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108888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1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hao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

2#门卫

1层2/地上

4.05

31.74*1

6

门卫及泵房

1层/地下

3.80

49.40*1

7

污水处理站

混凝土

4.00

\

室外总体

事故收集池

4.40

其他

建筑物±

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为吴淞标高4.600m,室内外高差300mm。

构筑物的±

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为吴淞标高4.400m。

二、编制依据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三、工程特点

1、主体结构施工处于雨季,施工期间要做好防台风、防雷、防雨水的应对措施。

2、工程占地面积大。

需合理组织,加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调度,使各工程能在总计划工期内完成。

为满足工期,需要大量周转材料,需合理有效布置场内临时材料堆场,才能保证材料供应及时,减少材料二次搬运,确保施工需要。

3、合同工期短。

因此,各工程需尽量安排平行施工,各工序需合理安排,穿插进行,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工。

4、本工程的设计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多。

针对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需弄清各种结构的设计和规范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必要时,请专业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第二章施工流程及部署

一、施工流程

本工程主体施工流程如下:

测量定位→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柱砼浇筑→柱拆模→柱砼养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预应力钢筋张拉→拆模板→进入下一层施工

二、施工部署

1、施工顺序

软膏中试楼、消防水池及门卫、污水处理站、危险品废物储存库垃圾房、事故收集池先行施工。

动力房、危险品仓库后行施工。

2、施工进度

考虑主要施工段所需的必要时间,以及砼结构必要的养护时间和技术间歇,软膏中试楼为327工作日、动力房及2#门卫为227工作日、事故收集池及污水处理站为152个工作日、消防水池及门卫为90个工作日。

3、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的配置

根据基础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基础施工期间各主要工种计划投入劳动力人数为:

钢筋工30人;

模板工40人;

砼工20人;

泥水工10人;

水电配合10人;

普工10人。

主要土建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塔吊

QTZ30

2台

砼输送泵

80kW

3台

闪光对焊机

UN-100

1台

交流电焊机

BX1—350

5台

钢筋切断机

GJ40—1

钢筋弯曲机

GW—40

钢筋调直机

GT4—15

8

平板振动器

ZB1.1

9

插入式振动器

ZX1.1

10台

10

木工电刨

MQ423B

4台

11

木工刨光机

MB104—1

12

砂轮切割机

CJ-40

13

手电钻

3—16mm

14

冲击钻

Ф6—Ф22

15

加压泵

5KW

16

全站仪

17

经纬仪

苏一光LT202L

18

水准仪

苏一光DSZ2

第三章施工措施和方法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放线内容及责任划分

施工测量放线内容一览表

工作内容

负责单位

使用仪器、工具

轴线定位,引标高

项目部

定位桩反线

轴线投测

PTS-IIIO.5全站仪、

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

高程投测

S3水准仪和钢尺

垂直度

J2JD激光经纬及接收靶

结构尺寸线

结构尺寸线

钢尺

2、工程施工测量内容

1)工程轴线的定位

由于该工程主要为三层厂房,为了达到轴线投测的精度,平面控制采用外控吊线法。

在首层地面垫层上测出主要控制轴线,在二层楼面模板安装时用吊线垂引测,即可把轴线引测至二楼。

2)高程投测

根据事先做好的控制点,在首层柱上标出标高控制线,并标注红色倒三角油漆标记,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做好标记,然后使用S3水准仪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

3mm内为合格),将该层标记作为向上层引测的标记。

每层的墙、柱模板拆除后,采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在墙、柱上放出该楼层的1m结构线。

3)工程细部放线

根据投测的轴线使用钢卷尺放梁、柱边线,钢卷尺要求经过计量检测合格或购买免检产品。

放好的线采用红油漆做出标记。

3、沉降观测

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阶段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对建筑物作沉降观测记录。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施工完二层(包括地下室部分)观测一次,建筑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两个月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第一年不少于3-4次,第二年2-3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天,则可认为沉降进入稳定阶段。

观测时应记录气象资料,对于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师。

观测中一定保证:

“三定(定人、定仪,定时)”。

同时确保每次观测前对使用仪器进行检核,以免影响观测结果。

各观测日期、数据均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并采用闭合法,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

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不得损坏。

观测点标志采用预埋式。

标志埋设时,采用Φ20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Φ16钢筋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

