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2页底1题。
2、教材第12页第2题。
3、教材第12页第3题。
五、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 49()835≈49万
<
Pstyle="
BORDER-LEFT:
#9F00005px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
>
B>
篇二<
/B>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归纳总结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北师大版11——12页《近似数》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本单元亿以内数的理解、读写和大数的比较和改写的基础上实行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近似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本节知识学习中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近似数的求法(位数的确定,是舍还是入),特别是需要进位时,前面是“9“的连续进位,应重视数位的确定和数字的入舍的教学。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提升学生收集信息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准确实行近似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
找准数位,看清入舍,注意约等号。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一、理解近似数
(1)明确准确数和近似数。
师:
同学们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
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
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
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
那么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
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
(生答)
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
960万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
点拨:
像你家里有多少人,班里有多少同学等这样的数就是准确数。
像我国人口大约有13亿,我国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一般来说近似数前面都要带上“大约”两个字。
(2)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判别。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按照准确数和近似数实行分类,并讨论这些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②小组汇报,交流。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提问: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近似数,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哪些方法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发言)
同学们提到用四舍五入法能够得到一个数的近似数,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四舍五入呢?
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看“填一填说一说”
出示: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1)四舍五入到十位:
约148260棵;
(2)四舍五入到百位:
约148300棵;
观察第一组数据小组讨论:
①原数的个位是几?
四舍五入后是几?
它的十位有变化吗?
说明什么?
观察第二组数据小组讨论:
②原数的十位是几?
四舍五入后十位是几?
它的百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以上观察分析你们从中有什么发现?
(四舍五入到十位要找准什么位?
入舍什么位?
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呢?
)
学生尝试完成
四舍五入到千位:
约()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
约()棵。
知识反馈,强调重点。
小结:
把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要看后一位,如果后一位够5,就向前一位入1(五入),尾数改写成“0”;
如果后一位不够5,舍去(四舍),尾数改写成“0”。
在四舍五入时关键是要找准数位,看清入舍。
学生自学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①出示:
148264≈()万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明方法。
(提示:
①找准数位②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并添写单位⑶用什么符号)
“≈”是约等号,读作“约等号”。
②学生两人结合互相出题,并检查。
引导学生总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强调约等号的使用。
三、作业设计
(1)判断题
①新绛县人口有32万。
()
②100000≈10万()
(2)教材第12页第1题。
在做之前,能够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做“31777精确到万位是多少”这道题。
学生说方法,然后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
做完之后,能够请学生把这些省市的森林面积按一定顺序排列。
(3)教材第12页第三题。
(强调连续进位的方法)
(4)思维训练:
括号里能填几?
49()835≈50万49()835≈49万
(5)课后延伸
阅读13页数学知识,搜集信息,了解数的发展史。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近似数
35人→准确数约13亿→近似数
某市在校学生今年共植树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
四舍五入到百位:
148264≈()万
篇三<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理解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
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理解,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
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
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能够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能够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
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仅仅一个模糊的理解,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使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水平。
1.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水平。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
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很多正好的数,是精确数;
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
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
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充足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
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国庆60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度类,协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精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
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
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
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因为18000千位上是“8”,所以能够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
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
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觉得1万能够,2万也能够,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实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
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00,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
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
0、1、2、3、4舍;
5、6、7、8、9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
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体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
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
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
生可能想法:
在数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近20万,;
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
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
3.教师小结:
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
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协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
5.引导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新课标指出,学生理应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一题)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精确数和近似数,加深理解,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协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
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巩固练习是协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理解,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
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近似数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