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8433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重点整理修改版Word格式.docx

配第最终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错误地把利润包含在地租中,将地租等同于全部剩余价值。

虽然没有发现绝对地租,但是他第一次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对地租理论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3.土地租金与地租的区别(P375)

真正的地租仅是土地租金的一部分,除地租之外还包括土地资本(用于土地开发的资本投入)的利息,有时还可能包括平均利润和工人工资的扣除等。

4.马克思主义地租地价理论

A.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1)来源: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2)条件:

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级差地租一:

土地肥力的差异/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

级差地租二:

由追加投资带来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II的实体。

只要同一块土地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劳动生产率,就能形成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最终都会转化为级差地租II。

但转化时间与方式与级差地租Ⅰ不同。

租约有效期内,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会全部落入农业资本家手中。

签订新租约时,超额利润会因地租额的增加全部或部分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由此产生级差地租II。

3)原因:

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是使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形式的原因。

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的关系:

a.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

b.级差地租I都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和出发点。

(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

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

“就级差地租II来说,级差结果必须先变成可以区别的,事实上必须再转化为级差地租I。

”)

B.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1)条件:

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

2)来源:

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本质上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资本主义垄断地租

1)含义:

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2)产生:

这种垄断地租不仅存在于农业用地中,在一些城市用地中也同样存在。

与土地所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农产品按照超过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而形成的垄断价格不同。

“这种价格只由购买者的购买欲和支付能力决定,而与一般生产价格或产品价值所决定的价格无关”。

5.为什么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1)当在较好的土地上追加投资其劳动生产率降低到最坏耕地以下时,而新追加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又为社会所需要,其个别生产价格就代替了原来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而成为社会生产价格。

这样,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新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会转化为级差地租。

2)由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更坏的耕地投入耕作,其个别生产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因而原来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新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会转化为级差地租。

3)在最坏耕地上追加投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产生级差地租,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其二是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它们都会使最坏的耕地本身产生级差地租。

6.建筑地段地租的特点

1)土地位置对级差地租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土地所有者对建筑地段地租的产生处于被动地位

3)垄断地租是建筑地段地租的主体部分

4)建筑地段的绝对地租来源于企业提供的总剩余产品的一部分

7.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地租范畴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

2)地租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经济杠杆

3)地租是制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4)地租也是制定土地价格、进行征地补偿的基础

8.土地价格的内涵

1)土地价格的本质内涵是土地收益现值的总和。

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2)它具体包括土地所有权垄断而产生的绝对地租以及由土地生产条件好坏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3)土地价格是三个部分的资本化:

a.真正的地租,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b.土地投资的折旧

c.土地投资的利息

9.城市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2)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3)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6)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时间较长

7)城市土地价格受到较强的政府调节的影响。

因此土地价格变动呈现周期性特征。

10.土地价格变动趋势及规律性

1)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2)土地价格变动呈现周期性特征

3)土地价格的变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4)地价在房地产价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11.中国土地价格体系

1)基准地价

a)城镇土地基准地价:

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土地或土地条件相当的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时点上法定最高年期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b)农地基准地价:

农地基准地价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以县域为单位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土地(主要是耕地),或者土地条件相当的地域,按照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同权利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时点的平均价格。

c)基准地价的作用

1 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地价的依据

2 引导投资决策,促进土地有效利用的手段

3 国家征税和税制改革的依据

4 市场交易价及清产核资价的基础

2)标定地价

a.标定地价是政府根据管理需要,评估的具体宗地在公开市场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某一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标定地价是宗地地价的一种,由政府组织或委托评估。

它与基准地价一样,由政府定期公布。

b.标定地价的作用

5 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确定土地出让金的依据。

6 企业清产核资和股份制改造中确定土地资产的依据

7 国家确定土地增值税的依据

8 政府制定土地市场管理政策的依据

C.交易地价交易地价指土地买卖双方按市场交易规则,在土地市场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主要有:

i.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ii.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

iii.租赁价格

iv.地役权价格

3)其他价格形式

12.中国土地价格管理制度

1)土地估价制度

2)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3)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