观测方法采用二等水准测量,观测仪器采用电子精密水准仪,以及配套使用的条码钢尺作业。

测设路线为闭合水准,方法为后后、前前,工作基点采用场区内埋置的半永久性水准点。

首次观测点高程数据,取二次观测往返的平均值。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等级

高程误差

mm

相邻点高程误差

往返、复核或闭合差

二级

±

1.0

0.5

≤0.6n1/2

二、模板工程

1、模板选择

1)梁模板

梁板模板均选用15mm厚胶合板,梁底模下的横楞选用2m长40×

90的方木,纵楞用2Φ48×

2.8钢管。

当梁高》1000时,内龙骨布置5道,内龙骨采用40×

90mm木方,外龙骨间距5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2.8mm。

对拉螺栓布置2道,直径12mm。

梁两侧立杆间距1.5m,梁底增设立杆2根,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800mm,设置40mm*90mm木方四根均匀布置。

步距为1.7m

当梁高<

1000时,内龙骨布置2道,内龙骨采用40×

90mm木方,外龙骨间距60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2.8mm。

对拉螺栓布置1道,直径12mm。

梁底加固措施如下:

梁两侧立杆间距1.4m,梁底增设立杆1根,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800mm,设置40mm*90mm木方四根均匀布置。

步距为1.7m。

梁板底模按规范要求起拱,跨度≥4m的梁板起拱高度按跨度的1/1000。

2)柱模板

柱模板选用15mm厚胶合板,竖向木楞为40×

90方木,水平加固为2Φ48×

3.5钢管,钢管两端用Φ12对拉螺栓。

当柱大于600*600时,柱箍间距450,采用双钢管,B、H方向各采取一根对拉螺杆;

内楞采用40*90木方,B、H方向各4根;

当柱小于或等于600*600时,柱箍间距600,采用双钢管,B、H方向各采取一根对拉螺杆;

内楞采用40*90木方,B、H方向各4根.

3)顶板模

模板采用15mm厚九夹板,横楞采用40mm*900mm木方,立杆采用48mm*3.25mm钢管。

高度为5m以上的:

纵横方向立杆间距0.9m,横杆步距1.7m,扫地杆距地200mm,在水平方向上梁底横杆位置搭设剪刀撑一排,3.00m位置搭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垂直方向上每四排立杆设置剪刀撑一排。

高度为5m以下的:

纵横方向立杆间距0.9m,横杆步距1.8m,扫地杆距地200mm,在水平方向上梁底横杆位置搭设剪刀撑一排,1.8m位置搭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垂直方向上每五排立杆设置剪刀撑一排。

2、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工序:

弹模板就位线→做砂浆找平层→合模前钢筋隐检→安放角模→安装内模→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模固定→调整模板垂直度→预检→浇筑混凝土→拆模清理

(2)脱模剂的涂刷:

模板安装前清净板面,并涂刷好隔离剂,模板用机油:

柴油(2:

8)脱模剂涂刷均匀。

(3)模板安装前弹出模板就位线,大模吊装前,距墙身3mm的位置贴上3cm×

3cm的海绵条,海绵条顺直、接头严密、粘贴牢固;

大模板就位校正后,经验收合格,对大模板下口边用水泥砂浆做钝角,以防止模板穿墙螺栓高低错位及模板下口漏浆。

(4)每个房间模板组装顺序,每一块模板安装前,先将每个房间的4个角模安装牢固就位,角模、平模就位后,用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5)在底板上放出梁中心线、墙边线、模板边线、门窗洞口定位控制线;

在外墙上放出阳角控制线以及弹出楼梯起、止步线及墙体350线,并经专业工程师验收合格。

(6)安装外墙外侧模时,必须严格控制外模错台现象。

(7)按墙体墙厚控制线安装模板,在底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MPa时,开始安装,安装上一层模板时,利用下一层外墙螺栓孔挂三角平台架。

3、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速度对模板侧压力影响较大,施工中,混凝土分层浇筑,浇筑速度不大于2m/h。

(2)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遵照GB50204有关规定,不得提前松动对拉螺栓,根据天气、温度掌握、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即可拆模,但不得超过时间过长。

(3)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以防止模板碰撞墙体开裂及损坏模板,如拆除困难,可用撬棒从模板底部撬动。

(4)模板起吊时,保证模板与墙体的距离,防止模板碰撞墙体。

(5)模板堆放时要保证模板倾角为70°

~80°

,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作用下倾覆。

模板堆放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上及坑洼不平处。

(6)模板上部自带操作平台,不得堆放混凝土,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7)模板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跟测板顶、板底及梁底标高,确保板、梁的机构尺寸。

4、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

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⑴主控项目

①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②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观察。

⑵一般项目

①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②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

