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与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
《盾构施工与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与管理规范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②盾构施工段工程地质的复杂性主要反映在基础地质(主要是围岩岩性)和工程地质特性的多变方面。
盾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并对不同选择进行风险分析后择其优者。
从保持工作面的稳定、控制地面沉降的角度来看,使用泥水平衡盾构要比使用土压平衡盾构的效果好一些,特别是在江河湖等水域、存在密集的建(构)筑物,以及上软下硬的地层中施工时。
采用泥水平衡盾构还可以降低地质变化差异大造成的施工风险。
在特殊施工环境中,施工安全是盾构选型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因素。
盾构选型的主要方法包括地层渗透系数法、地层颗粒级配法等。
③地层渗透系数法:
当地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0-7m/s时,可选用土压平衡盾构;
当地层的渗透系数为1.0×
10-7m/s~1.0×
10-4m/s时,既可以选用土压平衡盾构也可以选用泥水平衡盾构;
当地层渗透系数大于1.0×
10-4m/s时,宜选用泥水平衡盾构。
对于渗水系数较大的地层,如果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螺旋输送机“土塞效应”难以形成,螺旋输送机出渣会发生大量“喷涌”现象,这样对施工非常不利;
同时土仓压力波动大,地面沉降很难控制。
对于渗透系数较小的隧道,如果采用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主要制约因素是隧道渣土排放需要较长的管道,及需要昂贵的泥水处理设备,在环境要求高的场合还应采用渣土压滤设备,同时耗费大量的膨润土,工程造价较高。
④地层颗粒级配法:
土压平衡盾构主要适用于粉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土、粉砂层等地层的施工;
砾石粗砂地层宜选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
粗砂、细砂地层既可选用泥水平衡盾构,也可在土质改良后选用土压平衡盾构;
含漂石、砂卵石地层宜选用土压平衡盾构。
当岩土中的粉粒和黏粒的总量达到40%以上时,通常会选用土压平衡盾构,相反的情况则选择泥水平衡盾构比较合适。
五、刀盘
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2、刀盘结构形式应适应地质条件,刀盘面板应采取耐磨措施,刀盘开口率应能满足盾构掘进和出渣要求;
3、刀具的选型和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开挖直径、切削速度、掘进里程、最小曲线半径及地下障碍物情况等确定;
4、刀盘添加剂喷口的数量及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刀盘结构、刀盘开挖直径等确定。
②刀具配置方式
刀具的布置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不同的工程地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刀具配置方案,以获得良好的切削效果和掘进速度。
根据地质条件特点,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地层:
软弱土地层;
砂层、砂卵石地层;
风化岩及软硬不均地层;
单纯的纯硬岩地层。
切刀和刮刀等切削类刀具一般适用于砂、卵石、黏土等松散地层。
岩石强度较大时应配置滚刀。
1、软弱土地层:
如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其地质条件主要以淤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在软弱土地层一般只需配置切削型刀具,如:
切刀、周边刮刀、中心刀、先行刀和超挖刀。
以南京地铁盾构为例,刀盘采用面板式结构,装有1把鱼尾形中心刀,120把切刀,16把周边刮刀及1把仿形刀。
