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1701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说明Word下载.docx

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

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

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2)居住区环境景观突出文脉的延续性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

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

而营造居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与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

挖掘、提炼和发扬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

居住区环境设计更多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

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

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

(4)居住区环境设计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

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与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

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

而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

因此,对于居住区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

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

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4.2.3居住小区环境综合营造

1总体环境

(1)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与详细规划的要求。

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境与风格塑造的和谐。

(3)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观;

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融;

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光环境

(1)住区休闲空间应争取良好的采光环境,有助于居民的户外活动;

在气候炎热地区,需考虑足够的荫庇构筑物,以方便居民交往活动。

(2)选择硬质、软质材料时需考虑对光的不同反射程度,并用以调节室外居住空间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不同光线要求;

住区小品设施设计时宜避免采用大面积的金属、玻璃等高反射性材料,减少住区光污染;

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3)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应营造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灯光亮度;

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的独特景观。

3.通风环境

(1)住区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自然通风,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做到疏密有致,通透开敞。

(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绿化种植面积,适当增加水面面积,有利于调节通风量的强弱。

(3)户外活动场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疏导自然气流。

4.声环境

(1)城市住区的白天噪声允许值宜≤45dB,夜间噪声允许值宜≤40dB。

靠近噪声污染源的住区应通过设置隔音墙、人工筑坡、植物种植、水景造型、建筑屏障等进行防噪。

(2)住区环境设计中宜考虑用优美轻快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居住生活的情趣。

5.温、湿度环境

(1)温度环境:

环境景观配置对住区温度会产生较大影响。

北方地区冬季要从保暖的角度考虑硬质景观设计;

南方地区夏季要从降温的角度考虑软质景观设计。

(2)湿度环境:

通过景观水量调节和植物呼吸作用,使住区的相对湿度保持在30%∼60%。

6.嗅觉环境

(1)住区内部应引进芬香类植物,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

(2)必须避免废异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在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推广垃圾无毒处理方式,防止垃圾与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

7.视觉环境

(1)以视觉控制环境景观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设计方法,如对景、衬景、框景等设置景观视廊都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此而提升环境的景观价值。

(2)要综合研究视觉景观的多种元素组合,达到色彩适人、质感亲切、比例恰当、尺度适宜、韵律优美的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效果。

8.人文环境

(1)应十分重视保护当地的文物古迹,并对保留建筑物妥善修缮,发挥其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

(2)要重视对古树名树的保护,提倡就地保护,避免异地移植,也不提倡从居住区外大量移入名贵树种,造成树木存活率降低。

(3)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发扬优秀的民间习俗,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引导新的居住模式。

9.建筑环境

(1)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住区整体景观。

(2)建筑外立面处理

形体

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

材质

鼓励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与对比来丰富外立面。

建筑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

外墙材料选择时需注重防水处理。

色彩

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

在景观单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变化或适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

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

4.2.4总体方案构思

在总体方案构思阶段,设计者除了积极同甲方或业主进行沟通,了解整个居住小区的市场定位外,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功能定位

有的居住小区总体规模较小,绿地面积也较小,那么就没必要把小区的所有功能要素都用上。

不同规模、不同造价、不同需求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其内容和功能设计也是不同的(图4-12)。

图4-12概念分析图

2.注重地域特征和场地精神

居住小区总是处于特定的城市中,虽然在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有很多小区引入西方国家的生活理念和异域风情无可厚非,但如果能准确提炼本地的地域特征作为构思立意,则能激起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更能构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貌。

如XX自古就有“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大街小巷都是花的海洋,XX的“江东花城”居住小区就是以鲜花为主题,以花之城为设计理念,花满馨楼,五颜六色,无处不在书写“鲜花”的景观主题,通过浓墨重彩的线条展现XX小区鲜明的地域文化;

XX的“芙蓉古城”是以川XX区文化作为景观设计的灵感来源,川西民居建筑以中轴线布局,通常采用穿斗式木结构,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以解决XX多雨季节的屋面排水问题。

住宅外墙多采用白色为基础色调,利于反光,弥补川XX区采光不足的缺陷;

