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0232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Word格式.docx

大核心部件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

39%,

28%,本体制造占比为22%。

图2企业产业链分布

日本发那科、安川、德国库卡、瑞典ABB“四大家族”在国

内市场占据份额分别为18%、12%、14%、13.5%,合计近60%。

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35%的市场份额中争抢,同时

由于国内关键零部件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国

内产商大多进口国外的核心零部件,自主品牌机器人只占据不

到10%,高端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份额不到5%。

18.0%日本发那科

34.5%日本安川

12.0%

14.0%

德国库卡

瑞士ABB

国产自主

8.0%其他外资

13.5%

图3“四大家族”占据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

2017年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带动下,新松、埃斯顿、埃夫特、广州数控、新时达、拓斯达、巨星科技、华昌达等国内本土品牌日益崛起,逐步推进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减速器:

国产减速机企业快速发展,取得较好业绩成绩。

国内市场主要减速机厂商销量大增,如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的出货量均实现100%以上增长,其中,苏州绿的在国内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的渗透率超过80%;

国产减速机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如秦川机床建成年产量可

达6万件的减速机数字化车间,双环传动完成14个型号的减速机定型定标。

伺服电机:

国内伺服电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产同服产品技术及自主配套能力有所提升,中小功率伺服电机的国产

化步伐加快,汇川技术、埃斯顿等企业表现较为突出。

控制器:

国产控制器所采用的硬件平台和国外产品差距不

大,差距主要在软件中的核心算法与二次开发。

目前,国内控

制器市场尚未形成明显竞争格局,国产厂商随着技术的发展,

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如以控制器为主营方向的成都卡诺普,立

足中端市场,在国产控制器市场中占有率达45%;

同时,国内

本体企业积极布局控制器领域,如埃斯顿收购世界运动控制器

前十大品牌供应商之--TRIOMOTION,埃夫特收购意大利运动

控制生产商ROBOX。

表1

国内工业机器人优秀企业

国内企业

产业链布局

下游领域

竞争优势

新松机器人

本体、集成

航空航天、食品、烟草、

隶属中科院,国产机器人龙头,

3C、卫陶

产品线最全

埃斯顿

零部件、本体、集成

汽车、压铸、家电、3C、自主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

酿酒、制药

机器人主力军

埃夫特

汽车、卫陶、五金、3C、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迈向研发制

酿酒

新时达

汽车

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汽车柔

性机器人生产整线

广州数控

零部件、本体

家电、3C、汽车

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

拓斯达

注塑、3C、家电、汽车、

自主研发6轴机器人,注塑领

医疗

域差异化竞争

博实股份

石化、化工、食品、医

自主研发机器人本体、控制器,

石化行业渗透率高

华中数控

锂电、物流、包装

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收购江

苏锦明切入集成领域

汇川技术

零部件

机器人

核心部件伺服系统、控制系统、

工业视觉系统

华昌达

集成

汽车机器人领域客户资源优质

巨星科技

物流、安防(服务)

物流机器人和安防机器人领域

客户资源优质

瑞松科技

3C、汽车、电梯、核电

国内最具规模的汽车智能装备

技术研发制造商

大富配天

搬运、码垛、激光加工、

高端6轴机器人研发生产

焊接、喷漆

广州启帆

冲床、油压、锻压

冲床、油压拉伸、锻压自动化

领域龙头

苏州绿的

自主研发精密谐波减速器,实

现进口替代

固高科技

国内控制系统与伺服驱动系统

技术领先

南通振康

机器人、焊接

自主研发RV减速机,某些性能

超越进口产品

秦川机床

本体

机器人、机床、塑机

与ABB有初步合作

卡诺普

8轴和4轴工业机器人控制系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分析

截至2017年12月年全球涉及工业机器人的专利/申请共

计304883件。

中国和日本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重点专利布局

国,其中中国的专利布局量最大,占全球总量的

36.5%

其次

是日本,其专利布局量占全球总量的

24.4%

,这两国专利布局

量占比高达61%,占据绝对重要的技术地位。

美国是工业机器

人领域最早研发也是最早进行专利布局的国家,虽然其专利布

局总量排名第三,但专利布局仅占全球总量的不到10%。

与德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专利申请,但就

数量而言,与中国和日本差距较大,两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申请

量占总量的13.3%。

从专利分布分析,进一步可以看出中国工

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第一。

111306

74541

9.7%

7.6%

29712

5.7%

4.9%

23221

4.2%

3.6%

17371

14903

2.1%

1.0%

0.2%

12826

11126

6291

3021

565

CN

JP

USKR

DE

WO

EP

RU

FR

GB

CH

图4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分布分析

从技术构成来看:

