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高考一轮复习联考测评定位卷三 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届河北省高考一轮复习联考测评定位卷三 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高考一轮复习联考测评定位卷三 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史记》中两处记载的“秦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西汉军人,他们战败后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了大宛,从事穿井,铸造钱、器等工作。
C.华北汉地社会中被掳掠或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漂流异邦的最早的人群。
D.两汉时期,有些中国人在国内政治斗争失败后逃往匈奴,从东汉末年开始,日本也逐渐成为了这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隋唐时期,朝廷持续不断地对突厥和中亚国家用兵,边境的战事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时期大批士卒流亡到西域。
B.与两汉时期因战争和政治因素而移居国外不同的是,隋唐时期僧人、商人加入到移民行列,移居地域也更加广泛。
C.从唐代开始,有些中国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居到东南亚,到元代时,居住在南洋群岛的中国移民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D.1560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使得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大量向海外移民,从这时起,逐渐掀起一个向海外移民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海禁政策在明清两代数度兴废,但客观上都对移民潮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满清政府对移居海外的华人持敌视立场,将海外华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成为推翻满清统治的重要力量。
C.中国人向北美移民始于19世纪下半叶,大批中国人作为苦力在美国西海岸开矿修路,为美国的崛起做出了贡献。
D.清初的海禁政策直到光绪十九年才被废止,同时清政府也改变了敌视华侨的立场,逐渐意识到要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
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
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
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
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
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
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
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
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
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
“悲欣交集”四个字。
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
我以为他伟大。
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
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
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
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的故事。
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
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
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
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
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D.本文回顾了作者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5.文中写道:
“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5分)
6.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荒见葱茏
路大荒是蒲松龄的同乡。
他7岁入邻家私塾,拜在蒲松龄后裔蒲国政门下,后又转投名儒王东生。
这两位老师都对蒲松龄存有极深的敬仰之心,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
少年路大荒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自觉间就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青年时期,路大荒便立志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和研究工作。
只要获悉哪里有聊斋文稿,他必定积极谋求。
为了搜集到遗稿,他常常奔波于淄川城乡,远访章丘、济南,求亲问友,辗转反复。
他节衣缩食,不惜重金购买蒲松龄手稿,因此家中拥有的蒲氏著作越来越多。
这其中,以蒲松龄手抄的《祭文》最为珍贵。
路大荒初见此书,不由欣喜若狂,立即将所有积蓄取出购买。
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道:
“然在闻号令角声之中,资斧告罄之时,尚恋之一书,人间尚有我之痴耶乎?
然能聊慰自痴,何顾后人之讪笑也!
”1936年,由路大荒注释、编辑的《聊斋志异外书(磨难曲)》和《聊斋全集》(四册)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37年12月,济南、淄川相继沦陷。
路大荒南下杭州学习航空技术,后又返乡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日军得知路大荒藏有大量珍贵的蒲氏书稿,欲行抢夺。
事先得到消息的路大荒背起手稿躲进了深山。
日军一怒之下,放火烧掉了他家的房屋,并在淄川城四处张贴捉拿他的告示。
路大荒辗转来到济南,隐居在大明湖边的秋柳园街。
秋柳园街比邻曲水亭街,他安寄于此,乐在访书。