切刀安装在开口槽的两侧,覆盖了整个进碴口的长度。
刮刀安装在刀盘边缘。
由于刀盘需要正反旋转,因此切刀的布置也在正反方向布置,为了提高切刀的可靠性,在每个轨迹上至少布置2把。
在周边工作量相对较大,磨损后对盾构切口环尺寸影响较大,在正反方向各布置了8把刮刀。
考虑到刀盘的受力均匀性,刀具布置具有对称性。
刀具安装采用螺栓固定,便于更换。
在切刀或刮刀的刃口和刃口背面镶嵌有合金和耐磨材料,以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刀的破岩能力为20MPa,可以顺利地通过进出洞端头的加固地层。
2、砂层、砂卵石地层:
如北京、成都其地质条件主要以砂,卵石地层为主,如遇到粒径较大的砾石或漂石,应配置滚刀进行破碎。
在砂层、砂卵石地层施工时,需设置(宽幅)切刀、周边刮刀、先行刀(重型撕裂刀)、中心刀、仿形刀等刀具。
切刀是主刀具,用于开挖面大部分断面的开挖;
周边刮刀也称保径刀,用于切削外周的土体,保证开挖断面的直径;
先行刀在开挖面沿径向分层切削,预先疏松土体,降低切刀的冲击荷载,减少切削力矩,同时重型撕裂刀用于破碎强度较低和粒径较小的卵石和砾石;
中心刀用于开挖面中心断面的开挖,起到定心和疏松部分土体的作用;
仿形刀用于曲线开挖和纠偏。
滚刀用于破碎粒径较大的砾石或漂石。
3、风化岩及软硬不均地层:
如广州、深圳,上软下硬、地质不均的复合地层,且局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较高(150-200Mpa),除配置切削型刀具外包括宽幅切刀、先行刀,还需配置滚刀,因而刀盘结构相对复杂。
对于岩层首先通过滚刀进行破岩,且滚刀的超前量应大于切刀的超前量,在滚刀磨损后仍能避免切刀进行破岩,确保切刀的使用寿命。
在曲线半径小的隧道掘进时,为了保证盾构的调向和避免盾壳被卡死,需要有较大的开挖直径,因此刀盘上需配置滚刀型的仿形刀(或超挖刀,超挖量50mm左右)。
4、单纯的纯硬岩地层:
如秦岭1线隧道,隧道断面范围内以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两种岩石为主,刀具全部选用滚刀,无任何齿刀。
有时,在刀盘面板周边开口处配备刮碴刮刀板。
在复合地层施工中,刀具配置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滚刀和先行刀的配置数量和刀具的高度、组合高度差等方面。
海瑞克公司刀盘滚刀和固定先行刀高出面板175mm和140mm,而日系盾构刀盘滚刀和固定先行刀高出面板90mm和70mm。
两种刀具的高差为35mm和20mm,前者的设计较好,具体表现为刀具高对防止泥饼的形成有利,高度差大有利于破岩。
滚刀的刀间距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破岩,间距过大,滚刀间会出现“岩脊”现象,间距过小,滚刀间会出现小碎块现象,降低破岩功效。
在复合地层中周边滚刀的间距一般小于90mm,正面滚刀的间距为100~120mm(参照国内外施工实例,岩石强度高时,滚刀的间距应控制在70~90mm的范围内比较合理),滚刀总刃数在40左右(一般选择单刃滚刀)。
③面板式与幅条式的特点
砂土、粉土和黏性土地层宜采用辐条式结构或开口率较大的面板式结构,复合地层宜采用面板式结构。
泥水平衡盾构一般采用面板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根据工程地质可选用面板式或辐条式刀盘。
采用面板式刀盘时,由于渣土经刀盘面板的开口进入开挖仓,开挖仓内的土压力与开挖面的土压力之间产生压力降,其大小受面板开口的影响不易确定,从而使得开挖面的土压力不易控制。
由于受面板开口率的影响,渣土进入开挖仓不顺畅、易粘结和易堵塞。
面板式刀盘的优点是通过刀盘的开口可以限制进入开挖仓的卵石粒径,在风化岩及软硬不均地层或上软下硬地层掘进时,应采用面板式刀盘。
辐条式刀盘渣土流动顺畅,不易粘结和堵塞。
由于没有面板的阻挡,渣土从开挖面进入开挖仓时没有土压力的衰减,开挖面土压等于测量土压,因而能对土压进行有效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
因此,辐条式刀盘对单一软土地层的适应性比面板式刀盘好。
面板式:
优点是开口率较小,软土口开口率一般在45%左右,复合地层开口率在30%左右,面板开口小,强度高,易于刀具布置,对正面土体支撑效果较好,土压波动小;
缺点是传感器对正面土体的压力反映不够准确,渣土进入土仓相对困难。
幅条式:
优点是开口率大,渣土易进入土仓,不易形成泥饼,刀盘不易被堵,正面土压能较准确的反映;
缺点是正面土压波动较大,容易引起地表沉降,刀盘比较薄弱,不易满足复合地层刀具的布置和刀盘本身刚度的要求。