工业机器人总体涵盖面比较广,包括机

械本体、控制系统、驱动机构和感知系统四大部分。

从世界工

业机器人专利技术构成可以看出机械本体的专利布局量最大,

达到

140790

件,占工业机器人总量的

37.7%

其次是控制系

统,其专利布局量为

130301

34.9%

驱动机构和感知系统分别占

19.2%

8.3%

从工业机器人中国专利技术构成可以看出,机械本体、控

制系统申请量最多,相差不大,驱动机构排第三,感知系统的

专利布局量最少。

世界中国

71595

44740

46886

38806

31113

10619

机械本体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感知系统

图5工业机器人中国专利技术构成

结合产业链和技术专利分布看,我国基本掌握了本体设计

制造、控制系统软硬件、运动规划等工业机器人相关技术,但

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

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

创性成果和创新理念,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

控制器等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方面的技术差距尤为突出。

表2

中、美、欧、日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对比

日本

欧洲

整机

工业机器人

非常先进

先进

落后

系统集成

人机对话

非常落后

智能化技术

相关技术

感应测量、认知

移动技术

机械控制

传动装置、机械装置

关键零部

精密减速器

伺服驱动器

伺服电机

四、产业政策因素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政策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并作为保持和重获制造业优势的重要手段,美国、欧盟、日本

和韩国都分别制定了适合本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政策。

表3

主要国家和地区政策

国家或

政策

优势

地区

2011年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1.0”,计划投入7000万美元支持新一代机器

人研发,重点发展工业、医疗、宇航机器人等。

2012年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

略计划”,提出要发展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力图抢占全球先进制造业

制高点。

2013年,美国发布了《机器人技术路线图:

从互联网到机器人》,该路线图强

在系统

调了机器人技术在美国制造业和卫生保健领域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描绘了机器人技术在

集成、医

2014年又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

创造新市场、新就业岗位和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潜力。

疗机器

计划2.0”,瞄准1.0

计划制定的目标,提出了加快创新、确保人才输送管道和改善商

人和国

2015年以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连续发布的

(为人工智能

业环境三大战略措施。

防军工

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

报告》3份重量级报告。

2016年5月,美国白宫推动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

等方面

并就人工智能相关问题提出技

(MLAD,专门负责跨部门协调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发展工作,

存在优

2017年1

术和政策建议,同时监督各行业、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2.0》,

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美国国防部等政府机构发布了《国家机器人计划

宣布将在先期计划基础上重点发展协作式机器人。

为实现《国家机器人计划

2.0》的愿

景,该计划将划拨出资金支持机器人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以及集成机器人系统领域的

创新研究。

2013年欧委会和以壳牌公司为首的10家企业联合启动了石油化工检测机器人研发项目

(PETROBOT),旨在研发能够替代人类的机器人,检测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的压

力容器和存储罐。

2014年欧委会和欧洲机器人协会下属的

180个公司及研发机构共同启

在工业

SPARC”。

计划到

2020年,欧委会投资

7亿欧元,

动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

21亿欧元,共同推动机器人研发。

协会投资

和医疗

年发布机器人战略RAS2020,目的是通过发展使其机器人产业能够和全球领

英国2014

欧盟

1200亿美元的10%。

先的国家竞争,到2025年,市场份额达到全球产值

领域处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推行“改善劳动条件计划”中,强制规定部分有危险、

德国政府

于领先

为机器人的应用开启了初始市场。

2012

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人工,

地位

4.0

年德国推行了以“智能工厂”为重心的“工业

计划”,工业机器人推动生产制造向

灵活化和个性化方向转型。

2015年9

月联邦政府内阁通过了联邦交通部提交的

“自动与

互联汽车”国家战略。

德国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传感器、车载智能系统、连通性、数

字基础和验证测试进行的广泛研发使德国在技术领域又一次走在前沿。

德国以设备制造

商和大学的紧密科研合作为特点,通过公共补贴项目,支持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大规模