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与白墙相配,显得清新而淡雅。

这些充满着川XX域符号的小区景观表达了巴蜀之地的婉约美和内敛气质。

4.2.5细化景观设计

1.道路

道路是整个居住小区的景观骨架,是在设计景观方案时首先要确定的,它一方面是实用要素,要考虑居民的车行、步行需要,形成完善的车、步行小区道路系统。

如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所以步道设计应以居民的舒适度为重要指标,当曲则曲,该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构图,求直求宽。

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

另一方面道路作为美学要素,可形成重要的视线走廊,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1)道路的类型

①按照功能分: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包括自行车道、轮椅专用道、人行步道)

②按规划等级分:

小区道路(6—9米)、组团道路(3—5米)、宅间道路(不宜小于2.5米)、园路(含入户道路、小区景观游赏步道、汀步,临水栈道,其路宽酌情控制)

③按照路面材质分为:

a.柏油沥青面道路(包括不透水沥青路面和透水沥青路面)

b.混凝土面道路(包括混凝土路面、水磨石路面、模压路面、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

c.花砖面道路(包括釉面砖路面、陶瓷路面、透水花砖路面、粘土砖路面)

d.天然石材面道路(包括石块路面、碎石、卵石路面、砂石路面)

e.沙土路(包括沙土路面、粘土路面)

f.木质路(包括木地板路面、木砖路面、木栅格路面)

g.合成树脂路(包括人工人工草皮路、弹性橡胶路、合成树脂路)

④其他强制性规定道路

a、消防通道

b、无障碍通道

(2)道路设置要求

①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②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③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④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⑤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

12m的回车场地;

⑥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2.绿化设计

绿化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设计时要将其视觉功能和非视觉功能统一起来,视觉功能是指植物在审美上的功能,非视觉功能指植物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塑造空间、启迪心灵等功能。

(1)绿化率

绿地率是小区绿化的重要指标,是指居住区用地X围内各类绿地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其中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X》中,要求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但规X中仅对最小规模、面积计算与分级规模规划的标准与面积计算作了规定,未对绿化空间环境景观的三维空间加时间维的四维效果作详细规定,目前许多小区采用的草坪型绿地,多植草皮,适当种植花草、灌木或间点缀一些幼树的做法,虽然达到了绿化效果,但没有对树木的种植和草坪铺设的比例有所控制。

(2)小区的绿化系统

居住小区X围内的绿化可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如何确定各类型绿地的规模、位置与其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地位,要求规划师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住户对居住环境亲和性要求(图4-13)。

图4-13植物景观规划图

①公共绿地

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即居住小区公园,亦包括小区级儿童公园,就近服务于居住小区内的居民,设置一定的健身活动设施和社交游憩场地一般面积4000m2以上,在居住小区位置适中,服务半径为400--500m。

公共绿地的平面布局形式不拘一格,但总的来说应采用简单明了、内部空间开敞明亮的格局。

对于用地规模较小的居住小区公园,可采用规则式的平面布局,容易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用变化有致的几何图形平面来构成平面布局,结合地形竖向变化,形成活泼多变的园林环境。

公共绿地内适当布置园林建筑小品,既起到点景作用,又为居民提供停留赏景的地方,建筑小品的布置和造型设计应特别注意与周围绿地的尺度和居住小区建筑相协调,一般来说,体量宜小不宜大,用材宜精细不宜粗糙。

②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即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地,在宅旁绿地的绿化设计中,应注意与建筑物关系密切的细部处理,如建筑物入口处两侧绿地,一般以对植灌木球或绿篱的形式来强调入口,不要栽种有尖刺的园林植物,以免刺伤行人;

墙基、角隅绿化,墙基可铺植树冠低矮紧凑的常绿灌木,墙角栽植常绿大灌木从,这样可以改变建筑物生硬的轮廓,调和建筑物与绿地在景观质地色彩上的差异,使两者自然过渡(图4-14)。

③道路绿地

居住小区主要道路两侧的道路绿化用地。

一般居住小区干道和组团道路两侧均配植行道树,宅前道路两侧可不配植行道树或仅在一侧配行道树。

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和种植形式,应配合不同道路类型的空间尺度,在形成适当遮阳效果的同时,具有不同于城市街道绿化的景观效果,能体现居住区绿化活泼多样、富于生活气息的特点。

