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呼市六中高一地理鲁教上学期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Word格式.docx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地理鲁教上学期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呼市六中高一地理鲁教上学期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8.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题.
直射点从B
到
C的这段时间( )
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逐渐扩大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减小D.杭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2018年元旦假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图中的()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
10.从元旦到2月4日开始放寒假,这一段时期()
A.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B.南通的白天越来越长
C.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地球的公转速度保持不变
读下图6月22日地球表面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1.此日之后一周内,A点
A.昼长小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长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D.正午人影逐渐变短
12.关于上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线速度最大B.B点地方时为12点
C.C点地方时为6点D.D点角速度最大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东北,后转向东
B.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
C.先向北,后转向南D.一直向东南
14.当甲地地方时为18点时
A.全球昼夜等长B.理论上全球为同一日
C.昏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D.太阳直射180°
经线
15.下列关于两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河河水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于①河
B.①河所在地风能资源丰富,②河入海口海域石油资源丰富
C.③④两山脉均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D.③④两山脉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位于赤道
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
17.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C.澳大利亚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屋顶太阳能发电就是在房屋顶部固定安装光伏电池进行发电,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扳时发电效果最好。
下图是杭州(约30°
N)某居民安装屋顶太阳能的设计简图和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限制屋顶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是①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②发电量不稳定
③占用土地面积大
④无污染,可再生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19.正常年份该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最小的时段是
A.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B.6月中旬至7月中旬
C.7月中旬至8月中旬D.3月中旬至4月中旬
20.若只考虑太阳辐射强度,则下列节气正午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A.惊蛰B.夏至C.清明D.大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1.读图回答下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光线,C点经度为30°
E,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
(每空1分,共10分)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是
,日期为
月
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经度
,纬度
,株洲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
。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三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是
(4)图中B地
时日落,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
小时。
22.读“二分二至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至图中A、B、C、D四位置时,对应的节气分别是: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___________;
靠近_______点(近日或远日),该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半球,并一直朝_____方向运动。
(3)地球公转从B到D过程中,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从A到C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
(1)写出下列三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A→E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位于热带的有__________,位于低纬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一架飞机从A飞往E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E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_方向。
(6)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_______。
24.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会议(G20)在杭州举行。
(1)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四地中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的是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③位置时,此日C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G20峰会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
太阳直射点位于①~②时段时,杭州地区_______(单选)。
A.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B.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
C.游人拍摄雷峰夕照的时间逐渐提前
D.雷峰塔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4)G20峰会召开约3个半月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附近,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单选)。
A.当太阳直射点在①位置时,北京可见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B.当太阳直射点在②~③时段,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当太阳直射点在③~④时段,西湖可见苏堤春晓
D.当太阳直射点在②位置附近的时段,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能力。
熟记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解答】
我国国庆节为10月1日介于9月22日至12月22日之间。
读图可知,③点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掌握地球轨道上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出现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据所学知识知,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故地球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距离太阳有远有近。
每年的7月初,地球运动到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每年的1月初,地球运动到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地球公转速度①到②先变慢后加快,A错。
②到③逐渐加快,B对。
③到④先加快后变慢,C错。
④到①逐渐变慢,(地球公转速度在一月初最快,七月初最慢)D错。
故选B。
3.【答案】A
解:
读图可知,A为春分日、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点这一天地球公转速度还在加快.
故选:
A.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中地理现象的判读,理解即可.
4.【答案】C
地球公转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之间有规律的做运动,由题得,当活动支架最短,即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而北京位于北半球,所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符合题意的是6月22日.
C
分析图中,活动支架最短也就是意味着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也就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难度大,要熟练掌握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
南半球相反。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图中A是春分日,B是夏至日,C是秋分日,D是冬至日。
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段是A-B-C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间段是C--D--A之间。
A.A-B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增长,故A正确。
B.B-C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但夜渐长,昼渐短,故B不符合题意。
C.C-D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渐长,昼渐短,故C不符合题意。
D.D-A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渐短,昼渐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与地球运动有关的地理现象的能力。
读图知,该地的昼长在冬至日(12月22日)时为24小时,在夏至日(6月22日)时为0小时。
由于夏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昼现象;
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夜现象,所以判断该地位于南极圈(66º
34′S)上,D对,AB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正确说法。
由于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与赤道互相平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地球上昼半球始终等于夜半球,A错;
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是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全部是极昼,B错;
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C对;
太阳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没有被直射的半球是纬度越低,昼越长,D错。
8.【答案】C
A、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扩大,不符合题意.
B、7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
C的这段时间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不符合题意.
C、直射点从B
C的这段时间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减小,故正确.
D、直射点从B
C的这段时间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
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可知,图中A是春分日,B是夏至日,C是秋分日,D是冬至日.所以直射点从B
C的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但在向南运动,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属于中档题,要熟记从夏至日到秋分日的时间段内的地理意义的变化.
