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文档格式.docx
《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
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
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意。
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
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
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
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
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
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
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三)李毓秀的《弟子规》是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今天读来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而在《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社会成员的关系,那么共建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精选3篇引导语:
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叫李毓秀的秀才,从《论语》、《礼记》等经典摘取而汇编而成《训蒙文》。
后来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改名为《弟子规》,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弟子规》中的健康人格知识信息,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初闻《弟子规》当前,习主席号召全国人民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为此,更要大力提倡文化复兴,从小学习传统文化。
而我父母是农民,没有文化,因此到现在我才开始学习《弟子规》。
弟子我理解为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哪怕是一个乞丐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规会意。
字从夫从见。
:
夫本指外子,丈夫,转义指圆规外侧的足,即落在圆周上的足,它是相对于内足而言,内足相当于内子的足,是指圆规站立在圆心上的足。
见意为呈现。
夫与见联合起来表示外足走动即呈现圆周。
我的理解就是外在社会行为规则、规范、条例,和我们内在本身具有的智慧和觉性。
在任何一个地方,一个社会团体,都有相关的规范。
这是外在的足,大街上有交通规则,一个国家有法律法规,政府有行政法规和条例,企业有相关的企业文化和管理规范条例。
我们小孩子所在的学校,有学校的校规校纪,所在的班级也有班规。
这里的规则是我们的行为的规则。
看得见的实体都有这么多的规则体系,那么看不见的心理层面的足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想,凡是渴望幸福圆满人生的,这些规矩是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只有把内在的不可动摇的足和这些保障联合起来,学习西方文明,更要学习传统文化,把东西方文化整合内化,才能收获圆满幸福人生。
《弟子规》一千零八十字,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
以理性而又浅显生动的论述,使其提倡的道德规范准则具体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不仅使我们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行为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对当代我们的人格养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的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我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
首先在家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这五个部分也是由重到轻排列,由基础发展,一步步递增到顶端。
还记得最初学心理学的时候,在一个老师给我们分享:
她在很长时间里把生活中遇见的人当成她的父亲……我定定地看着她,当时不是很懂,她又重复了一遍。
后来慢慢的明白过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人,莫名其妙就喜欢或讨厌,那一定是有原因的。
那个人或许有着我喜欢的人格特质,或许有着我不喜欢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带给我的感觉让我想到了谁呢?
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喜欢或讨厌那么简单?
这种说不清的感觉如果没有觉察,很有可能牵引着我们花掉人生的很大一段时间去寻找答案,这种牵引力我们普通人更是难以感知的。
这种牵引力的方向是不定的,全然是以盲导盲。
比如现今社会中人们难以理解的忘年恋,各种娱乐八卦新闻。
《弟子规》中心的第一二部分正是讲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是我们最根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
《弟子规》告诉我们:
为人子女,孝敬父母应行为上敬重父母,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承,以示对父母的恭敬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
对亲人的过错要和颜悦色地劝谏,要真诚恻达,直到对方接纳为止;
如对父母的过错不加劝谏,则是陷父母于不义的做法;
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使父母感觉到你你只是针对他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劝谏;
即使这样父母不能接受也不能大发雷霆,相反更要真诚用心,以诚心感动亲人;
孝敬父母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位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人;
兄弟之间以情谊为重,看轻钱财,才能真正相处和睦,而兄弟和睦相处也是对父母孝顺的非常重要的表现。
这一部分做好了,我们就培养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责任感和安全感。
《第子规》中心的第四部分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品行高尚的人,名声自然高,人们所敬重的是德行,并不是论外貌是否出众;
才能大的人声望自然大,人们所信服的是真才,并不是只会发表言论。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
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
对富有的人态度不谄媚求荣,道德上自得其乐更好;
对贫穷的人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富有的人不但不以骄傲的心态妨碍他人,更要爱好礼节,恭敬大众。
不厌恶不嫌弃亲戚老友,也不一味喜爱新人新朋友。
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
否则,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我们的不良习气会吸引相似的人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贫和富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都要学习礼节充实各项才能,发挥人我一体的仁心,才能营造一个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幸福社会。
《弟子规》中心的第五部分主要告诉我们如果不努力实行那些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读书的方法有心眼口三到,要一门深入,计划宽裕,抓紧用功,反复思考,请教师长。
环境要简单整洁,姿态端正,固定安放,及时补损,一分恭敬一分收获。
对书要选择地读,有的书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比如一些消极低俗小说漫画。
