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5785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0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福建省龙岩市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综Word下载.docx

D.用15N标记DNA分子,可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方式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B.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C.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D.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

5.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

的食物网。

由此他们作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含有五个以上的种群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中的总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能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6.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B.燃料电池的燃料都在负极发生反应

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D.工业上常用高纯硅制造光导纤维

7.亚硝酸(HNO2)及其钠盐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当它们作还原剂时,生

成的含氮产物可能是

A.NOB.N2C.NO2D.NH3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H2S、PH3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

B.NaOH、Mg(OH)2、Al(OH)3的碱性由强到弱

C.Cl-、Br-、I-的还原性由强到弱

D.HClO4、H2SO4、H3PO4的酸性由强到弱

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Llmol·

L-1氨水中NH4+数为NA

B.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一定为22.4L

C.

标准状况下,22.4LCO2与CO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中含C—Cl键的数目为2.0NA 

10.已知:

含C=C的物质(

烯烃)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含羟基的烃的衍生物);

有机物A-D间存在图示的转化关系。

A.D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B.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B与乙酸发生了取代反应D.可用B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mL3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

B.用40mL10mol/L的盐酸与1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C.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18.4mol/L的硫酸中

D.在50M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1.2mol氮气和3mol氢气合成氨

12.室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

L-1醋酸钠溶液中:

c(Na+)=c(CH3COO-)

B.pH=4的醋酸与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

7

C.0.1mol·

L-1与0.2mol·

L-1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之比为1︰2

D.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13.两束不同颜色的平行单色光a、b,以相同的入射角由真空射向同一介质,如图所示。

折射角α<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该介质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小

B.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小

C.若同时增大两束光的入射角,则a光首先发生全反射

D.若a、b两束光在介质中相遇,则会

发生干涉现象

14.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

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

已知t=0时,波刚

传播到x=40m处,波形如图所示。

在x=400m处

有一接受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接受器在t=2s时才能接受此波

C.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接受器收到波的频率为10Hz

D.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m

15.一个负点电荷从电场中M点由静止释放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其

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M、N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以下

哪一种

1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现有一水平

恒力F作用在A物体上,恰能使A、B两物体一起沿水平面做

匀速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将作用在A上的恒力F撤去迅速

作用在B上,并保持大小、

方向不变,则A、B的运动状态为

A.一起匀速直线运动

B.一起加速运动

C.B加速、A减速

D.无法判断,因为A、B的质量关系及接触面间的摩擦情况未知

17.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行星,并靠近该星表面

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表面

上。

宇航员在绕行时测出飞船的周期为T,着陆后用弹簧秤测出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为F(万

有引力常量为G),那么,该星球的质量为

A.

B.

C.

D.

18.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b接在电压u=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电路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

传感器(该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

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

上的电压,R3为一定值电阻。

当传感器R2

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出端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314Hz

B.V1的示数是311V

C.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减小

D.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

第Ⅱ卷

本卷共192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9~27和32题为必考题;

第28~31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

(共157分)

19.

(1)小明和小红同学对如图所示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进行标度(均在橡皮筋的弹性范围内进行)。

①小明测量了不挂钩码和挂1个钩码时的指针指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分别为5.00cm和5.60cm,然后根据所学弹簧弹力的知识,经过类比,按弹簧测力计的刻度规律在刻度尺上依次进行了标度,则

小明应在刻度尺cm处标示挂5个钩码的指针位置。

②小红分别测量了不挂钩码、挂1个钩码、挂2个钩码……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并按实际测量进行标度,其数据如下表:

挂钩码的个数

1

2

3

4

5

6

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x(cm)

5.00

5.60

6.30

7.20

8.30

9.60

11.00

12.50

请在右图坐标上画出指针在刻度尺上的所指的刻度x与所挂钩码个数的关系图像。

 