目前复合式盾构开口率基本趋于一致,在30%左右,重点保证刀盘中心开口率,刀盘总重量在56吨左右;
软土盾构刀盘在20吨左右。
④刀盘驱动
六、测量
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隧道内控制测量、掘进施工测量、贯通测量和竣工测量。
①地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②联系测量
包括地面近井导线测量和近井高程测量、工作井定向测量和导入高程测量,以及隧道内近井导线测量和近井高程测量等。
盾构隧道贯通前的联系测量次数不应少于3次,宜在隧道掘进至100m、1/3贯通长度和距贯通面150m前分别进行一次。
当贯通长度超过1500m时,应增加联系测量次数或采用高精度联系测量方法,提高联系测量精度。
③隧道内控制测量
包括隧道内施工导线测量、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和隧道内施工水准测量、施工控制水准测量。
控制网宜为支导线和支水准路线,当有联络通道时,应形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直线隧道的导线平均边长宜为150m,曲线隧道的导线平均边长宜为60m,相邻的长短边边长比不应大于3。
水准点宜按每200m间距设置1个。
在隧道贯通前,隧道内控制导线和控制水准测量不应少于3次。
重合点坐标较差应小于30mm×
ld/Ld,高程较差应小于10mm,且应采用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④掘进施工测量
采用极坐标法放样隧道中心线和盾构基座的位置、方向,应利用水准测量方法测设隧道高程控制线以及基座坡度,坐标和高程放样中误差为±
5mm;
反力架和洞门圈位置应采用三维放样方法放样,反力架安装后和洞门浇筑前应对其经过设计中心的竖直和水平位置进行复测,并应提供相应里程的坐标或与中心的距离,放样和复测中误差应为±
10mm。
盾构就位后应采用人工测量方法测定盾构的初始姿态,人工测量与盾构导向系统测量较差不应大于2
m(m为点位测量中误差)。
盾构测量标志点应牢固设置在盾构上,且不应少于3个,标志点可粘贴反射片或安置棱镜;
盾构姿态测量:
横向偏差、竖向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滚转角和切口里程。
管片拼装后,应进行盾尾间隙测量。
壁后注浆完成后,宜进行衬砌环测量,包括衬砌环中心坐标、底部高程、水平直径、竖直直径和前端面里程,测量中误差为±
3mm。
⑤贯通测量
隧道贯通后应进行贯通测量,测量内容包括隧道的纵横向和高程贯通误差。
⑥竣工测量
包括隧道轴线平面偏差、高程偏差、衬砌环椭圆度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等。
地铁、铁路隧道应在直线段每10环、曲线段每5环测量1个横断面,横断面上的测点位置、数量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横断面测量中误差应为±
七、盾构组装与调试
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盾构部件情况和场地条件,制定组装方案;
2、根据部件尺寸和重量选择组装设备;
3、核实起吊位置的地基承载力。
组装后,先进行各系统的空载调试,然后进行整机空载调试。
八、盾构现场验收
盾构验收在试掘进后进行。
根据盾构实际运转状况、掘进状况对照约定的验收考核内容及指标,由盾构设计、制造和使用方共同进行评估,达到设计制造和约定的技术要求后,履行验收手续,完成盾构验收。
验收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盾构壳体
盾构壳体的外径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盾壳表面平整。
在盾构掘进液压缸活动范围内,盾尾内表面平整,无突出焊缝,盾尾椭圆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2、刀盘
刀盘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按盾构制造厂家的设计要求配置,使用扭力扳手检查达到设计扭矩值,采用焊接形式时符合设计要求。
刀盘空载运行各档正向、反向各15min,各减速机及传运部分无异常响声。
集中润滑系统进行流量和压力测试,各润滑部件受油情况达到设计要求。
刀具装配牢固,不得出现松动,刀具硬质合金焊接可靠坚固,且不得有裂纹。
3、管片拼装机