4)地价监测系统

5)土地供应计划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

6)土地交易最低限价制度

7)土地增值税制度

13.政府干预地价上涨的手段

1)实行地价冻结,规定地价的最高限额

2)实行土地交易许可证制度,限制交易数量

3)适当增加土地供给量,通过调整供求关系平抑地价

4)增强土地市场透明度,为土地交易双方提供正确的地价信息

5)严格控制囤积土地的行为,防止因土地囤积和垄断而造成的地价不合理上涨

第3章:

土地供需与土地市场

1.土地供给

1)土地的供给就是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

分为:

土地的自然供给和土地的经济供给。

2)土地的自然供给:

土地中自然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就是土地的自然供给。

影响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

a.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b.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c.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

d.可供人类利用的其它资源

e.最基本的交通条件

2.土地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供给

经济供给

是经济供给的基础

只能在自然供给范围内变动

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

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

变化、有弹性的,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不同

难以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

可在自然供给基础上增加

3.增加农业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1)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2)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3)利用新技术

4.增加城市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1)农用地的转用

2)增加城市存量土地的相对供应

3)充分利用闲置、低效率的土地,盘活土地资产

4)完善土地供应制度

5)改进土地供给管理技术

5.保证耕地供求平衡的措施

1)稳定粮食价格,增加播种面积

2)解决好粮林争地矛盾

3)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4)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

5)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尽量利用闲置土地,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量

6)进一步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6.土地市场的一般特点

1)权利主导性

2)交易客体的异质性

3)强烈的地域性

4)不完全竞争性

5)供给弹性较小

6)政府管制较严

7)供给滞后性

7.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构成

A.按市场主体分

a.涉外市场

b.境内市场

B.按地域划分

a.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

b.农村集体土地市场

C按交易梯次分为出让市场和转让市场

D按市场流转的客体划分,分为农村集体所有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和土地产权股份化改制等。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实质上是土地使用权市场。

8.土地市场管理原则

土地市场管理是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各种手段,影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在宏观上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与管理,以促进土地市场正常运行,更有效地配置土地资源。

1)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原则

2)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平稳发展原则

4)多手段,多方式共同运用的原则

9.土地市场管理手段

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基本上是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三种手段。

行政手段:

a.制定全国土地利用计划

b.规定限制供地和禁止供地的范围

c.建立土地有形市场

d.建立交易许可制度和交易预报制度

e.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f.建立地价等市场信息公开查询制度

(城市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重点,就是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供需和价格进行管理。

 

第4章:

土地资源利用概论

1.土地利用的内容

a.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b.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c.土地利用规划

d.土地开发

e.土地保护

2.土地利用基本原则

1)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

2)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3)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4)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5)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第5章:

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

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报酬递增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也不断增加,但是当追加的要素的数量超过一定界限以后,报酬的增加则就会出现下降。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变化阶段分析

Ø

一些基本概念

1)多生产要素的产量函数y=f(X1,X2,…,Xn)

2)某一中变动生产要素的产量函数y=f(X)

3)总产量TP=f(X)

4)平均产量APP=Y/X

5)边际产量MPP=dy/dx

6)生产弹性EPP=MPP/APP

土地报酬变化的四个阶段

a.要素投入在“0<

X≤A”范围之内,为报酬变化的第一阶段;

b.要素投入在“A<

X<

B”范围之内,为报酬变化的第二阶段;

c.要素投入在“B<

C”范围之内,为报酬变化的第三阶段;

d.要素投入在“X>

C”时,为报酬变化的第四阶段。

图标说明

1)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由于投入的可变资源数量不足,可变资源与固定资源(即土地)的配合比例在数量上不匹配,具体表现为可变资源少而固定资源多。

2)第三阶段:

投入的可变资源与固定资源的配合比例在数量上匹配的较好,可变资源的投入量较为接近固定资源的承受力,而且每次增加的资源投入都带来了总产量的增加。

3)第四阶段:

在数量上表现为投入的可变资源过多,超过了固定资源的承受力,产出效果反映在报酬上就出现了负值或全面下降的情况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a.正确地认识投入

1)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

2)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

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把所有投入(包括固定资产的投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变动生产要素类,求得这些投入的最适量。

b.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和非农用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c.正确把握农业土地和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规模

