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6522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文科历史练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见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政府控制部分土地,故选C。

无主荒地的出现、人口大量的减少均仅适用于北魏及隋唐等朝代初期的战乱时期,北魏至隋唐统一和稳定后此情况消失,故A、D错误;

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对均田制起到破坏的作用,故B错误。

4.从下面中国古代一些朝代状元人数分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致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政治中心地位丧失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政府非常重视科举取士D.儒学教育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宋以来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

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状元中,南北方人数在唐朝时有一定的差距、北宋人数接近,之后的南宋、明清各朝南方人数远远超过北方且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差距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唐朝中后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南移的不断发展,导致南方文化教育发展超过北方,故选B。

唐朝至明清时期除南宋外,北方一直保持政治中心的地位,故A错误;

C、D所述与题干中“南北出现差异和变化的主要原因”要求无关,故排除。

5.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中,匠人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变化反映了

①商品经济发展②私营手工业发展③生产关系进步④小农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工匠管理制度的变化。

结合所学可知,唐宋以前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秀的工匠,可见其目的是加强对工匠人身控制和技术的垄断;

唐宋时期对工匠由征役制转变为雇募制,说明当时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商品经济繁荣,同时此转变也是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作出的调整,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进步,故①②③正确;

小农经济突出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保守性,故排除④。

排除A、C、D,故选B。

6.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沿海港口城市都繁盛一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造船技术先进B.航海技术的发达C.海上贸易兴盛D.晓市、“夜市”繁华

【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广州、扬州、泉州等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均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此现象的出现与海上贸易兴盛密切相关,故选C。

A、B两项均为以上港口城市繁荣的次要原因,故排除;

晓市、“夜市”繁华为部分港口城市繁盛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7.在明清时期佃农交租要用银或钱,商贸活动中大量使用白银,官员发俸也用银两。

以上现象说明这一时期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B.租佃制得到发展C.农耕经济高度繁荣D.经济趋向近代化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材料中明清时期佃农应用银或钱交租,商贸活动大量使用白银,官员以银两发俸,以上现象反映了明清时期货币发挥的作用增大,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选A。

租佃制仅符合农业领域的现象,农耕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C错误;

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8.“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

”材料反映出影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A.自然经济占主导B.封建制度的落后C.机户们不守信用D.地方官府的勒索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受阻的因素。

材料中明朝江南的地方政府将部分钱粮、银两或生产原料丝料分发给机户,在机户生产完毕后交官府领取酬金,结果出现了延误分发和克扣钱粮、交售积压的原料的现象,反映出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政府环节的盘剥和掠夺,可见材料反映出影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的勒索,故选D。

A、C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阻碍新经济的根本因素,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B。

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其根本原因是

A.商人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B.保证农业生产以巩固统治

C.统治者大多数是农民出身D.小农经济对商业需求不大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此后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其根本原因是通过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保证赋税征收的来源,以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

A、C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小农经济尽管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但未反映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故D错误。

10.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颁布诏令:

“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十四年十月:

“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沿海地区稳定B.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C.政府独占对外贸易D.防御欧洲殖民者侵略

【解析】本题考查明初的海禁政策。

材料中明太祖颁布诏令,下令沿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禁止私自与外商互市,这种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防范海上敌对势力及倭寇的骚扰,维护沿海地区的稳定,故选A。

明初海禁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一律在官府主持下进行,并非禁止外商来华贸易,故B错误;

C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欧洲殖民者侵略的问题出现于明朝晚期,故D错误。

11.有学者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彼此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各地区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可见上述论断表达的主旨是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故选D。

材料“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反映了新大陆对人们并非尽是充满诱惑,故A错误;

B、C两项所述明显错误,故排除。

12.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A.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B.物质利益的驱动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美洲劳动力缺乏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主导的三角贸易的原因。

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欧洲主导的在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进行的,包括欧洲海外商业贸易、奴隶贸易及殖民掠夺的三角贸易迅猛发展,使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上述盛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扩大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而促进三角贸易的发展,故选C。

此时期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制度只在少数欧洲国家确立,且为次要因素,故排除A;

B、D两项均为次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3.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

据此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影响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C.工业革命的推动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材料中工业革命前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但到19世纪初以来上述规模的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至19中期高达50%以上;

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造成农村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故选C。

A、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主要的内在联系,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

农业生产方式即圈地运动的开展,所产生的作用主要在1750年之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

14.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B.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C.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D.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工业生产进入垄断制、公司制等大企业时代;

此种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反过来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故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多个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故A错误;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开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错误;

大企业时代中的各企业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凭借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进行技术革新,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故C错误。