《弟子规》中的健康人格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
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
健全人格的理解受人性观、价值取向及方法论的不同而各异。
心理学家从各方面描述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描述:
奥尔波特: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
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
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
③有安全感;
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
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⑥客观地认识自己;
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罗杰斯: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
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
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
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
③信任自己的感觉;
④有自由感;
⑤具有极高的创造力。
弗洛姆: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
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兰克:
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
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
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
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
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
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
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按照这四位心理学家对人格结构的描述,把人格结构概括为五个维度:
专注即注意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对自己的认识,情感开放、自由、自主、自控即安全感,负责胜任工作、适应强、生产性满足自己心理需要即社会适应能力。
《弟子规》中的心理结构是:
孝敬父母、爱兄弟姐妹,惜时勤奋、整洁端庄、稳重大方,负责守信、字正腔圆、见贤思齐、自省自砺、知错就改,心胸宽阔、平等仁爱、贫而乐道、乐于助人、慷慨无私、体贴他人、扬善抑恶、恩长怨短,知行合一、专心致志、房室清洁、笔正心端、爱书敬书、择书而读、自信自强。
《弟子规》中与心理学家们研究的注意力维度对应的是专心致志和笔正心端;
与家人父母的关系则是处于重重要的位置,首孝悌、与朋友则是平等仁爱、乐于助人、慷慨无私、体贴他人;
与对自己的认识相对应的是见贤思齐、自省自砺、知错就改,与安全感相对应的是整洁端庄、稳重大方、贫而乐道;
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应的则负责守信、心胸宽阔、扬善抑恶、恩长怨短、知行合一、自信自强。
可以看出,拥有健康人格是拥有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需要完善人格。
那么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无疑是当下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这些规范,好象高速路上的规则多于普通双向人车混行的公路,但却更平坦,更宽敞,更保障,更高效。
我们只要内在的足不动,注意联合外在的足,不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思维,废物新用,在很多人认定的糟粕中定能汲取心的维生素。
培根说:
心态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行为有了很好的规范,习惯就好了,习惯好了性格就好了,性格好了命运就好了,命运好了幸福就来敲门了。
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们此刻的起心动念开始,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开始!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金字塔是美国学者艾德加·
戴尔1946年发现:
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研究表明在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5%——90%不等:
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教授给别人,知识保留90%。
从《弟子规》中心的第五部分我们知道学习的方法:
心眼口三到,要一门深入,计划宽裕,抓紧用功,反复思考,请教师长。
苏轼也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一个人读终不如有人一起读,由此,我想到了和孩子们一起学弟子规,并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请大家指正。
《弟子规》中的健康人格引导语: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教案,与大家分享学习。
入则孝一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冬则温夏则凊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时会在父亲睡觉前,先帮父亲将床铺温热再请父亲去休息,夏天时会先将草席搧凉,再请父亲躺下。
这里的同学有很多都不到九岁,所以如果你们能做到这项,就比黄香还要棒了。
提问:
1.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所以夏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学生:
「开电风扇、开冷气」2.冬天的时候父母睡觉前,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什么事?
「用电毯、电热器」延伸:
1.夏天时天气很热,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2.冬天时天气很冷,我们可以怎样侍奉父母?
(二)晨则省昏则定早上起床的时候要先向父母问早,傍晚回家的时候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1.晨则省:
现在很多同学早上都赖床,父母叫他起床还会发个起床气,对父母大呼小叫,出门时东西不整理好,到学校还要叫父母送东西过来。
延伸:
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自己起来,把东西打点好,衣服穿好,书包收好,如果能帮忙父母准备早餐就更好了。
2.昏则定:
很多同学ㄧ回家就看电视、打电动,不理会父母,要多和父母聊天,让父母亲知道你做哪些事情?
交了哪些朋友?
安父母亲的心。
(三)出必告反必面出门时要告诉父母我们要去哪哩,若临时有事,父母亲又刚好不在,可以打手机或留纸条。
回家的时候要先问候父母亲,或告诉父母「我回来了」。
上学时对师长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去上洗手间的时候要举手告知,同学受伤去保健室也要请同学带话回来。
故事:
1.曾经有学生因为跟同学吵架就躲到屋顶上没有回来上课,让老师很担心。
2.有学生上课时陪同学去学务处集合,让老师找不到人,还用广播系统找人。
(四)居有常业无变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写作业不写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电动玩到很晚。
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业,所以平常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害父母担心。
二、故事时间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是是孝子黄香给父亲扇席温被的故事。
(一)扇席温被的黄香1.引导发问:
(1)黄香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如何照顾父亲?
