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9155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Word格式.docx

教材p6(如图2),是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照片,其中包含了学多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同学们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图形中时时蕴藏着数学知识】

情景三:

教材p7(如图3),是大家熟悉的“奥林匹克五环旗”,从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感受图形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还是人们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有效工具】

(二)探索规律,学会捕捉数字信息

观察1:

(如图4)从车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若擦除其中某个信息,将会怎样?

(假如你是乘客)

进一步感受交通生活领域中的数字信息】

观察2:

(如图5)下表为东陇海线旅客列车时刻表:

假期内,家在连云港的小东和爸爸想去北京旅游,请你根据上述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4

图5

(1)他们应该在哪一个站点买票()a.连云港

b.新沂c.徐州d.以上都不对

(2)他们应该买哪一车次的票(

)a.直快1444

b.直快1443

c.双优1503

d.双优1504

(3)上车后,火车应该何时发车(

a.18:

30

b.18:

35

c.19:

d.19:

33

(4)*他们应该乘坐哪一车次的火车返回连云港(

a.直快1444

b.直快1443

c.双优1503

(5)*从连云港去北京,他们在火车上的时间大约为(

)小时

a.12

b.13

c.14

d.15

(6)*在他们去北京的途中,因有事想在徐州下车,则他们应该何时做好下车准备()

a.19:

b.21:

00

c.21:

15

d.21: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火车将会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日常交通工具之一,而首先能够识别火车时刻表,对于大家来说十分有必要,第(4)-(6)小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选讲】

(三)尝试反馈,初步渗透用数学的意识

尝试1: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从今天起将和大家一起共同奋斗三年,三年后同学们将步入中考的考场,假如你是市招生办公室主任,如何合理编制参加中考的每一位考生的考试号呢?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尝试2:

据广东省防总最新统计,2005年6月18日以来暴雨洪水灾害造成54人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23.58亿元,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而且各地水情、雨情、险情、灾情的威胁依然没有解除,可能要持续一个月。

请推断:

大约需要组织多少顶帐篷?

多少吨救灾粮食?

分析:

假如平均一个家庭有4口人,那么20万人需要5万顶帐篷,假如一个人平均一天需要0.5千克的粮食,那么20万人一天需要10万千克的粮食……

【设计说明:

能对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渗透国情、爱心、节俭教育】

(四)拓展延伸,渗透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1.解决教材中的“试一试”第1题

通过举例,深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解决教材中的“试一试”第2题

这是一道估算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解决教材中的“试一试”第3题

主要让学生感受长方形边长的变化会引起它的面积的变化,不要求求出小兔的活动范围的最大值,教师可不要提及最大值问题】

4.(如图6)所示:

在高1.5米,宽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多少米?

图6

要求地毯的长度至少多少,需要将楼梯上所铺的地毯的长度转化为楼梯的高与水平宽的和。

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树的痕迹,如我们的教室有一定的面积,我们可以将楼梯铺上漂亮的地毯……,我们离不开数学。

(五)课堂小结,尝试交流与表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感受。

(要点:

图形、数字中有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知识,学会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深刻体会数学还是人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2.何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

将苹果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苹果的体积。

然后将水注入规则容器,利用规则容器的体积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体积。

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无法测量,通过“排水”的方法最终转化为规则容器求体积问题,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中的转化思想。

(六)布置作业,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1.猜谜:

(1)1,2,5,6,7,8,9,10(打一成语);

(2)(打一成语)。

2.

图7

按你所发现的规律填空:

(1)1,3,5,____;

(2)1,1,2,3,5,8,____。

3.(如图7)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第__条最近?

4.股民小王抛出甲乙两种股票,其中甲股卖出1200元,赚了10%,乙股也卖出1200元,亏了10%,你认为在此次交易中,小王是赚还是亏,还是不赚不亏?

若赚,赚多少?

若亏,亏多少?

对于第1题,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若能巧妙地将数学问题与语文成语知识联系起来,不难想到

(1)是“丢三落四”

(2)是“七上八下”;

第2题主要培养学生在找数字规律时,切勿浮躁,而应仔细观察,冷静思考;

对于第4题的安排,我们主要考虑到,人类在数学的海洋中,人们随时都会与数学打交道,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股票等都会与数学相关联,从而更深地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教学反思:

(暂时缺)

《1.2活动

思考》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思考,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收集、选择、处理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教案《七(上)数学第一章教案》。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难点】合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牙签、长方形纸片、剪刀等实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创设情景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折叠、裁剪、展开.

(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按图进行操作,由于有生活的经验,学生兴趣很浓,也很容易动起来.)

(二)操作实践

问题1:

你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很顺利地回答是正方形,但至于为什么,学生一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对其加以判断.)

(三)探索思考

问题2:

你得到的正方形是最大的吗?

你有其它方法剪成正方形吗?

分组动手试一试.

(这一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分组操作、探索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剪出的正方形进行对比,使学生经历“猜想——操作——探索——归纳”的全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会,不要从理论上去挖掘.)

(四)总结应用

问题3:

就这一张纸片,你还能剪出其它的图形吗?

(相对与前2个问题,这个问题更具开放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活动二:

(一)创设情境

用牙签按图示的方式搭正方形.