研发。

在机器

2004年5月日本发布的“新产业发展战略”指出重点发展包括机器人在内的

7个产业领

人生产、

域,同时在进一步实施“新产业发展战略”的“新经济成长战略”报告中把机器人放在

应用、主

使日本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柱地位上。

2013年,日本在神奈川县、茨城县建

要零部

立“机器人特区”,分别投资

5亿日元,并给予税收优惠等特殊的财政金融政策,推动

件供给

看护机器人、救灾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

2015年1月,日本国家机器人革

5年时间完成成立机器人革命促进会、发

和研究

命推进小组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计划用

等各方

展面向下一代技术、实施全球标准化战略等八项重点任务。

目标是到

2020年使日本成

面全球

为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实现日本机器人应用广度世界第一,迈向领先世界的机器人新

优势明

时代。

2017年日本发布《制造业白皮书》,建议大规模利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提升企

业生产效率。

2008年将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性产业,并制定了《智能机器人促进法》,在人才培

产业起

育、质量品牌和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

2009年发布了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开发

步较晚,

五年计划,重点培育产品开发和推广产业架构。

2010年发布了《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发展

但目前

战略》,提出积极培育服务型机器人产业,计划至

2018年将韩国机器人的全球市场份

额提升至20%。

2012年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

2022》,焦点为支持韩国企业进军

已跻身

国际市场,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化的先机,计划到2022年实现25

万亿韩元的产业规模。

强国行

2014年发布了第二个智能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

侧重于通过技术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和

服务业的融合实现扩张,首要发展服务机器人。

(二)我国产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

策。

2012年国家在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机器人产业的发

展进行部署;

2013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

指导意见》;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及其重点领域

技术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

2016

年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机器人产

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表4我国机器人产业政策

出台时间发布机构文件名称

2018.11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2017.12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2017.11

国务院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

意见》

2017.10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

2018-2020)

科技司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

2016.12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2016.03

工信部、发改委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五、人才竞争力

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

高级生产

要素是指基础设施、高端研发人才等要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端人才要素对产业竞争力影响越来越大。

全球共有367所具

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美国拥有168所,占据全球的

45.7%,独占鳌头,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位于第二梯队。

当前,领英数据分析显示,领英平台上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数

量约为25万,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印度及中国。

图6全球人工智能高校数量分布图

我国机器人产业优秀研发人才数量为1011人。

按照人才所在城市进行统计,全国优秀人才分布在39个城市,53%的人才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和辽宁;

长三角地区位于第二梯队,占比分别为上海8.4%,江苏7.3%,浙江3.3%。

北京

黑龙江

辽宁

上海

江苏

山东

广东

陕西

浙江

天津

3.1%

10.3%

3.3%

4.4%30.6%

5.0%

5.2%

7.3%11.5%

8.3%11.0%

图7我国机器人产业优秀人才省市分布图

六、建议

工业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本地发展机器人产业,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为加速工业机器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在全球工业4.0的大背景下,我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应鼓励企业瞄准高端技术领域加大并购浪潮,使用已经成熟的专利和技术,掌握研发核心,同通过海外并购拓展全球

市场,实现国际化进程。

在技术上,国内外相差最大的为减速器,国内RV减速器至今无批量生产,国产化进程缓慢。

谐波减速器现已量产并获

得了国内市场初步的认可,但在传动精度和效率、扭转强度、输入转速等性能方面与日本产品相比依然有差距。

建议在基础材料、加工技术、装配技术等方面加快突破,加强关键技术研

发。

尽快突破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各类高精度传感装置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系统配套,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尽管国家自上而下制定了机器人产业政策,对机器人产业从财税、示范应用推广?

等角度给予扶持,地方政府和园区也提供了用地、资金补偿机制,但还存在各地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的现象。

建议建立财税优惠政策评估和退出机制,对执行效果不明显的政策,及时提出调整或取消的意见。

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系统集成的非标性,使得每个项目都是不同的,无法复制,国内厂商专注于特定行业,无法跨行业拓展业务。

建议学习国外系统集成商由聚焦特定行业转为特定工艺,在某个工艺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

加大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从系统集成、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到运行管理的多层次、多类型应用型人才。

积极搭建校企交流平台,鼓励重点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

校、研究机构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实施“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良好对接,

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切实为机器人企

业输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