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1073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经典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B

3.(2013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关内容,涉及G1、S、G2和M期相关物质合成及抑制剂对细胞分裂的影响等知识。

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S、G2三个阶段,G1时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个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细胞将停留在该时期;

S期进行DNA的复制,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此时染色体数没有加倍;

经过S期DNA的复制,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经加倍;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M期,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增加。

C

4.(2011年高考上海卷)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

由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故为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

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生活状态下是紧贴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

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此过程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题组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5.(2013年高考山东卷)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

龙胆紫染液属于碱性染料,实验材料经盐酸解离后需漂洗除去盐酸后才能进行染色,A错误;

盐酸处理染色质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但不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B错误;

盐酸浓度过高可使蛋白质变性失活,C正确;

健那绿(詹纳斯绿B)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染色时需保持细胞的活性,D错误。

6.(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解离的目的是便于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它是通过压片操作使细胞分散的前提;

观察装片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只有分裂期细胞中才出现染色体形态,但因分裂期时间较短,处于此期的细胞数较少;

探究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可以选择在细胞分裂较旺盛期取材,保证较好的实验效果。

7.(2012年高考山东卷)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作为解离液主要起解离作用,其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A错误;

常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而吡罗红(派洛宁)的作用是对RNA进行染色,B错误;

制片后的细胞已经死亡,所以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内细胞板不会继续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C错误;

该实验中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D正确。

D

课时高效训练

一、选择题

1.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C.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h、19.3~38.6h来表示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经历时间长,分裂期经历时间短。

从图中可以看出,2~21.3h、21.3~40.6h各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是19.3h,故C错误、D正确;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DNA分子双链解旋,稳定性最低,故B错误,即2~19.3h、21.3~38.6h时DNA分子的稳定性最低;

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所以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故A错误。

2.(2014年福州质检)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十二指肠细胞

13.5

1.8

15.3

肿瘤细胞

18.0

0.5

18.5

成纤维细胞

19.3

0.7

20.0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

从表中三种细胞各时期的数据可看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不一,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时间也不相同。

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

3.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

D.该细胞图①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图示仅为植物细胞分裂时期,不包括分裂间期,不能代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故A错误;

①为分裂前期、②为分裂末期、③为分裂后期、④为分裂中期,则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故B正确;

该细胞图②中无中心体参与活动,故C错误;

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配对,无基因重组,故D错误。

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物细胞,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  )

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的规律性变化。

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中心体移向两极发生在前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则a应为b的一半,b、c数目一致,即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1∶2∶2。

5.下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液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向该培养液加入某种化合物并继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抑制DNA复制     B.刺激细胞分裂

C.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D.抑制细胞质分裂

甲图中,加入物质前,多数细胞中DNA含量少,乙图中,加入该物质后,多数细胞的DNA含量增加,说明该物质不会抑制DNA复制,而是抑制细胞质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内DNA含量增加。

6.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A错误、C正确;

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错误;

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

7.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以及中心体的复制;

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是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前期;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

两个DNA分子完全分开发生在后期,此时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8.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个细胞有丝分裂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成1~6号,且已知1、3号确定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分别表示另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某同学按顺序观察结果如下:

编号

观察结果

1与5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

2

细胞中部凹陷

3与6

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

4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

则其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

A.1、3号       B.4、6号

C.5、2号D.4、2号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的主要变化是:

染色体出现,核仁消失,核膜解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末期时染色体形态改变,纺锤丝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核,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9.(2014年潍坊模拟)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0~b或f~h,其余时间消失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若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应代表处于细胞周期的间期,即在乙图中的ab或fg段;

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bc或gh段;

由于甲图具有典型的细胞核,故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10.(2014年苏北四市模拟)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根尖1~3mm处

根尖5~7mm处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

根尖5~7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所处时期位于图乙的________段中,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_____,此时细胞处于图乙中_____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形成的方式不同。

(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1)图甲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位于图乙的EF段中,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均加倍,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由于细胞分裂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甲中m处线粒体较多。

(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DNA的复制,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对应图乙中BC段。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CD段。

(3)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之比为1∶2∶2,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对应图乙中的CD段。

此时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4)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移向另一极的染色体上也有A、B、a和b四个基因,因而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aaBBbb。

如不考虑基因突变,分裂后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基因型相同,因而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00%。

(1)4 4 EF 线粒体 

(2)DNA的复制 BC CD (3)CD 纺锤体 (4)AAaaBBbb 100%

12.(2014年滨州模拟)洋葱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其生理功能各有不同。

某研究小组对各个区域K+的积累量和运输量进行了统计并绘图,结果如下:

(1)根尖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分生区细胞________的结果,如果在根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可能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K+积累量的曲线是________,根尖吸收K+能力最强的区域是________,与该区域细胞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根尖细胞在含有3H-核苷酸的培养液分裂一次后再转入普通培养液培养,则在下一次有丝分裂中期3H在染色体上分布是:

(4)如果要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一般要先对根尖材料进行________,然后再经过________后,才能制片观察。

(1)洋葱根尖的四部分细胞起源相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结果;

秋水仙素既可诱发基因突变,也可引起染色体变异。

(2)成熟区吸收K+的量较大,但积累量并不大;

由于吸收K+是主动运输,与该区域细胞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应为线粒体和核糖体。

(3)以一条DNA为例,在3H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的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2个DNA分子,都只有1条链有3H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液中分裂一次,形成的4个DNA分子,分布在两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每对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接形成1条染色体,其中只有1条染色单体被3H标记。

(4)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需要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

(1)增殖和分化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B 成熟区 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答出两项即可)

(3)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3H标记

(4)解离 漂洗、染色

13.图甲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生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甲细胞能产生某种抗体,则甲细胞是由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2)研究表明,图甲结构②的功能越复杂,其上面的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发现该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甲是动物的胚胎细胞,检测到细胞中有合成血红蛋白的mRNA出现,说明该细胞正在发生________,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细胞。

(4)若图甲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_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

结构③由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组成。

(5)在乙图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填字母);

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图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图乙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结构②为细胞膜,其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上面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K+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载体具有特异性,药物只能影响细胞对K+的吸收,而不会影响其他物质的吸收,说明最可能的作用是抑制了运输K+的载体的活性。

(3)合成血红蛋白的mRNA最终只出现在红细胞中,说明动物的胚胎细胞正在分化成红细胞。

(4)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能够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乙图中,图B、C分别代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中期,A、D、E为减数分裂图像。

图甲中结构③为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

(5)图A、B、C、D、E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2、4、2、2、2。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图乙中E)和分离(图乙中A)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图乙中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

图乙中D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配,为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1)B细胞或记忆(缺一不可) 

(2)蛋白质 抑制了运输K+的载体的活性 (3)细胞分化 (4)B、C 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或答两个中心粒) 周围物质 (5)B A、E 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