师:

我们做一个用牙签搭正方形的活动。

下面,同学们先拿出准备好的牙签,我介绍一下搭法。

(学生拿牙签,教师操作,屏幕显示图1.)

如图&

#9312;

#9313;

#9314;

按图1的方式搭配正方形,能看明白吗?

(……)

(师操作,屏幕显示图&

&

.)

(学生根据老师介绍的方法动手搭,并思考解答屏幕上的几个小题.)

问题1:

,搭1个这样的正方形需___根牙签;

问题2:

,搭2个这样的正方形需___根牙签;

问题3:

,搭3个这样的正方形需___根牙签;

问题4:

搭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

根牙签;

(通过搭牙签,学生很快解决前3个问题.对于第4个问题,老师可在学生搭之前先让学生猜测或思考一下,再通过搭进行验证,这也为下一步“探索思考”做好必要的准备.)

(学生在解答完上面4个小题后,老师可根据情况提出下面问题)

问题5:

如果要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问题6:

如果要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问题7:

由以上的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由于有了前4个问题解决的经验,学生可能较快说出(5)(6)两个问题,对于第(7)个问题,学生的方法有多样,如:

第1个正方形有4根牙签搭成,每增加1个就需增加3根牙签,即搭n个正方形需[4+3(n-1)]根;

每个正方形看作由3根牙签搭成,则搭n个正方形需(3n+1)根;

每个正方形看作由4根牙签搭成,则搭n个正方形需[4n-(n-1)]

根;

&

#9315;

搭n个正方形,横排需2n根,竖排需(n+1)根,共需[2n+(n+1)]根等.老师要对学生总结出的每一种结果给以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8:

若要搭100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多少根牙签?

(根据上面探索的结论,学生很快会计算出结果,此时老师也可以随机说几个数让学生算一算,从而增强“图形变化与数量变化”规律的认识.初步建立这一类有规律递增问题的数学模型。

活动三:

如图,观察月历

(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上面月历,学生观察.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化有较好的体验。

图中方框内的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组议一议.

(老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同行、同列以及对角两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量关系)

再找一个这样的方框,

4个数之间的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

动手试一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践、探索,学着去分析、发现问题.)

若在月历中用一个方框框出3&

times;

3个数,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有了问题1的经验,学生不难发现这9个数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这9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理解这种关系,老师可假设知道9个数中的任1个,让学生说出其它8个数.)

小明一家本月中外出旅游7天,这7天的日期之和为98,问小明几号出发的?

(这一问题可先请学生进行估计、猜想,然后再根据估计、猜想的思路进行验证,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连续7个整数中最特殊的中间数加以分析,以及用小学方程思想进行推理等,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思考的多样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乐趣.)

活动四

(师:

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环境的变化,学科设计也与小学不同。

同学们,你比较喜欢哪些学科?

你知道班上其他同学比较喜欢哪些学科吗?

你怎样去了解?

(生:

可以用调查的方法.)

你会设计调查表吗?

分组试一试.)

(学生先分组讨论、设计,最后老师结合同学们的设计,在屏幕上给出以下调查表.)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生物

体育

音乐

美术

信息

阅读

喜欢人数

怎样调查呢?

(生1:

让每个小组长按小组去调查,最后把4个小组人数加起来.)

(生2:

让全班喜欢的同学举手.)

(经过同学们讨论,请3位同学进行调查,并填写表格.)

由调查的数据,能获得什么信息?

我能看出哪门学科最受喜欢,哪门学科不太受喜欢.)

我能看出很多同学喜欢体育、音乐、美术,原因是我们在小学时很多人上过特长班.)(生3:

很多人喜欢语、数、外学科,原因可能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关.)

(……………)

大家谈的非常好,老师看得出来我们的同学很有主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初中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我们要争取全面发展,学习没有主课、副课之分,同学们不要片面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要求.)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都需要调查,例如:

人口调查、市场调查、学情调查、班干部竞选等等,请同学们课后一个人或几个人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调查,并将你们的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下周我们办一期墙报,有没有兴趣?

课堂小结:

(屏幕打出以下问题)

请谈一谈本节课你的体会有哪些?

(学生相互回顾、交流,再请几位同学谈一谈体会.)

布置作业:

1、利用一周时间完成课题调查,我们将进行评比;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哪些地方有数学问题,并把你发现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

(本节课从教学目标来看几乎没有什么知识技能目标,因此课后的作业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课题来看,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发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堂上关注的是学生参与的热情以及从不同角度、方法进行思考的意识,并不强调学生要从中获得什么数学知识。

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主要为学生的学习构造了一个平台。

1、活动呈现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

通过4个不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与交流等过程,真正由“学”数学变为了“做”数学,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2、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

本节课的折纸、搭牙签、月历、调查活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不过缺少的是平时认真去关注和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实现了融合和转化,最终成为建构的重要途径。

3、活动富有个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学生虽然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实际学习中他们在认知水平、风格和发展趋势上是存在差异的。

本节课我在问题的设置上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尤其在活动一、三、四中都有体现),通过合作交流和思考,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了有些学生认知方式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使班级学生整体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