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4394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近代篇第7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意义: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4)终结: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企业的诱导。

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业文明的潮流,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1.“新思想”萌发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中体西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兴起了洋务运动。

3.早期维新思想

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

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兴办学校;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1.物质生活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

(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

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主题1|政治上:

工业革命时代的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1.(2013·

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导学号:

02792072】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解答本题要抓住“1877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

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A项;

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性变化,排除B项;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面临列强的侵略,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排除D项;

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这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

2.(2011·

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02792073】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

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D项不是原因。

[备选真题]

3.(2016·

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

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D [本题实际上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来源。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配土地和实行“圣库”制度,这些内容受到了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基督教平等思想的影响,排除A、B、C三项。

“中体西用”思想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时期,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颁布的,故D项符合题意。

1.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

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①破坏性:

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主要原因。

②建设性(客观影响):

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近代前期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局限性

(1)阶级局限性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言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来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具有严重的自私性、分散性等特点,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性都说明了这一点。

(2)时代局限性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所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发展不充分,当时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会失败。

从列强侵华特权和社会转型角度命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

[命题猜想]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大量权益。

如协定关税、游历与传教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解题时需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量权益,但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打破了闭关锁国状态;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和近代化的历程等。

解题时结合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1.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  )

①五口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治外法权 ④公使驻京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根据题干中的“道光年间”,可以推知道光在位时期(1821~1850),故考查的是《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内容。

根据题干中的“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故应为中国主动放弃的,五口通商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并非主动放弃,故①错误;

在《南京条约》附约中,中国主动放弃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协定权限,故②③正确;

公使进京属于1856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属于道光年间,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2016·

济南模拟)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护照的主要内容:

“兹有本国人名

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据此可知(  )

A.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

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 [根据材料,游历护照开始出现,属于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故A项正确;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附约规定的领事裁判权,中国地方官员无权裁办寻衅滋事的外国人,故B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全方位开放的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故D项错误。

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变乱的发生、《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矛盾之处等,充分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解题时需结合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内涵来分析。

上饶一模)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02792074】

A.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故C项正确。

4.(2016·

大庆一模)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

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

A [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把大量藏书采取很多措施进行毁灭,故A项正确;

题干中并未提到贫困群众,故B项错误;

对待传统文化的简单粗暴恰恰摧毁了太平天国的文化基础,故C项错误;

藏书并未指出是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故D项错误。

主题2|经济上: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1.(2016·

全国甲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西方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从而出现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的状况,故选C项。

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故排除A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开始逐渐解体,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

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

2.(2015·

全国卷Ⅰ)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D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52年”“‘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

1852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国产的土布”用于包装,说明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的中国销路不畅,故选D项;

A、B、C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

3.(2015·

全国卷Ⅱ)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  )

02792075】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的态度,这是因为清朝以来,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故选A项;

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

4.(2014·

全国卷Ⅰ)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02792076】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1853年时,英国商品因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但中国人均消费的英国棉纱、棉布远低于印度的人均消费,根本原因是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对英国商品进行顽强的抵制。

故答案选择D项。

1.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角度

变动

实质

评价

生产模式

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的

主导地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

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

经济结构

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

对外交流

中国被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

国家政策

从“抑商”向“扶商”转变

2.多元史观评价洋务运动

(1)从近代化史观来说,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表现在工业、军事、教育等方面。

(2)从全球史观来说,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始了从事学习西方、实践西学的历程;

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3)从社会史观来说,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冲击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社会风气也引起了悄然的变化。

从工业文明冲击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促使了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高考命题往往会运用图文材料,考查影响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解答此题时,注意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对自然经济的冲击及新经济因素产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山西高考质检)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

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  )

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

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

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

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C [传统小农的生产结构是“男耕女织”,洋纱的进口不会改变这一形态,故A项错误;

洋纱的大量进口,只会削减洋布的进口,故B项错误;

家庭手工业纺、织并用,洋纱大量进口,会使纺线与织布分离,故C项正确;

洋纱的大量进口只会冲击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鹰潭一模)下表为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对表中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西方商品对华输出呈现倾销态势

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被西方所瓦解

C.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

D.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

D [材料是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情况统计表,但缺乏出口贸易统计表,无法判定西方国家是否存在倾销行为,故A项错误;

中国棉织品进口情况统计无法得出自然经济已经被西方所瓦解的历史结论,故B项错误;

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在材料中缺乏论据,故C项错误;

民族工业进口棉纱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棉布进口的作用,故D项正确。

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对洋务运动活动、特点的认识

洋务运动采用机器生产,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创办新式学堂等,从经济、技术、军事和教育等方面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高考多从近代化角度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特点及影响,解题时注意紧扣时代特征,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分析。

江西重点高中模拟)有学者指出:

“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

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

”可见,当时中国(  )

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D [洋务运动属于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企业,不存在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

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洋务企业不属于资本主义企业,故C项错误;

从材料“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说明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故D项正确。

商洛模拟)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B.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B [依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1代表的是自然经济,2代表的是外资企业,3代表的是洋务企业,4代表的是民族企业。

外资企业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在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之前,故A项错误;

民族企业是在外资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之下产生的,同时受到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压制,故B项正确;

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的经济形式,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前,故C项错误;

民族企业的产生要晚于外资企业,故D项错误。

主题3|文化上: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

全国丙卷)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

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两项。

反对向西方学习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海南高考)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D [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因此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不属于洋务派,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外洋的主张,并未体现学习西方的海防模式,故C项错误;

魏源之所以提出以防为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导致的,故D项正确。

3.(2013·

海南高考)1875年,郭嵩焘奏称: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B [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破,故B项正确;

材料反对中体西用,故排除A项;

顽固派不主张维持原有的格局不变,不符合郭嵩焘的思想观点,排除C项;

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排除D项。

1.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思想的特点

(1)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2)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3)有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

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

2.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近代化起步的表现及特点

(1)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政治上,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客观上打破中国“天朝大国”的思想束缚,开始认识西方;

经济上,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思想上,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从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看:

救亡图存运动中,引起对君主专制反思;

救国求富旗帜下推动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

追求民族独立中,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朝贡外交解体,近代外交开启;

积极学习西方。

(3)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与近代化,不是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