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天津市河西区上学期期末高三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
《届天津市河西区上学期期末高三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天津市河西区上学期期末高三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
测定同质量的Na2CO3、Na2SiO3溶液的pH
比较两种盐的电离能强弱
D
将擦干表面煤油的Na、K小块分别放入热坩埚中,观察
燃烧时的焰色
比较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A.AB.BC.CD.D
【答案】A
【解析】氯气置换溴,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的氧化性,非金属性氯大于溴,A正确;
氯化镁、氯化铝都与氨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B错误;
只能比较两种盐的水解能力,C错误;
Na、K都与氧气剧烈反应,通过观察燃烧后的颜色无法比较钠、钾的金属性强弱,D错误;
正确答案:
A。
点睛:
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主要看金属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F4的电子式为
B.14C与14N两种核素中的中子数相同
C.116号元素“鉝”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IA族
D.具有非极性键的乙烯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解析】氟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A错误;
14C中子数为8,14N中子数为7,B错误;
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按此规律依次前推,116号元素“鉝”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IA族,C正确;
氢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D错误;
5.已知4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的一元酸HA与b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该溶液呈中性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pH=7
B.混合溶液的c(H+)=c(OH-)
C.混合溶液中,c(B+)=c(A-)
D.混合溶液中,c(OH-)=
mol/L
【解析】一元酸HA若为弱酸,a=b,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弱酸强碱盐,水解显碱性;
若一元酸HA若为强酸,a=b,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但是溶液的pH<
7,因为温度为4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A错误;
任何温度下,混合液呈中性,就满足c(H+)=c(OH-);
B正确;
根据电荷守恒规律:
c(H+)+c(B+)=c(A-)+c(OH-),如果c(H+)=c(OH-),则c(B+)=c(A-),C正确;
溶液中:
c(H+)×
c(OH-)=Kw,该溶液呈中性时,c(H+)=c(OH-),所以c(OH-)=
mol/L,D正确;
正确答案选A。
pH=7的溶液未必为中性,要看所处的外界条件;
任何条件下,只要满足c(H+)=c(OH-),溶液就一定为中性。
6.用惰性电极电解如下物质可制得对应金属的是
A.电解熔融AlCl3获取金属铝
B.电解MgCl2溶液获取金属镁
C.电解CuCl2溶液获取金属铜
D.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金属钠
【解析】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才能够制备金属铝,A错误;
电解熔融的MgCl2获取金属镁,B错误;
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铜,C正确;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才能制备钠,而电解饱和食盐水只能得到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7.鉴别NaCl、NaBr、NaI、NaS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溴水B.AgNO3溶液C.苯D.FeCl3溶液
【答案】B
【解析】AgNO3溶液分别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与溴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
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区分四种溶液,B正确;
正确答案选B。
8.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洗净的锥形瓶须烘干后再滴入待测液
B.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可以减小误差
C.若滴定终点时,俯视刻度线记录数据,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满定管装待测溶液前,须先水洗,后再用该溶液润洗以减小误差
【解析】锥形瓶是装待测液的,需要洗净,不用烘干,A错误;
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会造成待测液体积增大,增大实验误差,B错误;
俯视刻度线记录数据,读数偏小,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C错误;
滴定管装待测溶液前,须先水洗,后再用该溶液润洗以减小误差,D正确;
9.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如下装置的连接中,正确的是
A.制备收集C2H4:
连接a
c
g
B.制备收集NO:
连接b
e
d
C.制备收集NH3:
连线b
D.制备收集Cl2连接a
f
【解析】制备收集C2H4,没有控制温度的温度计,A错误;
NO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
硫酸吸收多余的NH3,易产生倒吸,C错误;
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吸收多余的氯气,D正确;
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反应制备乙烯气体,需要反应温度为170℃,也就是需要温度计来控制温度。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食盐水中:
K+、Al3+、HCO3-
B.无色溶液中:
Fe3+、SO42-、SCN-
C.c(C2O42-)=0.1mol/L的溶液中:
H+、Na+、MnO4-
D.c(OH-)/(H+)=1×
10-12mol/L的溶液中:
NH4+、Na+、Cl-
【解析】Al3+与HCO3-双水解进行到底,产生沉淀和气体,不能共存,A错误;
Fe3+为黄色溶液,且与SCN-反应生成络合物,不能共存,B错误;
C2O42-、H+、MnO4-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C错误;
c(OH-)/(H+)=1×
10-12mol/L的溶液显酸性,离子间能够共存,D正确;
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
H2C2O4混合溶液。
下列叙沭正确的是
A.特加工铝质工件作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阳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阴极移动
1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确的是
A.标准状况2.24LCCl4含有共价键数为0.4NA
B.1LpH=1的H3P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1NA
C.1molN2与6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D.钾与水反应生成0.1molO2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
【解析】标准状况,CCl4为液态,不能计算,A错误;
1L、pH=1的H3PO4溶液中c(H+)=0.1mol/L,n(H+)=0.1mol,B正确;
N2与H2合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C错误;
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不生成氧气,D错误;
