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9627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解析】A说法错误,排除。

B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阶层流动,排除。

C“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表明唐代宰相多是科举出身,这打击了士族势力,正确。

D与题干无关,排除。

C。

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士族势力逐渐削弱,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了唐代科举制、士族势力逐渐削弱,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秦朝郡县制度削弱了地方的力量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A,秦朝有叛人,而我叛逆,说明地方官吏基本拥护中央,秦朝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B.汉朝有叛国而无叛郡,说明封国制削弱中央集权,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不是地方官制。

D.从秦朝到唐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在不断的加强,地方郡县和州对维护国家统一起到巨大作用。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发展,秦汉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事实来分析材料。

地方官制:

秦地方设郡县两级,郡的行政长官为“守“,县按大小,万户以上者,行政长官为“令“,万户以下者,称“长“.汉承袭秦制,只改郡守为太守。

汉武帝时将全国划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

魏\晋\南北朝时,地方政权基本上为州\郡\县三级。

隋唐改为两级制,隋初只存州\县,隋末改为郡,唐又改郡为州。

后来唐在边境地区置节度史。

安史之乱后,节度史割据一方,称“藩镇“。

4.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物。

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 

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

这一观点(  )

A.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解析】材料是对雅典直接民主弊端的批判,间接民主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故B正确;

材料仅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故A错误;

雅典民主不是奴隶主独享的民主,故C错误;

材料是学者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故D错误。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决定事物。

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广大奴隶专制的基础之上,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5.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的 

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的法律关系空间,国家公权力在私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 

的功能即可。

这说明(  )

A.罗马法内容十分完备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C.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D.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解析】材料只是说明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并不能充分说明法律内容就十分完备。

故A排除;

材料只是说明了公法与私法的特点和之间关系,并没有强调哪一个更重要,故B排除;

材料并没有体现维护平民利益,根本上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故C排除;

材料中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用公法保障私法的权力,体现了罗马法注重调整个人即民事关系,故D正确。

本题考查罗马法。

主要根据材料内容理解罗马法的公法和私法的关系和意义。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

理解罗马法的实质上是维护奴隶制度,理论上承认公民的平等权利,巩固帝国的统治基础。

6.下列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正确反映发展趋势是(  )

重要事件

发展趋势

A

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C

《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

理性化、科学化

D

新兴城市的出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理性化、城市化

A.AB.BC.CD.D

【答案】A

【解析】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明以法律形式确立资产阶级制度,体现了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故A项正确。

B项中的市场化不能从事件得出,排除。

《船山遗书》体现的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不能得出理性化、科学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体现的儒家思想,不能得出理性化、城市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

A。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化。

需要掌握世界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的趋势。

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事件的分析得出趋势。

本题考查对世界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的趋势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说其“光荣”就在于它不流血,这对英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表明光荣革命留下的最深刻遗产是(  )

A.17世纪英国革命没有发生暴力冲突

B.制度变迁一定要用暴力革命方式完成

C.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政治发展特色

D.结束王权专制,国王“统而不治”

【解析】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了暴力,选项表述不符合事实。

B.英国光荣革命就是和平的革命方式。

C.英国光荣革命是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逐渐形成了英国和平渐进的政治发展特征,是光荣革命给英国留下最大的最重要的独特遗产。

D.光荣革命以后,王权专制统治结束了,但国王并不是立刻就统而不治。

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光荣革命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题首先搞清楚,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发展的过程,其次搞清楚光荣革命的特点。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参议员或众议员在当选任期内不得出任合众国当局在此期间没置或增加薪俸的任何文官职务;

在合众国属下供职者,在继续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国会任何一院的议员。

美国宪法的这一规定(  )

A.维护了司法权的独立性B.推行了议行合一的制度

C.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D.确保了国家立法权的独立性

【解析】A.材料涉及议会掌握的是立法权,排除。

B.说法本身不正确。

C.材料强调的是议会的构成,没有涉及行政权,排除。

D.依据材料“参议员或众议员在当选任期内不得出任合众国当局…任何文官职务”、“在合众国属下供职者,在继续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国会任何一院的议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在于强调国家立法权独立,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美国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1787年宪法的内容等。

本题以1787年宪法为切入点,考查美国民主政治,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9.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主要涉及议会及政权分配运作的规定,它完全没有体现《人权宣言》的内容,对于公民权利设定和保障,……是一片空白”。

但就是这部最不完整,最落后的宪法”,却成为18世纪末以来法国最“长寿”的宪法。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宪法平衡了各方的政治利益B.资产阶级丧失政治主导权