1938年的一天,他在曲水亭街上的聚古斋书肆发现了一套《聊斋文集》(六册),大喜过望,但因囊中羞涩无力购买,只好设法将书借回家中,连夜在灯下抄录。
治学拓荒,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正是这种几十年不改初衷的执着毅力,成就了路大荒“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
新中国成立了,先生欣喜万分。
政府十分注重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这更加激发了路大荒的研究热情。
1953年,山东省整理蒲松龄著作编辑委员会成立,路大荒担任副主任。
他亲自带领研究人员,或深入淄川在乡间广泛征集蒲松龄的著作版本、手稿、佚文和遗物,修葺整理蒲氏故居;
或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地,查询点滴资料,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62年,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多年支持下,一部更大规模的《蒲松龄集》终于问世。
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蒲松龄集》,凝聚了路大荒的毕生心血,总共收集了聊斋文稿120余万字,奠定了路大荒“聊斋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
学界认为,《蒲松龄集》是聊斋学的基石,在聊斋学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喜爱蒲松龄小说的人,饰演聊斋剧目的人,还有“聊斋学”研究的后来者,都十分感念路大荒,正是由于他艰苦卓绝地收集、研究、整理蒲松龄的著作,读者得以捧卷饱赏,学者得以利用钻研。
与此同时,路大荒把最心爱的《聊斋文集手稿》一并捐献给了国家,其后又出版了《蒲松龄年谱》和《聊斋俚曲选》等著作,在《东岳论坛》上发表了“聊斋遗文”12篇,实现了他的“聊斋学”人生。
路大荒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在聊斋学以外的诸多领域也有很深造诣。
如绘画,曾赢得张大千、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
尽管博学,但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该深挖哪口井。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天才,深知真正厚实博大的学问,必然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可获得。
为此,他读书、治学、从艺从不敢懈怠,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专心于学术。
在他人生的最后五年,由于患有脑中风后遗症,身体活动受限,经常卧床,但仍然不忘“聊斋学”研究。
他曾让孙女打开事先藏好的《蒲松龄集》,告诉她某页某段还有些必须修正的问题要记下来,并叮嘱她,此书以后如能再版,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改过来。
学问做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令读书人叹服。
路大荒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纯正的人文学者,他的身上闪烁着令我们亲近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光芒。
(摘编自徐忠志《大荒见葱茏》、陈明超《“蒲学”研究第一人——路大荒》等)
【相关链接】
爷爷青年时期,正值国内军阀混战。
当时邓恩铭的叔父邓国瑾是淄川县长,他劝告爷爷说:
“人生行为如黄河流水奔泻千里,决之东则东流,决之西则西流,若受制约可流人大海,希望你对事业有所抉择,好自为之。
”爷爷深有感悟,从此潜心于聊斋文集诗稿的搜集研究中去。
(路应和《怀念我的爷爷路大荒》)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路大荒对聊斋作品的最初接触,始于幼年时期的两位老师,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
B.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非常重视蒲松龄著作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路大荒为此欣喜万分,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
C.《蒲松龄集》在中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支持下得以问世,路大荒凭借此书确立了自己“聊斋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
D.路大荒在绘画领域也有很深造诣,无论是默存自守,还是荣名加身,他都宠辱不惊,因而赢得了张大千、黄宾虹、陈半丁等名家的赞许。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大荒见葱茏”这个标题运用双关、比喻等手法,使文题寓意丰厚,形象生动地将传主姓名、生平及其事业追求结合起来,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的题目既概括了路大荒历经坎坷最终实现梦想的人生之路,又指聊斋学发展和兴盛的过程,还指路大荒所处社会环境由黑暗到光明的时代变迁。
C.“资斧告罄之时,尚恋之一书,人间尚有我之痴耶乎?
”这句话显示出了路大荒对金钱的蔑视,对有关资料的极度痴迷。
D.日军放火烧掉了路大荒家的房屋,并在淄川城四处张贴捉拿他的告示。
这是因为日本人知道他学习航空技术参加抗日游击队是为了抗击日本。
E.路大荒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挂念着“聊斋学”研究,由此可见传主工作之忘我、做学问从不懈怠。
9.路大荒为什么能成就“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的美名?
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鬷(zōng)字总之,赵州临城人。
七岁丧父,哀毁过人。
既长,状貌奇伟。
举进士,授婺州观察推官。
代还,真宗见而异之,特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祁县、通判湖州。
再迁太常博士、提点梓州路刑狱,权三司户部判官。
使契丹还,判都磨勘司。
以尚书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上言:
“方调兵塞决河,而近郡灾歉,民力雕敝,请罢土木之不急者。
”改三司户部副使。
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徙苏州。
还为三司盐铁副使。
时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方用事,建言京师贾人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请官置务收市之。
季良挟章献姻家,众莫敢迕其意,鬷独不可,曰:
“与民竞利,岂国体耶!