13.常温下,将1.0mol/L盐酸滴入20mL10mol/L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c(NH4+)=c(OH-)
B.b点,c(NH4+)>
c(Cl-)>
c(NH3·
H2O)
C.c点,pH=7
D.d点,c(NH4+)+c(NH3·
H2O)=c(Cl-)
【解析】a点时,溶液为氨水,存在水的电离和氨水的电离两种平衡,溶液中c(NH4+)<
c(OH-),A错误;
盐酸加到10mL,反应后为氯化铵和氨水(1:
1)的混合液,溶液显碱性,氨水电离过程大于氯化铵的水解过程,所以b点,c(NH4+)>
H2O),B正确;
盐酸加到20mL,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不是中性,C错误;
盐酸加到40mL,反应后的混合液为氯化铵与盐酸(1:
1)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根据物料守恒规律:
c(NH4+)+c(NH3·
H2O)=1/2c(Cl-),D错误;
常温下c点,pH=7的时候,不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而是溶液中c(H+)=c(OH-)的点;
对于该题,就是指氨水有剩余,没有完全反应。
14.常温下,Ka(CH3COOH)=2×
10-5,Ka(HCOOH)=2×
10-4,Kb(NH3·
H2O)=2×
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0.1mol/LH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H+)/c(HCOOH)增大
B.浓度均为0.1mol/L的HCOOH和NH4Cl溶液,由水电高出的c(OH-)前者小于后者
C.用0.1mol/L的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CH3COOH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D.0.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pH=3
【解析】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右移,溶液中n(HCOOH)减少、c((HCOOH)减少;
n(H+)增大,c((H+)减少;
相对于c((HCOOH)减少来说c((H+)减少的少,c(H+)/c(HCOOH)增大,A.正确;
HCOOH抑制水电离,NH4Cl溶液促进水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OH-)前者小于后者,B正确;
已知:
Ka(CH3COOH)=2×
10-4,pH相等的HCOOH和CH3COOH溶液,二者电离出氢离子浓度相同,但是Ka(CH3COOH)<
Ka(HCOOH),所以酸的浓度为:
c(HCOOH)<
c(CH3COOH),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CH3COOH多,C错误;
10-5,设电离出的c((H+)=xmol/L,根据平衡常数公式进行计算:
2×
10-5=x2/0.05,X=10-3,所以pH=3;
D正确;
对于水的电离平衡来说,加酸、加碱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左移;
加能够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右移。
15.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每44gCO2被还原,有1.5molO2生成
C.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
D.a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解析】该装置为电能转变为化学能,A错误;
44gCO2的量为1mol,碳元素:
+4降低到-2,氧元素:
-2升高到0;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1×
(4+2)=1.5×
2,B正确;
H+向阴极移动,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C错误;
a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D错误;
1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弱酸
B.Y,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D.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变红
【解析】根据题意:
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W为氮元素;
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钠元素;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可知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三种元素形成的硫代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硫气体等,符合题意;
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硝酸为强酸,A错误;
Na+、S2-两种离子电子层数不同,B错误;
硫与氧属于同一主族,与钠属于同一周期,C正确;
硫化钠的水溶液水解显碱性,使甲基橙变黄,D错误;
17.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Ni(s)+4CO(g)
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
10−5。
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
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
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分解[Ni(CO)4]=4v消耗(CO)
B.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42.2℃的反应温度
C.第二阶段,230℃时Ni(CO)4分解率较高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解析】A.反应的速率之比和系数成正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应满足4v分解[Ni(CO)4]=v消耗(CO);
A错误;
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42.2℃的反应温度,有利于Ni(CO)4的生成,B正确;
23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Ni(CO)4分解率较高,C正确;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衡常数不变,D正确;
18.下述系列实验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由此得出如下的几个结论: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①实验ⅰ可知产生气体中只有NO2②实验让说明木炭被浓硝酸氧化了③实验ⅲ说明浓硝酿有挥发性④实验市产生的气体中检测出CO2,说明木炭被浓硝酸氧化了。
对比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结论①B.结论②C.结论③D.结论②④
【解析】浓硝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氮和氧气,①错误;
也有可能灼热的木炭给浓硝酸的分解提供了热量,不一定木炭被氧化,②错误;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与灼热的木炭相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③正确;
氧气也可以与灼热的木炭反应产生CO2,④错误;
综上所述,结论③正确;
19.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灰浸取液中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
现利用如下试剂:
MnO2、稀硫酸、淀粉溶液,从中获取单质碘。
请按要求完善下表:
序号
所选试剂
反应原理或现象或解释
方法1
MnO2、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方法2
稀硫酸、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
(2)反应2HI(g)
H2(g)+I2(g)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1molHI在不同温度分解达平衡时,测得体系中n(I2)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比较2z______(x+y)
(填“<
"
、“>
”或“=”).