4.土地的集约利用

土地的集约利用,是指合理投入劳动、资本和技术,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获得土地最高报酬的一种经济行为。

通常以集约度来衡量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

集约度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5.我国实现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a.提高复种指数

b.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d.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6.我国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1)重视旧城改造工作

2)通过级差地租和税费杠杆的共同作用,调整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效率

3)集中开发的地上和地下空间

7.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A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影响内部规模经济的因素主要有:

a.成本不可分性

b.单个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

c.专业化

d.大规模资源

B内部规模不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下降。

内部规模不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管理的有效性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b.销售成本的增加

8.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动因

1)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摆脱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享受购销阶段的规模经济

3)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获得生产阶段的规模经济

9.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

1)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10.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1)概念:

能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2)特性:

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

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标志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11.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1)家庭经营型(发展的方向)(种植业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户联合经营)

2)集体经营型

3)联合经营型(村办集体农场/厂办农业车间/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4)规模服务型(鼓励发展)

12.城市规模

1)城市规模则是指城市人口总数、城市占地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范围等特征的量的表现和概括,反映的是城市各要素集中和扩散的程度,是一个含有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的数量概念。

2)城市规模一般可分为自然规模和经济规模。

3)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衡量城市规模都是以人口数量为标准,城市人口的多少常常能体现出城市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化水平。

13.土地规模效益来源

1)一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创造的GDP不断提高的结果。

2)二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节约的结果。

14.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

1)建立合理的土地经营流转机制,实现土地集中;

2)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实施小城镇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3)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切实保护农民的积极性:

①规范政府投入行为,加大财政对农业投人力度,②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工商企业对农业增加投入,③规范农民经济行为,引导农民投入

第6章:

土地的分区利用

1.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

其中心内容是: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尤其是农业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工业寻求最优区位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假设劳动费和聚集因素不起作用,研究运费因素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素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分布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素的作用时,工业分布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3.失重原料

生产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制成品中去的原料

4.城市土地的利用功能分区

A商业区

a.中央商业区

b.城区商业区

c.街区商业区

B工业区

a.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

c.高新科技区

C居住区

5.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1)多中心布局设想

2)多核心布局设想

3)扇形布局设想

4)三维布局设想

5)圈层布局设想

6.三维布局设想

当考虑到城市范围由于受到交通条件、地形条件、水陆交通分布状况以及一些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太大时,城市土地立体利用就成为必然趋向

这是对圈层布局设想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7章: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叫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或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中国最大可承载16.6亿人。

2.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1)我国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a.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广泛开展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工作

c.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d.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2)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a.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b.合理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

c.通过城市土地置换,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d.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并加强旧城改造

3.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2)在一定时期、一定行政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垦增加的耕地总量不少于减少的耕地总量,从而使耕地总量保持稳定。

3)原则: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是开源和节流。

4)耕地总量减少的,要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4.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途径

1)土地开发

2)农地整理

3)土地复垦

4)旧宅基地还田

5)利用闲置和闲散土地

6)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

7)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

8)严格控制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9)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5.土地用途管理制度的定义

1)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变更许可的一项强制性管理制度。

2)我国土地用途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控制建设对耕地资源的浪费性占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6.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1)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2)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7.哪些耕地必须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1)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2)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3)蔬菜生产基地;

4)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5)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第8章:

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

1.土地金融的特性

1)土地金融安全性高

2)土地的担保以抵押权为基础

3)土地金融有较强的政策性

4)土地金融关联度高,带动的产业多

2.可以抵押的房地产

1)依法获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

2)依法获得的房屋所有权及其土地使用权

3)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

4)依法可抵押的其他房地产

3.不能抵押的房地产

1)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

2)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

3)列入文物保护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

4)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

5)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

6)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

7)未经中国注册会计师确认已缴足出资额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房地产

8)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政府所有、代管的房地产

9)耕地、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允许抵押的除外

4.土地金融的分类

按照抵押物分类

按照资金融通对象分类

5.土地金融主要业务的内容

融通资金业务

债券业务

a.土地所有权证券

b.土地抵押证券

c.土地抵押债券

土地投资业务

6.土地金融的作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