析)
4、表述答案(书写):
①分点②材料+书本知识有机结合③表达的完整性
例题A:
一群青年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愿就业。
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
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请你对“啃老族”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第一步:
审题、破题:
找出问的关键词,明确指向。
这一步是答题的重要前提。
我们先进行审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有三个,即
年轻人、
行为、
评析
根据关键词,我们知道这是一道辨析类的题型,它一般包括三步,即
判断、
分析、
下结论
第二步:
结合问的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并在材料中划出“有用”材料(见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即年轻人的行为。
他们分别是:
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靠父母供养、
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在我国家庭比例很高。
按照问的要求,我们要对以上三种行为进行评析。
第三步:
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在“有用”的三个材料找出来以后,我们要对这三种行为进行评析。
即找出材料相对应的书本知识点。
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应用多角度和辨证的思维分析和看待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倡大家可以使用打草稿的方法进行分析,准确和迅速找出我们需要的知识点。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组织知识点:
按照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有用”材料
对应的书本知识
心理
道德
法律
国情
1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缺乏坚强意志
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无
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精神
2靠父母供养
不能走向自立自强
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
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
3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在我国家庭比例很高
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第四步:
表述答案(书写):
依据解题第二步中所列表格,本题可分四点作答:
①分析“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的行为②分析“靠父母供养”的行为③分析“形成新失业群体,在我国比例比较高”的现象④进行总结,表明态度,说明我们应该有的正确的做法。
在进行表述答案(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想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必须做到三个要求:
①对答案进行分点,以方便阅卷老师的批改和给分;
②材料+书本知识有机的结合,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③表达的完整性,要使得老师能够看懂你写的答案。
切记:
你的答案是给老师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的。
例题A的答案如下:
①“啃老族”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说明他们沉迷于娱乐,缺乏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同时还体现出他们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啃老族”靠父母供养,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到基本自立,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和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也是对父母不负责的行为。
③“啃老族”现象在我国家庭中占到很高比率,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
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啃老族”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④因而,“啃老族”的行为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他们应当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要树立为国家、社会尽责作贡献的意识。
请按照以上思路,对例题B进行分析:
(按照四步分析方法进行)
例题B:
(06年南京中考题)在南京某家电商场冰箱柜台前,有一对母女在讨论:
母:
就买这台冰箱吧!
它价格比较便宜。
女:
这是有氟冰箱,会破坏环境,还是买那台无氟冰箱吧,价格虽然贵了点。
母(生气):
你就知道大手大脚花钱,不懂节俭,我不同意。
……
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母女的言行。
三、试题类型及答题方法
题型一:
“怎么样(做)”类
(一)真题列举
①作为公民(中学生),我们能做点什么?
【07-14】
(3)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长征精神?
(4分)
【08-13】
(2)“重在参与”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奥运会期间,如果你扮演着下列角色,应该怎样去做?
(4分)①角色:
外因朋友的向导,做法②角色;
奥运赛场的观众,做法
【08-17】
(3)你准备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6分)
【09-13】
(2)人人都盼望着有个温馨的家。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
【09-14】
(2)本届中博会后,不少海外客商陆续到我省各地进行考察和交流。
请回答:
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在与海外客人的交往中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
【09-17】
(3)你打算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0-14】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假如请你组织本校开展为灾区募捐的活动,你认为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09-16】
(3)为把我省的“蛋糕”做得更大,作为安徽学子,请谈谈你
的打算。
【10-17】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
(4)为践行“低碳世博”理念,追求健康时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②倡议式、承诺式、活动式、建议式
【07-16】[关注民生,共建共享](4)请你说说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08-16】
(1)同学们搜集30年来取得的成就并在班级进行展示。
你的搜集途径和展示方法是什么?
请各写两种。
(3)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前就如何“立志成才、建设家乡”互赠毕业留言。
请你根据要求也给同学写出两条。
(2)校团委准备向群众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
请你推荐两种切实可行的做法。
(二)、“做法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进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设问,这类试题发展的空间很大,没有固定的答案,具有很强的的开放性,因此,许多同学答题时无从下手。
其实此类试题是有规可循的,下面将结合几类试题进行简单的讲解:
(1)成才报国方面
设问举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立志成才?
参考答案:
⑴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⑶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
思路点拨:
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做答,注意答案要全面。
(2)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方面
设问举例:
针对台独的言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学生该做些什么?
⑴坚决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⑵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⑶依法服兵役,增强爱国意识⑷树立高度责任感,敢于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承担保卫祖国的重任。
此类试题一般从公民的义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敢于斗争等方面作答。
(3)人口、资源、环境方面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⑴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⑵树立人口意识,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⑶落实环保行动,注意节约资源⑷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⑸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此类试题有两类不同的设问,若概括提问青少年应怎么做,可结合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情国策进行回答。
若问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注意答案一定要具体,回答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等。
(4)守法护法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
从小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要学法守法护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敢于同违法的行为作斗争;
依法自律,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
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解答法律试题,应包括学法(增强法律意识)、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同违法行为斗争几个方面。
(5)维权方面
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做?
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劝说父母让孩子返校;
如父母仍不让返校,应该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也可向法院起诉。
作为消费者,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做?
与经营者协商;
可以向消协反映;
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根据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权类试题一般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能协商解决的就协商解决,必要的情况下再起诉。
☆总结:
回答“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等类题的常规套路
在中考里面,越来越多的问到青少年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做,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法律问题、台湾问题等都可以这样问。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保证学生回答全面呢?