②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9,达平衡时,HI的转化率=___________。
③只改变该反应的一个条件,试写出能提高HI转化率的两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i.分解1molH2O2放出热量98kJ;
ⅱ.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的分解机为:
H2O2+I-
H2O+IO-慢;
H2O2+IO-
H2O+O2+I-快。
ⅲ.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某温度时不同条件下H2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4所示:
请完善由以上信息可得到的如下结论:
①H2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H2O2的分解速率与_________有关。
③“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大”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填“是"
或“否”);
c(Mn2+)对H2O分解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
【答案】
(1).MnO2+4H++2I-=Mn2++I2+2H2O
(2).O2+4H++4I-=2I2+2H2O(3).>
(4).40%(5).移走I2(6).升温(7).2H2O2
(1)=2H2O
(1)+O2(g)ΔH=-196kJ/mol(8).c(I-)、c(Mn2+)、溶液pH(9).否(10).c(Mn2+)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
【解析】
(1).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本身还原为Mn2+;
正确答案为:
MnO2+4H++2I-=Mn2++I2+2H2O;
酸性条件,碘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碘单质,正确答案为:
O2+4H++4I-=2I2+2H2O;
(2)①根据图示可知,温度升高,碘的量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所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2z>
(x+y);
>
②2HI(g)
H2(g)+I2(g)假设容器的体积为1L
起始浓度100
变化浓度2xxx
平衡浓度1-2xxx
根据平衡常数计算:
x2/(1-2x)2=K=1/9,解得x=0.2mol/L
HI的转化率=2×
0.2÷
100%=40%;
40%;
③其他条件不变,减少氢气或碘蒸气的浓度,升高温度都可以提高HI转化率;
移走I2;
升温;
(3)①H2O2的分解机理为:
H2O2+I-
两个式子相加处理,结果为H2O2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根据分解1molH2O2放出热量98kJ,就可以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正确答案2H2O2
(1)=2H2O
(1)+O2(g)ΔH=-196kJ/mol;
②根据2个图表看出,H2O2的分解速率与c(Mn2+)、c(I-)及溶液pH的有关;
c(Mn2+)、c(I-)及溶液pH;
③少量Mn2+存在时,根据图表3可以看出,溶液的碱性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大;
否;
根据图表4看出,碱性不变的情况下,c(Mn2+)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
c(Mn2+)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
20.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系統_________。
(2)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2S(g)+CO2(g)
COS(g)+H2O(g)。
在340℃时,将0.10molCO2与0.1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
①该反应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
②在350℃重复试验,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H2S的转化率α2_____α1,(填“>
”“<
”或“=”)该反应的△H____0。
③测定钢铁中硫含量:
将钢铁中的硫转化为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已知25℃时,H2SO3的电离常数K.a1=1×
10-2,Ka2=5×
10-8,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b=_____。
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c(H2SO3)/c(HSO3-)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答案】
(1).H2O
(1)=H2(g)+1/2O2(g)ΔH=+286kJ/mol
(2).H2S(g)=H2(g)+S(s)ΔH=+20kJ/mol(3).(II)(4).60%(5).2.25(6).>
(7).>
(8).淀粉溶液(9).H2SO3+I2+H2O=4H++SO42-+2I-(10).1.0×
10-12(11).增大
(1)把系统(Ⅰ)中两个方程式相加,整理得出水分解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相应的ΔH;
H2O
(1)=H2(g)+1/2O2(g)ΔH=+286kJ/mol;
把系统(Ⅱ)中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整理得出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相应的ΔH;
H2S(g)=H2(g)+S(s)ΔH=+20kJ/mol;
(2)由题意可知:
c(CO2)=0.04mol/L,c(H2S)=0.04mol/L,
H2S(g)+CO2(g)
COS(g)+H2O(g)
起始浓度0.040.0400
变化浓度xxxx
平衡浓度0.04-x0.04-xxx
反应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则x÷
(x+x+0.04-x+0.04-x)=0.3;
x=0.024mol/L,H2S的平衡转化率α1=0.024÷
0.04×
100%=60%;
平衡常数K=x2/(0.04-x)2=0.0242/0.0162=2.25;
③淀粉遇碘水溶液变蓝,可用淀粉做指示剂;
碘单质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本身还原为碘离子;
淀粉溶液;
H2SO3+I2+H2O=4H++SO42-+2I-;
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
H2SO3
H++HSO3-K.a1;
HSO3-
H++SO32-Ka2;
NaHSO3的水解平衡:
HSO3-+H2O⇌H2SO3+OH-,平衡常数=c(H2SO3)c(OH-)/c(HSO3-);
电离平衡:
对于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反应来说,水解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为Kh=KW/K,KW为离子积,K为形成盐的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记住该公式,使用很方便。
21.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Fe、Fe3+、Ag+相互间的反应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已知:
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他们先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AgNO3溶液(pH≈2)中加入稍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经检验未生成其他含氮物质.
(1)由“黑色固体”,甲猜测固体中含有Ag;
他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放入试管中,后续操作是_______,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2)乙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由此得出Fe与Ag+间发生的离子反应之一为___________。
(3)由“溶液呈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