C.《人权宣言》已失去进步意义D.法国民主共和制徒有其表

【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資产阶级以”一票共和“的方式通过,该法之所以成为18世纪末以来法国最长寿”的宪法,主要是该宪法具有相当的妥协性,平衡了法国各方的政治利益,A正确;

该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资产阶级在这一过程中略占优勢,B错误;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没有完全体现出《人权宣言》的内容,并不能说明《人权宣言》已失去进步意义,C错误。

法国民主共和制是种妥协的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并不是徒有其表,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共和政体,要求学生结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关,由上院(参议院)和下院(众议院)组成。

两院都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连选连任。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末届满的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的命令须由各部部长副署。

10.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水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

B.“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

D.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体现了“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

他们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这是一种人事和社会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中叶在封建专制的天主教国家法国,出现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很快,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德意志和其他国家,涌现了许多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得到扩展。

11.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的50年间,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5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家们的艰苦探索B.启蒙思想的影响

C.殖民争霸战争的刺激D.政治体制的调整

【解析】A.科学家们的辛苦探索是科技发展的原因,但不是材料中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

B.启蒙思想的影响也不是材料中科技发展的原因。

C.新战争的刺激和科技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D.材料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体刺激密切相关。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

宣告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工人阶级建立理想制度的第一次尝试

【解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故A正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于1848年,故B错误;

十月革命宣告了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故C错误;

工人阶级建立理想制度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故D错误。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13.读图

指出图所示现象说明了什么(  )

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解析】A.1842年鸦片战争以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

B.材料反映的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华贸易总额有一定上升,但后来又下降了,英国人认为这是由于通商口岸数量比较少导致的,所以后来再次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

D.材料看不出传统的自然经济是否发生了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两次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两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

这表明(  )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说明是被迫放弃的,“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

说明放弃的是天朝上国观念,所以本题答案是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15.如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

由此推断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解析】依据材料“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标”,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组成拜上帝教的形式,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的,故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排除。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以反清革命为斗争目标”,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

这里的关于“前现代”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  )

A.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B.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C.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D.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

【解析】A.结合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可知,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仍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没有进行政治体制上的变革,而加入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进行了政治民主化改革,而当时的日本已经进行明治维新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改造,所以材料中的前现代主要是指中国仍然实行专制主义,没有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造。

B.甲午战争之前,进行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C.甲午战争之前的洋务运动,体现了一定的改良思想。

D.全面抵制现代文明是义和团运动的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太平天国D.甲午战争

【解析】从材料中的以华制华,可以看作是利用中国人来控制中国人,列强把中国的政府当作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这应该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产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要求学生结合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和影像,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二次“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B.取得了反帝斗争完全胜利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是强调1911年的重大改变,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是强调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中国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自我救赎的道路。

材料中“一个时代的节点”指的是五四运动(  )

A.发动了人民群众B.引进了马克思主义

C.发展了民主革命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解析】材料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民主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20.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

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D.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的提出,故A项错误。

题干提及的是中共成立的前因和过程,非意义,故B项错误。

依据材料“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可知,中共成立与之前的革命行动紧密相连,故C项正确。

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故D项错误。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解题的关键是对“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928年6、7月间召开的中共六大指出:

党在苏区今后的任务是“发展苏维埃根据地,夺取新的区域,巩固新的区域,这种区域是要成为更大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等等。

这表明当时(  )

A.党内“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

B.“井冈山的斗争”产生了一定影响

C.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

【解析】A.材料不能体现党的“左”倾错误是否得到了纠正,排除;

B.材料中“最大限度发展正式工农革命军--红军”“彻底实行土地纲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根据地并进行土地革命的情况,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8年6、7月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材料中的现象是在学习井冈山斗争的经验。

C.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与材料中的时间“1928年6、7月间”不符,排除;

D.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为全党共识的结论,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误区: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一经提出即得到中共领导集体的认可。

纠正: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总结国民大革命后一系列武装斗争及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

但其诞生之初,并没有得到中共领导集体的认可,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得到了认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2.表

开始时间

代议机关名称

1934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3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7年5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

1938年11月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1945年10月

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

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36年以后苏维埃在中共的政权名称中被逐渐取消了,而更多的是强调人民的作用,这就弱化了无产阶级政权性质的特征,更多的是要团结中国广大,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们可知,这应该是由于抗日战争时期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团结更多的人来抗日所导致的。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3.如图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