15.有人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的机关)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A.洋务运动B.实业救国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

材料中中国近代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即此运动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的背离;

“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的机关)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反映此运动属于重大的经济活动。

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等口号,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洋务运动采取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等近代化措施,客观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摧毁封建制度的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经济基础,由此推断此运动为洋务运动,故选A。

实业救国并未体现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背离的特点,故B错误;

C、D均为政治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16.从下面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B.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比处于劣势D.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

分析表格信息可见,“1912~1919年”即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此阶段全国注册的工厂主要分布于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而其他省份微乎其微,体现了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性,故选B。

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故排除。

17.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并提出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

这表明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上海市民接受新事物快D.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材料中有轨电车初入上海,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时,特别提出妇女出三等车资可坐头等座位,由此说明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故选D。

A、B、C三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18.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由材料“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可知,甲午战后中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民众自筹资金修建铁路的比例高达54%,反映了中国交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及修建铁路的筹措资金的方式出现多样化。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C。

A项所述为上述现象的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

B项所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B、D。

19.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就市场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在于

A.推动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消除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D.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缴纳固定粮食税后可将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这样促进自由贸易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故选A。

B、D两项属于新经济政策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C属于政治意义,故排除后三项。

20.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

美国政府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大大恢复了银行的信用B.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C.有利的恢复了农业生产D.比较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通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前后共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等公共工程建设工作,这种以工代赈的措施吸收了大量的失业人口特别是失业青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困境,故选B。

材料涉及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恢复银行的信用和农业生产问题分别属于新政在金融、农业措施的作用,故排除A、C;

D项所述为上述措施的长远作用,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2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经济计划与前苏联的经济计划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A.指令性B.干预性C.指导性D.计划性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与苏联经济计划的比较。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据此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所制定的经济计划与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其主要不同点为指导性,故选C。

前苏联计划经济突出的特点为指令性,故A错误;

B、D两项为上述两种经济计划的相同点,故排除。

22.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着手进行改革。

在改革开始阶段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但改革很快陷入困境。

导致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B.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C.缺乏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D.没有首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结合所学可知,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首先着手经济改革,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以往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涉及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宏观决策的问题,故A、C错误;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与改革相应的配套措施,最终导致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故B正确;

D所述与题干要求无关,故排除。

23.“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

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D.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一五”计划。

材料中“一五”计划实施时,坚持“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同时规定大部分工厂都建在远离沿海省份的内地城市,由此说明“一五”计划有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故选D。

A、C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所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24.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B.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5~1987年”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计划管理的商品、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种类均有大幅度减少,可见与市场相关的产品及商品种类不断增多。

上述现象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故选A。

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故B、C两项错误;

D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25.胡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A.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C.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始步入正轨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增强的趋势,使中国在更大范围、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故选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属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对外开放的范畴,故B错误;

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

26.“丁克”“空巢”“闪婚”“宅男宅女”等新时代形成的这些新词语,总体反映出现代人

A.生活节奏加快B.生活负担沉重C.生活方式多样D.生活压力巨大

【解析】本题考查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中新词语反映了人们的生育婚姻观念、养老意识及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说明了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7.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世界而言的重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B.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C.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发展D.使美元成为世界性的货币

【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

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为战后初期混乱的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世界贸易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故选B。

A项所述是对美国而言,D项为次要影响,故排除;

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推动了世界贸易制度化的发展,故排除C。

28.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

“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

A.原有各国使用的货币币值十分混乱B.为欧元区的金融危机埋下更多隐患

C.欧盟所有成员国均已开始使用欧元D.欧元的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欧洲一体化。

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1999年问世的欧元,到2002年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原有的各国货币,导致“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表明欧元的诞生和运用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故选D。

A、B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欧元仅在欧元区流通,故C错误。

29.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

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这最能说明

A.自贸区内存在着比较强的经济互补性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C.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弊大于利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影响。

材料中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规定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及缺乏竞争力的产业有一定的过渡期和缓冲期,反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现象最能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面临挑战,故选D。

A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B、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0.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决定性的一刻。

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

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材料表明

A.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体系崩溃B.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的“全球化”

C.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D.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区域集团化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材料中西方学者认为“1989年是20世纪末决定性的一刻。

它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表明1989年东欧剧变及其引起的苏联解体具有划时代意义,使社会主义国家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据此可知两极格局的瓦解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故选B。

A项说法明显错误,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二、综合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

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

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

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其主要内客: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通过改革,英国通货膨胀率1988年降至4%。

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三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主义”产生的背景,归纳撒切尔夫人在经济领域调整的措施,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