拼装机空载测试时,各部件的行程、回转角度、提升距离、平移距离、调节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各系统的工作压力满足设计要求;
负载测试时,拼装机作回转、平移、提升、调节等动作运行平稳,回转运动停止可靠,各滚轮、挡轮安装定位准确、安全可靠,各系统的工作压力正常。
4、螺旋输送机(土压平衡盾构)
螺旋输送机在掘进过程中进行验收,驱动部分负载运转平稳,不应有卡死或异常响声,液压工作压力小于设计值。
手动调节比例阀时,螺旋输送机的转速有相应变化。
螺旋输送机伸缩液压缸、前后仓门的相关传感器灵敏度符合设计要求。
5、皮带输送机(土压平衡盾构)
皮带输送机空载测试时,不应有皮带跑偏现象。
负载测试时,运转平稳,无振动和异常响声,全部托辊和滚筒均运转灵活。
6、泥水输送系统(泥水平衡盾构)
泥水输送系统的各泵压力、流量符合设计要求,电气系统操作灵敏、可靠、安全。
7、泥水处理系统(泥水平衡盾构)
根据地质情况设计泥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满足盾构掘进要求,分离效果应环保节能。
8、同步注浆系统
同步注浆系统的搅拌机安装完毕,管路布置合理。
9、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布置合理,润滑部位无油脂溢出,循环开关动作次数达到设计值。
10、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的管路配管布置合理,泵组工作声音正常,无异常振动;
各系统的调定压力符合设计要求,空载压力正常;
系统工作的泄油压力正常;
各传感器、压力开关、压力表等工作正常;
系统经耐压试验,无泄漏;
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油箱温度正常。
11、铰接装置
铰接液压缸的配管线路、阀组等布置合理,状态良好,伸缩动作状况、动作控制和行程良好,工作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密封装置集中润滑工作正常,密封圈充满油脂。
12、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通电前验收内容包括:
电器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高、低压箱柜等符合要求;
电器安装牢固、平正;
电器接地符合设计要求;
电器和电缆绝缘电阻符合安全标准。
通电后验收内容包括:
操作动作宜灵活、可靠;
电磁器件无异常噪声;
线圈及接线端子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13、渣土改良系统;
渣土改良系统的泡沫泵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转状况正常,积压式输送泵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管路布置连接正确。
14、盾尾密封系统。
盾尾密封系统的密封刷安装质量和密封油脂注入泵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运转正常。
当盾构各系统验收合格并确认正常运转后,方可开始掘进施工。
九、盾构掘进前准备工作
盾构掘进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1、复核各工作井井位里程及坐标、洞门圈制作精度和安装后的高程和坐标;
2、盾构基座、负环管片和反力架等设施及定向测量数据的检查验收;
3、管片储备;
4、盾构掘进施工的各类报表;
5、洞口前土体加固和洞门圈密封止水装置检查验收。
十、盾构始发施工节点检验内容
1、工作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并通过验收,其标高、轴线、结构强度等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能满足盾构施工各阶段受力要求(端头井结构尺寸和洞门中心已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2、盾构推进、始发/到达方案已审批,监理细则已编制审批;
3、测量、监测方案已审批,监测控制点已按监测方案布置好,且已测取初始值;
4、井下控制点已布设且固定;
5、要求的各项端头措施(端头加固、降水、冷冻等)已经完成,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并有检测报告;