③请你分析小明和小红的标度方法谁更科学(说明理由)。

(2)某同学进行测量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

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电表示数如图。

然后用伏安法进行较精确的测量,现已选定滑动变阻器(阻值0~200Ω),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另有如下备选器材:

A.电源(E=16V,r=2Ω)

B.电源(E=3V,r=0.5Ω)

C.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50kΩ)

D.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kΩ)

E.电流表(量程0~500μA,内阻约500Ω)

F.电流表(量程0~1mA,内阻约250Ω)

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多用电表的读数;

②用伏安法测量还应选用的器材为;

(请填写器材前的符号)

③请在右边的方框图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0.(15分)一个质量为m的蓝球从距地板H高处由静止释放,测得其下落时间为t,从地板反弹的高度为h(H>h),如果运动过程空气阻力大小不变,请求出:

(1)从开始下落到反弹到h高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蓝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21.(19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ef和gh水平放置且相距L,在其左端各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金属光滑圆环,两圆环面平行且竖直。

在水平导轨和圆环上各放有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杆ab、cd,其余电阻不计。

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当用水平向右的恒力

拉细杆ab,并最终达到匀速运动时,杆cd恰好静止在圆环上某处,试求:

(1)杆ab做匀速运动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杆ab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3)杆cd静止的位置距圆环最低点的高度。

22.(20分)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的板长l=0.20m,板间距d=0.12m,在金属板右侧有一范围足够大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边界为MN,与金属板垂直。

金属板的下极板接地,上极板的电势φ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

10-2T。

现有带正电的粒子以V0=5.0×

105m/s的速度沿两板间的中线OO'连续进入电场,经

电场后射入磁场。

已知带电粒子的比荷

×

108C/kg,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假设在粒

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极板间的电压可以看作不变,不计粒子间的作用。

(1)求t=0时刻进入的粒子,经边界MN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时两点间的距离;

(2)求t=0.30s时刻进入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求t1=0.05s时刻和t2=0.10s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经边界MN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时两点间的距离之比。

23.(15分)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

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

答:

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2来获得Ti(同时产生O2):

将处理过的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Cl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3)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

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s)+2Cl2(g)

TiCl4(l)+O2(g)△H=+151kJ·

mol-1

所以不能直接由TiO2和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

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碳与上述反应发生耦合,使得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

(5)已知:

C(s)+O2(g)=CO2(g)△H=-394kJ·

mol-1。

请填空:

TiO2(s)+C(s)+2Cl2(g)=TiCl4(l)+CO2(g)△H=______________

(6)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

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分)鸡蛋壳中含有大量钙、少量镁和钾等元素。

实验室可用图示流程测定鸡蛋壳中钙、镁元素含量。

依据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Ca2++Y2-=CaY、Mg2++Y2-=MgY。

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Ca2+、Mg2+总含量时,控制溶液pH=10。

若pH过大,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测定Ca2+含量的关键是控制溶液的pH,使溶液中Mg2+形成沉淀,若要使溶液中c(Mg2+)不大于1.2×

10-7mol/L,则溶液pH应不小于(已知:

ksp[Mg(OH)2]=1.2×

10-11,上述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3)如果鸡蛋壳粉质量为mg,溶液中Y2+浓度为cmol/L,则鸡蛋壳样品中镁元素质量分数是。

(4)有同学提出可采用如右装置、通过测定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能测定鸡蛋壳中的钙的总含量。

①采用该方法进行实验,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依次1—2—__________________(填各装置对应接口的数字序号)。

②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此实验方法测得的结果是否准确?

