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2637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实务 第21讲Word格式.docx

(2)防水砂浆及净浆的配比、水灰比、拌制顺序、搅拌方法与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3)水泥砂浆防水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槎时,应采用阶梯坡形槎,依照层次顺序层层搭接紧密。

留槎位置须离开阴阳角处200mm以上。

(4)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圆弧或钝角,圆弧半径一般为阳角lOmm,阴角50mm。

二、建筑保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屋面保温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进场后,应按规定见证抽样复验。

2.松散材料保温层施工:

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150mm压实的程度与厚度必须经试验确定,压实后不得直接在保温层上行车或堆物。

3.板状保温材料:

干铺时,要紧靠基层分层铺设,板块上下层接缝应错开并嵌填密实;

胶结材料粘贴时,板块上下层及与基层之间应满涂胶结材料,以便相互粘牢;

水泥砂浆粘贴时,板缝应采用保温灰浆填实并勾缝。

4.接体现浇保温层:

配合比及计量应准确,拌合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厚度及坡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控制

1.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

凸起、空鼓、疏松的部位应剔除并找平。

2.聚苯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

聚苯板应粘贴牢固,不得有空鼓和松动,涂胶粘剂面积不得小于聚苯板面积的40%。

3.墙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

门窗洞口四角处聚苯板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形,不得拼接,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

4.聚苯板粘结牢固后,按要求安装锚固件,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

5.底层距室外地面2m高的范围及装饰缝、门窗四角、阴阳角等可能遭受冲击力部位须铺设加强网。

变形缝处应做好防水和保温构造处理。

【案例2A320034-1】略

【案例2A320034-2】

1.背景

某市一综合楼,结构形式为现浇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地上20层,地下2层,建筑檐高66.75m,建筑面积56000m2,于2005年3月12日开工。

屋面卷材防水层(卷材及其配套材料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直接在上面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

经过一段时间后,变形缝等部位防水层出现裂缝,并逐渐发展;

在女儿墙泛水处出现了渗水现象。

2.问题

(1)简述该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2)屋面卷材防水工程女儿墙泛水处的施工质量应如何控制?

(3)分析屋向卷材防水层开裂的原因。

3.分析与答案

(1)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过程是从工序质量到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

也是一个由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屋面卷材防水工程女儿墙泛水处的施工质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④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应做成圆弧。

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

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俩粘法。

②砖墙上的卷材收头裁齐,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

也可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与屋两找平层的距离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墙体应做防水处理。

③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裁齐,塞人预留凹槽内。

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3)屋面卷材防水层开裂的原因有:

①变形缝设置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变形缝节点构造处理不正确;

屋面面积较大,温差变形明显,防水层产生胀缩现象,引起裂缝。

②刚性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之间漏设隔离层,刚性保护层因胀缩变形,引起防水层裂缝。

补充卷材开裂、起鼓等质量通病处理。

见后练习题。

2A320035掌握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钢结构焊接工程

(一)材料质量要求

1.钢结拇焊接工程所用的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焊钉、焊接瓷环及施焊用盼保护气体等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汪、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2.钢结构焊接工程中,一般采用焊缝金属与母材等强度的原则选用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

3.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电渣焊熔嘴和焊钉用的瓷环等在使用前,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及有关焊接工艺的规定进行烘焙。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l.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对于需要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其预热温度或后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预热区在焊道两侧,每侧宽度均应大于焊件厚度的1.5倍以上,且不应小于lOOmm;

后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保温时间根据板厚,按每25mm板厚1h确定。

2.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在坡口内起弧的局部面积应焊接一次,不得留下弧坑。

3.多层焊缝应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

4.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钢应在完成焊接24h后进行焊缝无损检测检验。

二、钢结构紧固件连接工程

1.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地脚螺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2.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应力)的检验报告,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样检验其扭矩系数和预应力。

1.高强度螺栓连接,必须对构件摩擦面进行加工处理。

处理后的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方法有喷砂、喷(抛)丸、酸洗、砂轮打磨,打磨方向应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复验应由制作单位和安装单位分别按制造批为单位进行见证送样试验。

2.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人螺栓孔,不应气割扩孔;

其最大扩孔量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3.高强度螺栓紧固

(1)施拧及检验用的扭矩扳手在班前应进行校正标定,班后校验,施拧扳手扭矩精度误差不应大于5%;

检验用扳手扭矩精度误差不应大于3%。

(2)高强度螺栓的紧固顺序应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都均匀受力,从节点中间向边缘施拧,初拧和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当天安装的螺栓应在当天终拧完毕,外露丝扣应为2—3扣。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以拧掉尾部梅花卡头为终拧结束。

4.普通螺栓连接要求

(1)永久性普通螺栓紧固应牢固、可靠,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连接应采用防止螺母松动的有效措施。