6、洞门探孔未发现异常情况并满足始发/到达要求;
7、始发/接收架已经设计验算,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8、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含铬施工工艺和步骤)已按要求完成;
9、人员、机械、材料按要求到位(盾构以及大型起重设备拼装到位,并通过政府监督部门验收);
10、对本工程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并落实抢险设备、材料、人员、方案等;
11、已落实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十一、盾构始发
①始发前,对洞门外经改良后的土体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始发掘进;
②制定洞门围护结构破除方案,并应采取密封措施保证始发安全;
③始发掘进前,反力架应进行安全验算;
④当负环管片定位时,管片环面应与隧道轴线相适应。
拆除前,应验算成型隧道管片与地层间的摩擦力,并应满足盾构掘进反力的要求;
⑤当分体始发掘进时,应保护盾构的各种管线,及时跟进后配套设备,并应确定管片拼装、壁后注浆、出土和材料运输等作业方式;
⑥盾尾密封刷进入洞门结构后,应进行洞门圈间隙的封堵和填充注浆。
注浆完成后方可掘进。
十二、掘进
①掘进:
始发、掘进和接收阶段。
②试验段:
盾构起始段50m~200m。
应根据试掘进情况调整并确定掘进参数。
③根据横向、竖向偏差和滚转角偏差,应采取措施调整盾构姿态,并防过量纠偏。
④掘进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处理:
1、盾构前方地层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
2、盾构壳体滚转角达到3°
;
3、盾构轴线偏离隧道轴线达到50mm;
4、盾构推力与预计值相差较大;
5、管片严重开裂或严重错台;
6、壁后注浆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注浆;
7、盾构掘进扭矩发生异常波动;
8、动力系统、密封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发生故障。
⑤土压盾构
1、开挖渣土应充满土仓或充填气压补充,渣土形成的土仓压力应与刀盘开挖面外的水土压力平衡,并应使排土量与开挖土量相平衡。
2、应根据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埋深、线路平面与坡度、地表环境、施工监测结果、盾构姿态以及始发掘进阶段的经验,设定盾构刀盘转速、掘进速度和土仓压力等掘进参数。
3、掘进中应监测和记录盾构运转情况、掘进参数变化和排出渣土状况,并应及时分析反馈,调整掘进参数和控制盾构姿态。
4、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向刀盘前方及土仓注入添加剂,渣土应处于流塑状态。
5、保持土仓压力的目的是控制地表变形和确保开挖面的稳定。
如果土仓压力不足,可能发生开挖面漏水或坍塌;
如果压力过大,会引起刀盘扭矩或推力的增大而导致掘进速度下降或开挖面隆起。
土仓压力是利用开挖下来的渣土填充土仓和气体等平衡介质来建立的,根据地层情况确定土仓内渣土量,通过使开挖的渣土量与排出的渣土量相平衡的方法来保持。
因此,根据地层特性和盾构掘进中所产生的地表变形、刀盘扭矩、推力和掘进速度等变化及时调整土仓压力。
根据地层自稳能力和土仓压力的变化及时观测并适当地控制螺旋输送机的转速。
6、可从盾构掘进两环以上的状态测量资料分析出盾构掘进趋势,并通过地表变形量测数据判定预设的土仓压力的准确程度,从而调整掘进参数,制定出当班的盾构掘进指令。
盾构掘进指令包括每环掘进时的盾构姿态纠偏值、注浆压力与每环的注浆量、管片类型、最大掘进速度和油缸行程差、最大扭矩、螺旋输送机的最大转速等。
7、根据盾构穿越的地层条件,可有选择地向土仓内适当注入泥浆或水、泡沫剂、聚合物等添加剂,以改良仓内土质,使其保持一定程度的塑性流动状态。
其中,因岩石地层以及岩、土混合地层含泥量小,开挖下来的渣土流塑性差,形成对开挖面支撑和止水作用的平衡压力效果差,并且地层和渣土对刀盘、刀具和螺旋出土机构的磨损大,因此盾构掘进中应采取渣土改良措施,向刀盘前、土仓内和螺旋输送机内注入添加剂,以改善渣土的流塑性,稳定工作面和防止喷涌,并降低对刀盘、刀具和螺旋出土机构的磨损。
⑥泥水盾构