在树种选择方面,道路空间尺度较小,应选用树形适中的树木,如南方城市中采用无患子、广玉兰、白兰、香椿、合欢等,这些树种大都有优美的自然树形,有春花秋色的季相,又有较好的夏季庇荫效果;

在种植形式方面,不一定沿道路等距离列植和强调全面的道路遮阳,而是根据道路绿地的具体环境灵活布置。

如在道路转弯、交汇处附近的绿地和宅前道路边的绿地中,可将行道树与其他低矮花木配植成树丛,局部道路边绿地中不配植行道树;

在建筑东西向山墙边丛植乔木,而隔路相邻的道路边绿地中不配植行道树,以形成居住小区内道路空间活泼有序的变化,加强小区内开放空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小区环境的通风,形成连续开敞的开放空间格局等(图4-15)。

④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

指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如会所、幼儿园等用地的环境绿地,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图4-14宅旁绿地图4-15道路绿地

3.水体景观与设施

水景与植物一样都属于软质景观,小区中的水景不但可以改善环境,还能满足人们亲水的本性,使生活空间充满活力。

①设计要点

为满足业主临水而居的心理,时常在小区中沿原有地貌建湖筑岛,营造出湖光山色的开阔水景,或垒壁引泉做瀑,筑池蓄水成景,可以营造出蜿蜒小溪、儿童戏水池等不同的水景,显示出园林水景的无穷魅力。

②水体形态

水体形态在传统的规则式、自然式之分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形态,如用盆器盛装的涌泉,结合台阶、雕塑等的跌水,结合墙体设计的水幕墙等,都是设计师准确把握水体形态,结合场地环境进行的创新。

③庭院水景

庭院水景通常为人工水景,根据庭院空间的不同,可以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引水造景,如叠水、溪流、瀑布等,在场地中有自然水体的景观要保留利用,进行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

④水池水景

生态水池

生态水池适于水下东芝物生长,可以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营造动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

水池的深度应一般在0.3—1.5米,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须保证有0.15米的高差,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0.3米的浅水池,池底可作艺术处理,现实水的晶莹透彻。

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0.3—0.5米厚土,种植水草。

涉水池

涉水池可分为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

前者主要用于儿童嬉水,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栽植苔藻类植物;

后者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地踏步平台,面积不小于0.4m2,以上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泳池水景

居住小区内设置的露天泳池不但是住户锻炼身体、陶冶身心的运动场地,也是邻里交流的重要场所,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方正的直线条,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增强观赏性。

儿童泳池深度为0.6—0.9米,成人泳池为1.2—2米,儿童池与成人池可统一考虑,一般将儿童池放在上面,水经阶梯式跌水流入成人池,既保证了安全又可以丰富景观。

池岸必须做圆角处理,铺设软质渗水地面或防滑地砖,泳池周围提供休息和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设置更衣室和供野餐的设备和区域。

⑤装饰水景

装饰水景不附带其他功能,只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成为景观焦点。

装饰水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如排列、疏密、高低、大小、时间差等)达到艺术效果,并通过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

常见的装饰水景有瀑布、喷泉等(图4-16图4-17)。

⑥观景平台

景观桥

有水就有桥,景观桥可以是钢制桥、混凝土桥、拱桥、木桥、仿木桥、吊桥等,居住小区一般采用木桥、仿木桥、石拱桥,体量不宜过大,应追求自然简洁,精工细作。

木栈道

临水木栈道为人们提供了行走、休息、观景和交流的多功能场所。

,木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粗朴的质感,行走舒适,一般用于要求较高的居住区中。

木栈道由表面平铺的面板和木方架空层两部分组成。

木面板常用桉木、柚木、冷杉木等木材,其厚度要根据下部木方架空层支撑点间距而定,一般为3--5cm厚,板宽一般为10--20cm之间,板与板之间宜留出3—5mm的缝隙,不应采用企口拼接方式,面板不应直接铺在地面上,下部至少要有2cm的架空层,以避免雨水的浸泡。

为了保持木质的本色和增强耐久性,用材在使用前应浸泡在透明的防腐液中6—15天,然后进行烘干或自然干燥,使含水量不大于8%,以确保在长期使用中不变形。

图4-16装饰水景图4-17装饰水景

4.景观小品与公共设施

(1)环境标识系统

环境标识可分为四类:

