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发展亟待三大突破Word文件下载.docx
《农村教育发展亟待三大突破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发展亟待三大突破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在建国以来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穷国办大教育这一特定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实际上选择的是重点先行的发展思路,实施的是以点带面的发展战略。
在很大程度上,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正是这一教育发展思路造成的。
因而,当前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需要在认识上澄清一些误区,实现新的突破。
认识误区之一:
教育发展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借助示范或者幅射实现整体提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采取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战略思路,这突出地表现为重点(示范)学校制度,即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经费相对拮据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资配备、经费划拨和设备添置等方面向少数优质学校倾斜,通过确保这些重点学校的发展来示范或带动其他学校。
但是,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虽然这种以点带面的教育发展战略在国家财力不足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失为教育发展的一种权宜之计,但这种战略选择产生的示范或幅射作用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区部分学校率先受惠于这一思路,出现了马太效应式的非常规发展,客观上不断加大了校际之间的差距。
同样由于这种马太效应,农村教育与城区教育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农村教育落后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农村教育的新思路。
认识误区之二:
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办学条件不足,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投入,下大力气改善农村教育的设施设备。
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学校硬件建设成了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于是乎,人们便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之间想象出一条因果链,其直接的后果是使一些决策者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认识上过于关注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忽视了软件提升。
事实上,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不仅更紧迫,而且难度也更大,提升农村教育发展的软实力需要更强的决心、更多的智慧、更新的措施和更大的投入。
认识误区之三: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的捷径是城区名校的示范和幅射,通过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输出品牌、管理、师资甚或文化,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
这种认识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囿于传统的教育发展思路,使得农村学校失却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从而处于基于消极等待的被动局面。
应该看到,办学水平的提升,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外力推助,一是自我成长。
国内外有大量的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获得成功的案例。
事实上,那种带有本土化特质的农村学校成长路径或模式更具有生命力和示范性,而恰恰是这一点,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制度突破现有的制度设计适应了我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在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核心诉求的今天,必须基于新的教育发展任务进行制度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教育公平已成为新的核心诉求,而这种诉求的付诸实施是以教育均衡为前提的。
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问题的实质在于:
教育均衡化究竟要化什么?
历史形成的城乡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如何得到有效缩减?
任何学校的发展,都必然体现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所谓的教育硬件,通俗地讲就是有钱能办到的,而所谓的软件便是有钱也未必能办到的。
在财力相对充裕的今天,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硬件,而是软实力的有效提升。
学校的软实力最集中、最典型地凝聚于师资水平上。
1922年创办的春晖中学位于浙江上虞农村,因揽经亨颐、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等众多大师执教而享誉海内。
城乡教育的差异,在本质上并不是城乡学校硬件上的差异,而是软件上的差异,是诸如师资水平这样的软实力上的差异。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之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必须充分认识到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之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性,必须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之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围绕着城乡教育师资资源均衡化这一新使命,我们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制度改革之一:
改革传统的教师学校所有制,积极推动区域性的校长与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努力实现师资资源的均衡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教师人事学校所有的制度,多数教师从一(校)而终。
事实证明,这种制度十分不利于教育均衡化发展,不利于最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
我们需要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高度来理解师资制度化流动的重要价值,需要从推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师资制度化流动的长效意义。
我们应该在现有的城乡(学校)结对、名校帮扶、下乡支教等做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大力推进定期轮岗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改善,相信这种轮岗制度的实施会具有越来越大的可行性。
从今年开始,福建省教育厅将在一个县开展教师县管校用和校际流动的试点,尝试打破教师隶属于一所学校的传统格局,相信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开端。
制度改革之二:
改革传统的学校行政区域所有制,积极尝试跨区域尤其是跨城乡的学校连锁新机制,在制度层面上促进办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学校作为一个单位,隶属于特定的行政区域,并且在人事、财政、业务等方面受到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制约。
事实上,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已遭遇到这种学校行政区域所有制的诸多局限。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在推广杭州市名校集团化办学、衢州市柯城区一校两区等改革模式,积极引导在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在优质名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实现连锁办学,旨在通过这种跨区域的一体化办学,将若干所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整合、重组与归并,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实践成效较为显著。
随着这些跨区域、跨城乡的体制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在诸如人事流动、经费使用等方面碰到一些制度性的障碍。
制度改革之三:
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新的背景,根据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这一新的任务,积极探索片块式发展、捆绑式评价的考核评价新思路。
传统的考核评价制度,是针对点的考核与评价,即针对一位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单位。
浙江省为了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已提出片块式发展、捆绑式评价的新要求,即在发展上着眼于区域,在考核评价上强调联动或捆绑。
例如,对城乡结对学校的考核不再分别进行,而是捆绑在一起来进行评价。
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虑,也有许多人建议在评定高级职称或荣誉称号(如特级教师)时应作出成功培养出一名以上农村青年教师这样的硬性规定。
诸如此类的评价制度改革,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不仅越来越迫切,而且也越来越重要。
理念突破教育发展的本源问题是理念问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与禁锢,推动农村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在理念上服从效率至上的法则,在机制上凸显标准划一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物化形态是以学科教学为载体的班级授课制,基本上是按照内容统一、进度统一、途径统一、方法统一的要求进行设计的。
基于此,教育便成了学科知识的传输带,课堂便成了知识的加工场,教案便成了施工图,学生便成了按照既定质量标准待组装的产品。
教育的这种目中无人的批量生产模式,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似已根深蒂固。
也正是这种教育观,使得许多人热衷于依据统一的质量观来评价所有的学校,并且用统一的办学模式或生产流程来规范所有的学校,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
提振农村教育,需要新的教育理念作先导,需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实践中,要针对农村、农村学校的实际,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途径与方法,开创农村教育的新局面。
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强调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高度重视并强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进程中努力贯穿以下两大理念:
理念之一:
学校发展必须追求个性品质。
办学思路的标准化倾向已越来越成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羁绊,并导致教育走向迷途。
学校之间不仅在校园布局和建筑风格上简单克隆,更严重的是在教育思想上简单克隆,已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了所谓的学校教育同质化现象。
在此种逻辑作用下,一些人期望通过城市学校尤其是城市名牌学校在农村的大量复制来发展农村教育。
但是,他们忘了农村学校有自己独有的发展历史、有自己赖于生长的地域文化。
一旦农村学校的发展离开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就很可能因水土不服而被异化。
所以,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村学校在充分借鉴、汲取其他学校发展经验的同时,能充分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所在区域的实际走特色发展之路,不迷信、不盲从,努力塑造自己的办学个性,因地制宜地实现办学水平的有机提升。
理念之二:
把校园建设成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传统的应试教育已深深地浸润了教育的质量观、评价观甚或政绩观,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所谓的应试法宝为许多人津津乐道并屡试不爽,在提高质量的名义下学生饱受过重课业负担之苦,身心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
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努力倡导转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让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坦途,让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年轻一代在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教育氛围中茁壮成长。
倡导这一理念的出发点在于要切实改变传统教育目中无人的现象,努力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乃至任课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传授、知识巩固切实转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上来,让我们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在价值选择上切实转到素质教育上来,让我们的学生从繁重的应试教育和课业负担中真正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成长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