1、泥浆压力与开挖面的水土压力应保持平衡,排出渣土量与开挖渣土量应保持平衡,并应根据掘进状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经试验确定泥浆参数,应对泥浆性能进行检测,并实施泥浆动态管理。
3、根据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埋深、线路平面与坡度、地表环境、施工监测结果、盾构姿态和盾构始发掘进阶段的经验,设定盾构刀盘转速、掘进速度、泥水仓压力和送排泥水流量等掘进参数。
4、泥水管路延伸和更换,应在泥水管路完全卸压后进行。
5、泥水分离设备应满足地层粒径分离要求,处理能力应满足最大排渣量的要求,渣土的存放和运输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6、泥浆管理主要包括泥浆制作、泥浆性能检测,进排泥浆压力、排渣量的计算与控制,泥浆分离等。
7、根据开挖面地层特性合理确定泥浆参数,宜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
泥浆性能包括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pH值等。
为了控制泥浆特性,特别是在选定配合比和新浆调制期间,对上列泥浆性能进行测试。
在盾构掘进中,泥浆检测的主要项目是相对密度、黏度和含砂率。
8、根据地层条件的变化以及泥水分离效果,需要对循环泥浆质量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在最佳状态。
调整方法主要采用向泥水中添加分散剂、增黏剂、黏土颗粒等添加剂进行调整,必要时须舍弃劣质泥浆,制作新浆。
9、泥水平衡盾构掘进施工的特征是循环泥浆,用泥浆维持开挖面的稳定,又将开挖渣土与泥浆混合用管道输送出地面。
要根据开挖面地层条件,地下水状态、隧道埋深条件等对排土量、泥浆质量、进排泥浆流量、排浆流速进行设定和管理。
泥浆压力的设定与管理:
根据开挖面地层条件与土水压力合理地设定泥浆压力。
如果泥浆压力不足,可能发生开挖面的坍塌;
泥浆压力过大,又可能出现泥浆喷涌。
保持泥浆压力在设定的范围内,一般压力波动允许范围为±
0.02MPa。
排土量的设定与管理:
为了保持开挖面稳定和顺利地进行掘进开挖,排土量的设定原则是使排土与开挖的土量相平衡。
理论开挖土量可用掘进距离与开挖面面积乘积得出;
实际开挖量为排浆量与进浆量的差值。
排土量可用在盾构配备的流量计和密度计进行检测,通过采集数据进行计算,即排浆流量与相对密度的乘积减去进浆流量与相对密度的乘积。
泥水平衡主要是流量平衡和质量平衡。
通过计算求出偏差,以检查开挖面状态,也可据此推断开挖面的地层变化。
10、当掘进过程遇有大粒径石块进入泥水仓内,将其破碎或处理,防止其堵塞管道。
⑦当盾构因故停止掘进时,根据停止时间长短、开挖面地层、隧道埋深、地表变形等条件,对开挖面进行保压或加固,对盾尾与管片间的空隙进行嵌缝密封处理。
可在盾构支承环环面与已拼装的管片环面间加设支撑,防止盾构后退。
对于泥水平衡盾构还应关闭泥浆管阀门,保持压力以稳定开挖面,必要时对泥水仓进行补液。
⑧盾构空推时,根据已建结构断面尺寸、隧道线型等条件,合理设计施作底部导台。
导台可选用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结构形式,并在导台基面预埋安装导向轨。
导台结构的承载力满足盾构空推施工要求,防止盾构穿越时导台发生变形,对管片结构质量和轴线控制产生影响。
盾构空推前进时,应提供充足的顶推反力,以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和管片防水效果。
管片壁后填充材料和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填充密实、固结及时、强度满足、防水有效的要求,以保证管片结构稳定,受力均匀,防止产生管片变形、错台、偏位、渗漏水等质量问题。
⑨管片上浮、偏移、大范围错台是受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盾构掘进控制、管片拼装质量、壁后注浆效果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但管片上浮和偏移的外部条件主要是盾构与地层间的开挖间隙的存在和地下水产生的整体浮力造成的。
在饱和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时,通过同步注浆使用“厚浆”浆液等同步注浆材料,以及采用多次补浆等方法,已使此现象得到了较好控制。
而富水硬岩地层,盾构管片上浮、偏移和大范围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