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志、警示标志。

环境标识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所处环境与自身功能的需要。

标志的用材应经久耐用、容易维修。

各种标志应统一格调和背景色以突出本小区物业管理的形象。

信息标志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对行人交通与景观环境造成妨碍。

(2)景观小品与公共设施设计

居住小区中的小品设施种类丰富,还包括雕塑、置石、休息座椅、无障碍设计等,在设计时主要以设施的内容,使用时间与频率,与住宅的相对关系来考虑,并且根据小区人群的活动模式,深入到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去考虑(图4-18图4-19)。

(3)灯光设计

景观灯光设计环境景观中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正逐步成为一门系统学科,在小区灯光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1)通过计算机集成控制达到智能化。

(2)运用定制灯具,以做到照明设备与原有建筑风格的融合协调。

(3)在安装灯具时,尽量做到“见光不见灯”,如小体积射灯的运用。

(4)绿色节能,是否能合理节约利用能源是衡量照明设计优劣的重要因素。

图4-18座凳图4-19景观小品

5.居住小区出入口设计

居住小区出入口空间是居住小区与城市之间的过渡空间,也是小区与外部联系的重要中介。

一方面,它影响着小区整体的规划布局,标识出小区在其所在地段和城市中的区位,同时它还是人们对居住小区认知的重要节点;

另一方面,它作为居住小区的外部空间,还与城市景观息息相关,是提高城市环境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志,提示,通过,这是入口的三大主要功能。

小区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应从小区总规、城市规划、小区周边环境3个方面考虑;

平面布局规划上有对称式与不对称式、广场型与非广场型、人车分流与人车合流等多种形态。

6.小区竖向设计

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可以利用地形来营造不同的空间形态,通过挖掘和填充,进一步生成和划分空间,以此作为景观设计的空间原型。

同时使它具有适宜建筑布置和使用、排水等功能,并符合技术的可行性和景观优美等综合要求。

(1)地形在竖向设计中的作用

围和、限制、分隔空间:

挖土或堆土的X围、高度,可以制约空间的开敞或封闭程度、边缘X围与空间方向。

控制视野景观:

有助于视线导向和限制视野,突出主要的景观或屏蔽不利景物。

改善小气候:

能影响风向,有利通风、防风,能改善日照、隔离噪音等。

组织交通:

能引导和组织行走、行车的路线和速度。

美学作用:

能使景观更加丰富生动,富有立体感,起伏的地形更增添了环境的艺术感染力。

(2)坡度的使用

用地地形坡度可分为四种:

平坡(0—3%)、缓坡(3%—10%)、中坡(10—25%)、陡坡(25—50%)。

地面坡度为小于3%的平坡式地形时,用地面形式处理坡面;

3%—10%间的台阶式地形,多用自然放坡加挡土墙;

大于10%的急坡式地形须加以特殊工程处理,地形分析时用符号或颜色标出,作为风景园林规划时分析地形的依据。

当平地处于山坡与山体之间时,可设置坡率简便的坡度,以30%、15%、10%、5%、3%依次递减至临水面时,则以0.3%的缓坡徐徐伸入水中,使丘陵和草坪、水面之间没有生硬转折的界限,而是做柔顺舒展的过渡。

(3)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满足各项用地的使用要求

建筑:

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住宅以30—60厘米为宜,学校、医院以45—90厘米为宜;

道路:

机动车道纵坡一般不大于6%,困难时最大可达9%。

山区城市局部路段坡度可达12%,但当坡度超过4%时,必须限制其坡长,非机动车道纵坡一般不大于2%,困难时个别地段可达3%,但坡长应限制在50米以内。

广场、停车场:

广场坡度以不大于0.3%,停车场坡度以0.2—0.5%为宜,运动场坡度以0.2—0.5%为宜。

②保证场地良好的排水

当坡度小于0.3%时,应做锯齿形边坡设计,以便能快速排水;

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保证在沉降后,仍高出室外地坪15—30米;

室外地坪纵横不得小于0.3%,并且不能向建筑墙角倾斜,草坪、休息绿地坡度可介于0.3%--10%之间

③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

尽可能就地取材,如土石方过大或填挖不平衡,土源或弃土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