9.【答案】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特点。
元旦为1月1日,位于冬至日后,北极点俯视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元旦位于冬至日后,最接近图中D位置,D对;
A位于春分后,B位于秋分前,C位于秋分和冬至之间,ABC错。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
从元旦到2月4日位于冬至到春分期间,该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先靠近近日点再远离,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D错;
地球自转速度不变,A错;
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通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对,C错。
故选B。
11.【答案】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根据光照图,该日为夏至日,此日之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动,A点昼长夜短,但昼长逐渐变短,A错误,C正确;
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故正午人影逐渐变长,BD错误。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地方时的判断。
地球表面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A错误;
B点位于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B错误;
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C正确;
地球表面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均相等,D错误。
13.【答案】
【小题3】C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过球心的圆)的劣弧。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可知,甲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经度为90°
E,乙位于美国,经度为90°
W,甲乙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过这两点的大圆即为经线圈,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沿着经线向北到北极点,在沿着经线向南至乙,C正确,ABD错误。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全球昼夜等长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当甲地地方时为18点时,说明甲地位于昏线上,不能说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A错误;
当甲地地方时为18点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可得180°
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者0时,即180°
经线为0时,全球为同一日,B正确;
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乙地经度为90°
W,甲地经度为90°
E,两地地方时相差12小时,即乙地为6时,故晨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C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180°
经线为0时,故0°
经线地方时为12时,为太阳直射经线,D错误。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①河主要为春夏的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河流流量很小甚至断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于②河,A错误;
①河位于内陆盆地,风能贫乏,②河入海口海域为墨西哥湾石油资源丰富,B错误;
③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而成的,④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隆起而成的,所以两山脉皆处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C正确;
③山脉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④山脉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D错误。
16.【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方向和大小变化及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图示两至日正午太阳的位置及方向,可以推断,甲图中a、b从南北两侧照射,故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又因为a、b太阳高度角相等,故甲应位于赤道;
乙图中,a、b两点太阳都位于南方,图乙图应位于北温带;
丙图中a、b太阳都位于北方,故丙图在南温带。
所以B正确,ACD错误。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赤道,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即正午太阳高度位于当地的正北,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A错误;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应达到最大值,B错误;
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错误;
此时是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接近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D正确。
18.【答案】
【小题3】A
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利用。
在屋顶固定安装光伏电池,投资成本较高,①正确;
杭州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雨天多,太阳辐射能不稳定,发电量不稳定,会限制杭州屋顶太阳能的推广,②正确;
建在屋顶,占用土地面积小,③错误;
太阳能无污染,属于可再生,因此应该大力推广,而不是限制其规模,④错误。
B正确,ACD错误。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的影响。
杭州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的降水主要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雨带在5月初从华南地区登陆,6月份达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因此正常年份,在6、7月份,处于长江中下游的杭州,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形成梅雨天气,降水多,降水时间长,晴天少,太阳辐射少,太阳发电量最小,B正确,ACD错误。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若只考虑太阳辐射强度,要使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好,太阳光线应该与集热板垂直,屋顶的坡度为34°
,则此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6°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
-(当地纬度±
直射点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
杭州的纬度为30°
N,要使正午太阳高度H=56°
,则直射点的纬度为4°
S,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每4天走1°
可知,当直射在4°
S时,为9月23日(直射赤道)之后,加16天即10月9日左右,或3月21日(直射赤道)之前,减16天即3月5日左右,对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或寒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答案】
(1)夏至6
22
(2)150°
E
23.5°
昼长夜短
(3)A<
B
(4)18
16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
26′N;
图中昼夜半球分界线东侧为昼半球,该分界线为晨线,其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则C点所在经线30°
E为4点,则150°
E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该经线。
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3)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图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其次是B地,C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三地中A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其次是C地,B地线速度最大。
(4)图中B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6点日出、18点日落。
C地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在日出,其地方时为4点,则该地昼长为16小时;
A地位于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则C地昼长比A地昼长长16小时。
考点:
光照图综合判读
22.【答案】
(1)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2)
23°
26′S
近日点
南半球
北
(3)先逐渐变快,再逐渐变慢
先逐渐变慢,再逐渐变快
(4)北极圈及其以北
(5)一个回归年(或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1)根据“二分而至”图可知,A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B处太阳直射赤道,再根据太阳直射点是由A→B可知,B为秋分,C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D处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
(2)由上题可知,地球公转至C时,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23°
26′S,靠近近日点(1月初)冬至日过后,太阳仍位于南半球,但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
(3)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地球公转从B到D过程是由9月23→3月21运动,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快,后变慢;
同理,地球公转从A到C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先变慢,后变快。
(4)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一次的周期称为一个回归年,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23.【答案】
(1)(40°
N,70°
W)(30°
N,50°
W)
(30°
W)
(2)CDD
(3)正南
(4)D
(5)西北
西南
东北
(6)北
本题考查地球仪和经纬网,最短航线,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地图上的方向。
(1)据图可知,纬度向北递增,为北半球经纬网图,故直接读出A的坐标为40°
W;
B的坐标为30°
E的坐标为30°
W。
(2)20°
W向东到160°
E之间为东半球的范围,图中只有C在东半球。
0°
到23°
26′之间为热带的范围,只有D符合。
到30°
之间为低纬度,只有D符合。
(3)飞机飞行,沿大圆劣弧航线飞行线路最短,A和E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沿经线向南飞行就是大圆航线的劣弧段,为最近的线路,所以飞行方向是正南。
(4)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D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故A→E各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D。
(5)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故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D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
(6)南极点位于经线的最南点,没有比南极点更南的方向了,所以站在南极点,四面都是正北方。
24.【答案】
(1)D>
A>
C>
B
B
(2)12
(3)南
B
(4)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极圈及其以北
(5)D
(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及意义。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读图,四点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DACB,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D>
B。
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四点中只有B点位于北半球。
(2)本题考查不同节气的昼长。
读图,③位置为秋分日,全球各地昼长都是12小时。
(3)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题意知,G20峰会召开的时间
为2016年9月4日至5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图中①是春分日,②是夏至日,该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杭州地区昼渐长夜渐短,游人拍摄雷峰夕照的时间逐渐推后,
A错;
随着太阳高度的增大,雷峰塔正午影长逐渐缩短,月平均气温逐渐升高,B对,D错。
(4)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
G20峰会召开约3个半月后大约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圈及其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