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③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5-1的规定。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钢尺检查。

⑶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表5-1: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国家规范标准

甬江杯标准

轴线位移

柱、梁、墙

尺量

底模上表面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经纬仪或拉线、尺量

层高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靠尺、塞尺

阴阳角

方正

---

方尺、塞尺

垂直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拉线、尺量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螺栓外露长度

+10,-0

+5,-0

预留孔洞

+10

尺寸

门窗洞口

宽、高

+5

对角线

插筋

外露长度

⑷模板垂直度控制

①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②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③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⑸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3000mm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⑹模板的变形控制

①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

②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③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④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⑤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⑥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⑺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

⑻窗洞口模板

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⑼清扫口的留置

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

100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

⑽跨度小于4m不考虑,4~6m的板起拱10mm;

跨度大于6m的板起拱15mm。

⑾与安装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⑿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⒀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

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

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5、模板拆除

⑴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⑵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悬臂构件

⑶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①墙柱模板拆除

墙柱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

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

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

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②楼板模板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

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⑷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

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⑸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⑹模板拆除前要对混泥土强度作出初步判断,每次浇捣混泥土时均应留置拆模试块,当试压结果达到规范要求时,填报拆模申请报告,并与试块报告一同报至监理、甲方,经甲方、监理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架。

⑺模板拆除必须由专职质量员安全员签字、并负责监督,以防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

三、钢筋工程

1、总体施工流程:

进场验收→钢筋加工→绑扎前准备→钢筋绑扎→钢筋验收→工序交接手续

2、钢筋加工

本工程主体结构钢筋主要有一级钢φ8、φ10,二级钢φ14,三级钢φ16、φ18、φ20、φ22、φ25等几种规格,当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墙柱钢筋在上升过程中发生截面变化时采用变径套筒,其他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

①加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明确各个单根钢筋的形状和细部尺寸,确定各类结构的绑扎程序,做好配料单,配料单应上报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②钢筋的表面应洁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使用。

③钢筋调直采用冷拉调直,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粗钢筋要求:

粗筋加工应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宜用锤击或在尖角处弯折,调直后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④钢筋断料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搭配配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降低损耗,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并,钢筋长度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为±

10mm。

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⑤箍筋加工要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当一次弯折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⑥成型钢筋的搬运与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应平整,挂好料牌并按使用先后顺序堆放整齐。

3、柱钢筋绑扎

①将钢筋上锈皮、水泥等污垢清理干净,并整理调直钢筋。

②柱竖向钢筋直径≥Φ16以上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③按事先计算好的箍筋数量将箍筋套在预留插筋上,先立四角主筋,与插筋扎牢,并扎好钢筋,再立其余主筋,每根钢筋与插筋绑扎不得小于三扣,绑扎扣要向里,便于箍筋上下移动,防止扎丝外露在砼表面产生渗水影响柱砼质量。

④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用粉笔画上箍筋间距,将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的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平直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式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重合处),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

⑤柱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钢筋均需伸至梁顶后弯折。

⑥墙、柱筋保护层,将提前购买好的塑料垫块扣扎在钢筋外侧,间距一般1000mm左右,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正确性。

4、梁钢筋绑扎

①首先按设计要求在主梁模板上划好箍筋的间距,按计算好的箍筋数量穿入主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将主筋和弯起钢筋固定,再穿次梁,主筋和弯起钢筋,放置主梁的架立筋和负筋,将架立筋与箍筋扎牢,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②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

箍筋应按设计要求加密。

③当梁钢筋为上部贯通筋时,宜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

④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到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采用机械连接时,从任一接头中心到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允许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要求: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机械连接

50%

不限

焊接或绑扎

25%

⑤梁上部钢筋的接头宜在梁跨中1/3范围内,下部钢筋宜在支座内搭接。

⑥梁主筋为多排时,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的净距不少于25mm且不少于主筋直径,第二排与第三排主筋的净距不得少于50mm且不少于主筋直径的2倍。

⑦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净距不少于30mm,以利混凝土的浇筑。

⑧梁底和梁侧面设置足够的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以保证砼保护层厚度的正确性。

5、墙钢筋绑扎

①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Φ12时为6m),水平钢筋每段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②先将剪力墙的暗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同柱;

③墙的钢筋绑扎,先立2-4根竖向钢筋,与插筋绑扎,画好水平钢筋的分档标志,然后于根部及高度约1.3米处各绑一根钢筋固定,并在水平钢筋上画好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水平钢筋。

④剪力墙双排钢筋之间应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