三、钢结构安装工程

1.钢结构在进场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钢构件制作等分项工程验收应合格。

2.验算构件吊装的稳定性,合理选择吊装机械,确定经济、可行的吊装方案。

3.钢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运输、堆放、吊装等造成的钢结构变形及涂层脱落,必须进行矫正和修补。

4.多层或高层框架构件的安装,在每一层吊装完成后,应根据中间验收记录、测量资料进行校正,必要时通知制造厂调整构件长度。

吊车梁和轨道的调整应在主要构件固定后进行。

5.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相接触的两个平面必须保证有70%紧贴,用0.3ram塞尺检查。

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0.8mm。

6.垫铁的位置应保证柱子底部的刚度,垫铁的布置不应使柱子或底座承受附加荷载。

7.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线直接引上,不得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

结构的楼层标高按相对标高或设计标高进行控制。

8.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隙进行细石混凝土、灌浆料等二次浇灌。

四、钢结构涂装工程

1.钢结构用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出厂时应有产品证明书,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及设计要求;

钢结构用防火涂料应有产品证明书,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过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还应有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

2.防火涂料按其性能特点分为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薄型防火涂料)和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厚型防火涂料)。

(二)防腐涂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在涂刷涂料前必须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达到清洁程度后一般应在4~6h内涂第一道涂料。

2.涂层时工作地点温度应为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

雨天或构件表面2自露时不宜涂刷。

每道涂刷后应按规定问隔时间干燥固化后再涂后道涂料。

3.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施工图中注明的不涂层部位,均不得涂刷。

安装焊缝处应留出30~50mm宽的范围暂时不涂。

(三)防火涂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钢结构表面应根据表面使用要求进行除锈防锈处理。

无防锈涂料的钢表面除锈等级不应低于St2。

2.薄型防火涂料每次喷涂厚度不应超过2.5mm,超薄型防火涂料每次喷涂厚度不应超过0.5mm,厚型防火涂料每次喷涂厚度宜在5~lOmm。

涂层总厚度应达到由防火时限选用的产品所规定的厚度。

3.易受振动和撞击部件,室外钢结构幅面较大或涂层厚度较大(大于35mm)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喷涂环境温度应为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0%。

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前一道涂层干燥固化后方可进行后一道涂层施工。

【案例2A320035—1】略

【案例2A320035-2】略

【案例2A320035-3】

1.背景

某汽车磨具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7835m2,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基础,主体2层,局部3层钢结构,彩钢板屋面及围护。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部分钢构件进场时,发现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及安装焊缝处均涂刷了防腐涂料。

事件二:

个别构件安装时,高强度螺栓不能穿人螺栓孔,项目经理要求施工队现场气割,扩孔量为1.3d。

(1)事件一中的部分钢构件是否予以验收,为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3.分析与答案

(1)不能予以验收。

因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接触面,施工图中注明的不涂层部位,均不得涂刷。

(2)不正确。

因为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人螺栓孔,不应气割扩孔;

经允许,其最大扩孔量不得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练习题:

【案例1】

某大学公共教学楼工程,建筑用地面积61672m2,总建筑面积45026m2,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42589m2,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437m2,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23.4m,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坑深度10m、长100m、宽80m;

基坑东、北两面距离建筑围墙3m,西、南两面距离图书馆9m。

基础类型为预制桩基础,采用静力压桩的施工方法。

建筑内外墙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施工技术方案评议时,项目经理认为该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应采用:

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一次挖至槽底标高,再进行基坑支护,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最后进行降水。

脚手架工程;

外脚手架方案采用单排钢管脚手架搭设从地到顶。

钢筋工程:

直径12mm以上受力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砌筑工程:

混凝土小型空气砌块的龄期为21d。

问题:

(1)该工程施工方案是否合理?

为什么?

(2)如何确定静力压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顺序?

参考答案:

(1)施工方案不合理。

土方工程:

该方案采用一次挖到底后再支护的方法,违背了强制性规范规定。

土方开挖应遵循: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现场没有足够的放坡距离,一次挖到底后再支护,会影响到坑壁、边坡的稳定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P43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脚手架工程:

因为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单排脚手架高度限值为20m,而该项目建筑总高度为23.4m。

(P43)

钢筋工程:

因为:

“直径16mm以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剥肋套丝后钢筋直径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不具有可操作性。

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适用于直径16mm以上40mm以下的热轧Ⅱ、Ⅲ级同级钢筋的钢筋连接。

(P51钢筋机械连接,最小钢筋直径为16mm)。

砌筑工程:

按照规定,对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控制产品龄期超过28d时,方可使用,而该工程混凝土小型空气砌块的龄期只有2l天。

(P27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静力压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顺序: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可采用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

自中间向四周进行;

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案例2】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08000m2,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

