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模拟试题1Word下载.docx
《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模拟试题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模拟试题1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迁)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3.(2019·
绥化)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是(D)
4.(2019·
辽阳)如图是棒球比赛时,向斜上方击球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击球的一瞬间,棒对球的力等于球对棒的力
B.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为重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5.(2019·
北部湾)我国的新型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小明猜想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过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小明的猜想与下列实验原理相同的是(C)
6.★(2019·
襄阳)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乘积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7.(2019·
绥化)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关系的实验装置.
第7题图
第8题图
8.(2019·
绥化)如图所示,自制气压计从八楼移动到一楼过程中,细管内水柱将下降(选填“上升”或“下降”).两艘急速行驶的船不能近距离并排前行,因为并排行驶时两船中间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容易相撞.
9.(2018·
十堰)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星期天小天在家里正开着空调上网查资料,当妈妈做饭时把电热水壶插头插进插座时,空气开关立刻“跳闸”,小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电热水壶插头内部短路.
10.一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则1s对外做功25次.若其效率为30%,消耗100g汽油,对外做功1.38×
106J.[q汽油=4.6×
107J/kg]
11.★(2018·
泸州)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量程为0-6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30Ω 1A”,灯泡L标有“6V 3W”字样.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时,要求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在全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选填“0-0.6A”或“0-3A”)最恰当.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2.在家庭电路中,有时导线长度不够,需要把两根连接起来,而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老化,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
导线相互连接处因接触不良,导体的横截面积减小,导致该处的电阻较大,导线连接处与导线串联在电路中,由公式Q=I2Rt可知,通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均相等时,连接处产生的热量较多,故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导线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13.(2018·
辽阳)在实践活动课上,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滑旱冰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请回答:
(1)如图利用惯性滑行时,旱冰鞋的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属于哪种摩擦?
(2)在水平地面滑行过程中,旱冰鞋轮子会发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答:
(1)滚动摩擦;
(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2018·
湘西州)如图所示,许多书重叠在一起,越在下层的书被压得越紧,想把它抽出来越费力,这是为什么?
越在下层的书受到压力越大,在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抽出来就越费力.
四、作图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5.(2018·
常州)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单脚站立在平衡木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运动员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题图
答图
16.(2019·
贵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沿顺时针方向偏转90°
后静止,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极,并标出通过通电螺线管外A点的磁感线的方向.
题图
17.(2019·
营口)如图所示,A、B是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画出:
(1)发光点S的位置;
(2)A、B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题图
18.(2014·
贵阳)两块竖直放置并相互平行的金属板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现从两板之间的上方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从图示位置运动到两板下方这一过程的大致路径.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9.(2018·
福建)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9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2019·
鄂州)在测定“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若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与灯座(选填“电流表与导线”或“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变阻器滑片P在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292W,通电10min小灯泡消耗的电能为775.2J.
(4)把这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电路的总功率为1.8W.
21.(2018·
贵阳)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
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
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
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气压差.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弹头形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打开挡板时,直径小的弹丸周围会有空气迅速进入管内,使管内外气压差减小,导致弹丸所受合力迅速减小.
(4)探究猜想C时,小明换用了几根长度不同的塑料管,用同一个弹头形弹丸、抽出等量空气后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
长度小于3m的塑料管,弹丸在管中运动的速度总是逐渐变大;
长度大于3m的塑料管,弹丸运动速度却先变大后变小.你认为弹丸在较长管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是速度变大的原因:
打开挡板时,管外气压大于管内,弹丸所受合力向右使其加速.速度减小的原因:
运动一段时间后,管内空气被压缩,导致内压大于外压,挡板被压缩空气推开,弹丸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减速(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14分)
22.如图所示电路中,R1=18Ω,R2=12Ω.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A,且灯泡正常发光.设电源电压不变.求:
(1)电源电压;
(2)灯泡正常发光60s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做的功.
解:
(1)S1闭合,S2、S3断开时,R1和R2串联,R总=R1+R2=18Ω+12Ω=30Ω,据U=IR可得,电源电压:
U=IR总=0.6A×
30Ω=18V.
(2)开关都闭合时,R1短路,灯泡L和电阻R2并联,则通过R2的电流
I2=
=
=1.5A.
由题知,此时电路中总电流I′=2A,
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L=I′-I2=2A-1.5A=0.5A.
WL=UILt=18V×
0.5A×
60s=540J.
23.(2018·
贵阳)如图甲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满载木材的货车,车厢尾部没有任何遮挡,一旦货车突然向前加速,木材就可能向后滑出,对后面的车辆造成严重伤害.这引起了小光的思考:
只要货车加速,木材就都会滑出吗?
为此他请教了老师,老师解释道:
这要看车加速的程度,物理学中用“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加速的快慢程度,要让物体加速运动,就需要有外力对它作用.要使木材不滑落,必须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摩擦力,使它产生和车相同大小的加速度,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前运动.
小光将以上情景简化成了如图乙所示的模型,水平车厢中有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头.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若木头的质量为100kg,它的重力是多大?
(取g=10N/kg)
(2)若车厢长3m,木头长4m,在木头从车厢滑出的过程中,车厢对木头的摩擦力为100N,则这一过程中摩擦力至少对木头做了多少功?
(提示:
木头重心O在其中点处,当重心滑过车厢尾部,木头会倾倒)
(3)小光查阅资料得知:
物体运动时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大小关系为:
a=
,a表示加速度,其单位是m/s2.若货车加速度为1.5m/s2,请结合上述数据计算说明这根木头是否会滑落.
(4)在甲图场景中,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加速行驶,请指出车厢内哪一部分木材最易滑落,并解释为什么另一部分不易滑落.
(1)G=mg=100kg×
10N/kg=1000N.
(2)由图可知,木头只在车厢上滑动了1m,
W=fs=100N×
1m=100J.
(3)a=
=1m/s2,
因为木头加速度小于货车加速度,所以会滑落.
(4)上部分木材易滑落.因为下部分木材与周围木材间产生的压力较大,导致它所受摩擦力较大,能够产生和车相同的加速度,所以不易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