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或“无法判断”)。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7分)已知:

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

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

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

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

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

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

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

催化剂

溶液开始变蓝时间(min)

0.1mol·

L-1

KI溶液

H2O

0.01mol·

X溶液

双氧水

1mol·

稀盐酸

20.0

10.0

1.4

m

n

2.8

40.0

t

5滴Fe2(SO4)3

0.6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中m=,n=

(2)已知,I2与X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实验3从开始至反应进行到2.8min时,此段时间内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v(I—)=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v=k·

ca(H2O2)·

cb(I—)·

c(H+)(k为常数),则:

①实验4时,烧杯中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t=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可知,a、b的值依次为和。

(4)实验5表明:

硫酸铁能提高反应速率。

①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填“提高”或“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②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SO4)3对H2O2+2H++2I—→2H2O+I2催化的过程。

、(不必配平)

(5)若要探究温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大量分解,应该采取的加热方式是。

26.(26分)Ⅰ.右图为光照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

不同02浓度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由图可知,随着O2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

对CO2的吸收速率逐渐,这种影响在外界

CO2浓度较时,对大豆的生存威胁更大。

(2)实验表明:

在强光下,O2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

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使其产

生的减少,暗反应随之受到影响。

(3)综上所述,要提高大豆的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

条件是较高温度、适宜光照、较高和较低等。

(4)为了验证上述氧浓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同学设置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的叶片状况、实验时间、

等要一致,以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的影响。

②预测实验结果:

随着氧浓度的升高,红色液滴将向_______(“左”或“右”)移动,并且移动速度逐渐_________。

Ⅱ.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这是由于体内血糖浓度下降,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而引起的。

机体可以通过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_________和垂体,以及内分泌腺中的肾上腺、胰岛和等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引起全身颤抖;

另一方面通过

方式,减少热量散失,导致面色苍白。

27.(14分)人类根据肤色不同分成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等。

人类肤色的深浅与皮肤血管内红细胞中的血色素颜色,以及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含量等有关。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和F、f)所控制,基因E和F可以使黑色素量增

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不同区域不同肤色的人通婚,能生出健康的混血儿,说明不同肤色的人之间不存在___________。

(2)基因E和基因F的区别,从分子水平上看,取决于基因中不同。

基因E或基因F也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在酵母菌、西红柿等生物体内成功表达,这说明不同的生物共用_____________。

(3)如果夫妇基因型均为EeFf,从理论上推算,所生子女皮肤的颜色深浅有_________种类型,其比例为________。

(4)人类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

若自然人群中白化病基因(a)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红绿色盲基因(b)携带者的频率约为7%。

那么,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色盲患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即可),该患儿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选考部分】

(共35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

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

考生从两道物理、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

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

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卡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28.[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指定的位置上。

(1)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具有分子势能。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引力一定增大B.分子间斥力一定减小

C.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增大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温度不变而吸收了热量,那么气体的:

A.体积一定增大,内能一定改变B.体积一定减小,内能一定保持不变

C.压强一定增大,内能一定改变D.压强一定减小,内能一定不变

29.[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指定的位置上

(1)一炮弹质量为m,以一定的倾角斜向上发射,达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

炮弹在最高点爆炸成两块,其中一块恰好做自由落体运动,质量为m/4,则爆炸后另一块瞬时速度大小为:

A.vB.4v/3C.3v/4D.0

(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

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

B.光子a的波长小于光子b的波长

C.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若光子a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光子b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30.(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X、Y、Z、Q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R是长周期元素。

X原子的电子占据2个电子层且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

Y的基态原子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Z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Q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R+离子只有三个电子层且完全充满电子。

(答题时,X、Y、Z、Q、R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R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X、Y、Z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

(3)已知Y2Q2分子存在如下所示的两种结构(球棍模型,短线不一定代表单键):

①该分子中两个Y原子之间的键型组合正确的是

A.仅1个σ键B.1个σ键和2个π键

C.1个σ键和1个π键D.仅2个σ键

②该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4)R2+水溶液中存在配合物离子[R(H2O)4]2+,请画出[R(H2O)4]2+离子的结构式

(5)X与Y元素可以形成一种超硬新材料,其晶体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此晶体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

C.晶体的化学式是X3Y4

D.晶体熔化时共价键被破坏,没有克服范德华力和氢键

31.(选考——有机化学基础,13分)

醋柳酯是一种镇咳祛痰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