往往学生的答案只是侧重于某个角度而提出多种认识,但这样往往无法踩到全部得分点,所以,我们可以确立一个框架。
⑴、青少自己怎么做:
①思想上:
要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
②行动上:
青少年自己应该首先行动起来,结尾注意照应问题。
⑵、对他人怎么做:
向他人宣传相应问题的正确观点,使他人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
发现他人做出违背性事件时,纠正,劝告,举报,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智胜。
题型二:
“为什么”类
此类题有多种问法,包括以下几种:
1、问意义
(3)晓舟同学对本次活动的目的,本次活动的必要性不太理解。
请你给他讲清道理。
(2)你认为分好这个“蛋糕”有何重要意义?
2、问原因
【07-16】[关注民生,共建共享]
(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分)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问题?
【07-17】[点燃激情传递梦想](3)学校招募奥运志愿者,同学们踊跃报名。
假如你也想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请你说出理由。
(2)30年来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简要说明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
这种强大凝聚力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0-16】近年来,安徽的社会财富这个“蛋糕”越做越大,请你列举几个主要原因。
3、谈启示
(1)紧急行动,迅速部署。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这说明了什么?
4、其它“谈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要……”
如:
①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为什么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②谈谈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为什么”类试题的回答形式
(1)这有利于……
(2)这是……的需要(3)这是……的体现(这体现了……)
这类题型答题时要紧扣国策、战略和重要理念(如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大政方针。
题型:
三“是什么”类
1、直接考查知识要点中的重要结论或观点
真题列举
(1)请说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1)校团委准备制作展板进行宣传(4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简介:
.
(3)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10-16】
(2)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分配制度?
(1)上述材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3)“低碳世博”理念体现了我国坚持______________战略。
2、描绘列举
【07-16】[关注民生,共建共享](3)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列举两例。
【07-17】[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1)“我行,我能行!
”这句话,最能体现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的心理品质。
(2)制售假冒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的行为,侵犯了北京奥组委的权。
(1)结合材料回答:
成功举办本届中博会,对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感受体会类
(1)题型特点:
看法、认识、启示类题型往往通过一个(或几个),案例、一组(或几组)数据、一段(或几段)材料的展现,重点考查学生能否从提取的信息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设问方式:
①“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启发”;
②“谈谈你的看法、体会、认识”;
③“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④“如何认识……、如何看待……”;
⑤“如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2)真题列举
【07-17】[点燃激情传递梦想](4)你在参观展览时,相信会有很多的感受,请把写出来。
(2)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无论你在现场,还是在电视机旁……每一名中华儿女都会激情澎湃、思绪万千。
相信你也会想到很多,请你把它写出来。
(3)举国默哀,共渡难关。
在亲身经历了2008年5月1g日14时28分开始的举国默哀后,你对生命有什么感悟?
(1)从材料中的划线部分可以发现,在小卉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2)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1)“新校园,会有的!
新家园,会有的!
”读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这句话,你有何感触?
【10-17】【看创新】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
世博会创办150多年来,许多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随后得以普及推广,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本届世博会期间;
很多参展方也都带来了本国最新的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各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2)读了这则材料,你能从中悟出哪些道理?
(3)解题思路:
理解、认识、启示类的题目可按照“示—理—启”的解题思路作答,
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作答。
1、“示”即展示(是什么)。
主要是指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也就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主要通过“读”来完成。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启示。
2、“理”即道理(为什么)。
即“材料反映的内容”的依据、原因、重要性(必要性)、不做的危害性等。
①依据:
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的理论根据(包括路线、方针、政策、国策、战略、原则、原理、法律、法规等)。
②重要性:
是指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
是指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
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导致的消极后果。
3、“启”即启发(怎么办)。
即政府、社会、学校、公民、青少年等准备怎么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主要通过“提”完成。
“提”就是根据所找出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
提出今后在这方面应该怎么做。
这是解好试题的落脚点。
解答时,应注意运用“应”、“要”、“坚持”、“必须”等词语,以体现答题的针对性。
四情景探究类
【07-15】[法律伴我成长]15.(12分)探究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
小强在课间因故与邻班同学发生了冲突,觉得自己吃了亏,准备邀上几个好朋友去报复对方。
如果你是小强的好朋友:
你的正确做法是。
(2分)你这样做的理由是(2分)
情境二近来,小玲发现同学们总是在她的背后嘀嘀咕咕,表情怪怪的。
一打听,原来是小明把她的私人日记上传到了网上。
小明侵犯了小玲的。
(2分)小玲的正确做法是。
情境三九年级
(1)班的小丽同学发现最近在校门口不远处开了一家网吧,每天都有低年级的同学进出。
于是,她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
小丽这是在行使。
(2分)小丽的做法体现了。
【08-15】[和谐生活法律护航]15.(2008安徽中考,15)(12分)探究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中学生小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外地工作的表哥,表哥客气地递上一支香烟说:
“来抽一支。
”
小浩的正确做法是______。
(2分)小浩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
情境二14岁的八年级小亮同治听学校老师的反复劝阻,经家长允许后辍学外出打工,某企业未经审查就予以录用。
小亮这样做没有履行的义务是。
(2分)除小亮外还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有。
情境三小丽家新买了一套商品房,入住不久发现因建造质量问题出现了墙面裂缝,经多次与开发商解决未果。
开发商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是。
(2分)小丽家还能采取的维权途径有。
(写出一条)。
【09-15】【明辨是非,健康成长】15.(12分)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接近3亿,中学生上网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1)初中学生小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家网吧门口。
网吧老板对他说:
“小同学,进来玩玩。
小峰正确的做法是。
(2分)小峰这样做的理由是。
(2)初中学生小文上网成瘾,有时甚至逃课上网玩游戏。
请你告诉小文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3)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活动,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行特殊保护?
【10-15】【遵守法律弘扬美德】15.(12分)探究情境,回答问题。
情景一:
魏某和朋友一起喝酒。
酒后,他坚持要自己开车回家。
(1)如果你是魏某的朋友,此时你会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