冬天很冷的时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黄香除了照顾父亲外,剩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
(用功读书)2.致家人的话:
(1)黄香在他9岁时就懂得照顾父亲,你们一定也可以,如拿报纸、倒水、按摩、搥背等。
(2)黄香用功读书,做好事荣耀父亲,这也是孝顺的行为之一。
让孩子了解对父母的孝心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照顾。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晨则省,昏则定1.询问学生每天早上是否都是父母叫起床?
起床后是否都会对父母生气?
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
正确的行为应该是如何?
2.正确的行为:
(1)每天应早睡早起,自动自发的起床,起床后看见长辈应先向长辈说:
「早安」,并询问长辈「昨晚睡得好不好?
」
(2)放学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情,好让父母放心。
「妈妈我回来了,今天我们班有一个转学生,我还借他课本和文具喔!
」3.先请老师演示正确的行为,再请学生出来模仿。
(二)出必告,反必面1.询问家人们出门时是否都有告知父母长辈要去那里?
回家时也要告知父母:
「我回来了」。
请老师出来示范一般的说法(妈妈:
「我和大雄要去运动」)。
请台下的小朋友仔细聆听是否有那里有缺漏?
2.家人讲事情时要注意四项:
(1)人物:
要和什么人出去(江大雄)
(2)事情:
要做什么事情(运动)(3)时间:
几点出去入则孝二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亲有过谏使更」: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
(二)「怡吾色柔吾声」:
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三)「谏不入悦复谏」: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
(四)「号泣随挞无怨」:
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补充故事1.李世民军营夜哭:
唐太宗年轻时候随父亲李渊南征北讨,一次战役中父亲因战争失利决定退回太原,李世民劝谏父亲军队不可后退,否则士兵会四处逃散,敌军也会乘机攻击。
李渊不采纳儿子的建议,当天晚上李世民在军营外面大哭,李渊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后一次的劝谏,并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渊终于接受儿子的进谏,停止撤军的行动。
2.魏征劝谏:
唐太宗在位期间广纳谏言,政绩显赫,史称「贞观之治」。
其中最有名的谏臣就是魏征,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鹞鹰藏在怀中,魏征故意上奏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由此可见魏征行不言之谏的用心。
唐太宗在魏征去逝后曾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引申劝谏长辈、亲人或朋友一定要有智慧,包括我们的存心(真心为他好)、时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态度(和颜悦色)及耐性(抱着一定要成功的决心),最重要的是劝谏别人前一定要以身作则并取得别人的信任,劝谏别人才有效用。
提问1.你身边是否有亲人或朋友平常的言行不好,你想要劝谏他,是什么事?
你要如何劝谏他呢?
二、故事时间
(一)、火中救父的王闰:
学习对待父母的态度1、故事内容简要:
元朝时有一位姓王的富翁,家里非常有钱,因为妻子早死,王员外便挥霍无度不喜工作。
王员外的儿子叫王闰,他觉得父亲这种浪费的生活方式不久便会坐吃山空,因此暗自下决定过着节俭的生活。
没有多久后家产果然被花光了,王员外无法适应穷困的生活,常对王闰发脾气,但王闰对父亲非常孝顺且不敢有丝毫怠慢,每天辛苦工作仍无法供应父亲花费。
后来邻居常称赞王闰的孝心,父亲知道后很惭愧,逐渐改正坏习惯。
有一天父亲生病,躺在床上不小心把烛火撞倒,引发火灾,王闰为了救父亲奋不顾身冲入房间,抱着父亲往外冲,自己却被火烧伤不以为意。
(二)、听后引导发问:
1、虽然王闰的父亲有不好的行为,可是王闰心里怎么想呢?
2、王闰是如何对待父亲呢?
(依然非常敬重,不敢有丝毫怠慢)3、父亲如何被王闰所改变?
(孝心)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复习今天上课内容:
先问学生这节课上了什么请学生将内容重复一遍。
(二)、讲解:
1、师:
「我们犯错,父母偶而也会犯错,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是圣人,不像孔子,所以父母有错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劝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