”擢天章阁待制、判大理寺、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安抚淮南,权判吏部流内铨,累迁刑部。
益、利路旱饥,为安抚使,以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戍卒有夜焚营、杀马、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
“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
”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
及旦,人莫知也。
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蜀人爱之。
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景祐五年,参知政事。
明年,迁尚书工部侍郎、知枢密院事。
天圣中,鬷尝使河北,过真定,见曹玮。
玮谓曰:
“君异日当柄用,愿留意边防。
”鬷曰:
“何以教之?
”玮曰:
“吾闻赵德明尝使人以马榷易汉物,不如意,欲杀之。
少子元昊方十余岁,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吾尝使人觇元昊,状貌异常,他日必为边患。
”鬷殊未以为然也。
比再入枢密,元昊反,帝数问边事,鬷不能对。
及西征失利,议刺乡兵,又久未决。
帝怒,鬷与陈执中、张观同日罢,鬷出知河南府,始叹玮之明识。
未几,得暴疾卒。
赠户部尚书,谥忠穆。
鬷少时,馆礼部尚书王化基之门,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之。
宋氏亲族或侮易之,化基曰:
“后三十年,鬷富贵矣。
”果如所言。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五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B.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C.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D.谏曰/我戎人/本从事鞍马而以资邻国/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斩之/失众心矣德明/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对殿试及第者的称呼。
B.“益、利路”中的“路”,在宋代指由朝廷主导修筑的,连接各府、州、军、监的道路。
C.知,意谓主持,掌管。
“知益州”意即担任益州长官。
D.年号,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景祐”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鬷积极建言献策。
他在兼任侍御史知杂事时,曾向朝廷建议:
由于要调集军队堵塞黄河决口,邻京各郡灾荒歉收,民力损耗,应当把不紧急的修造项目废止。
B.王鬷正直敢言。
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曾提议在官府设置购销茶盐的机构。
因马季良与章献太后是姻亲,没人敢反对,唯独王鬷直言那是与民竞利,不成体统。
C.王鬷善于治安维稳。
他主管益州时,有戍卒作乱。
他派兵包围兵营,传话说:
不作乱者只要不轻举妄动,走出营门,就不予追究。
戍卒出来后,他查出作乱者并严惩。
D.王鬷太自负,并因此犯了错误。
曹玮曾提醒他提防元昊,但他不以为然。
后来元昊造反,皇上屡问边事,他竟不能作答,因此被罢去枢密院主事之职。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出知湖州,徙苏州。
(2)枢密副使宋湜见而以女妻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长安春望
卢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①卢纶:
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
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B.颔联写归途遥远,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然而又有几人能回乡呢?
既有伤感、无奈,又聊以自慰。
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
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
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D.尾联正如沈德潜所评“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点明(收束)主题,表现了一种感伤却又不失希望的心态。
E.诗人感时伤怀,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表达情感细腻委婉。
15.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阅读(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
,。
(2)《逍遥游》中“,”两句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方才南飞的原因——对风的依赖。
(3)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滕王阁盛会上,面对众多前辈,王勃挥笔疾书,转瞬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立现笔端,如朝阳喷薄而出。
B.各级党政领导要正确对待新闻监督,不要求全责备记者,而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他们交朋友,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C.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出现了上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一代代的赶马人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D.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应该有儿童该有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揠苗助长,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气横秋的儿童。
E.一年内,他与普京总统共举行了五次双边会谈。
如此频密的高层接触,在双方对外关系中并不多见,在国际上也属凤毛麟角。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许多例子都证明城市发展需要空间腾挪,成都地铁建设通过地下资源有效避开了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展了蓉城发展的空间。
B.评选和朗诵有关成都的最美诗词,借诗歌增添城市名片的魅力,“成都诗词大会”无疑将让成都“诗歌之城”的美名再度远扬。
C.会议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协调配合、行动一致、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切实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D.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不文明驾驶问题,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成为了当务之急。
19.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明与野蛮》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张床,①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
但本书带给人的②有趣而已,读者③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④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⑤倒很文明;
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
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⑥提高警惕”。
A/不仅而且有时有时处处B可谓不只是还有时有时时时
C那是不只是还经常有时时刻D真是不仅而且有时经常/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①。
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碳、碳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②,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
雾和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下降,③。
首先,雾霾中的PM2.5。
威胁新生儿健康;
其次,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
21.下面是我国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
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7年2月15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可进行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
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
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的风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