基础埋深14.4m,底板厚3m,底板混凝土强度C35/P12,底板钢筋施工时,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将板厚1.5m处的HRB335级直径16mm钢筋,用HPB235级直径10mm的钢筋进行代换。

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站为其制订了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该方

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8℃,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为40℃。

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天。

测温记录显示: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

问题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2.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是否合理?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1.该基础底板钢筋代换不合理。

因为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且根据规定,对于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HPB235级代换HRB335级钢筋。

2.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不合理。

因为应由该施工单位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并且要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混凝土搅拌站应该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配。

3.本工程基础底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

(2)混凝土浇筑后未在12h内覆盖,且养护天数远远不够。

(3)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导致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

(P48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包括:

(1)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并适当掺加缓凝减水剂。

(2)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15%~25%)的粉煤灰。

(3)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25℃)。

如降低拌和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温材料。

(5)可预埋冷却水管,通人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案例3】

【案例3】

某建筑公司投标某高层建筑,基础灌注桩基础,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为砖混结构。

要求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标准,总工期300日历日。

公司中标后,组建了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并要求项目经理部及时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项目经理要求质量部门主持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报公司有关部门审批。

问题1:

项目经理要求质量部门主持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土方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后,项目经理组织勘察、设计、监理进行了验槽、隐蔽。

问题2:

应由谁负责组织基坑(槽)验收?

(P45验槽程序和组织)

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了地下文物,为赶工期,项目经理命令继续土方开挖施工。

问题3:

事件二的做法是否正确?

应如何处理?

(P221发现地下文物处理)

事件三:

在土方分层回填夯实,最终达到回填土标高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问题4:

事件三的做法是否合理?

事件四:

在施工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时,发生如下事件:

(1)为节省成本,项目经理严格要求按设计桩顶标高控制桩顶浇筑标高。

(2)有5根桩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不合格,经对桩体钻芯取样检测,桩体混凝土实际强度均满足要求。

(3)另有1根桩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和桩体钻芯取样检测强度均不合格,但静荷载试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问题5:

(1)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

(P270)

(2)中的5根桩应如何处理?

(P258)

(3)中的1根桩应如何处理?

(P258)

事件五:

砖砌体施工中,采用钢管式扣件脚手架,施工过程中,部分脚手眼的位置距离窗洞口150mm。

(P56)

问题6: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脚手眼的位置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

不正确。

因为,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应在项目策划过程中,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

问题2:

基坑(槽)验槽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

不妥。

土方开挖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立即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来现场处理,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不合理。

因为,基坑(槽)和室内的回填土,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1)不正确。

因为灌注桩混凝土顶部有浮浆,且与孔内护壁泥浆接触,影响其混凝土强度。

通常灌注桩桩顶浇筑标高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m以上,基坑开挖后将高出部分凿除。

(2)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应予以验收。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可予以验收。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脚手眼的位置不正确。

按照规定,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范围内,不得留设脚手眼,而该工程部分脚手眼的位置距离窗洞口150mm,因此不正确。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案例4】

某单位新建一车间,建筑面积860m2,建筑物檐高8.75m,砖混结构,屋面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梯形屋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每层均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卷材屋面。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为方便施工,项目经理要求施工时先浇筑构造柱后砌砖墙。

问题1:

事件一是否正确?

该工程的构造柱与砖墙的连接应如何处理?

四层砌筑砂浆强度不合格(偏低),但经原设计核算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事件二是否需要补强加固?

事件三:

屋架制作完成后,发现有一榀屋架试块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经现场回弹测得其强度仍达不到设计强度。

问题3:

事件三如何处理?

屋面圈梁拆模后,发现局部蜂窝麻面,且有一处有露筋现象。

问题4:

事件四如何处理?

事件五:

在施工雨篷板时,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按照模板拆除方案要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时将模板拆除,结果根部混凝土随即开裂。

问题5:

造成事件五雨篷板根部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P273)

事件六:

有一根梁拆模后出现较大挠度。

问题6:

分析拆模后梁出现挠度的原因和防治办法。

(P49—50)

事件七:

屋面防水施工后不久即出现了防水层起鼓现象。

问题7:

试分析事件七属于什么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是什么?

因为构造柱和砖墙构成的组合砌体的施工程序是:

先砌砖墙后浇构造柱。

连接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

不需补强加固。

按现行规范规定可按核算结果予以验收。

屋架的处理措施必须与设计协商,通常可采取加固补强或返工重做。

①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

2水泥砂浆抹平。

②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1:

2水泥砂浆抹压平整。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清理干净,先刷一层水泥浆或界面剂后,再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③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

2水泥砂浆修补;

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先刷一层水泥浆或界面剂后,再用高一级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④孔洞处理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

通常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浇筑混凝土。

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h,先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