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393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级斜齿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Word下载.docx

运输带的效率:

工作时载荷有轻微冲击;

室内工作,水份和灰份为正常状态,产品生产批量为成批生产,允许总速比误差4%,要求齿轮使用寿命为10年,二班工作制;

轴承使用寿命不小于15000小时。

三、电动机选择

(1)选择电动机类型:

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功率:

:

运输机主轴上所需要的功率: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分别是:

V带传动,齿轮传动(闭式,精度等级为8),圆锥滚子轴承(滚子轴承一对),联轴器(刚性联轴器),运输带的效率。

查《课程设计》表2-3,

取:

所以:

电动机所需功率:

查《课程设计》表16-1取电动机Y200L1-6的额定功率

(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取V带传动比范围(表2-2)≤2~4;

单级齿轮减速器传动比=3~6

滚筒的转速:

电动机的合理同步转速:

查表16-1得电动机得型号和主要数据如下(同步转速符合)

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满载转速nm

(r/min)堵载转矩

额定转矩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Y200L1-618.510009701.82.0

查表16-2得电动机得安装及有关尺寸

中心高

H外形尺寸

底脚安装尺寸

地脚螺栓孔直径

轴伸尺寸

键公称尺寸

200775×

(0.5×

400+310)×

310318×

3051955×

11016×

五、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传动装置得总传动比:

取V带传动比: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1)计算各轴得输入功率

电动机轴:

轴Ⅰ(减速器高速轴):

轴Ⅱ(减速器低速轴):

(2)计算各轴得转速

电动机轴:

轴Ⅰ:

轴Ⅱ:

(3)计算各轴得转矩

电动机轴

上述数据制表如下:

参数

轴名输入功率

()

转速

输入转矩

传动比

效率

电动机轴15.136970182.141.68930.95

轴Ⅰ(减速器高速轴)14.379574.20239.1560.97

轴Ⅱ(减速器低速轴)13.66995.701364.07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普通V带传动得设计计算

①确定计算功率

则:

,式中,工作情况系数取=1.3

②根据计算功率与小带轮的转速,查《机械设计基础》图10-10,选择SPA型窄V带。

③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取小带轮直径:

大带轮直径:

根据国标:

GB/T13575.1-1992取大带轮的直径

④验证带速:

在之间。

故带的速度合适。

⑤确定V带的基准直径和传动中心距

初选传动中心距范围为:

,初定

V带的基准长度:

查《机械设计》表2.3,选取带的基准直径长度

实际中心距:

⑥验算主动轮的最小包角

故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⑦计算V带的根数z

由,,

查《机械设计》表2.5a,得,由,查表2.5c,得额定功率的增量:

查表2.8,得,查表2.9,得

,取根。

⑧计算V带的合适初拉力

查《机械设计》表2.2,取

⑨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⑩带轮的结构设计(单位)mm

带轮

尺寸

小带轮

槽型C

基准宽度

11

基准线上槽深

2.75

基准线下槽深

11.0

槽间距

15.00.3

槽边距

9

轮缘厚

10

外径

内径

40

带轮宽度

带轮结构腹板式

V带轮采用铸铁HT150或HT200制造,其允许的最大圆周速度为25m/s.

2.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①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外啮合);

②选择齿轮材料:

由课本附表1.1选大、小齿轮的材料均为45钢,并经调质后表面淬火,齿面硬度为HRC1=HRC2=45;

③选取齿轮为7级的精度(GB10095-88);

④初选螺旋角

⑤选小齿轮的齿数;

大齿轮的齿数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进行试算,即

A.确定公式内各个计算数值

①试选载荷系数Kt=1.5

②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③由《机械设计》表12.5得齿宽系数(对硬齿面齿轮,取值偏下极限)

④由《机械设计》表12.4弹性影响系数

⑤节点区域系数

所以,得到=2.4758

⑥端面重合度

代入上式可得:

⑦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σHlim2=1000Mpa(图12.6)

⑧应力循环次数

N1=60nⅠjLh=60x574.20x1x(2x8x300x10)=16.5x108

N2=N1/i2=16.5x108/6=2.75x108

⑨接触疲劳寿命系数根据图12.4

⑩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

=0.911000/1.2Mpa=758.33MPa

=0.961000/1.2Mpa=800Mpa

因为=779.165MPa<

1.23=984MPa,故取=779.165Mpa

B.计算

①试算小齿轮分度圆

②计算圆周速度:

=

③计算齿宽:

=157.24=57.24mm

④齿宽与齿高之比:

/(2.25)

⑤计算载荷系数K

根据v=2.28m/s,7级精度,由附图12.1查得动载系数=1.07

由附表12.2查得;

由附表12.1查得.25

参考课本附表12.3中6级精度公式,估计<

1.34,对称

1.313取=1.313

由附图12.2查得径向载荷分布系数=1.26

载荷系数

⑥按实际的载荷系数修正分度圆直径

⑦计算模数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A.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

①载荷系数K:

②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

当量齿数==21.6252,

==112.2453

③螺旋角影响系数

轴面重合度==0.9385

取=1得=0.9374

④许用弯曲应力

查课本附图6.5得,取=1.4,则

=0.86500/1.4Mpa=307Mpa

=0.88500/1.4Mpa=314Mpa

⑤确定

=2.731.57/307=0.01396

=2.171.80/314=0.01244

以代入公式计算

B.计算模数mn

比较两种强度计算结果,确定

4、几何尺寸的计算

①中心距=3(21+126)/(2cos80)=223mm

取中心距

②修正螺旋角:

③分度圆直径:

④齿宽,取B2=65mm,B1=70mm

⑤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制表如下:

(详细见零件图)

名称代号计算公式结果

小齿轮大齿轮

中心距

223mm

传动比

6

法面模数

设计和校核得出3

端面模数

3.034

法面压力角

螺旋角

一般为

齿顶高

3mm

齿根高

3.75mm

全齿高

6.75mm

顶隙c

0.75mm

齿数Z

21126

分度圆直径

64.188mm382.262mm

齿顶圆直径

70.188mm388.262mm

齿根圆直径

57.188mm375.262mm

齿轮宽b

70mm65mm

螺旋角方向

左旋右旋

六、减速器铸造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查《设计基础》表3-1经验公式,及结果列于下表。

名称代号尺寸计算结果(mm)

底座壁厚

8

箱盖壁厚

底座上部凸圆厚度

12

箱盖凸圆厚度

底座下部凸圆厚度

20

底座加强筋厚度e

底盖加强筋厚度

7

地脚螺栓直径d或表3.4

16

地脚螺栓数目n表3--46

轴承座联接螺栓直径

0.75d12

箱座与箱盖联接螺栓直径

(0.5—0.6)d8

轴承盖固定螺钉直径

(0.4—0.5)d8

视孔盖固定螺钉直径

(0.3—0.4)d5

轴承盖螺钉分布圆直径

155/140

轴承座凸缘端面直径

185/170

螺栓孔凸缘的配置尺寸

表3--222,18,30

地脚螺栓孔凸缘配置尺寸

表3--325,23,45

箱体内壁与齿轮距离

箱体内壁与齿轮端面距离

底座深度H

244

外箱壁至轴承端面距离

45

七、轴的设计计算

1.高速轴的设计

①选择轴的材料:

选取45号钢,调质,HBS=230

②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根据教材公式,取=110,则:

=32.182mm

因为与V带联接处有一键槽,所以直径应增大5%

③轴的结构设计:

考虑带轮的机构要求和轴的刚度,取装带轮处轴径,根据密封件的尺寸,选取装轴承处的轴径为:

两轴承支点间的距离:

式中:

―――――小齿轮齿宽,

――――――箱体内壁与小齿轮端面的间隙,

―――――――箱体内壁与轴承端面的距离,

―――――轴承宽度,选取30310圆锥滚子轴承,查表13-1,得到

得到:

带轮对称线到轴承支点的距离

------------轴承盖高度,

t――――轴承盖的凸缘厚度,,故,

―――――螺栓头端面至带轮端面的距离,

―――――轴承盖M8螺栓头的高度,查表可得mm

――――带轮宽度,

2.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①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力

小齿轮受力分析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②计算支反力

水平面:

垂直面:

所以:

③作弯矩图

水平面弯矩:

垂直面弯矩:

合成弯矩:

④作转矩图(见P22页)T1=239.15N•m

当扭转剪力为脉动循环应变力时,取系数,

则:

⑤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轴的材料是45号钢,调质处理,其拉伸强度极限,对称循环变应力时的许用应力。

由弯矩图可以知道,A剖面的计算弯矩最大,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D剖面的轴径最小,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安全)

⑥轴的结构图见零件图所示

2.低速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

选择45号钢,调质,HBS=230

(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取A=110,

两个键,所以mm

考虑联轴器的机构要求和轴的刚度,取装联轴器处轴径,根据密封件的尺寸,选取装轴承处的轴径为:

选30214轴承T=26.25

(3).轴的结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考虑

---螺栓头端面至带轮端面的距离,

k----轴承盖M12螺栓头的高度,查表可得k=7.5mm,选用6个

L---轴联轴器长度,L=125mm

得到:

(4).按弯曲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①计算作用的轴上的力

齿轮受力分析:

圆周力:

N

径向力:

轴向力:

③计算支反力:

水平面:

垂直面:

④作转矩图T2=1364.07N•m

当扭转剪力为脉动循环应变力时,取系数,则:

由弯矩图可以知道,C剖面的计算弯矩最大,该处的计算应力为:

(5)轴的结构图见零件图所示:

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1.高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①选取的轴承:

型号为30310圆锥滚子轴承(每根轴上安装一对)

②轴承A的径向载荷

轴承B的径向载荷:

对于30310型圆锥滚子轴承,其内部派生轴向力

所以轴承A被“放松”,而轴承B被“压紧”,则

计算当量动载荷

对于轴承1

对于轴承2(根据《机械设计》表9.1)

轴向载荷:

因为,按照轴承A验算寿命

(由表13-1可查C=122kN)

故满足寿命要求

2.低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①选取的轴承:

型号为30214圆锥滚子轴承每根轴上安装一对)

所以轴承A被“压紧”,而轴承B被“放松”,则

计算当量动载荷e=0.42

对于轴承2

因为,按照轴承B验算寿命

(由表13-1知C=125)

九、键联接得选择和强度校核

1.高速轴与V带轮用键联接

①选用单圆头普通平键(C型)

按轴径d=40mm,及带轮宽,查表<

<

课程设计>

>

10-1选择C1290

(GB/T1096-1979)

②强度校核:

查表13—2得键联接的许用应力。

键的材料选为45号钢,,V带轮材料为铸铁,。

键的工作长度,

挤压应力

2.低速轴与齿轮用键联接

①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

轴径d=70mm,及齿轮宽,查表10-1选键2063(GB/T1096-1979)

②强度校核

键材料选用45号钢,齿轮材料为铸钢,查表得许用应力

键的工作长度;

挤压应力:

3.低速轴与联轴器用键联接

①.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

轴径d=65mm及联轴器宽L=125mm,查表10-1选键18ⅹ110(GB/T1096-1979)

②强度校核

键材料选用45号钢,选用刚性联轴器,查表得许用应力

(安全)

十、联轴器得选择和计算

联轴器得计算转矩,查表取工作系数因在前面已经考虑功率备用系数1.3,故:

根据工作条件,选用刚性联轴器,查表15-4的许用转矩:

许用转速;

配合轴径,配合长度。

十一、减速器的润滑方式,牌号及密封件

1.齿轮传动的圆周速度:

因为,所以采用浸油润滑;

由表14-1,选用L-AN68(GB443-1989)全损耗系统用油,大齿轮浸入油中的深度大约1-2个齿,单不应少于10mm。

2.轴承的润滑,因为dn=698.797*40=0.2795*10000mm.r/min/dn=174.699*60/=0.1048*10000mm.r/min,采用脂润滑,由表14-2选用钙基润滑酯L-XAAMHA2(GB491-1987),只需要填充轴承空间的1/2~1/3.并在轴承内侧设挡油环,使油池中的油不能浸入轴承稀释润滑酯。

十二、参考文献:

1.黄平,朱文坚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黄平,朱文坚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1;

3.陈锦昌主编.《计算机工程制图》(第三版).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

4.吴宗宇主编.机械设计实用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十三.设计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